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性警惕前列腺癌“来袭”
中年男性警惕前列腺癌“来袭”
前列腺癌早期的四大症状:
第一:排尿障碍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或尿流偏歪,或尿流分叉、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尿意不尽感等,严重时尿滴沥及发生尿潴留。
第二:疼痛常表现为腰部、骶部、臀部、髋部疼、骨盆的疼痛。
第三:转移症状在前列腺癌病人中,转移很常见。约有1/3甚至2/3的病人在初次就医时就已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骼内、骼外、腰部、腹股沟等部位。可引起相应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及下肢肿胀。
第四:全身症状由于疼痛影响了饮食、睡眠和精神,经长期折磨,全身状况日渐虚弱,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恶病质或肾功能衰竭。
如何筛查前列腺癌?
专家推荐检查:PSA、彩超前列腺多普勒、MRI盆腔、ECT(全身骨扫描)、前列腺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1.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父辈或兄弟中有前列腺癌患者,本人患病率将增加2-3倍;2.生活中经常接触致癌物的男性,如亚硝胺、铅、X射线、紫外线等;3.性生活长期不协调的男性;4.有严重前列腺增生的患者;5.45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如何预防前列腺癌的发生呢?
首先应调节饮食,饮食因素是与身体健康关系最密切的因素,因为一日三餐摄入食物的成分直接影响着体内的各种代谢,研究表明,动物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会增高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这是因为动物类脂肪摄入过多会使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增加,而胆固醇是合成雄性激素的主要物质,雄性激素过高则会促进前列腺癌的发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减少动物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增加大豆蛋白类食物的摄入。
预防前列腺癌的饮食归纳起来有五点:一是食物总热量中脂肪所占的比率低于20%;二是每日摄入豆制品食物20-40克;三是硒每日200微克;四是维生素E每日400-800国际单位;五是多饮绿茶。其中三、四两项也可用常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代替。
前列腺癌易混淆的3个疾病
前列腺炎
一般情况下前列腺炎属于炎症范畴,与前列腺癌并无直接联系。前列腺炎多发于青中年男性,而前列腺癌多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炎在急性发作的时候可伴有发热和排尿灼热疼痛的症状,同时也可引起血清PSA值暂时性升高,但通常在抗炎治疗后,这些炎症症状很快消退,而PSA在短时间内也可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
前列腺增生
一般情况下,前列腺增生本身是不会转变为前列腺癌的。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前列腺中央区域的移行带,而前列腺癌则主要发生在前列腺的外周带,两者在解剖部位上有很大的差别。另外,雄激素能促使病理性前列腺癌向临床前列腺癌转变,但良性前列腺增生则不会发生前列腺癌转化,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以同时存在。
前列腺萎缩
前列腺癌常起始于腺体的萎缩部,萎缩腺泡有时紧密聚集,萎缩变小,上皮细胞为立方形,核大,很像癌变。但这类萎缩改变多累及整个小叶,胶原结缔组织层仍完整,基质不受侵犯,其本身却呈硬化性萎缩。
中年男性需警惕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男性的“守护神”
男性的体内有一个独特的器官,像卫兵一样位于膀胱前,这就是前列腺。在人体器官中,它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在男性的一生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幼儿时期,前列腺很小,也不承担任何工作。到了少儿时期才开始“长身体”,它的生长发育要靠特殊营养物质:雄激素。随着雄激素源源不断地供应,青春期时重量达到20克左右。
青春期后,人有了性的冲动,前列腺开始了“试运行”。它产生的前列腺液为精子提供能量,有了前列腺液的护送与营养,精子才能完成它繁衍生命的重大使命。
前列腺在人体哪个部位
前列腺位于男性骨盆腔内,膀胱之下,耻骨联合下缘耻骨弓之后,直肠之前。尿道从它的中间穿行而过,在其后面的上部有左、右两个射精管穿入。从形状上看前列腺很像栗子,底朝上,尖朝下,大小也差不多。
B超下,前列腺的横径约为4厘米左右,其长度也就是纵径即从尖部到底部的长度约为3厘米左右;其厚度即前后径,约为2厘米左右,大量人体解剖研究及测算,正常前列腺重量约为20克。
如果前列腺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就有可能出现抵抗力下降,再加之不注意个人卫生,易引起发炎。因此前列腺贡献最大的时期,也是疾病容易形成的时期。
人过了60岁,前列腺进入了老年期。这时人体内激素水平降低,前列腺功能细胞开始萎缩,其边缘的非功能细胞发生异常增生,前列腺开始体积增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前列腺增生”。就会出现尿频、排尿困难,甚至尿不下、肾积水或肾功能衰竭,危害生命。个别前列腺细胞会发生突变而形成癌细胞,更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多吃“鱼大蒜洋葱”可预防前列腺癌
