该从哪些方面做好婴儿早教
该从哪些方面做好婴儿早教
三岁孩子如何早教:要正确理解智能的内涵
许多年轻父母聚在一起的时候,喜欢相互比较自己家的孩子会背几首唐诗,能认识几个汉子,会说几句英语等等,他们认为孩子会得越多,就说明智能越高,于是在家里就不自主地强迫孩子去背诗、识字、做算术.......
其实,智能包含了许多方面内容,识字、数数等只是其中的一种体现,其他的还包括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和创造力。因此,开发孩子的智力应从多方面入手。比如,让孩子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变化;让孩子自己制作小模型;让孩子自己重新装配被自已拆散的钟表或玩具等。
三岁孩子如何早教:孩子的动作
孩子的动作与3岁前孩子的智力发展密切相关。3岁前孩子的动作是一个从大到小、从粗到细的过程,比如,孩子刚开始时只能用整个手或手臂去拿东西;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拿很细小的东西。孩子的这种动作变化是与大脑层运动神经的发展相一致的。
多让孩子拿取各种小东西、小玩具,让孩子去观察各种事物,既可以通过动作和活动去促进大脑神经的成熟,也可以让孩子在拿取物体的过程中知道各种事物的性质:如铁是硬的,盐是咸的,杯子里的水是烫的,让孩子增长了见识和经验。因此,父母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应该放手让孩子去摸、爬、滚、打,让他在活动中增智力、长见识。当然,在让孩子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三岁孩子如何早教:要注意3岁前孩子的语言发展
语言是智能发展的基础,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要给孩子讲故事,阅读优美的文章,不断地对孩子说话。虽然年龄在1岁以下的孩子不会说话,但是他能听懂别人说的话。对1岁以下的孩子进行言语刺激有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等到孩子会说话时,父母可以采取与孩子谈心的方式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父母给孩子看的书籍,要是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最好为孩子配备优美的配乐,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语言,增长智力。父母也要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既有助于丰富孩子的语言,也有利于密切亲子之间的关系。
三岁孩子如何早教:不要以赏罚和物质报酬的方式去刺激孩子智慧的发展
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热情是影响孩子智慧的重要因素。不恰当的赏罚和物质报酬会降低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热情。如果父母想对孩子的进步予以鼓励,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有利于满足其好奇心的、能让他自己看的书籍,不可对孩子事先允诺物质报酬的多少,而应让孩子体会到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断求知是一种快乐,是自己的事,无需外在的刺激。
什么是婴儿早教英语
现如今英语是父母们重视的第二大语言,为了让宝宝们从下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很多家长们都为宝宝们选择了早教机构,以便宝宝们英语的学习,但是对于年龄那么小的宝宝们到底应不应该学习英语呢?什么是婴儿早教英语呢?
先来谈谈什么是早教,其实早期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一般说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都属于早期教育,但一般宝宝在3岁会进入幼儿园,因此3-6岁宝宝的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所以一般我们把0-3岁宝宝的教育成为早期教育。
而早期教育的教育内容则是以宝宝的运动、语言、认知、思维、交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小手操作、逻辑思维等最最基础的知识,通过游戏、玩具等的操作来完成。所以婴儿早教英语就是指对婴儿宝宝们在语言、认知、思维等方面进行英式教育。让英语顺其自然的成为婴儿们的第二“母语”。
婴儿早教英语的方法
1、多听
0-3岁的宝宝,语言学习多偏向于“声音”的刺激,“听”是宝宝快速吸收语言的开端。如何为宝宝准备一个听英语的环境呢?除了经常播放一些英语教材的CD以外,为孩子播放轻松快乐的英语歌谣,会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方式。除此之外,2-3岁的宝宝正处于“语言爆发期”,语言模仿能力极强,播放CD可以尽早地让宝宝模仿标准的发音,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多看
宝宝都喜欢看动画片,爸爸妈妈可以选择一些宝宝喜欢的动画片反复播放。活泼的动画、可爱的角色以及吸引人的剧情,都让宝宝很自然地进入虚拟的情境中,熟悉英语说法,学会用句型,增强听、说能力。但爸爸妈妈一定要根据宝宝的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
