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麻用艾灸灸那个部位 手麻艾灸管用吗
手麻用艾灸灸那个部位 手麻艾灸管用吗
有用的,中医临床上有许多使用艾灸治疗手麻症状好转的例子。
艾灸是使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者艾条,点燃后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能够达到局部刺激、调节经络、调节免疫等多种作用,从而缓解血液循环不畅、肌肉紧张等多种原因引起的手麻。
咳嗽艾灸哪个穴位呢
艾灸取穴:以大椎和天突为主穴,兼顾膻中,肺俞,神阙,关元,足三里。还是那句话,一定要把疾病包起来艾灸,这就叫“包围战”,患处艾灸十分重要。
艾灸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如果怕烟呛着,您可以手持艾条,平躺,开始熏灸,烟往上冒,不会呛到眼睛和鼻子。然后您可以和这个网友一样,从天突一路走来到膻中,到神阙,热度以您可以承受为度。
使用工具:一般治疗气管炎,如果使用有烟艾条,可以买单眼艾灸盒和双眼艾灸盒。如果买无眼艾条,工具很少,您只能是手持艾条熏灸了。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但是效果照艾灸盒差之,也比你不灸要强很多。
艾灸方法:选取好的艾条,记住治疗气管疾病不能用次的艾条,差的艾条里面杂质很多会对气管产生二次伤害。那么好的艾条也会有烟,但是他的杂质少,艾烟就不会很呛。如果您为了治疗气管炎,怕烟,还想艾灸,那么您也可以选择无烟艾灸棒,这个艾条也一样会有作用的。
如何用灸法为小孩治病
当小孩患有某些疾病时,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年龄选用不同的灸法为他们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所谓灸法就是借助灸火的热力在人体的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给以温热性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灸法很多,但在治疗小儿疾病时一般用温和灸法、雀啄灸法和回旋灸法。①温和灸就是在施灸时点燃艾条的一端,燃烧充分后,对准要灸的穴位或患病的地方,相距皮肤3-5厘米左右,使局部有温热感为宜,一般每处灸5分钟左右,以皮肤红晕为度。在进行灸法过程中,一定要随时测知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②雀啄灸法就是施灸时,燃烧的艾条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保持一定距离,而是象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③回旋灸法就是将燃烧的艾条一端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后作反复地旋转施灸。
对于5岁以上而且合作的患儿可以采用温和灸法、雀啄灸法或回旋灸法。为3岁以下小儿灸治时,由于患儿不能诉说施灸时的感觉,因而不宜采用温和灸法或雀啄灸法,更不宜采用艾柱灸法(艾炷直接或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应采用回旋灸法,并一手作为押手,将左手食指与中指分开,押按在灸治穴位的两旁;以右手持艾卷,将艾卷燃着的一端距灸治穴位皮肤约1寸缓慢地连续地做小的回旋(转圈样)动作,给予温热刺激。
临床上,对于患有遗尿症、神经性尿频的小孩,经常用温和灸法;而对于患有腹泻、面神经麻痹的小孩则用回旋灸法;四肢麻痹的患儿可同时使用温和灸法、雀啄灸法和回旋灸法。
施灸后,如果局部出现皮肤变红、发热,属于正常现象,不需作任何处理。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过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并用纱布包扎。另外,施灸完毕后,一定要彻底熄灭艾条,以免复燃,引起火灾。
总之,临床上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适的灸法为患儿治疗,会使疾病早日康复。
艾灸哪里可以去湿气
艾灸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艾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艾灸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艾灸解溪穴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艾灸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艾灸中脘穴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艾灸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艾灸隐白穴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拉肚子艾灸什么部位
拉肚子应该分型取穴进行艾灸:湿热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灸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屈位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内庭,公孙穴。
艾灸手法:用艾炷隔姜灸,将新鲜老姜切成厚0.2-0.5厘米的姜片,中间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姜片放在所选穴位的皮肤上,置大火中等艾炷在姜片上,点燃艾炷施灸,待感到局部有灼痛感时,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每穴3-5壮。
艾灸功效:健脾消食,导滞止泻。
脾虚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1:灸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特效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
