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幼儿皮肤病如何预防

幼儿皮肤病如何预防

1,病毒感染类(一)

寒流袭来,宝宝小身体又迎来新一轮的考验。除了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病外,还有一类常见疾病也随着降温抵达——皮肤病。病毒感染类的皮肤涂以树胶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如麻疹、风疹、幼儿急诊等。作为父母,应该如何为宝宝保驾护航呢?这些不同的皮肤疾病如何识别并有效预防呢?

【病毒感染类】

水痘

症状:水痘因为其通常在发烧24小时内就会出现皮肤病的四大症状而被儿童皮肤科医生称为 “四世同堂”——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疹子以躯干为主,呈向心性分部,四肢相对较少。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冬春季发病多见。潜伏期1~2天。

专家解读:水痘是病毒传染性皮肤疾病,因为冬季幼儿室内活动比春夏秋三季都多,有的公共场所不通风,孩子容易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渠道被传染。前段时间沪上出现不少水痘患儿,其中一部分就是在幼儿园感染的,因为幼儿集中玩耍,一个班里如果有一个孩子发水痘,很快就会蔓延到其他孩子,所以一旦发现病例,必须马上隔离治疗,并且对与其接触的其他孩子进行观察隔离,以免波及更多幼儿。目前针对水痘的有效药物不是很多,建议家长和幼儿园提前预防,如每天通风换气等,沪上一些幼儿园要求孩子在入园前必须注射水痘疫苗。

麻疹

症状:和水痘不同的是,麻疹患儿一般前3天发烧,第4天才开始出皮疹,往往是从耳后开始,经由头面部逐渐发出红色斑丘疹和麻疹粘膜斑,最后蔓延到全身甚至手脚心。皮疹发出后,烧不退反升。

专家解读:由于麻疹3天症状就像比较严重的感冒,除了发烧还可能有流鼻涕等,所以很多家长可能会先自行给孩子吃感冒药,缺乏经验的医生可能也为当成感冒来医治。到第4天一般就会“真相大白”。遭遇麻疹,治疗工作应该交给医生,家长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避免患儿直接吹风以防受凉),保持20°左右室温和一定湿度。

2,病毒感染类(二)

风疹

症状:风疹的临床症状很像麻疹,但比麻疹轻,疹子的密度也不如麻疹高,表现有咳嗽、流涕、喷嚏、咽疼、食欲不振,耳后及枕后淋巴结常常肿大,体温一般不太高,多为低热或中等度发热。

专家解读: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徐主任表示,其预防方法和麻疹类似。

幼儿急疹

症状:突发高热39~40℃,持续3~5天后退热,从身体躯干慢慢向脸部、四肢发出全身性的玫瑰色斑丘疹,所以该病也被称为玫瑰疹,患儿通常不会感觉痒,疹子很快就会退去。

专家解读:医学教科书上说6个月到2周岁的孩子是幼儿急疹的主要患病群体,但临床上8-10个月的幼儿更加高发。这是一种幼儿常见病,冬春高发,威胁性不是很大,但因为它的初期症状和麻疹很接近,所以容易令家长惊慌失措。两者的区别是幼儿急疹 “疹出热退”,而麻疹是“疹出热升”。玫瑰疹不是威胁性很大的感染疾病,只要宝宝的精神状况良好,一般出了疹子后就没什么问题了。不过,发高烧可能会造成少数婴儿出现热痉挛,所以需要准备退烧药物。

3,接触性皮炎类

【接触性皮炎类】

尿布疹皮炎

症状:大部分宝宝都得过尿布疹皮炎,所以当家长发现宝宝小屁屁出现红肿,有时还伴有粉红色小包时,也不要太自责。除了没有及时更换尿布、尿不湿外,如果尿布没洗干净,上面的洗涤剂、柔顺剂也可能刺激宝宝皮肤,造成尿布疹。

专家解读:无论使用传统棉尿布还是新式纸尿裤,冬天的婴幼儿都会穿上好几条裤子,这就创造了最容易滋生尿布疹的不透气环境。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观察宝宝的大小便,一旦有“状况”,应该立即用温水把小屁屁洗干净,但不要用香皂洗,而应该使用无刺激的婴幼儿专用清洁用品,洗完之后在空调房内稍微晾一下小屁屁,并且涂上不含刺激物的温和护肤品。此外,尽量给宝宝勤换尿布,保持小屁股通气干燥。