3、多玩
“玩”是宝宝注意力最集中、学习力最强的时候。通过游戏的方式,能够减少学习的压力,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在不经意间就学会了英语。因此,爸爸妈妈可以设计一些英文认物的小游戏,或选择一些有启发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图书。另外,也可利用多媒体互动的方式,通过动画、图像、声音、文字的组合,来引发宝宝学习英语的兴趣。
4、多说
学习语言对于婴幼儿来说,重在有一定的语境,重在有人使用这种语言和他交流。华盛顿大学语言与听觉科学系教授帕特丽夏·库尔曾对两组9个月大的美国婴儿进行了测试。第一组与讲中文的成人待在一起,玩玩具、说话。经过12次的相处,这一组的宝宝们学会了识别中文语音。而另外一组婴儿则用录像带播放中文课程取代成人说话,小宝宝们便什么也没学到。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宝宝学习外语的能力非凡,但缺少了感情联络,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宝宝与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5、亲子共读
对于年龄稍大一点儿的宝宝来说,妈妈可以跟宝宝一起读一读英文的小故事。如今有不少绘本都是双语的,妈妈可以先用中文给宝宝讲一遍,再用英文讲,让宝宝体会到用不同语言阅读的乐趣。另外,爸爸妈妈的陪伴与鼓励也可以让宝宝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并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
婴儿早教英语的优点
1、生理上的优势
因为,人的发音器官,在青春期前皆处于发展状态,具有相当大的弹性。一旦过了青春期,发展便渐趋稳定,弹性也逐渐减小。因此,就语言发音而言,若是一个孩子从小学习第二语言,有充分机会使用这些语言,他的发音器官自然会配合这些语言发音系统调整形状,发出这些语言需要的各种声音。而过了青春期再学习另外的语言,由于发音上会有一些限制,于是产生所谓的腔调问题。
2、环境和心理方面的优势
从外在环境和心理上来说,大人学英语时,会介意自己的文法与意思是否正确,说错了会觉得没有面子;而小孩子的“语言自尊”尚未形成,不会分辨哪一个是、哪一个不是自己的母语,自然就不会抗拒学习或者是说外语。外界对孩子的要求,不会太高,对孩子的每一分进步的表现,都会给以积极的鼓励和赞赏,这对孩子学习第二语言也是种促动。
3、模仿者的优势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能够从各种情境中不断吸收、记忆所有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影像,以及触摸到的东西,并依次进行模仿。开始时,只是无意识地模仿,从中体味着语音、声音及影像的意义,了解自己所不了解的东西,因笑而笑,因哭而哭,随着经验的增多,渐渐地组成有意义的概念,并以自己的意识进行判断。孩子长到了一二岁时,就能模仿大人的发音、姿态、手势、自然的动作语言了。这时候,学习第二语言,等于水到渠成,无任何学习的困难和压力。孩子就像一块纯净、干爽的海绵,在快乐的心态中,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吸收着知识,并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行完整的表达。
4、积累上的优势
学习第二语言的重中之重,就是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因为语法的掌握,必须在时间和经验中修正改进。孩子早早地就进行词汇量的积累,词汇量越丰富,孩子就越能将意思表达清楚,而掌握语法的能力越好,孩子越能流畅地说第二语言。也就是说,孩子的第二语言的学习时间,得到了最大量的延伸,无论是掌握词汇量还是语法修正,都能够得到最宽松的时间保证。
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同时已经扩充了孩子的大脑吸收容量。俗话说:3岁定一生。人的大脑中有几亿个细胞,连结成庞杂的网络,而这些脑神经细胞在3岁时发展达最高峰,如果在3岁前没有给予大量刺激,部分脑神经细胞会因为无用而萎缩。
婴儿早教应做好6方面的训练
①视觉训练。用一个红球放在婴儿目前,激起婴儿的注意,并渐渐移动,使婴儿的两眼随着红球移动的方向转动。
②听觉训练。用摇鼓或铃在婴儿耳边轻轻摇动,婴儿听到铃声会转向铃声方向。
③触觉训练。当母亲的乳头触及婴儿的嘴唇,婴儿会做出吮吸的动作。抚摸婴儿的皮肤,婴儿会露出舒服的微笑。
④发音训练。要常常和婴儿讲话,尽管婴儿听不懂,但听到父母的讲话声、笑声,婴儿会感到舒服、愉快。
⑤抓握训练,把有柄的玩具塞在婴儿手中,让婴儿练习抓握。
⑥动作训练。洗澡后,室温保持在27度,给婴儿做被动操,使婴儿手足运动2—3分钟,有时也可训练婴儿俯卧,使其抬头,但时间只能在几秒钟之内。婴儿出生以后,作为家长不可忽视的是婴儿的情感智力,要时而对婴儿给与关爱,只要孩子醒着,就要尽量与孩子说话,不要以为他听不懂就不与他说,这是与孩子交流的最重要的方法,假如你有其他事情不在孩子身边时,就放收音机或录音机给他听,这样孩子的语言本领和说话的时间都要优于其他孩子,我妈咪94这样带我的,我六个月就开始说话,到一岁时已能与妈咪进行交流了,而不像别的小孩还在说容易的单词;
给孩子身边放一些可以动的玩具(上发条的绒毛玩具),让孩子触摸、感受;
