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已经感染了流感嗜血杆菌
哪些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已经感染了流感嗜血杆菌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白细胞轻症者可在正常范围,重症者则可增高达10×109/L以上,中性可占80%以上
2.脑脊液检查 与其他化脓菌引起者相似,蛋白增多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达1000×106/L以上,多核细胞占多数。
3.病原学检查
(1)涂片直接检查:肺炎患者的痰,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化脓性感染病灶处脓性分泌物,均可做涂片染色检查,如发现革兰阴性短杆菌有助于诊断
(2) 细菌培养:血、脑脊液和尿培养出细菌可为确诊依据。咽培养和痰培养则不能除外为带菌所致,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考虑。既往采用的巧克力培养基尚不够敏感国内邓光贵等报道用改良的GCYSB培养基,对本菌的检出率比巧克力培养基高分别为43.1%和12.9%。可用玻片凝集试验和荚膜膨胀试验确定细菌的型别
(3)细菌核酸检查:已有人在试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查细菌特异性核酸片段,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够稳定,仍在研究中。
(4)免疫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用反向血凝试验检测细菌抗原,比细菌培养更快获得结果
(5)其他检查:依据患者感染部位可选择进行X线拍片、CT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其它辅助检查:
肺炎者X线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
哪些二类疫苗有必要接种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
在引起宝宝细菌感染致病菌中,会造成严重感染的主要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的传播方式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一般会引起小儿肺炎、小儿脑膜炎、败血症、脊髓炎、中耳炎、心包炎等严重疾病。5岁以下尤其是2个月~2岁的宝宝相对较容易感染,建议最好进行接种。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要在宝宝满2、4、6个月(或者满3、4、5个月)时接种前三剂,同时要在满12-15个月接种第四次。
如果已经接种过还有有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五联或四联疫苗,就不需要再进行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了。
b型流感嗜血杆菌如何传染
一、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什么
“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简称“HIB”HIB,即b型流感嗜血细菌,是儿童鼻咽部常见的共生细菌,是主要通过脑膜炎和肺炎每年估计造成约300万人严重患病并估计造成38.6万人死亡的一种细菌。几乎所有患者都是5岁以下儿童,年龄为4至18个月的儿童尤为脆弱。在应用疫苗前,大多数儿童都会在某段时期携带Hib,有时携带数月,但细菌定植率依年龄与社会经济状况不同相差很大。在Hib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由于Hib结合疫苗的群体免疫作用,细菌在鼻咽部的定植率非常低。
二、传染方式
HIB多寄居在鼻咽部黏膜,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新生儿可通过母亲的产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只引起人类感染,对动物无致病性。同样,寄居于禽类、猪、犬的嗜血杆菌也不感染人类。
有研究表明,人群对流感嗜血杆菌普遍易感。新生儿由母体抗体被动免疫,3个月~3岁儿童的抗体水平最低,对该菌最易感,HIB在学龄前儿童带菌率为5.4%~6.9%。成人可为无症状带菌者,其发病多有免疫缺陷。
HIB带菌率与季节有关,感染多散发,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多从秋季开始增加,冬季达高峰。HIB通过飞沫进入人的呼吸道,侵入血液繁殖,可扩散至人体多个器官,引起组织、器官的侵袭性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是幼儿脑膜炎,菌血症,脓毒性关节炎,肺炎,气管支气管炎,中耳炎,结膜炎,鼻窦炎和急性会厌炎的主要病原菌,这些感染和心内膜炎也可发生于成人但比较少见。
hib疫苗有必要打吗
Hib疫苗又称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简称。Hib是一种引起婴幼儿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致病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治疗效果逐渐下降,且抗生素不能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对婴幼儿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感染十分重要。Hib疫苗,是由纯化的Hib荚膜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共价结合生产的Hib结合疫苗,接种Hib疫苗是目前预防Hib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自费疫苗hib是否要打,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定,如果宝宝的免疫功能强,感受抵御外来风寒能力强,与小朋友接触不多,可以不打的,否则就要接种免疫,爸妈花钱为宝宝买个安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Hib疫苗的基本摘要
Hib疫苗又称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是b型流感嗜血杆菌的简称。Hib是一种引起婴幼儿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致病菌。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治疗效果逐渐下降,且抗生素不能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因此,对婴幼儿进行免疫接种预防感染十分重要。Hib疫苗,是由纯化的Hib荚膜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共价结合生产的Hib结合疫苗,接种Hib疫苗是目前预防Hib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在很多发达国家,小孩会含有的常常是病毒性的支气管肺炎,而在发展中国家就常常是以细菌为主的支气管肺炎了。
