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咳血在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秋冬季节要注意防护。
1、预防感冒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2、注意饮食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首选。
3、 “管理空气”房间经常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一般40%~70%)。
4、锻炼身体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5、备急救药家里要备小药箱,尤其要备足止咳药物,如治疗干咳为主的喷托维林(咳必清)片和糖浆;以镇咳为主的可愈糖浆;以镇咳化痰为主的棕胺合剂等。家庭必备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镇静的药物如安定等。注意要及时更换小药箱里的过期药物。
6、戒烟、限酒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以减少发生咯血的诱因。
7、情志调畅中医认为,情志变化和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如“喜伤心”、“忧伤肺”。像《红楼梦》中患有肺结核的林黛玉平时忧虑过度,对花落泪,悲天悯人,最后因咯血而死。所以,预防咯血还要注意修身养性。
大便出血生活注意
1、预防肛门感染:加强锻炼。痔疮破裂易受大便污染而发炎,因此对于已发生痔疮出血者,一定要加强消炎,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即5000毫升温开水放1克高锰酸钾,使溶液成浅紫红色)浸泡肛门,每天2-3次,也可用马应龙痔疮膏肛门内注入,具有通便、消炎、止血的作用。此外,加强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压力。另外每天可以自己跪在床上,取胸膝位,练习提肛运动,对减少痔出血也有较好的效果。
2、保持大便通畅: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痔疮出血多由于大便不畅,用力排便使腹压增加,造成痔静脉压力增大破裂出血,还有的是大便干结而坚硬,通过肛门时擦破痔静脉导致出血。多吃蔬菜,多喝开水可防止便秘。对于已发生便秘者,可适当多吃些蜂蜜或芝麻油,有助于润肠通便。定时排便,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有助于减少痔出血。
3、可试用民间偏方:取活田螺1个,揭开其螺盖,放入少许冰片,待螺肉化为水后,用棉签或纱条沾这些水涂于痔疮上,据说涂1-2次就有良好效果。
更年期性生活应当怎祥
更年期是指有生育能力(生殖期)过渡到无生育能力(非生殖期)的年龄阶段。女性更年期比男性要早一些到来。女性更年期后,阴道腺体分泌减少导致阴道干涩,性生活时会感到不适或疼痛,所以更年期女性在性生活方面的需求落后于男性,更多的需要是情感上的关爱。激发性欲的激素不仅是雌激素,还有肾上腺分泌的睾酮类等,适度的性生活会对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好处。
女性不宜过性生活的情况
妇女有其独特的生理周期,例如月经期、怀孕期、产褥期,在这些时期里,女性的体内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生殖器官的抗病能力较低,容易患病,所以这些情况下的性生活应节制。在月经期进行房事,不仅会使经血过多,月经期延长,而且容易把细菌带入阴道,引起子宫发炎或输卵管等附件炎症,因而妇女月经期不宜过性生活。 怀孕期过性生活可刺激子宫收缩,强烈者会引起流产。
而且怀孕期间,也是生殖系统抗病力低下时期,容易受病菌入侵,故应尽量避免性生活,在怀孕最早的三个月及最后的三个月内要避免性生活,妊娠中期只可适当进行,如果以前有过流产或早产病史,更强调节制性生活。孕妇产后虽然已卸下怀胎的负担,但扩大了的子宫尚未复原,整个盆腔内的生殖器官与平时大不相同,如果此时过性生活,会导致子宫出血、生殖器发炎等严重后果,这段时间应避免性生活。待6至7周后,生殖器官复原了,才可恢复性生活。人工流产后,为了妇女的健康,也要避免性交一个月。 另外,妇女患有严重心脏病,内、外科严重疾病,或生殖器官急性炎症时也不宜过性生活。
脑溢血生活保健
1、必须忌烟酒。烟能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对高血压更有害,并能引起血管痉挛。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甚至促使血管破裂。
2、必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工作,保证足够睡眠,避免过劳过累。
3、精神必须乐观。避免精神紧张和疲劳,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上升。
4、大便必须经常畅通,避免过度用劲排大便。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软化粪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
5、必须适当的坚持体育锻炼,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避免激烈的运动或过度劳动。
6、 发现动脉硬化,必须早期治疗,降低血脂及胆固醇,以保持血管的弹性。
7、必须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做到定期检查,采取服药措施.降低或稳定血压,防止血压突然增高。
8、必须注意季节变化,防寒避暑,防止寒冷。高温对机体的形响,避免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加剧而发生意外。
9、蹲下、弯腰及卧床、起身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必须缓慢,可用头低位及眼睛向下方式渐渐起身,切勿突然改变体位,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
10、饮食必须清淡,少食动物脂肪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糖也不宜过多食。可多吃豆类、水果。蔬菜和鱼类等,尤其对血压较高、动脉硬化、血脂者更为重要。
鼻子出血生活护理
1.保持房间的安静、清洁, 温度要适宜。室内保持空气清新, 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温度宜保持在18~20℃。因空气过于干燥可诱发鼻腔出血, 所以空气湿度应≥60%。