当孩子的小手可以动作时,就要让他做撕纸的动作,每天都要做,孩子会很高兴做这个动作的,撕得越小越好,撕纸的动作是让孩子的指尖得到摩擦,而指尖的摩擦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是很有帮助的,孩子在大一点,可以让他玩沙,买一些沙滩玩具,用一个纸盒或盆子装一些沙放在家里,这对指尖的摩擦效果也很好;
要常常活动孩子的四肢,就像做广播体操一样,每天最佳二三次,这对孩子的正常发育很有益处;
必需要让孩子尽量多睡觉,这很利于孩子的身高的发育;
还有一种玩具是一个盒子,盒子上有各种形状的孔,配有各种形状的小块(月牙形、圆形、菱形、长方形等),让孩子把小块放进相应的孔中,这对孩子形象思维的培育很有益处。
婴儿早教儿歌有哪些
1、 过小河,过小河,提着篮子看外婆。篮里装的啥礼物?香甜香甜大苹果。
2、大雨大雨哗哗下,北京给我来电话,让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3、山上有棵松,树上有张弓,半夜三更起了风,吹倒松树吹走弓。
4、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5、拉锯、扯锯,姥姥家门口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三月,也要去,咱们一起看大戏。
6、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骨碌滚下来
7、一二三四五,上山找老虎,老虎没找着,找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
8、一二三,跳跳跳。三二一,够够够。小熊小熊够蜂蜜,拿着小棍费力气。上上上,下下下。哎哟,蜇了一个满头包!疼死了!
9、一二三,爬高山。四五六,翻跟斗。七八九,拍拍手。伸出你的小小手,数数十个手指头。
10、小猫自己跑,小鸟自己飞,三月是个乖宝宝,不要妈妈抱。
如何激发两个月宝宝的潜力
两个月的婴儿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
1.必备能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存在一定规律的。宝宝自身的能力发展会随着月龄增加而逐渐的体现。对于两个月的婴儿,一般必备的能力在于语言上,爸爸妈妈们逗着宝宝,宝宝会发出咯咯的生意。当宝宝的眼睛在看着物体的时候,会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婴儿也会开始留意自己的小手。
2.发展能力。孩子在两个月的时候,也会有一些能力在发展。比如笑声,孩子逐渐学会发出笑声,宝宝也会轻微的抬头,在行为动作上也会更为连贯一些。
3.高级能力。有些孩子的成熟比较快,在能力的学习上会比其他的宝宝更快一些,有一些宝宝会适当的抬起头,能够学会用自己的腿支撑着身体,还能够适当的抬起自己的肩膀。
两个月的婴儿早教方法
在早教方面,还是需要有好的方法。爸爸妈妈们需要学会挖掘宝宝的个人潜力,从而能够提升宝宝的能力。看看早教的方法有哪些吧?
1.儿童床挂些小玩具。爸爸妈妈们可以在宝宝的儿童床上悬挂一些比较显目的小玩具,玩具的选择很多,也可以是小铃铛,当宝宝转动身体的时候,能够发出一些消声音。宝宝床上的东西能够引起宝宝的注意力,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这个时候孩子也能够变得更为专注一些。
2.小布袋木偶。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形象的布袋木偶,布袋木偶上有一些人物的形象比较逼真,孩子们也能够通过人物形象的识别,开始尝试与这些小布偶进行接触。不过为了宝宝的安全,我们要选择质地较为柔软的木偶,还要保证木偶的干净和卫生。
3.七彩颜色。在两个月婴儿的早教上,我们也可以准备七彩颜色图案的画,让宝宝感受到颜色的变化。孩子对于颜色的敏感度会比较高,对于丰富色彩的东西,还是会比较感兴趣的。在强烈色彩的对比上,还是会更加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能力。
4.录音训练。妈妈们可以录下生活中常见的声音,比如开门和关门的声音,水流的声音,吸尘器的声音等。妈妈们可以尝试将这些声音播放给宝宝听,宝宝们在听到这些声音之后,逐渐会熟知这些声音。
在两个月宝宝的早教问题上,我们除了要关注孩子的自然能力发育之后,还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激发孩子本来拥有的潜力。潜力的激发特别的关键。从婴儿的听觉、触觉以及其他感官上,更好的启发孩子的能力。
以上是对于两个月的婴儿早教方法的相关介绍,希望以上的简单介绍,爸爸妈妈们能够有所启发,选择科学的育儿方式。
婴儿早教英语的误区
误区1:过分依赖早教中心
现在的家长大都忙于工作,而年纪太小幼儿园不收,现在出现了早教中心,很多人就觉得可以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撒手不管,或者是觉得孩子在早教中心就没有自己什么事,就让孩子的爷爷奶奶带着孩子来早教中心。
纠正:虽然都是玩,但早教中心并不是幼儿园。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教育孩子,这也能称得上是早教,之所以要来早教中心,最主要的是这里的老师有经验,可以弥补家长在教育方法上的不足。但很多家长采取让邻居或者是爷爷奶奶带着来早教中心的做法,自己受教育的这个过程也就丧失了,同时孩子只有在早教中心锻炼这一两个小时,平时跟不上效果同样不明显。
误区2:早教效果价钱说了算
俗话说孩子的钱最好赚,现在岛城的众多早教中心不仅水平良莠不齐,收费更是千差万别,一节课收费从几十元到四五百元。不同的收费自然在很多的家长心目中容易出现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越贵的早教中心,效果会越好?