婴幼儿湿疹

病例:婴幼儿湿疹俗称“奶癣”,虽然四季都有,但冬季更加常见,属于过敏性疾病。宝宝的脸上会出现小红点,严重时躯干四肢也有。

专家解读:通常情况下,如果湿疹症状较轻,可以不用药,慢慢自愈。一般说来,不要给宝宝吃鱼虾等动物蛋白成分高的食物。家长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宝宝洗患处,也不要用过烫的水洗,不要涂化妆品或任何油脂。患湿疹的宝宝不能太热太捂。

4,细菌类

冻疮

症状:宝宝手背、耳背又红又肿,像个小馒头,伴有红斑和皲裂,宝宝拼命抓挠,因为有瘙痒、灼热、疼痛的感觉,抓得厉害会出现溃烂。天气转暧后可自愈,但来年会复发。

专家解读:婴幼儿的皮肤薄,比成人更容易散热,防御能力较弱,宝宝局部血管容易发生收缩,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缺氧损伤,所以相比成人更加容易被冻伤,造成冻疮。如果能够加强运动,促进宝宝的末梢血液循环,注意恰当保暖和手足干燥,并多吃高热量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手脚和耳朵往往是是最容易发生冻伤的地方,一方面因为手足位于血液循环末端,血循环较差、供血量少,再加上宝宝皮肤较薄,防御能力不强,所以手足方面一定要采取一些防冻措施。特别要提醒的是,衣服裤子不要太紧,否则不利于血液循环。

【细菌类】

猩红热

症状:患儿会有发热、咽痛症状,起病一天内全身皮肤会出现弥漫充血,并且出现针尖大小的鲜红色皮疹,疹子和疹子之间都是红色充血皮肤,疹子会于颈、胸、躯干、四肢依次出现,一两天就会遍布全身达到高峰。小患者会出现“杨梅舌”和“柏氏线”,这种病在2—8岁的孩子中相对较多见。

专家解读:由于猩红热与感冒都是冬春季常见病,早期症状又很相似,所以容易混淆。但猩红热发病后,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一昼夜内出现典型皮疹,舌鲜红无苔如杨梅,这些症状与感冒有明显不同。另外,因为猩红热可能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等,所以需要治疗彻底。

如何预防夏天皮肤病 预防汗斑

夏天出汗较多或者是穿着不透气的衣物等容易出现汗斑,一般为淡褐色斑点,时间长了还可能变成浅白色。

预防方法:经常洗澡并且勤换衣服、被单等。

幼儿常见皮肤病

蠕虫并不是引起癣的原因。这种皮肤传染病是因为真菌存活在死去的皮肤、头发和指甲组织里。刚开始是一个个小红点,干燥的皮肤上还会有些小鳞屑脱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痒感的凸起的红色环状肿块,还会有水疱,边缘有鳞屑。癣可以通过皮肤接触或者通过共用物品传播,人和动物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播。大部分癣传染病可以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来处理。

传染性红斑

这也是传染性疾病,但是它的症状通常都很轻微,在患病后的几个星期内就会自愈。疾病初期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接着面颊和身体就会发出疹子。本病可通过咳嗽和喷嚏来传播,在疹子出现前的一个星期传染力最强。患病后,孩子应该多休息、饮食以流质为主、缓解疼痛,并注意观察是否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由于感染此病的病毒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果家中孩子患有此病,而你又正在怀孕,请咨询医生。

水痘

虽然水痘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疾病,许多成年人在他小的时候都得过此病。它非常具有传染性,且传播非常容易。皮肤症状主要是遍及全身的痒感的疹子、红色的斑点或者水泡。水痘的皮肤症状会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水泡、破裂、结痂、脱落。此病还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肺炎、脑损害,甚至死亡。患上水痘的人在今后也有可能会发生带状疱疹的危险。注射水痘病毒疫苗是被推荐为预防此病的一个有效方法。除了适龄儿童,从来没有得过水痘的青少年和成人或是符合注射水痘疫苗适应症的人都会被推荐注射此疫苗。

脓疱病

它通常是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主要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疹子或水疱,水疱破溃后脓液会慢慢渗出,发展成为黄褐色的痂。症状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是通常出现在嘴巴和鼻子周围。脓疱病可以通过亲密接触或是共用物品,比如毛巾、玩具等,传播给其他人。由于疹子和水疱有痒感,它也可能通过抓痕传播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本病可通过使用抗生素(内服或外用)来处理。

