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表现需警惕是癌症信号
哪些表现需警惕是癌症信号
男人应该注意的:
1.睾丸变化。睾丸癌多发年龄段为20—39岁。美国癌症协会建议,男性每月应自我检查睾丸情况,包括睾丸大小变化、出现明显的肿大或缩小、阴囊内出现包块、阴囊坠痛感等,有问题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感到阴囊坠胀,感觉里面像是放了一个煤球,并持续一周以上,要马上找医生诊断。这是睾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进行血液检测和阴囊超声检测。
2.小便问题。随着年龄增加,男性小便问题日渐普遍,尿频、尿急或尿不净较常见。如果症状加重,特别是小便有强烈的紧迫感,应警惕前列腺癌。通常应做直肠指检,医生会告诉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状。
女人应该注意的:
1.腹胀。很多女性认为腹胀极为常见,不必大惊小怪。但是,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状。天津市肿瘤医院肿瘤预防医学中心主任刘俊田介绍,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出现进食困难或极易有饱腹感,持续数周,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征兆。
2.不规律出血。美国肿瘤学家戴利博士表示,月经周期之间的阴道异常出血及大小便出血很容易被女性忽视。它们很可能是妇科常见癌症———子宫内膜癌的一大征兆,有至少3/4的女性有此征兆后,被检查出患上子宫内膜癌。而大便出血则可能是结肠癌的征兆。
警惕癌症的14个早期信号
随着癌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和其治疗的难度,使癌症变成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词语。由于起早期癌症症状的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的时候都已经发展为中晚期。再加上癌症早期症状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有些甚至会被误认为其他疾病,从而耽误治疗,抱憾终生。所以我们要了解癌症的早期症状,警惕早期癌症早期信号。
1、体重莫名骤减
体重在几个月中明显降低,而且原因不明,应注意胰腺癌、胃癌、食道癌或肺癌。
2、发烧
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及治疗的某段时间,会因为免疫系统受影响而发烧,一些癌症还伴有疲劳等症状。
3、疼痛
大多数情况下,疼痛是癌症扩散的一大症状。不过,骨癌和睾丸癌早期就会发生疼痛。
4、皮肤异常变化
如果黑痣发生外形、边界和颜色的异常变化以及皮肤新损伤,那么应当心皮肤癌。口嚼烟叶、吸烟或酗酒者皮肤伤口更可能难以愈合。
5、大便习惯改变或膀胱功能失常
便秘或腹泻频繁,尿血、尿痛或膀胱功能失常等,都可能预示肠癌或膀胱癌等。
6、口腔出现白色斑块
口腔出现白色斑块或者舌头出现白点 黏膜白斑病久拖不治,容易发展为口腔癌。
7、异常出血或分泌物异常
痰中带血应当心肺癌;大便带血要当心直肠癌或结肠癌;子宫颈癌或子宫内膜异位会导致阴道异常出血;尿血可能是膀胱癌或肾癌的一大症状;乳头分泌物带血则可能是乳腺癌信号。
8、乳房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增生或包块
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所致,而非癌症,需要上医院检查确诊。
9、消化不良或吞咽困难
这些症状与胃癌和食管癌有关联,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10、咳嗽不停或声音嘶哑
这是喉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如果咳嗽持续很长时间,则应当心肺癌或声带癌。
11、瘙痒、结硬皮或出血
这些症状不太常见,但不容忽视。皮肤若出现异常斑块持续数周挥之不去,应及时看医生。
12、感冒老不好
鼻咽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如果出现流鼻血和一些感冒症状,如流鼻涕、咳痰等,却一直没好,或平时不常感冒的人,连续感冒就要有所警觉,尽快去医院检查。
13、腰老疼,有肿块
肾脏位于后腹腔,空间很大,与此相关的疾病早期不容易发现。如果发现血尿、腰部疼痛、腹部有肿块,就要小心是肾脏癌,应尽快做进一步检查。
14、尿频
美国癌症学会指出,女性有下腹肿胀、闷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就有饱足感、尿频与尿急,几乎每天出现其中一种症状时,应快速就医。另外,肿瘤有时可能会压迫大肠,因此若排便习惯有改变,也是警讯之一。
求医网温馨提示:肿瘤患者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了体质也就自然增强了抗癌能力。病人可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习剑、游泳等活动项目,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生活要有规律,既不要卧床大养,也不要过度劳累,更不要随着性子来。规律的生活可使机体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这样,肿瘤的复发、转移也就无机可乘。