调查显示,经常吃鱼的人不容易患前列腺癌。据分析,鱼体内含有的脂肪酸有预防前列腺癌的功效,特别是类似于三文鱼等脂肪较多的鱼。
美国科学家对238名前列腺癌患者和471名未患前列腺癌的男子日常饮食进行分析后发现;平均每天食9克以上洋葱、大蒜、细香葱及大葱等葱类蔬菜的男子,很少患前列腺癌。
早在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大蒜、葱类蔬菜主要含有大蒜素以及硒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杀菌、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控制血糖、促进肠胃蠕动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又发现其有抗癌防癌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妨经常食用。
忽视前列腺癌早期治疗是危害患者的主因
早期前列腺癌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不宜被发现,加之生殖器疾病一直是男性朋友们的“难言之隐”。所以对于早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一直没有得到患者的重视。很多朋友即使觉得前列腺有问题,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来医院诊断,导致发现晚,治疗难。其实前列腺疾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男性疾病,发现得越早,疗效也越好。:目前中国前列腺癌住院病人占整个泌尿科肿瘤住院病人的比例,从3、3%已经上升到13、4%。前列腺疾病特别是前列腺癌已经严重影响了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而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更是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
对于前列腺癌来说,只有早预防早发现才是有效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广大的男性朋友必须做好早预防早发现的准备,积极的进行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才能使您的健康得到保障,切勿因为一些并不重要的原因而损害您的健康。
如何降低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关键因素,如脂肪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降低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饮食可归纳为五类:
一是每天食物的总热量中脂肪所占的比率应低于20%。
二是每天要摄入豆制品食物约20-40克。
三是每天摄入足够硒元素(200微克)。
四是每天摄入维生素E(400-800国际单位)。
五是每天多饮绿茶。(其中三、四两项可用常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代替)。
另外,良性的前列腺增生、过度肥胖、缺少锻炼、吸烟、放射线或性传染的病毒也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相关危险因素的中老年男性需提高警惕,如接受输精管切除术的患者患前列腺癌的机率会增加一倍。中老年男性定期检查前列腺也可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每年去医院接受检查,并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适量运动。这样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
核磁能确诊前列腺癌吗
男性在六十岁以后都要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尤其是有家族史的老年男性。在泌尿外科门诊检查时,常用的前列腺癌筛查指标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这种指标通过抽血化验就能完成,正常范围在0-4ng/ml。如果检查结果在4ng/ml以上,建议找专科大夫做直肠指诊,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同时可以做一个经直肠的彩超。这项检查是用超声探头经过直肠来看前列腺,稍微会有点不适,如果直肠超声提示前列腺外周带有低回声结节,一定要引起重视,这种情况往往提示有前列腺癌发生,需要预约前列腺核磁进一步检查,直观的了解肿瘤发生部位、大小、浸润范围以及是否侵犯周围器官。这些检查完成后必须通过穿刺活检来证实前列腺癌,病理诊断才是最终的确认诊断!
总之,如果怀疑前列腺癌,需要通过PSA进行初步筛查,然后通过直肠超声和前列腺核磁进行进一步检查,最后通过穿刺活检进行确诊!
男性警惕前列腺炎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
只要有尿路症状就是前列腺炎.
这年头,对于前列腺炎的宣传过于泛滥。偏偏男人最在意的就是这个部位,有什么不适,一边藏着掖着不愿到正规医院看病,一边却不惜花大价钱买回所谓的灵药,由此被欺诈的不在少数。
有不少患者因慢性前列腺炎久治不愈来就诊,结果发现并不是前列腺的问题。比较多见的是膀胱过度活动症、间质性膀胱炎或盆底功能障碍,都有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不干净,却被非正规机构的医生诊断为前列腺炎,白白花了很多钱治疗。
最好一开始就到正规医院就诊。尤其是前列腺炎治疗一段时间没有改善的,更要警惕是否误诊或被骗了。除了尿频尿急,膀胱过度活动症可伴随夜尿多、急迫性尿失禁,间质性膀胱炎可伴随下腹、外阴、会阴疼痛,排尿后疼痛感减轻,盆底功能障碍可伴随大便失禁,性功能也会减弱。
误区二
前列腺炎的治疗重在抗感染.
