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香茅的注意事项 祛瘀通络

香茅的注意事项 祛瘀通络

《岭南采药录》中记载到香茅:“散跌打伤瘀血,通经络。头风痛,以之煎水洗。将香茅与米同炒,加水煎饮,止水泻。煎水洗身,可祛风消肿,解腥臭。提取其油,可止腹痛。”,由此可见香茅有很好的祛瘀通络作用,对于感冒头痛、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具有缓解和治疗功效。

风湿性关节炎中药

益肾温阳,祛瘀通络,搜风除湿剔痹为类风湿关节炎验效治则。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骨痹、顽痹、尪痹、历节风等范畴。本病不同于一般的风寒湿痹,病变首先发

益肾温阳,祛瘀通络,搜风除湿剔痹为类风湿关节炎验效治则。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骨痹、顽痹、尪痹、历节风等范畴。本病不同于一般的风寒湿痹,病变首先发生在关节滑膜,然后侵及关节软骨、韧带、肌腱以及全身结缔组织。在病变的骨骱经筋产生瘀血、痰湿胶结在一起,难解难去,受累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四肢小关节特别是掌指及近端指关节有晨僵、肿痛、梭形肿胀,甚至骨关节面侵蚀、融合,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消失,关节变形、强直等。黄昌老中医在60余载的临证经验中,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独到的见解。

益肾温阳,祛瘀通络,搜风除湿剔痹为类风湿关节炎验效治则。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顽固缠绵,病程长,故以早期合理治疗至关重要。黄老发现这种顽痹多具肾阳先虚的因素,病邪遂乘虚袭踞经遂,气血为邪所阻,壅塞经脉,深入骨骱、痰瘀凝阻,胶着不解,故治疗颇感棘手。患者久痛入络,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久必及肾,所以治疗必须注重温肾、补肾这一治则。

因为肾主骨,并主一身之阳气,故选用温肾壮阳,散瘀涤痰通络之骨碎补、仙灵脾、金狗脊、地黄、当归、寻骨风、苍耳子、徐长卿、透骨草、千年健、牛大力、鸡骨香和具有透骨搜络之虫类药地龙、全蝎、僵蚕等配伍而成,共奏益肾温阳,祛瘀通络,搜风除湿剔痹的功效。

若关节肿大,活动不利者,可用千年健加配松节、地龙、伸筋草;僵直变形者加金狗脊、地龙、白僵蚕等。黄老在立法用药,配伍组合上着眼于肾,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草本药与虫类药互为融配,故收效较佳。

香茅草的作用与功效

古印度草药医学用柠檬香草治疗感冒,咳嗽和发烧。而巴西人用这种草药泡茶治疗焦虑,精神紧张,胃痛和腹泻等疾病。最近的研究发现,柠檬香草还具有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的潜在功效。这项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主持的研究还通过临床试验发现,柠檬香草可以诱导癌细胞死亡,其包含的柠檬醛物质可以造成癌细胞自我毁灭。香茅草已经被制成许多种类的药物制剂,如芸香草片、芸香草油滴丸、芸香草油气雾剂等,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

香茅草在医学领域的用途很广泛,如当做止痛药治疗肌肉紧张和痉挛,蚊虫叮咬的消炎药,并且能治疗不同皮肤疾病。这种草药还能调节消化,缓解发烧和头痛,以及减轻咳嗽。此外,还有人说它能帮助减轻抑郁症状,并且有改善情绪作用。香茅草能够疏风解表,祛瘀通络,治感冒头痛,胃痛,泄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我们来归纳一下。

1、生理用途。

用于感冒、盗汗、多汗症、虚寒、头痛、偏头痛、神经痛、痤疮皮肤感染。(做成喷雾剂使用效果最好)。

2、抗病毒作用。

香茅草做为香料和茶饮料的广泛使用,使科学家对这种植物的特性产生了浓厚兴趣。199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香茅草能抵御许多类型的细菌和真菌,并且能防止一些菌株变异和抵抗抗菌治疗。

3、抗真菌。

香茅也能当做一种抗真菌药治疗手癣和脚气。柠檬香草萃取物可以施用于开放性伤口,因为其抗菌作用能防止严重感染。此外,它还能当做天然防臭剂抵御细菌导致的体味。

4、缓解身体不适。

香茅的新鲜叶片也可以用于煮水,摄入后能缓解胃胀气,便秘和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发烧病人也可以喝一些香茅草诱导出汗并帮助身体冷却。其它可以喝香茅草泡水缓解的疾病包括感冒,流感,呕吐和高血压等。香茅草茶也被认为能帮助排除体内毒素。

5、治疗作用。喉咙感染发炎可用。能缓解忧郁、偏头痛、神经痛、盗汗以及压力引起的症状。能治疗风湿、偏头痛,抗感染,改善消化功能。

6、外用药物。

做为一种外用药物,香茅萃取物能减轻疼痛,对风湿病,神经痛和扭伤特别有好处。持续摩擦皮肤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发炎和刺激,甚至还能减少脂肪团。这种草药的抗菌特性也使之能有效治疗粉刺,酒渣鼻和蚊叮虫咬。