无痛更可能是癌症信号
无痛性乳房肿块
乳房出现包块,若不痛,但生长迅速,用手触摸,包块表面凹凸不平,且与周围正常组织无明确界限,活动度小或固定,质地坚硬,无论是男是女,都提示可能患有乳腺癌。
无痛性鼻涕带血
出现一侧鼻塞,鼻涕中经常带有血丝或血块,无头痛、咽痛和咳嗽等症状,多提示患有鼻咽癌的可能。
无痛性阴道出血
中老年妇女,若突然发生接触性出血或无任何原因而出现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
无痛性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略高于黏膜表面,无疼痛感,是口腔癌的早期表现。
无痛性便血或大便潜血
中老年患者长期慢性腹泻,排便规律改变,便中带血或便潜血阳性,应警惕大肠癌的发生。此时应做纤维肠镜检查以排除大肠癌或癌前病变。排便时疼痛而便中带血或便后出血多是痔疮所引起。
无痛性黄疸
如出现无痛性黄疸,且逐渐加重,应注意检查肝、胆、胰等器官,排除肝癌、胰腺癌等肿瘤。
这样拉肚子是癌症信号
临床上拉肚子的病症十分常见,而且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跟某些癌症有关,如: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被漏诊,多出现在中年以上患者,如出现下列症状时,应考虑结肠癌的可能:
1.近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持续腹部隐痛。
2.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3.粪便稀,或带有血液和黏液。
4.腹部可扪及包块。
5.不明原因出现乏力、贫血、体重减轻等。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直肠癌也多数无症状,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腹泻等,晚期则有排便梗阻、消瘦甚至恶病质。
这种口臭或是癌症信号
腐腥臭或是肺癌信号肺部感染、支气管炎、肺脓肿、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甚至肺癌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口臭。这些气味多由积攒于肺部的黏液所致。其中,肺脓肿患者常伴有腐酸性口臭,这类患者往往有发烧、脓性痰等,胸片检查一般能确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者常出现血腥味口臭;晚期肺癌患者常于口腔及呼气中出现腐腥臭。从口臭看健康腐败味:上呼吸道疾病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都会分泌大量含蛋白质的黏液,部分形成鼻涕,剩下的从鼻道流入口咽部。这些黏液部分黏附于舌根后部或口咽部,当蛋白质分解后,就会产生腐败味。酸臭味——胃病胃幽门部狭窄或梗阻时,食物在胃内留置时间过长,会产生酸臭腐败的气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反流性食管炎等胃病还可导致病理性口臭,黏附在口腔、咽喉部位的呕吐物不停释放“酸气”。通常在积极治疗胃病后,口臭能得到显著改善。
口腔炎可能是癌症信号
从西医角度看,口腔黏膜溃疡(简称“口腔溃疡”)就是口腔黏膜“破了个洞”。这个洞可深可浅,小如麦粒,大如黄豆,或圆或扁,形态各异。它以复发性口腔溃疡最多见。中青年人最容易中招,且男女比例约为2︰3。
中医对口腔溃疡也早有记载,认为它与心、肝、胆、脾、胃、肺、肾等都有关系,常发于上述脏腑功能发生紊乱时。
口腔溃疡可以是一种病名,更是一种症状。许多口腔黏膜病都会出现溃疡,如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结核、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多形红斑、白塞病、克隆氏病等。有时,它也是糖尿病、血液病、结核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反映。
警惕癌症早期信号
1.食管癌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①进食时有哽噎阻塞感或异物感或食物短暂停留感;②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有轻度闷胀不适感或烧灼感或伴有隐痛;③经常打嗝,上腹部有饱胀感或伴有隐痛;④全身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性皮损。据文献报告,癌症患者中约有12%的人会出现这种症状,而且患者的年龄越大,出现此症状的频率越高。这种皮损除见于食管癌患者外,还可见于结肠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肺癌和前列腺癌等患者。