艾灸疗法2:灸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取俯卧位灸以上穴位。
艾灸手法:1.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2.用艾炷隔姜灸,每穴3-5壮,每日1次。
艾灸疗法3:灸申脉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雀啄灸法,将艾条点燃,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灸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1次。
艾灸疗法4:灸足三里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每日1次。
艾灸疗法5:灸腹泻特效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10-15分钟,灸法同上温和灸。
艾灸功效:健脾止泻。
手麻用艾灸灸那个部位 手麻艾灸要注意什么
1.经期女性、热性体质、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宜使用艾灸来缓解手麻。
2.在艾灸后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能喝冷水或者冰水,便于排毒通络。
3.手麻患者在艾灸后的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者洗澡。
4.如果是使用艾灸条直接灸,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烫伤,最好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如果使用艾灸盒,则可以自行操作。
少海怎么针灸 针灸少海注意事项
1、当针灸出现电击样针感时,忌强刺激捻转,因针刺该穴,有时出现的触电样个或灼热样的放射感走达手指,是刺中神经,应即刻提针向另一方向刺入。若继续捻针,则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轻者数小时后自行小时,重者可持续数天。
2、禁用直接灸,瘢痕灸,因本穴有较大的神经,血管,且又位于关节部,故不宜使用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血管和神经,影响关节活动。
拉肚子怎么艾灸 脾虚型拉肚子艾灸
艾灸疗法1:灸神阙,关元,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申脉,足三里,腹泻特效穴。
取穴体位:患者仰卧,取神阙,关元穴。
艾灸疗法2:灸脾俞,胃俞,命门,肾俞穴。
取穴体位:患者取俯卧位灸以上穴位。
艾灸手法:1.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2.用艾炷隔姜灸,每穴3-5壮,每日1次。
艾灸疗法3:灸申脉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雀啄灸法,将艾条点燃,对准所选穴位,采用类似麻雀啄食般的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手法施灸,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灸10分钟,以局部温热而不灼痛为度,每日1次。
艾灸疗法4:灸足三里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至局部皮肤潮红,每日1次。
艾灸疗法5:灸腹泻特效穴。
艾灸手法:用艾条温和灸法,每穴灸10-15分钟,灸法同上温和灸。
艾灸功效:健脾止泻。
冬天可以进行艾灸吗
冬季很多女性开始出现手脚冰冷的现象,血液是由心脏发出,携带氧气到全身各部位,糖经过氧化后,才能产生热能,手脚才会温暖,因此手脚冰冷和心脏血管有很大的关系。手脚冰冷的情形,是由于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影响血液运行输送造成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气虚、血虚所造成的血液运行不畅、血液量不足,导致手脚容易冰冷、麻木,这属于气血的毛病。那么冬天可以进行艾灸吗?
用艾灸治疗效果很好,艾灸使经络中的气血循行加快,从而加强对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营养,补充人体阳气,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抗病的目的。在我国许多古医藉中都有记载。“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保命之法,灸之第一,丹药第二。”足以说明灸法在传统医学中的地位。冬季可以艾灸,只是冬季艾灸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寒冬季皮肤干燥,所以在针灸前一点要用温水洗脸,裸露在外部的皮肤不要直接针灸以免出现疤痕冻伤,影响美观。
2、皮肤敏感并且较薄的地方不要针灸,冬天室内温度低,如果在心脏,眼皮,脸蛋等皮肤本身就薄的地方直接针灸,那造成冷热交替,会伤害到皮肤。
3、建议在冬天使用无烟艾灸条,无烟艾灸条的燃烧度比较小,这样在冬天就不易在艾灸时造成局部烫伤。
4、艾灸时比较耗费体力的时期,如果在疲惫时期或者醉酒或者大病过后千万不要艾灸,这样会造成精力下降,影响体质。
5、体质差或者老年人尽量不要艾灸,或者患有感染病,女子经期,切记不要进行艾灸。
6、精神病患者不要进行艾灸养护,艾灸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艾灸者的精神,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7、严寒冬季很多人开始穿棉衣或者羽绒服,都是易燃物品,所以千万不要要注意防火,在这里小编推荐使用无烟艾灸条或者悬灸艾灸条。
8、如果艾灸不当化脓出现脓包千万不要弄破,弄破容易出现感染,一定要到医院在医师指点下治疗。
9、治疗失眠症或者肠胃病这样的特殊病例,一定要注意实施艾灸的时间,失眠症就在睡前艾灸,肠胃病就在吃饱后艾灸。
10、如果在艾灸过程中出现了晕灸想象,不要慌张,这只是有些人的体质不太适应艾灸,马上停止艾灸躺下歇息片刻即可。
一灸、二通、三调、四补、五养的特色药灸,秉承了黄帝内经的养生精髓,以“未病防病、以病调养”为出发点,让众多人拥有了健康和美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