7、止痛作用。因为它含有柠檬醛,有消毒、杀菌与治疗神经痛、肌肉痛的效果,因而被誉为“消痛剑客”。

8、美容作用。对痤疮、水疱、头皮屑、发炎的症状有改善作用。还能改善油性皮肤、油性头发。对于女性也有利尿、防止贫血及润湿皮肤等功效,是女性养颜美容不可或缺的好香草。它的副作用因为香茅草香味重,孕期妇女不宜使用。

山楂丹参泡水的功效 活血化瘀

山楂和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功效,丹参和山楂泡水可以帮助活血通络,维持血管通畅,对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血行不畅,跌打损伤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强脊椎炎能治好吗?怎么治

寒湿痹阻证以腰骶冷痛,沉重,恶风寒,舌淡苔白,脉弦紧为主证,治宜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方用乌头汤合肾着汤加减,常用药有制川乌,桂枝,黄芪,茯苓,白术,干姜等。

瘀血阻络证以腰骶疼痛,疼痛夜甚,局部刺痛,舌暗,脉沉弦细为主证,治宜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常用药有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川芎,乳香,没药等。

刮痧对去斑有效果吗 刮痧对祛斑有效果吗

刮痧对祛斑有效果。

刮痧有助于活化身体内气血运行,促进邪气外排,祛瘀通络,驱除邪毒,疏通肝气,改善微循环,。使皮肤中的细胞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到充分的营养和氧气,促进衰老细胞脱落,从而起到行气消斑,排毒养颜的作用。

土荆皮的功效与作用 祛瘀通络

土荆皮有着祛瘀通络的作用,合姜黄以消目赤,单味药外用对瘀血导致的肿胀有奇效。

输卵管性不孕中医看法

(1)气滞血瘀型 辩证要点:少腹胀坠痛或刺痛,或伴乳房胀痛刺痛,经前加重,精神抑郁,或伴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舌质黯,有瘀斑瘀点,舌苔白,脉弦或沉涩。治法:行气活血,祛瘀通络。方药 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或膈下逐瘀汤 中成药可选 血府逐瘀胶囊 七制香附丸和大黄蛰虫丸

(2)湿热瘀滞型 辩证要点:少腹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妇查宫体附件有压痛。带下色黄量多,大便干,小便黄赤。舌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加味黄柏15g 土茯苓12g 红藤15g 三棱15g 莪术15g 穿山甲粉5g(冲服)、 生甘草10g。中成药可选 龙胆泻肝汤或盆炎净片或妇科千金片和大黄蛰虫丸

(3)寒湿血瘀型 辨证要点:小腹冷痛,喜暖恶寒,得热痛减,或伴经行错后,量少色黯,或小便频数,腰骶冷痛,舌黯红,苔白腻,脉沉迟。治法:温经散寒祛湿 ,化瘀通络。方药:少腹逐瘀汤或桂枝茯苓丸加减中成药可选 少腹逐瘀胶囊 桂枝茯苓丸

刮痧用什么刮最好 红花油通络止痛

红花油的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甲酯,桂叶油,桂油,香茅油,松节油,辣椒油,血竭等,用红花油做刮痧介质,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香茅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解表

香茅性温,味辛辣,无毒,在《陆川本草》一书中记载香茅:“发表退热,消肿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身热。”同时《四川中药志》中也记载到香茅:“祛风湿,散凉寒。治筋骨疼痛及半身麻木。”,可见香茅在中药的应用上具有疏风解表的功效。

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止痛

香茅草能能够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能够治疗感冒头痛、胃痛、风湿痹痛以及跌打损伤淤血等症。

香茅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止痛

香茅草能能够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能够治疗感冒头痛、胃痛、风湿痹痛以及跌打损伤淤血等症。

平喘

香茅草具有平喘作用,所含有的香叶醇具能直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肺通气的功能。还能对抗组织胺、乙酰胆碱和慢反应物质等所致气管痉挛,抑制慢反应物质的释放。

抗菌

香茅草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其含有的精油成分具有抑制微生物或杀死微生物的功效,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皆有抑制作用;香茅精油还具有杀灭真菌的作用,其所含有的柠檬醛抑制真菌活性作用较强,可用来治疗手癣和脚气等。

驱杀蚊虫

香茅草的气味不被昆虫所喜爱,能够起到驱散蚊虫的作用,香茅油的气味可以驱散吸血蚊子,扁虱和跳蚤等。香茅油对家蝇有较强的熏蒸作用,且表现出一定的触杀作用。

调味

香茅草天然含有柠檬香味,能够持续散发柠檬香,可使用香茅草作为调味剂使用。

治疗肾功能不全的偏方

偏方一:以活血化瘀、利湿降浊为准则,所确立的方剂中主要有丹参、牛膝、益母草、藿香、佩兰、半夏、路路通、车前子、滑石、大黄、甘草,腰痛重者加杜仲、川断;恶心呕吐重者加竹茹、代赭石、旋覆花;便秘加芒硝、二丑;小便不利加木通、黄柏;湿盛加苍术、厚朴、砂仁;血尿加蒲黄、侧柏叶、白茅根;伴有结石者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尿培养阳性者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地丁和连翘;舌暗有瘀斑者可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或脉络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每日1次静脉点滴。