一般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所致者,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占细菌性肺炎的60%以上。
葡萄球菌也是一种重要致病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在婴幼儿肺炎中较少见。细菌毒力与细菌的结构有关,有荚膜细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毒力较大。
对于同一种的细菌,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荚膜来将其进行分类,不同的细菌荚膜也是不同的,细菌毒性也不同,细菌荚膜多为核糖磷酸。
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小儿肺炎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败血症,3岁以前较为多见。无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为不定型,毒力小,一般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β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为继发感染出现,但不多见,而其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国外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指表皮葡萄球菌)近几年来国内分离较多,但因其为条件致病菌,培养过程中易污染,须结合临床判断是否确为肺炎的病原菌。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接种价格
虽然说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并非在国家计划内的疫苗,但不少家长在考虑宝宝的身体健康之后都会想为宝宝接种,以预防疾病的侵袭。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目前在国内接种是要按规定收费的,价格具体是多少呢?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主要是分为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和进口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两种,两者的免疫效果不相伯仲,只是进口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注射后产生的可能副作用会比较小,但同时,进口疫苗的价格会比国产疫苗的价格贵一些。
国产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价格在65-80元之间,进口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价格在110-120元之间。一般情况下,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注射这个疗程总共要打3针,也就是如果注射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3针总共要200多元左右;而注射进口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3针总共要300多元。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肺炎
肺炎是全球儿童的重要死亡原因,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约20%,每年导致约200万儿童死亡,其中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肺炎是我国儿科门诊的第一位重症,也是第一位呼吸系统的重症,是死亡患儿中的第一位疾病。
细菌性肺炎更严重
肺炎可以由多种病原引起,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患者所患的肺炎有15%~30%是由细菌引起的,这类肺炎更为严重,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有50%~60%的死亡由肺炎链球菌引起,20%左右的死亡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重视儿童肺炎,首先要重视肺炎链球菌肺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有效预防这两种细菌感染,就可以减少15%~30%的重症肺炎,可减少2/3的患儿因肺炎而死亡。
肺炎球菌病是世界范围内不满5岁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估计,中国每年有3万名5岁以下儿童因肺炎球菌病的感染而死亡,其中主要死于肺炎。肺炎球菌病还可引起脑膜炎,其病死率高,存活下来的孩子有30%~40%可能伴有严重智力和神经精神方面的后遗症。同样,b型嗜血流感杆菌不仅会引起儿童肺炎,也是脑膜炎的病原菌。
小儿肺炎有疫苗可防
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b型疫苗是儿童(尤其是两岁以下)预防肺炎球菌病最重要的方法。国外已有用于儿童的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国内已应用了10多年,肺炎球菌疫苗在全球应用也超过9年,我国去年也已经引进,国内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在研制,并即将生产这一疫苗。
接种疫苗,不仅可以预防这两种主要细菌引起的儿童肺炎,还可减少细菌在孩子间的传播,减少孩子患病的可能;能间接防止孩子向家中老人的传播,减少老年人患肺炎的机会。此外,注射疫苗也可以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建议将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并建议从2007年起,将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PCV) 优先列入国家儿童免疫计划。在亚洲,中国香港地区已经率先把七价疫苗(PCV7)引入香港儿童的免疫接种计划。我国儿童已有将近一半接种了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但PCV的接种率只有约1%。
急性结膜炎怎么引起的
急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病原体可随季节变化,有研究显示冬季主要是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流感嗜血杆菌性结膜炎多见于春夏时期。
呼吸系统感染的种类和病原微生物