2.胃癌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①既往无胃病史、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突然出现食欲减退、饭后饱胀、上腹部隐痛、嗳气有酸臭或臭蛋味、身体逐渐消瘦的症状;②胃溃疡患者平时表现的规律性胃痛突然转变为持续性隐痛,按胃溃疡治疗效果不佳;③有较长胃病病史的人突然出现消瘦、贫血、厌油腻食物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④萎缩性胃炎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其胃黏膜出现了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⑤平素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突然出现了消化道出血(呕血或排黑便),或连续出现大便潜血(持续两周以上);⑥胃窦部溃疡患者的胸部及背部皮肤上出现了许多白斑,经对症治疗两个月以上却无法治愈;⑦出现了多发性老年皮肤疣赘。
3.残胃癌 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因胃或十二指肠良性病变实施了胃部分切除术3年以上的人,突然出现乏力、饱胀感、食欲减退和恶心,或出现了时有时无的慢性腹痛、不明原因的贫血及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等。
4.胃恶性淋巴瘤 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60岁以上的人突然出现腹痛、体重下降,并可触及腹部包块。少数患者还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发热和贫血的症状。
5.原发性肝癌 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①病情一直稳定的乙肝、丙肝或肝硬化(病史在10年左右)患者,突然出现肝区及胆区隐痛或剧痛,却无法找到病因;②30岁以上的人,其右上腹或上腹部可扪及质地坚硬、表面不平的包块。通过连续观察,该包块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而患者却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③有口干、烦躁、失眠、牙龈及鼻腔出血症状,并伴有上腹部胀满及肝区不适感;④全身关节尤其是腰背部酸痛,且伴有厌食、烦躁、肝区不适的症状,使用抗风湿药治疗效果不佳;⑤长期腹泻、消化不良和腹胀,并伴有肝区闷痛、逐渐消瘦的症状,按胃肠炎治疗无效;⑥有长期酗酒史的人突然有肝区不适症状。
6.继发性肝癌 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曾患过胃癌或乳腺癌或肺癌或肠癌或胰腺癌的人突然感到肝区不适或隐痛,其癌胚抗原(cea)呈阳性或数值明显增高,经b超或ct检查可发现其肝脏内有占位性病变。
7.原发性胆囊癌 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有饱胀和不适感;②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腹泻和(或)便秘;③出现了不明原因的消瘦和身体虚弱;右上腹有隐痛感;④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右肩或右背痛,经检查证实疼痛局部无异常。
8.小肠恶性淋巴瘤据统计,在早期的该病患者中,有90.3%的人会出现腹痛,有77.4%的人会出现消瘦、乏力;有59.1%的人会出现食欲减退,有36.6%的人会出现腹部肿块,有34.4%的人会出现呕吐,有33.3%的人会出现腹泻,有15.1%的人会出现便血,有11.8%的人会出现便秘。
9.结肠癌、直肠癌 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①约半数的早期该病患者会出现腹痛,且伴有间歇性的腹部隐痛;②出现不明原因的大便改变,如大便变稀,排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或排便次数减少,发生便秘;③经常有便意,却便不出来(医学上称之为“里急后重”);④便秘和腹泻不明原因地交替出现;⑤虽无任何症状,但在健康体检时其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⑥毳(音脆)毛突然增多、变硬、生长旺盛,一般始见于颜面,后可见于全身。此现象多见于结肠癌、肺癌、乳腺癌或淋巴瘤等患者。
10.胰腺癌(包括壶腹周围癌) 该病患者常出现的早期信号是:①不明原因的体重剧减,有的人甚至在1个月内减轻5~10公斤;②约有60%的胰头癌和40%的壶腹周围癌患者,在早期可出现上腹痛或胀满不适感;③资料显示,有14.3%的胰头癌和21.2%的壶腹癌患者,在早期可出现黄疸;④可出现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紧张等。有时精神症状可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前;⑤可有胃肠道症状,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食后饱胀等,有10%~15%的该病患者还会出现腹泻或便秘的症状;⑥有10%-20%的该病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症;⑦可发生游走性浅静脉炎,病变部位有红、肿、痛的感觉,但一般2~3周后该症状会有所减轻。
这样拉肚子是癌症信号6种癌症要警惕
在多数人眼里,拉肚子是个很常见的小毛病。但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很可能是某些癌症的报警信号,一定要尽早就医,接受正确诊断和治疗。
