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五大穴位有效祛湿
按摩五大穴位有效祛湿
百会穴按摩方法
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大椎穴按摩方法
我们将头低下来,然后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这时候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一直到感觉到发热就好了。
神阙穴按摩方法
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涌泉穴按摩方法
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阴陵泉穴按摩方法
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祛湿明目穴位按摩
1、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间联线的交点处,大致在头顶正中央处。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状敲打或来回揉搓百会穴3-5分钟,最好有发热之感。此外还可以点燃艾柱,灸熏此穴位。
功效: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
2、大椎穴
位置:颈后正中,位于颈部和背部交接处突出的骨头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取穴时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上方即是。
按摩方法:低头,双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双手大拇指同时用力来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发热。
功效:大椎穴受湿气入侵,易造成肩颈病症如肩膀颈椎酸痛不适等。刺激该穴位可避免风寒湿邪的侵袭,提高免疫力。
3、神阙穴
位置:脐中部,即肚脐眼处。
按摩方法: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功效: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健身体。
4、涌泉穴
位置:足底,足前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于足底掌心前面正中之凹陷处来找到穴位。
按摩方法: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功效:涌泉穴受湿气入侵,会导致膝关节痛、风湿及全身疲劳、浮肿。常按此穴有助促进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5、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为祛湿要穴,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由膝盖下方往膝盖方向摸索,在膝盖内侧碰到大骨的部分。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处3-5分钟。
功效: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心绞痛按摩穴位有效果吗
膻中
位置:
胸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正当人体前纵轴的0.618处的黄金分割点上。正在胸骨体上,有乳房内动静脉之前传支、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之内侧支经过。
功效:
属心包募穴,是心包经经气和宗气聚会之处;又是任脉和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阳、手少阳经的交汇处。按摩或针灸该穴,可宽胸理气,通络活血。
按摩方法:
用拇指点按膻中穴18次;顺时针揉36次,逆时针揉36次。也可用右手掌按在膻中穴上,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
至阳
位置:
背部正中线上,第七胸推棘突下凹陷中;约在人体后纵轴的0.618处。与肩胛骨下角相平。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相伴而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静脉丛、第七脊神经后支的分支、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
功效:
宽胸利膈,利胆退黄。
按摩方法:
病人作为或俯卧,术者站在病人左侧,用右手拇指或两手拇指叠加,按压至阳。用力幅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一般3分钟左右心绞痛可缓解。为了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可每天按压3分钟,持续两三周。也可用五分硬币代替手指按压。也可病人自己以至阳穴对准桌子叫做按压。
内关
位置:
前臂正中,腕横纹直上两寸,即三横指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正值中指端至肘关节横纹的0.618处。
功效;
‘肚腹三里留,胸胁内关谋’。内关属心包经,通任脉,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刺激该穴可宽胸降逆,补益气血。内关自古以来就是防治心胸疾病的核心穴位。
按摩方法:
左手拇指点按右手内关,适度下按半分钟,顺逆时针各按揉100次;直至产生‘酸、麻、胀、痛’,即得气为止。再换右手拇指按左手内关。