一、 呼吸系统感染的种类和病原微生物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胸膜及胸膜腔等。呼吸系统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感染,气管以上部位的感染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及其以下部位的感染可统称为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习惯上也称为肺部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按感染途径可分为流行性、吸入性和血源性;按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咽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肺炎又可进一步分为大叶性、小叶性和间质性;按获得感染的场所又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细菌是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也是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真菌等。
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刘又宁教授等对665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作调查。共7个城市,12个中心。病原体检测阳性率53.1%(324例),其中最常见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肺双)占10.7%(69株),流感嗜血杆菌9.2%(59株)。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31.3%,其中肺炎支原体为20.7%(126例),肺炎衣原体6.6%(40例),嗜肺军团菌5.1%(31例)。有否抗生素应用对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有显著影响,曾用抗生素为17.2%,无用抗生素仅2.9%。但对肺双检出则无影响。69株肺双对阿奇霉素耐药达75.4%(52株)。耐青霉素肺双(PRP)为20.3%。对新喹诺酮类(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在4.3%~5.8%。2种以上的病原体混合感染占一定比例11.6%。
2003年由中国呼吸学会感染学组进行为期14个月的成人CAP病原谱和预后流调,共有22个城市36所医院参加。致病菌分离阳性率为52.1%(327例),最常见的细菌为肺双27.5%(90株),流感嗜血杆菌22.9%(75株),副流感嗜血杆菌14.1%(4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肺克)10.4%(34例)。非典型病原体:肺支38.9%,肺衣11.3%,军团菌4.0%。PRP30.7%。耐红霉素占64.8%。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药物敏感率≥80%。CAP病死率1.1%(6例)。
2004年呼研所病原谱与药敏结果:分离细菌1426株,G-杆菌913株(64.1%),G+球菌360株(25.2%),念珠菌属153株(10.7%),白念111株;曲霉菌属39株。前5位G-杆菌依次为酮绿假单胞菌,非发酵类(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菌属及流感嗜血杆菌。
G-杆菌产超广谱酶(ESBLs):肺克50%,大肠杆菌71.4%,肠杆菌属45.5%。 前5位球菌分别为卡他球菌(G-、双球菌),全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但肺双仅分离3株(0.8%)。
不同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率有差异。酮绿:阿米卡星82.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8%;亚胺配能76.7%,分离自ICU菌株耐药率则达78.16%。头孢哌酮/舒巴坦74.2%,头孢他定73.3%。嗜麦芽:头孢哌酮/舒巴坦73.3%,替卡西林/捧酸65.8%,环丙沙星55.3%。鲍曼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属、大肠杆菌,首选亚胺配能96.7-10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头孢吡肟。
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敏感。
二、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一)痰标本涂片及培养
痰标本作涂片镜检和培养是诊断呼吸系统感染病原最常用的和无创性的方法。但痰液易被上呼吸道定居菌污染,或痰中细菌分布不均,从混杂菌群中分离致病菌不易和以前用过抗生素治疗亦影响痰液检查的结果。为了取得合格的痰标本,可嘱病人以无菌盐水漱口2~3次,作深咳,无痰的病人以3~10%高渗盐水雾化后深咳,留取脓性痰,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h。痰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多核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二者比例1:2.5),接种作半定量培养。涂片油镜检查见到典型形态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有诊断价值。
(二)特殊的有创性检查技术
气管针刺抽吸术(TT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防污染毛刷(PSB)、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F)、经支气管活组织检查、胸腔镜检查、经皮穿刺肺活检和开胸肺活检等有创性检查,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衡量操作的利弊、考虑病人的基础疾病和预后等情况才慎重选用。
(三)检测结果诊断意义的判断:
(1)确定:①血或胸液培养到病原菌;②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的标本培养到病原菌浓度≥105cfu/ml(半定量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104cfu/ml(+--+)、防污染毛刷样本(PSB)或防污染BAL标本≥103cfu/ml(+);(2)有意义:①合格痰标本培养优势菌中度以上生长(≥+++);②合格痰标本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③入院3天内多次培养到相同细菌。
(四)药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与临床意义
药敏结果判定采用三级划分制:
①高度敏感(S):细菌感染用常规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时,称这种细菌对该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即常规剂量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浓度超过该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5倍以上;②中度敏感(M):当细菌感染仅在用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才有效或细菌处于体内抗菌药物浓缩的体液如尿液、胆汁中才被抑制时,称这种细菌对该抗菌药物中度敏感。即常规剂量用药时达到的平均血浓度相当于或略高于该细菌的MIC;③耐药(R):细菌感染在用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称这种细菌对该抗菌药物耐药,即大剂量用药时的平均血浓度达不到细菌的MIC。