拉肚子当心是这6种癌症
1.胃癌:腹泻伴恶心、反酸
胃癌早期表现常与一般胃肠炎等难以区分,容易被人们忽视。如果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大便呈黑色,同时伴有食欲不振、体弱乏力,以及恶心、胃部灼热感、上腹隐痛或胀痛等症状时,要考虑肿瘤的可能。40岁上的中年人,或患有慢性消化道溃疡的人更要留意,及时做胃镜等排查。
2.肝癌:腹泻伴上腹部痛
有资料表明,5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在确诊前有腹泻的表现,每天2~20次不等,是由肿瘤引起消化吸收或分泌功能紊乱所致。因此,腹泻是肝癌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但无特异性。中老年人,特别是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出现腹部右上方不适、肝区肿大、闷痛并逐渐加重,或食欲不振、逐渐消瘦者,要尽早到医院接受彩超、肝功、甲胎蛋白等检查。
3.肠癌:晨起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
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发生改变,是早期发现直结肠癌的重要指标。由于肿块及其分泌物刺激肠道,可使大小便规律的人突然变得大便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早上起床后腹泻等,特别是同时伴有黏液血便、脓血便、便中带血呈鲜红色或果酱色等,或原因不明的贫血、消瘦、无力时,要高度警惕癌症。
4.甲状腺髓样瘤:腹泻反复出现
本病约占全部甲状腺瘤的3%-9%.该肿瘤除分泌降钙素外,还可以产生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约20%-30%的患者可发生腹泻。肿瘤切除后腹泻可消失,肿瘤复发或转移后腹泻又再出现,多并有面,舌等多发神经痛的表现。腹泻的原因是癌组织分泌前列腺素,影响血管收缩的肠肽或5-羟色胺所致的肠蠕动亢进而发生腹泻。检查本病的最好方法是测定基础的和应激反应的血清降钙素水平,正常值为0.02-0.4ng/L,而这类病人可达到540ng/L。
5.生长抑素瘤:腹泻
本病是胰岛D细胞分泌大量生长抑素引起的糖尿病,胆道结石及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80%为恶性,好发于45-75岁女性。引起腹泻的原因可能与肿瘤分泌多种激素或激素类物质有光。
6.胰腺癌:长期慢性腹泻
由于胰腺被胃和横结肠所遮盖,普通检查难以发现,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很低。由于胰腺分泌液不足,部分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患者会出现腹泻。因此,难以解释的上腹不适,反复腹泻、脂肪泻,消化不良,腰背部疼痛,以及非胆结石等引起的黄疸,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或患有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等的高危人群。
因此要注意这些拉肚子情况,避免癌症找上门。
这样肩痛可能是癌症
这样肩痛可能是癌症信号
“夏大夫,我爸爸73岁,3个月前出现肩背痛,以为是肩周炎,去骨伤科理疗不见好,几经折腾才知道是肺癌骨转移,可没怎么听他咳嗽啊,怎么会是肺癌呢?”面对这位声泪俱下的家属,医生解释说:咳嗽是肺癌的常见早期症状之一,但有时也会表现出肩背痛等“非典型症状”。
由于患者自己很难判断,会推荐肺癌高危人群通过低剂量螺旋CT等方法进行筛查。例如,重度烟民、从事矿区工作的、生在肺癌高发区的、有肿瘤家族史的、有慢性肺部疾病史的人群应格外留心肺癌的蛛丝马迹。
如果能早期发现肺癌,并及时手术,患者5年存活率可达到80%左右。而那些因为体质较弱、心肺功能较差无法承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人,还可以选择放疗。现代放疗精度提高,在大幅度提高“杀肿瘤”剂量的同时,不增加波及正常组织的剂量。除了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好,还能延长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缓解痛苦,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不得不知的8大癌症信号
1.发生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不明原因的肿块,尤其是近两周内有增大趋势。
2.出血:一般时间较长,而且出血量会逐渐增多。如尿中带血,需排查肾癌、膀胱癌;非经期阴道出血(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应警惕宫颈癌;大便有脓血,同时伴有大便变细或不畅快,可能是大肠癌。
3.无诱因的头痛,并且会日渐加重,同时有恶心、视力障碍。
4.无法控制的剧烈咳嗽,尤其是干咳和痰中带血,如果吸烟,应警惕是否为肺癌。
5.近两周内体重减轻5公斤以上。
癌症的早期信号 这些信号必须警惕
乳腺非典型增生
乳腺癌
单纯的乳腺增生症并不发生癌变,如果导管上皮高度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则可能为癌前病变。一般将乳腺组织非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