通过以上对于心绞痛按摩穴位的祥细介绍。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男性平时情绪容易激动和经常吸烟者,心绞痛发病率会比正常人更高,对于出现心绞痛发作时,可以按照上面的按摩穴位法来进行急救。,可起到即时缓解的作用。
半月板轻度损伤能自愈吗 半月板轻度损伤怎么治疗
在半月板存在轻度损伤时,一般不主张手术切除,可先用保守疗法进行辅助。
按摩穴位治疗
常见的按摩穴位有:膝眼穴、足三里穴、曲泉穴、鹤顶诸穴等。
按摩足三里穴详介
操作手法:
1.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2.采用屈膝坐位,用患侧的食指和中指,1分钟内,用患侧的食指和中指,顺时针方向按压足三里穴36圈,再逆时针方向按压36圈;时间约5分钟左右。
预防老花眼按摩穴位有效果
穴位按压法
每日晨醒后,闭眼以双手的中指按太阳穴,无名指按眉毛中部的鱼腰穴,小指对准眉毛内侧的攒竹穴,适当按压。每次5分钟,能缓解眼肌疲劳、使眼睛明亮有神。
冷水洗眼法
每天晨起和睡前用冷水洗眼洗脸。将眼睛浸泡在洁净冷水中1~2分钟或用手泼水至眼中,再用毛巾擦干眼部,然后用手指轻揉眼睛周围30次左右。
热敷护眼法
洗脸时先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双眼轻闭,趁热敷在额部和眼眶部位,交换几次,可使眼部血管畅流,供给眼肌氧分和营养。平时没事时,也可闭眼,两手掌擦热放在两眼上,轻轻捂1分钟。
做操保健
没事的时候可以做做眼部保健操,具体步骤如下:①用双手中指来回按摩眉毛20次;②用双手四个手指向两侧按摩眼睛20次;③用双手中指从下至上按摩鼻梁20次;④用双手中指顺时针按摩太阳穴20次,再逆时针20次;⑤用双手拇指按摩耳根20次;⑥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耳垂往下拉20次。
定时远眺法
每天早起、中午、黄昏前,远眺1~2次左右,尽量远眺绿色的植物,再把视线由远处逐步移近,以改善视力功能,调节眼肌。
运目活动法
利用一开一闭的眨眼来兴奋眼肌,并上下左右滚动眼球,顺时针和逆时针循环旋转,改善眼肌血液循环,振奋和增强眼肌动能,延缓衰老。具体做法是一开一闭眨眼,每次15次左右,同时用双手轻揉双眼,滋润眼球。
大病初愈要调养,中医如何来帮忙? 养生保健常按摩穴位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除了内服中药之外,大病初愈也可以按摩穴位来保养;医师建议,由于平常工作太忙、太劳累,也容易老化比较快,或是大病之后都可能发生五劳七伤六极的问题,民众应该要注意养生保健,平常可按摩穴位,常用穴位有肚脐附近的关元、气海,以及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与三阴交(足内踝尖上三寸)。
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有哪些
于眼睛疲劳的解决方法,一般也是有很多的,常见的就有:药物治疗、食物治疗等等,这些对于眼睛疲劳也是非常有效的。其实对于眼睛疲劳的缓解方法还有一种,那就是穴位的按摩。针对这个现象,下面就来具体说说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有哪些这个问题。
眼疲劳是一种眼科常见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涩、眼酸胀,视物模糊甚至视力下降直接影响着人的工作与生活。眼疲劳主要是由于人们平时全神贯注看电脑屏幕时,眼睛眨眼次数减少,造成眼泪分泌相应减少,同时闪烁荧屏强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会导致人的颈、肩等相应部位出现疼痛,还会引发和加重各种眼病。
中医推荐在用眼一两个小时的时候经常对自己的眼睛进行按摩可以有效的保护眼睛的。
1、按摩、揉按眼保健穴
眼保健穴位分为近端和远端穴位,在眼睛周围和近处的穴位称为近端穴位;在躯体、四肢等部位的穴位称为远端穴位。常见又容易找到的近端有四白、承泣、攒竹、鱼腰、丝竹穴等。譬如说,眉毛上就有3个很好用的护眼穴位,古人觉得眉毛如鱼,攒竹穴在两眉头塌陷中;鱼腰穴在眉毛中点塌陷处;眉毛尽处则是丝竹穴。
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有哪些
2、按摩太溪穴
中医认为对眼睛影响很大的几条重要经脉,如肾经或是肝经等都是联系在眼睛和足部之间的通道中。通过对足部的保养,可以刺激体内的经脉更好地控制对眼睛的濡养。推荐按摩太溪穴,位置在内踝高点和足跟跟腱之间的凹陷中。用拇指上下按揉这个穴位,不宜过于酸胀,3分钟即可。其次是太冲穴,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即可,感觉以中等强烈的酸胀为宜。
3、按摩耳穴
经常按摩耳穴,对保护视力也有较大帮助。方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拿捏耳垂(女性佩戴耳环的位置),轻轻地揉按即可。
关于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一般就有眼保健穴、太溪穴以及耳穴等等。了解到上班族眼睛疲劳的按摩穴位,大家以后在生活中就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起这一方面来,当自己出现眼睛疲劳的时候,不妨停止工作休息一下,尝试一下穴位的按摩,这对于眼睛疲劳的缓解是非常有效果的
按摩穴位能祛湿
1、丰隆穴
丰隆原意是指古代神话中的雷神。丰隆穴,顾名思义,就是假借丰隆这个象声词,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所以说,梅雨季节里多揉此穴,健脾祛湿的作用非常不错。
它在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一般每天2次,每次3分钟。
2、中脘穴
中脘穴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即为此穴。我们可以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也可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