在皮肤发育时期,因接触了带有传染性人类乳头瘤病毒的人而引起的皮肤病。疣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或者通过一件病毒携带者用过的带有病毒的物品来传播。手和手指上最常见的能找到疣的地方。预防疣的传播就是不要挑破它们,不要咬指甲或指甲周边的皮肤。大多数引起的疣是无害的,无痛的,能够自行消失的。如果它们很顽固,可以采取一些处理方式,包括冷冻、外科手术、激光或药物。

热疹(痱子)

它的出现是因为汗腺被堵住了的结果。痱子看上去像一个个小的红色或粉红色的疹子,通常遍及孩子的头部、颈部和肩部。孩子生痱子不仅仅是因为炎热的天气,也可能是因为好心的父母给孩子穿得太暖和了。有时候,我们摸着孩子的手虽然感觉它有些冷,但这都是正常的。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反应,通常是因为接触了一种物质而引起的,比如食物、肥皂,或植物油,如常春藤、漆树、橡树。皮疹通常开始与暴露于致反应物质后的48小时内。少数案例可以是轻微的皮肤发红后出现红色肿块,严重的反应可能会导致肿胀、发红、严重的水肿。接触性皮炎通常是轻微的,在停止接触致反应物体后就会自行消失的。

手足口病

这个疾病非常常见。有传染性的儿童,疾病开始时表现为发热,然后是嘴边的疼痛,在手脚部位出现不痒的疹子并带有水疱,有时候臀部和腿部也会跟随着出现。此病可以通过咳嗽、喷嚏和使用过的纺织品来传播。所以经常洗手或当有接触行为后立即洗手可预防传播。家庭处理方案可包括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烧,大量饮水。本病严重案例较少,两岁以下婴幼儿需特别关注。疾病通常在一个星期左右自愈。

过敏性皮炎

干燥的皮肤,有强烈的痒感,加上一个凸起的疹子,这就是过敏性皮炎主要特点。其最常见的类型是湿疹。是什么原因引起过敏性皮炎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它可能和个人过敏史、哮喘和敏感的免疫系统有关。

荨麻疹(风疹)

荨麻疹的疹块通常是有痒感的,或是有烧灼感或痛感。它们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当荨麻疹伴随着呼吸困难或面部肿胀时,很可能暗示着疾病的严重性。药物(如青霉素)、食物(如鸡蛋、坚果和海鲜贝类),食物添加剂、过度的高烧、某些传染病都可以引起荨麻疹。荨麻疹的方式通常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果荨麻疹顽固或伴有其他症状,请立即就医。

猩红热

猩红热仅仅是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咽喉痛、发热、头痛、腹部疼痛、颈部淋巴肿大。起病1~2天后,红色的疹子开始出现,摸上去的手感像砂纸一般,7~14天后疹子退去并伴随着明显的脱屑。猩红热是非常具有传染性的,但是频繁而规范的洗手可以降低其传播。如果你认为孩子患了此病请立即就医,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婴儿玫瑰疹

这是一个轻微的传染性疾病。婴儿玫瑰疹在6个月~2岁的儿童中非常常见,4岁以后罕见。症状包括呼吸道症状,伴随着持续数天的高烧。高烧突然结束后皮肤上便会出现小粉红色平坦的疹子,或者细小而凸起的肿块。它们主要分布在身体的躯干部分和四肢末端。

夏季怎样预防皮肤病 预防凉席皮炎

夏天睡凉席可能会因为躯干、四肢接触凉席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不适,多见于对凉席过敏的人身上。

预防方法: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凉席,避免使用容易生螨虫的草席,并且每天清洗凉席,每周晾晒凉席。

经期能不能吃蜂胶

以下人群不适合食用蜂胶:

1、蜂胶是一种自然产物,但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其功效成份有可能影响婴儿免疫系统正常发育,所以1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服用,即使确需服用,用量一定要极小。婴幼儿皮肤细嫩,用蜂胶外用治疗皮肤病时,也应将其稀释后再用。

2、孕妇食用蜂胶产品,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会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干扰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不宜服用。

中医提醒夏季幼儿需要预防疾病

预防幼儿中暑

幼儿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或因体弱抵抗力差,不能耐受外界的炎热天气。当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无风、汗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时容易发生中暑,轻则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多汗,重则甚至出现高热、呼吸浅、脉搏弱、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症状。若幼儿出现轻微中暑症状可将其安置到凉爽处,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同时饮用些淡盐水、或5%糖开水等,休息后症状可缓解并消失,若症状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幼儿中暑的关键是平时应注意做好预防中暑的措施。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例如:戴遮阳帽遮挡太阳等;室内活动时,要保持开窗通风,降低室温,同时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衣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饮品宜生津开胃,清热消暑,如:酸梅汤、菊花茶、绿豆汤、赤小豆汤等。