建议:如果女性朋友发现乳房乳腺有肿块要及时就诊,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②
2
肝硬化
肝癌
肝硬化可能是肝癌的癌前病变。肝癌存在典型的三步曲,即肝炎→肝硬化→肝癌。约70%的原发性肝癌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的,而另外在我国约40%肝硬化合并肝癌。
建议:肝硬化患者要及时接受规范的治疗。
3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及时接受正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不会致癌。但是有的胃癌与某些良性病变共存或在某些良性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而这些胃部疾病大多已长期存在,更易使患者放松对胃癌的警惕。
建议:要确诊是否有胃癌,就必须进行胃镜检查。
4
无痛血尿
肾癌、膀胱癌
无痛血尿可能是肾癌、膀胱癌的早期症状。在少数病例中,无疼血尿还可能是前列腺癌的症状。
建议:只要出现血尿,不管量多还是量少,即使不痛,很久才一次,也要引起高度警惕,应该及早到大医院的专科进行检查。
5
无痛感淋巴结肿大
淋巴瘤
淋巴瘤最常以淋巴腺(结)肿大为初发症状,尤其是在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
建议:一处或多处出现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但无疼痛感的,就应当心淋巴瘤,最好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6
肺部结节
肺癌
肺部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属于癌前病变或者肺癌。因此,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手术切除。如果小结节在0.5厘米左右(肺部非钙化结节),那么以观察为主,3~6个月复查一次CT,并坚持随访3年;如果一个结节在数个月内,从0.5厘米长到了0.8厘米,还有逐渐增大趋势,就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是否要做胸腔镜微创切除手术。
建议:如果发现出现了肺部结节,不要过度惊慌,也别忽视。及时进一步诊断明确性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观察或治疗。40岁以上人群或者有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尽量一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
7
腺瘤性肠息肉
肠癌
肠息肉是指大肠腔内粘膜表面隆起,导致局部增生的一类病变。其中,炎性肠息肉、错构瘤息肉、淋巴性息肉跟肠癌关系不大;增生性肠息肉、腺瘤性肠息肉跟肠癌关系密切。
建议:腺瘤性肠息肉属于“定时炸弹”,需要及时手术切除。有肠息肉的患者要远离油煎、烟熏、火烤等烹饪方式和烟酒。
8
无疼痛皮肤角化
皮肤癌
无疼痛皮肤角质化可能是皮肤癌的早期信号。一般具体症状包括:皮肤出现圆形皮疹样异常变化,局部扁平或隆起,表面出现棕黄色或黑色痂皮,患者没有疼痛感,多发于面部和手背。
建议:如果皮肤出现这种角化,先去正规医院皮肤科看一下医生。
9
交界痣
黑色素瘤
交界痣可能是黑色素瘤的癌前病变。部分皮肤的交界痣和混合痣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可发生恶变,成为恶性黑色素瘤。尽管交界痣和混合痣已被证实有恶变倾向,但真正发展成为恶性肿瘤者微乎其微。
建议:不要反复地摩擦、针挑等刺激身上的痣,也别乱用药物腐蚀它,这些都可能是激发交界痣或混合痣恶变为黑色素瘤的诱因。
10
口腔白斑
口腔癌
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的白色斑块,尤其是经常吸烟的人,可能是患上了口腔白斑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甚至面临手术切骨的严重后果。据了解,舌头、牙龈、腮上黏膜都有可能是口腔白斑病滋生的温床。
建议:发现白斑时,不要误以为是溃疡,需及时处理;别用指甲刮白斑;停止抽烟,否则会加速白斑恶化。大众对口腔白斑病普遍缺乏认识,越早发现早治疗,越能控制病情。
这种口臭是癌症信号
不少人认为,人们呼出的难闻气味是口腔疾病或早晨忘了刷牙所致。然而,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很多全身性疾病,如肝、肺、肾、胃有病也会引起口臭,如果经常出现要寻找病因。
腐腥臭——肺癌。
肺部感染、支气管炎、肺脓肿、慢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甚至肺癌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口臭。这些气味多由积攒于肺部的黏液所致。其中,肺脓肿患者常伴有腐酸性口臭,这类患者往往有发烧、脓性痰等,胸片检查一般能确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者常出现血腥味口臭;晚期肺癌患者常于口腔及呼气中出现腐腥臭。