流感嗜血杆菌有什么症状
大部份流感嗜血杆菌都是机会性感染细菌,即它们会在寄主体内生存而不引起任何疾病,但当某一些因素(如病毒感染或免疫力下降)出现后则会引发病症。流感嗜血杆菌一般有六种菌株,称为a型、b型(又称乙型)、c型、d型、e型及f型。
由流感嗜血杆菌自然产生的疾病只会在人类出现。在婴儿及孩童中,乙型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菌血病症及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偶尔地它会引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及关节感染。自从1990年开始,美国使用HiB结合型疫苗后,HiB病症的患病率减少至每十万名儿童有1.3名儿童感染。但是,HiB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引致婴儿及儿童下呼吸道疾病的主因。没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会引致儿童的耳朵感染(如中耳炎)、眼睛感染(结膜炎)及鼻窦炎,并且联带肺炎。
Hib肺炎通常发生于1岁左右儿童。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感冒,50%左右早期出现胸腔积液。菌血症和脓胸不常见。大部分受无荚膜菌株感染的成年人产生类似其他细菌性肺炎的支气管肺炎。
痰液革兰氏染色示大量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此种细菌对培养的营养需要较为严格且往往寄生在上气道内,因此培养常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
怎么预防流感嗜血杆菌
接种HiB结合型疫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其中某几种疫苗已经广为使用。除预防以外,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本菌对磺胺、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和氯霉素均敏感,对b型荚膜流感杆菌的急性感染,尤其是脑膜炎、会厌炎,过去均以氨苄青霉素为首选,有的国家报告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株逐年增加,故有人以氯霉素为首选。
提倡用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于婴儿2、4和6个月时分3次注射。
体重在20kg以下儿童每天按100mg/kg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用量为250mg~1g,每6小时1次。另一种办法是口服羟氨苄青霉素,20kg以下儿童20~40mg/kg,每日3次;20kg以上儿童和成年人250~500mg,每日3次;约30%的流感嗜血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且对氨苄西林耐药。因此,常用的治疗方案为:磺胺甲基异啰唑/甲氧苄氨嘧啶(SMX/TMP)儿童每日8mg/40mg/kg,口服或静脉注射,成人则为口服1~2片(每片为160mg/800mg),每日2次;头孢呋辛0.25~1g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头孢克罗儿童每日20~40mg/kg,分3次口服,成人500mg口服,每6小时1次;或强力霉素100mg 口服,每日2次(8岁以下儿童忌用)。对非耐药菌株,在小于20kg儿童可予氨苄青霉素每日100mg/kg,分4次静脉注射(最大剂量为每日 2~3g),在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则为250mg~1g,每6小时1次静脉注射。尚可使用阿莫西林,对小于20kg儿童,可予20~40mg/kg口服,每日3次;对大于20kg儿童及成人,可予250~500mg,每日3次。氟喹诺酮和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亦有抗菌活性。
毛细支气管肺炎的引发原因
发达国家的小儿肺炎以病毒病原为主,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细菌病原为主。一般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所致者,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占细菌性肺炎的60%以上。
葡萄球菌也是一种重要致病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在婴幼儿肺炎中较少见。细菌毒力与细菌的结构有关,有荚膜细菌可以抵御噬菌作用,毒力较大。同一种细菌按荚膜成分不同的而分类若干血清型。不同型细菌的荚膜不同,毒力也不同。流感嗜血杆菌分为a-f六个血清型。其中b型毒力最大,是小儿败血症、脑膜炎和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荚膜多糖为核糖磷酸。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小儿肺炎常继发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或败血症,3岁以前较为多见。无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为不定型,毒力小,一般只引起上呼吸道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在麻疹或百日咳病程中作为继发感染出现,但不多见,而其中B族溶血性链球菌是国外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是小儿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主要指表皮葡萄球菌)近几年来国内分离较多,但因其为条件致病菌,培养过程中易污染,须结合临床判断是否确为肺炎的病原菌。大肠杆菌所引起的肺炎主要见于新生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儿,也可继发于其它重病的过程中,肺为杆菌肺炎及绿脓杆菌肺炎较少见,一般均为继发性。
间质性支气管肺炎大多数由于病毒所致,主要为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麻疹病毒等。间质性支气管肌炎也可由于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链球菌中某些型别及肺炎支原体所引起。
hib疫苗要打几针 Hib疫苗的作用
Hib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可诱发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杀菌抗体。hib疫苗是能够预防婴幼儿受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hib疫苗药理是能诱导机体产生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体,保障宝宝免受hib病菌侵袭,从而更好保障了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