预防幼儿皮肤病

幼儿夏天常发生的皮肤病有痱子、疖子、脓疮,蚊虫叮咬皮肤引起感染等。防止这些皮肤病的发生,要注意幼儿的个人卫生和防蚊防虫工作,要勤洗澡、勤换衣,衣服要注意保持清洁干燥,要勤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促发感染化脓。

怎样预防宝宝过敏

1、要找出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蛋白、鱼、虾。

2、宝宝皮肤比较柔嫩,抵抗力较差,要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

3、常用的内用药有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有继发感染还要用抗生素。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用湿疹霜。

4、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

怎样预防宝宝过敏1、控制环境的湿度 潮湿的环境细菌容易滋生,以环境湿度50%为宜。

2、减少卧室的尘埃 室内环境保持清洁,勤用湿布擦拭,勤换洗小儿用的被单被套、枕套等用品。以免小儿皮肤过敏的发生。

3、避免接触刺激物 香水、杀虫剂等挥发性物质尽可能避免使用。室内使用高效能的空气滤清器可净化空气。避免到花开繁茂的地方去,尤其不要选择风大的天气出游。对于儿童皮肤过敏,幼儿皮肤过敏,婴儿皮肤过敏要相当重视。

夏季怎样预防皮肤病 预防暗疮

夏季油脂分泌增多,汗液增多,比平时更容易堵塞毛孔而产生暗疮。

预防方法:用硫磺皂、温水洗脸,避免使用油脂成分的护肤品、化妆品,少吃脂肪、糖含量高的食物,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等。

夏天宝宝洗完澡擦什么好 婴儿润肤霜

婴幼儿湿疹是婴幼儿夏季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见于2岁以前。夏季温度高、阳光照射猛烈、服装过厚、细菌感染、与过敏原接触均有可能促使婴幼儿出现湿疹或者加重。常见于头部、面部。所以,宝宝夏天洗完澡可以全身抹一些婴儿润肤霜。

预防方法:

1、夏季室内注意通风,室温过高时可以适当开空调;要给宝宝勤剪指甲或者做小手套,以免宝宝抓挠皮肤导致感染过敏;

2、沐浴之后可以给宝宝使用针对婴幼儿敏感肌肤所研制的婴幼儿护肤品,镇定皮肤保持婴幼儿皮肤水平衡,提高婴幼儿肌肤的抗敏能力。

相关推荐

幼儿皮肤过敏的症状

过敏性咳嗽等各种疾病会引起种种鼻塞、流涕、咳嗽、喘息,还有出皮疹、呕吐、腹泻等反应。对于大人来讲都非常之痛苦,更何况对于抵抗力比较弱的儿童,所以在春天对于小孩子过敏性症状更需要防范。宝宝发生过敏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恶心、呕吐、严重甚至休克:能引起食物过敏的有牛奶、小麦粉、蛋类、巧克力、豆类、贝类等。另外,食物添加剂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如谷氨酸单钠能引起风疹、黄色食品(含柠檬黄)可引起哮喘、苯甲酸酯可引起荨麻疹等。 宝宝食物过敏的常见症状,以皮肤疹和肠胃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如荨麻疹、眼皮和嘴唇水肿、异位性皮肤炎

幼儿常见病及预防 腹泻病

每年的秋冬季是小儿腹泻病高发季节,患儿的年龄大多在2岁以下,“轮状病毒”是小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其次有星状和杯状病毒、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冠状病毒等。由于婴幼儿胃肠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酶的活性较差,致使肠道负担重,所以很容易发生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呈稀水样或蛋花汤样,常伴轻或中度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部分患儿可出现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呕吐症状。 小贴士:注意饮食卫生,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加强宝宝餐具的卫生消毒,注意宝宝玩具的清洁;培养饭前

脓疱疹的护理方法

护理脓疱疮要隔离消毒婴儿室、托儿所、幼儿园如发现患病儿童,应立即隔离,脓疱疮患儿衣被用具等应及时清洗消毒,以防止接触传播,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脓疱疮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及幼儿,易传染,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注意皮肤卫生,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对患病儿童应隔离,防止接触传染,已污染的衣服用具应行消毒处理。平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并及时治疗痱子、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及各种皮肤损伤。 寻常性脓疱疮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常为金葡菌感染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引起流行。