值得一提的是,烟民往往多有一种让人容易识别的口臭。即使不吸烟,其他人也能通过口臭判断他是个烟民。这类口臭是留存于肺部解剖死腔的烟雾随着烟民的呼吸运动逐步呼出,产生带着“烟味”的口臭。当烟民同时患有肺部疾病时,由于死腔体积进一步增大乃至产生病理死腔,其臭味可能更为显著。
腐败味——上呼吸道疾病。
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疾病都会分泌大量含蛋白质的黏液,部分形成鼻涕,剩下的从鼻道流入口咽部。这些黏液部分黏附于舌根后部或口咽部,当蛋白质分解后,就会产生腐败味。
酸臭味——胃病。
胃幽门部狭窄或梗阻时,食物在胃内留置时间过长,会产生酸臭腐败的气味,通过口腔散发出来。反流性食管炎等胃病还可导致病理性口臭,黏附在口腔、咽喉部位的呕吐物不停释放“酸气”。通常在积极治疗胃病后,口臭能得到显著改善。
烂苹果味——糖尿病丙酮酸中毒。
当一个人血糖超标,未加控制时,体内的脂肪分解,就会产生酮体,其中的α-酮戊二酸会发出一种酸酸的烂苹果味道。当呼出这种气味时,患者体内的酮体浓度已经非常高了,接近或达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水平,需要及时就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尿臊味——尿毒症。
尿臊味多是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患者发出的。病程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俗称尿毒症)时,由于无尿,某些毒性物质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就会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味,这是病情趋于危重的信号。
排泄物臭味——肝衰竭。
肝衰竭时,肝脏代谢能力减弱,分解毒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氨升高,使口中出现略带甜味的排泄物臭味,又被称为“死亡的气息”。体内某些支链氨基酸代谢能力减弱,还会导致烂苹果味。
此外,还有些口臭是心理疾病所引起的,如自主神经失调导致的焦虑、失眠或某些精神疾病。
预防癌症警惕13个信号
肿块、硬结或硬变。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颈部、乳房、腋窝和腹股沟处。美国肿瘤学家汉娜·林登博士说,那些迅速增大、持续不消的肿胀最危险。触摸腹部时,应深压内脏部位,如摸到硬块,就要怀疑是否胃、肝、胰等部位有肿瘤。
疼痛。尤其是右腹部疼痛、中上腹疼痛、关节疼痛、阴囊疼痛,可能是肝癌、胃癌、胰腺癌、骨癌和睾丸癌的信号。
持续不愈的伤口、溃疡。要考虑皮肤癌的可能。慢性口腔溃疡更应注意随时检测,警惕口腔癌。慢性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经久不愈者,则要警惕胃癌。
不明原因的发热。是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常见症状。
除此之外,解放军307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专家王丹红还指出,持续性声音嘶哑,表示喉部声带有问题,可能是喉癌、甲状腺癌、肺癌和食管癌等。
持续性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消瘦,又找不出明确原因者。高度怀疑消化系统肿瘤的可能。
非外伤性出血是癌症的常见信号,应引起重视。
吞咽困难。吃东西老被噎着或吞咽不适,进食时胸口有闷胀、灼痛、异物感或有不断加重的吞咽不顺,要警惕发生食管癌的可能。
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改变,粪便形状改变。如外形变细、带血、便秘或稀便,要警惕结肠癌和直肠癌。黑色粪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常见于胃癌或胃溃疡。
白斑。口腔黏膜、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有灼痒不适,则应注意该处癌变。
疣或黑痣发生明显变化。突然的增大或有破溃、出血、灼痒、疼痛及原有的毛发脱落,应警惕黑色素瘤。
原因不明的疲乏、虚弱和体重减轻,需提高警惕。如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肝癌、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此类症状。
以上就是癌症早期发出的信号,大家要保护好自己,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癌症向我们发出进攻,如果有人出现以上这些癌症信号,要及时到医院做出相关检查。还要定期去检查,配合医生治疗,从而达到良好的愈后效果。
死癌症的早期信号要警惕
大家猜猜,什么癌症能够被称为“癌症之王”呢?有人觉得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以称为“癌王”。但是我们现在要讲的这种癌症,比肝癌还要可怕得多。
到现在人们什么办法都试过了,还是不能深入治疗。而且一旦得了这种癌症,100%是会死人的,所以被称为“癌王”。其实这个癌大家肯定也听说过,就是胰腺癌。胰腺癌说起来很可怕,它的原因主要和大量的食物、大量的肥肉是有关系的,跟慢性胰腺炎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