看到前列腺炎这个病名,病人总以为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一定要用抗生素消炎才能治好。有些医生也不负责任,随便开药。因此,目前的前列腺炎治疗存在滥用抗生素的严重问题。实际上,抗生素不是不能用,而是必须用在点子上。抗生素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就是一个经验性的治疗,我个人认为用药最多不能超过2-3个月。
有一点必须要强调,病人越是紧张焦虑,治疗效果越不好。给病人开任何药物,其中30%是安慰剂效果。有时只是给前列腺炎患者开抗抑郁药,病情就能有所好转。
在前列腺炎的治疗中,保持乐观非常重要。手淫是不良习惯?没关系,自己觉得舒服就行。这个医生感觉不太好?没关系,再换一个就是。
不孕不育是因前列腺炎导致的?别想那么多,先去看看专科医生,或者跟心理医生聊聊,没准会有其他答案。只要诊断明确,就算完全置之不理也行,只要自己能坦然接受,症状反倒会有所减轻。
前列腺癌可疑情况汇总
1.早期无症状时如体检发现前列腺硬结,质硬如石,表面不平,应警惕前列腺癌。
2.出现尿频,尿痛,尿流变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且行直肠指检可发现腺体质硬而与周围组织固定,活动性差,应考虑前列腺癌。
3.前列腺癌发生转移时也可出现腰背部疼痛,血尿,伴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
4.血清PSA水平增高,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降低,应考虑前列腺癌可能性,有转移时血清酸性磷酸酶可能增高。
5.B超检查前列腺内低回声结节,如已排除炎症或结石,应警惕前列腺癌。
6.如怀疑前列腺癌,应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予以确诊,未能穿刺取出肿瘤组织不能否定诊断。
前列腺癌患者可以过性生活吗
前列腺疾病是最常见的男科疾病,对于前列腺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多发于老年男性,位置隐蔽,早期无症状。当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时,往往已到了晚期。
患了前列腺癌后,如未经治疗,仍然进行性生活是有害的。性生活时随着尿道与膀胱颈部的强烈收缩,会出现射精疼痛。前列腺癌如已侵犯膀胱颈部与后尿道,性交后还会因强烈收缩而出血,或为血尿或为血精。前列腺也因性交而充血,不利于病情控制。所以必须强调的是一旦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后,应该立即停止性生活,积极进行治疗。
前列腺癌早期治疗是关键
对于前列腺癌来说,早期诊治是保存性功能的关键。但由于前列腺癌较为隐匿,确诊者大多已属晚期,都需同时施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故保存性功能实属困难。经过治疗如无复发与转移,全身情况又较好,可以采取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以及手术安置阴茎假体等来恢复性生活。
身高也会影响前列腺癌发生
我们听见癌症就会感到很可怕。因为他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前列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男性生命安全的疾病,近年来的医学统计发现前列腺癌已经成为了癌症中的第二大死亡诱因。而经过医学研究发现,男性的身高与患前列腺癌风险的概率也有直接的联系。
最新研究表明,男性个子越高,患前列腺癌风险越大,肿瘤的恶性程度也可能更高。研究显示在参加过癌症治疗研究的男性中,身高每增10厘米,其发生前列腺癌风险的概率就升高6%。尽管这一趋势被认为有点偶然,但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将有关前列腺癌和身高的其他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考虑,这一趋势就变得明显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个子高,尤其是腿长的男性,患上高度恶性前列腺癌风险的概率会升高12%—23%。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高个男性幼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有关。IGF—1水平与癌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个男性小时侯血液中IGF—1的水平可能高于常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有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
虽然并不是个子高就一定会患上前列腺癌,但是身高影响前列腺癌风险是不容忽视的,朋友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更为警惕前列腺癌来袭,认真做好预防工作,维护自身身体健康。
前列腺肥大会导致尿频吗
中药世家男科专家告诉我们,前列腺肥大症状以尿频最为多见,老年男性排尿过多或者尿意不断都应警惕前列腺肥大增生。尿频是前列腺疾病的通常症状,但生活中引发尿频的原由有很多。如大量饮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尿量就增多,也会发生尿频。而如果是时时有尿意、排尿次数增多那就要警惕患前列腺肥大的可能了。无论白天或晚上,排尿次数比往常增多,远远超过了白天3-4次、晚上1-2次的正常状况,排尿时间间隔短,时时有尿意,这些都是前列腺肥大的预警先兆。
身高也会影响前列腺癌发生
最新研究表明,男性个子越高,患前列腺癌风险越大,肿瘤的恶性程度也可能更高。研究显示在参加过癌症治疗研究的男性中,身高每增10厘米,其发生前列腺癌风险的概率就升高6%。尽管这一趋势被认为有点偶然,但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将有关前列腺癌和身高的其他研究结果综合起来考虑,这一趋势就变得明显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个子高,尤其是腿长的男性,患上高度恶性前列腺癌风险的概率会升高12%—23%。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高个男性幼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有关。IGF—1水平与癌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高个男性小时侯血液中IGF—1的水平可能高于常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有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风险。
虽然并不是个子高就一定会患上前列腺癌,但是身高影响前列腺癌风险是不容忽视的,朋友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更为警惕前列腺癌来袭,认真做好预防工作,维护自身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