纠正:对于这种观点,就有部分早教中心管理者说,早教的收费的确有差别,而且收费也是参考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如果选早教中心最好别从价格上来做决定,现在很多早教中心装潢的富丽堂皇,以此来收取高昂的费用,这样的并不鲜见。选早教在关心其硬件配置的同时,还要留心他们的师资力量,以及品牌历史、知名度等。
误区3:早教是让孩子更聪明
在早教中心,一位家长的咨询的问题很简单,来这里会让我的孩子更聪明吗?事实上,类似这位家长的问题,在机构接待的过程中遇到的并不少,很多家长更是直截了当的询问,早教中心能让孩子学会多少个单词,教不教唱歌、舞蹈这些内容。
纠正:对于早教的效果,家长往往会存在误区,例如教学的内容,并不是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各种游戏来锻炼孩子的能力和性格。至于会不会让孩子更聪明这个问题,早期教育绝不是神童教育,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孩子的基本素质,为他将来不管是在哪个层面工作,不管是从事什么职业和事业,为个人的创造和幸福打下基础,这是家庭早教之目的。
婴儿早教儿歌意义
意义1、婴儿心智的启迪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作题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界,认识社会生活,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引发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儿歌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第一个领路人、启蒙者。
意义2、婴儿语言训练的需要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完善。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语言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便于幼儿吟诵。反复吟诵儿歌,能帮助幼儿矫正发音,正确把握概念,初步认识事物,并能培养他们语言的连贯力和表达力,训练和发展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幼儿感知事物从表象入手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而儿歌恰是以它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切入幼儿的心灵,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意义3、婴儿情感教育的需要
儿歌吟唱中,优美的旋律、和谐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可以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儿童听唱儿歌既可以联络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从而调节他们的情绪,使其得到愉悦。其中,婴儿听儿歌,会从和谐优美的声音中领受亲人的爱抚,从而产生情感效应,心理得到满足。而幼儿唱儿歌,则是情感的外泄过程,并能从中体验模仿成人的劳作和生活,验证自己的经验和记忆。
婴儿早教要趁早
著名的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婴儿从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2天。。。所以对新生宝宝的早教应该趁早。
对于巴甫洛夫表达的这个观点,我们要从两个层面去理解:第一层含义是,提醒大家重视婴儿的早期教育;是因为婴儿的大脑从一出生开始就为接受“早教”准备了令人惊奇的条件!第二层含义是,提醒大家别错过了人生的最早开端。而巴先生的这句话里所说的“教育”,却常常被误读,被某些不良商家利用,弄得很多家长走进了“教育”孩子的误区,闪卡、认字、背唐诗、学数学等等成了教育孩子的内容,识字却不阅读,造成了8%的小学生有阅读障碍;背知识而不运用知识,造成了35%的小学生解决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的的能力低下;城市中,因为过早的接受知识教育,造成孩子厌学、感统失调、自闭症的数据不断上升。
所以,家长正确地解读早期教育的目标和宗旨:是教家长,育孩子!教家长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哺育、培育、孕育孩子!