2.老人平日活动时动作要慢, 勿用力擤鼻, 对症止咳。
3.饮食要进一些易消化软食, 多吃水果蔬菜, 忌辛辣刺激饮食, 并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
4.老年性鼻出血病人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 应定期防治原发病, 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 必须尽快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 观察病情变化, 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孕妇性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1、孕期阴道分泌物增多,抵抗力下降,性交前,夫妻双方应清洁外阴,保持卫生。
2、性交前的密切接触阶段,丈夫可以抚摸刺激阴蒂、阴唇,但不要将手指伸入阴道,以免损伤阴道,造成细菌感染。
3、性交时间、强度要适当,动作要和缓,避免过强刺激;持续时间相应缩短(1-3分钟)。
4、妊娠晚期性生活会造成胎膜早破,所以妊娠28—32周间,性生活次数应减少,强度减弱,姿势以不压迫腹部位原则。
5、妊娠32周后则应禁止性生活。。
6、关心体谅妻子,尊重妻子,严禁强行性交。 以免损伤阴道,造成细菌感染
珠子参的功效与作用 止血生肌
珠子参有止血生肌的作用,可用于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症。此外《滇南本草》中记载;止血生肌。为末,捻刀伤疮,收口甚速。
牙龈出血生活小偏方
1、牙龈出血。用苦参一两、枯矾一钱,共研为末。一天擦齿三次,有效。 又方:用蚯蚓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搽患处。
2、牙龈出血的治疗偏方。用麦门冬煎汤漱口。
3、治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4、齿缝出血。用百草霜末涂搽,有效。又方:用粉锡半两、麝香半钱,卧时擦牙。
5、齿龈出血不止。用白矾一两,加在水三升中煮成一升,含漱。
6、牙齿出血。用淡竹叶煎浓汁含漱。
7、齿痛出血。每夜用盐末厚封齿根肉上。等液汁流尽后才睡觉。流汁时,不断敲叩牙齿。如此十夜,齿痛止,血亦停。忌食劳腥。
8、走马牙疳,臭烂出血。用豆大的雄黄七粒,每粒包入一个去了核了的淮枣中,再用铁丝把枣子穿成一串,烧化为末。每次取少量搽患处,让涎流出。搽药至病愈为止。
9、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10、牙疳(流脓、流血、虫蚀)。用水银粉一钱,黄连一两,共研为末,搽患处。
11、走马疳疮(按:即走马牙疳。病处流动,速如走马,侵蚀口鼻,穿透骨腮,全齿剥落,出血流脓)。把绿矾放入锅中,用炭火煅红,加醋拌匀,如此三次,研细,再放入少许麝香,调匀后敷患处。用药前以温水把口漱净。
我的天啊,我咳嗽咳出血了,是不是得了什么疾病
咳血,又称嗽血,是指血从气道中随咳嗽而出,痰血相兼,痰中带有血丝、血点,或咯血盈口。常常间夹泡沫。此血来自肺脏或气道,色多鲜红。中医治疗咳血,易凉血止血,化瘀止血,降逆止血,生津止血,建议患者多吃山药,梨,蜂蜜。可以把鲜小蓟120克煮水喝每日一次
小便出血生活注意
一、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多饮水可稀释尿液,降低尿内晶体浓度,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及促使尿石排出,一般成人每日饮开水或磁化水2000毫升以上,对预防结石有一定意义。
二、解除尿路梗阻因素
积极处理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等,以解除尿路梗阻。
三、积极治疗尿路感染
四、长期卧床病人,应鼓励及帮助其多活动,借以减少骨质脱钙,增进尿流畅通。
五、调节尿液酸碱度
根据尿石成分,调节尿液酸碱度,可预防尿石复发,如尿酸盐、草酸盐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磷酸盐、碳酸盐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
六、防治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行手术治疗。
七、饮食调节和药物预防
阿胶和什么搭配吃效果最好 人参
阿胶被人食用以后可以滋阴补血、生津润肺,是补血的良药。而人参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材,食用以后可以给人体补充气血,这两者搭配起来食用有很好的增补益气的功效,很适合因肺气不足而导致的咳嗽、咳血。
失眠日常生活应如何调理
1、建议你不要总熬夜,23:00--3:00是肝胆的最佳排毒时间,需熟睡, 早睡早起对身体最好,养成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
2、睡前不要喝咖啡、浓茶吸烟等这些物质对入眠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可以喝些牛奶 、淡淡的绿茶 ;
3、失眠会导致黑眼圈,建议睡前在眼周涂些维生素E胶囊,最便宜的那种就可以的,不仅可以淡化消除黑眼圈,还能减少眼周细纹预防鱼尾纹;
4、经常食用红枣、薏米、玉米、小米等补气血的东西做的粥或者糖水 因为总失眠会让这个人气血不足 发虚;
5、睡前可以把手叠放在小腹上,采用腹式呼吸,把注意力转移到小腹,可以配合默念数数,能够很快的入睡,而且还有瘦腹部的功效;
6、睡前可以用微烫的热水泡泡脚,至额头有些小虚汗为佳,可用镂空的磨脚石搓一搓,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大蓟叶的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行瘀消肿。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
1.《别录》:根,主养精保血。主女子赤白沃,安胎,止吐血鼻衄。
2.《药性论》:根,止崩中血下。
3.《日华子本草》:叶,治肠痈,腹藏瘀血,血运扑损,可生研,酒并小便任服;恶疮疥癣,盐研窨敷。
4.《滇南本草》:消瘀血,生新血,止吐血、鼻血。治小儿尿血,妇人红崩下血,生补诸经之血,消疮毒,散瘰疬结核,疮痈久不收口者,生肌排脓。
5.《玉揪药解》:治金疮。
6.《医林纂要》:坚肾水,去血热,泄逆气。治肠风,肠痈。
7.《福建民间草药》:凉血止血,消炎退肿。治肺热咳血,热结血淋,疔疖疮疡,漆疮,汤火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