宝宝泡温泉要注意事项 3类宝宝不适合泡澡温泉

幼儿皮肤表皮角质层薄,皮脂分泌少,防御功能差,对外界的刺激抵抗力低,皮肤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泡温泉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许多温泉都含有不同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并不见得都适合婴幼儿,甚至有一些有害的物质存在,这些物质对于成人可能不会起作用,但是对于皮肤娇嫩的婴幼儿来说就可以通过吸附和通透进入婴幼儿机体,成为灭顶之灾的原因。 多数人浸泡的温泉还可能是引起疾病交叉感染的感染源。 婴幼儿过多地浸泡于水中,造成用来保护机体的皮脂大量丢失,容易造成皮肤受损或感染,使得婴幼儿大量散热,不利于孩子的体温调节。 虽然温泉所

冬季幼儿怎么预防感冒 保护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的水分散失较多,皮脂腺分泌较少,皮肤容易出现干裂发痒,要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幼儿皮肤如何护理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肯定是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尤其是比较胖的宝宝要注意我们皱褶处的皮肤干燥。那我们第一个就是要让宝宝待在凉爽舒适的环境当中,可以开空调,但是不要让空调风对着宝宝吹就可以了,一般25度以上的温度就合适。 另外一个要保持清洁,我们给宝宝要勤换尿布或者纸尿裤,如果大便了呢,就应该用清水先给宝宝冲洗干净,然后再用电吹风吹干,保持宝宝的屁屁干爽,最后再涂上含有氧化锌的护臀霜。 第三个,我们每次洗完澡之后应该要完全擦干宝宝的皮肤,尤其是颈部、腋下、腹股沟这些皱褶部位,这个时候可以适当的使用一

脓包疮如何预防

1、普及卫生教育,尤其对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员、教养员,以防本病流行。 2、注意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3、保护皮肤完整,即使皮肤有极细小的破损,也应及时涂些红药水或龙胆紫,以防感染。如有湿疹、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应早期积极治疗,切忌搔抓。在暑天,防痱治痱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 4、产房婴儿室、托儿所或幼儿园如有发病应及时隔离治疗,严密消毒。

蜂胶4类人不能吃

由于个性差异,约万分之三的患者使用蜂胶液有不同程度的过敏现象(不会产生生命危险)。内服蜂胶引起呼吸困难、盗汗、恶心等过敏反应者,一般时间不会很长即自愈,过敏反应严重者,到医院进行治疗。 孕妇食用蜂胶后,会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干扰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其功效成分有可能影响婴儿免疫系统正常发育,即使确需服用时用量一定要极小。婴幼儿皮肤细嫩,用蜂胶外用治疗皮肤病时,也应将其稀释后再用。 用药的时候食用蜂胶,可能会影响药效的发挥或对身体产生一些副作用。

经期能不能吃蜂胶

蜂胶内服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外用解毒消肿。内服用于体虚早衰、高脂血症、消渴,外治用于皮肤皲裂、烧烫伤。但蜂胶是一种作用明显的天然抗生素,且含有一定的激素。经期不能吃蜂胶,不然会引起月经的紊乱。 以下人群不适合食用蜂胶: 1、蜂胶是一种自然产物,但有较强的药理作用,其功效成份有可能影响婴儿免疫系统正常发育,所以1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服用,即使确需服用,用量一定要极小。婴幼儿皮肤细嫩,用蜂胶外用治疗皮肤病时,也应将其稀释后再用。 2、孕妇食用蜂胶产品,某些生物活性物质会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干扰胎儿正常的生

夏季里婴儿每天洗澡两次好吗

入夏以来天气高热多雨,容易诱发皮肤病。有些年轻父母为免宝宝受湿疹、念珠菌皮炎、尿布皮炎等夏季婴儿常见皮肤病的侵扰,频频给宝宝洗澡,殊不知这样做却有可能适得其反。研究显示,和成人相比,刚出生的婴儿肌肤具有七大特性,也需要保湿防晒,频繁洗澡或者过度晒太阳是宝宝皮肤护理的大忌。 这七大特性包括皮脂分泌量低,皮肤薄易受伤,皮肤维持PH值平衡的能力弱,皮肤较易干燥,抗紫外线能力差,新生儿不具备“眨眼反射”保护机制,容易“红屁股”。研究显示,为促进骨骼生长,特别是维生素D的合成,婴儿应该适度晒太阳。但父母特别要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