婴幼儿早期教育从“头”开始
说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得从“头”开始,就是从婴儿的大脑开始,从了解婴儿的大脑与生俱来具备哪些物理基础开始:
一、脑重量的发育水平
出生时,300~390克;
1岁时,900~950克;
3岁,1011~1040克。
14岁,相当于成人水平1350~1400克。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年里,脑重量的发育是最快的——增长了600克,增长速度是每天1.64克;而从3岁到14岁这漫长的11年间,脑重量的增长是450克。脑重量增长数据的巨大差异,足以说明婴儿出生时脑部已经拥有日后所需的一切功能,只是不知道如何运用而已。
二、婴儿神经元的发育状况:(神经元就是脑细胞)
出生时,有1000亿个脑细胞,它增长是以每分钟25万的速度递增;科学家已确认出大约25种神经元;
突触连接的数量才是决定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在婴儿出生时,约50万亿,相当于成人的1/10;3岁,1000万亿,是成人的2倍;14岁,和成人相当。
父母的遗传基因,为宝宝的大脑勾画了结构——奠定了构造的基础,这个基础是孩子大脑神经细胞分布的一块摸板;早期经验则决定了突触的连接方式和网络结构。宝宝的第一次经历→接受刺激,使大脑内的神经细胞连接起来→突触连接。
根据维也纳大学康士坦丁博士估算,人类的脑神经细胞数量约有一千五百亿个,脑神经细胞受到外部的刺激,会长出芽,再长成枝(神经元),与其它脑细胞结合并相互联络,促使联络网的发达,于是开启了信息电路,然而人类有95%以上的神经元处于未使用状态,这些沉睡的神经元如果能够被唤醒,几乎人人都可以变成“超人”。婴儿天生有一个适宜学习的大脑,但适当的环境刺激和帮助是不可缺少的。
早教的原理就是遵循大脑发育,就是尊重科学,有科学作为准则,我们的行动就会更准确!
必须为宝宝做的五件事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必须为婴儿提供的五大刺激是:一、视觉刺激;二、言语刺激;三、触觉刺激;四、反射刺激;五、听觉刺激。这就是家长必须要为宝宝做的科学早期教育的五件事。
第一件事、视觉刺激——就是给宝宝看黑白图片。
视觉刺激为什么那么重要,一是因为人的大脑有12对脑神经,负责视觉神经就有三对。而其他的嗅觉神经、听觉神经都是一对,著名的婴幼儿教育专家程淮教授就说过一句话:给宝宝提供视觉刺激,就是在为宝宝的大脑做按摩;二是因为婴儿的视觉偏好他们喜欢看黑白图片,尤其是靶心图和人脸;三是视觉神经网络的发展特点:当她注视着你的时候,她的视网膜上的一个神经细胞就与大脑视觉皮层的另一神经细胞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将会持续一生。你的面部影像已在婴儿的大脑中留下持久的记忆。
视觉刺激的三步曲:
第一步曲——注视力的训练:让宝宝看第一张图片,并说出卡片的名称,直到他视线离开卡片,再换下一张来吸引他的目光注视,依次类推,直到看完一组,一周换一组。
第二步曲——追视力的训练:当宝宝注视到卡片后,就开始在宝宝眼前弧线移动卡片,让宝宝用目光来追视卡片,直到他不再追着看,便可以换下一张了。还可以上下左右的移动卡片。
第三步曲——短时记忆力的训练:当宝宝注视到卡片后,以一张卡片停留一秒钟的时间,循环地出示卡片。
第二件事、言语刺激——①就是跟宝宝说话。②养成每天为宝宝阅读的习惯。(朗读故事、短篇散文)
为宝宝提供丰富的言语刺激的“十一字方针”:“做到哪,说到哪;看见啥,说啥”。它是帮助宝宝积累文字信息和丰富语言结构、建立良好的言语思维的一把金钥匙,并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一个“说话的机器”。
脑科学原理:当婴儿听到“妈”时,她耳朵中的一个神经细胞就会立即释放出一种称为“神经递质”的大脑化学物质,将“妈”这个音的电子讯号传送至听觉皮层的一个神经细胞。从此,“妈”这个音就在她大脑的一组细胞中永久记录下来,这组细胞将永远不会对其他声音作出反应。而脑细胞的存在机制是优生劣汰的,
第三件事、触觉刺激——给宝宝做按摩、提供不同质地的物体供宝宝抓握(直径2厘米的棒状物体如牙刷、菜杆、捏响棒、毛巾卷等)
第四件事、反射刺激——就是对宝宝本能的反射给予刺激。
运用“一分钟刺激法”对宝宝的行走反射、爬行反射、抓握反射、颈直肌抬头反射给予刺激,让宝宝的潜在的能力得以实现,并成为技能。
“一分钟刺激法”:每天用一分钟的时间给予宝宝刺激。行走反射的刺激方法——挠脚底;爬行反射的刺激方法——左右腿逐个往前推;抓握能力的刺激方法——给予不同质地的物体让宝宝抓握。
第五件事:听觉刺激——听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语种的儿童歌曲或经典歌曲。
每天做好这五件事,就是最符合婴儿大脑发育的科学早教,就是最适宜婴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