偏方二:采用活血化瘀、利湿降浊为主法,在肾功不全的治疗过程中,确能起到调理气机、通泄阳明的作用。丹参、牛膝、益母草下行能活血祛瘀;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健脾醒胃,避免呆补而胃纳呆滞;另外方中半夏止呕,车前子、路路通、滑石可渗湿利水,大黄通里,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化瘀降浊之功效。配合静脉点滴复方丹参注射液或脉络宁注射液,则加大了化瘀的力度。

香茅的营养价值 祛风通络

香茅能能够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能够治疗感冒头痛、胃痛、风湿痹痛以及跌打损伤淤血等症。

相关推荐

如何治眼底出血效果好

一般采用激光疗法,以及选用止血剂、纤溶制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即调和五脏气血阴阳,行气化瘀通络,并且在治疗引发眼病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眼底出血这一病标,应用祛瘀明目丸,标本兼治,临床收到较好效果。出现眼底出血后首先要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和精神紧张,做好血压、血糖等的控制。 结合眼底出血的中西医理论,确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治疗大法,即调和五脏气血阴阳,行气化瘀通络,并且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眼底出血这一病标。组方选药上以中医辩证施治

几款药粥能有效缓解痛风症状

桃仁粥 桃仁15克,粳米150克,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 功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土茯苓粳米粥 土茯苓30克,粳米50克,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饭,每日1剂。 功能: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薯蓣薤白粥 生怀山药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黄芪30克,白糖适量,每日1剂。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 功能: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跌打损伤外用药酒配方 川椒药酒

主要药物:川椒,食盐各30克,白酒250毫升。 炮制方法:将川椒和食盐放入白酒中浸泡7天后可用。 用法用量:将酒液涂抹在患处按摩,再用掌根按揉局部,并对昆仑穴,承山穴,委中穴,腰俞穴,命门穴,肾俞穴等穴位做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的推拿按摩,使之产生温热及舒适感。 功效作用:行气活血,祛瘀通络。 适应病症:适用于急性腰扭伤。

什么药酒能去风湿 风湿酒

材料:独活,桂枝,大活血,钻地风,五加皮各15克,风荷梨30克,白乌骨,绣花针各15克,牛膝,淫羊藿,石菖蒲,千年健,甘松,延胡索各9克,全蝎,蜈蚣各3克,50度白酒1600毫升。 做法:将所有药材研碎,放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到10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适宜于关节炎,坐骨神经疼等痹症。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 【辨证】寒凝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养血益气,软坚散结,温经通络。 【方名】加味生化汤。 【组成】当归24克,川芎15克,炙草3克,炮姜3克,桃仁3克,益母草30克,炒芥穗9克。 【用法】水煎服,子宫肌瘤患者每日1剂,日服2次。 (二) 【辨证】脾虚湿阻,瘀血阻滞胞宫。 【治法】益气健脾,祛瘀通络。 【方名】四君子汤加味。 【组成】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6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子宫肌瘤患者需要每日1剂,日服2次。 (三) 【辨证】瘀滞胞宫

斑秃可以艾灸吗 痰阻毛窍型斑秃艾灸方法

头发骤然成片脱落,同时伴随有头痛或头皮刺痛,烦躁易怒,或胸闷,胸痛胁胀,失眠多梦。 治则:祛瘀通络。 施灸穴位:主穴取百会,天柱,风池,合谷。烦躁易怒,胸痛胁胀,失眠多梦甚者加太冲,三阴交。 施灸方法: 1.艾条灸,点燃艾条后,艾火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每穴灸5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2.艾炷灸,选用标准艾炷,艾炷如枣核大,每穴灸3-4壮, 各穴依次施灸。

天麻跟什么吃冶头痛 天麻+川芎

川芎味辛,性温,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天麻和川芎配伍服用,有调和气血、化痰祛瘀通络止痛等作用,对肝郁气结导致的头痛效果更明显。 配方: 川芎30克,天麻10克,僵蚕10克,柴胡6克,白芥子3克,蜈蚣2条,郁李仁3克,生白芍6克,生甘草3克,香附6克,白芷15克。 方法: 将上述药材研磨为细粉,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2周为1个疗程。

香茅草茶有什么功效 疏通经络

香茅草泡茶喝能疏通经络,它不但能加快人体内血液循环,还能祛除人体内的风湿毒气并能疏通经络,提高人体筋骨健康水平,对人类经常出现的风湿骨痛和关节炎以及肢体麻木等症,都有明显预防作用。

过敏性紫癜的中医辨证治疗

1.瘀血阻络证 证候:病程校长,反复发作,出没迟缓,紫癜色紫暗或紫红,关节痛及腹痛,面及下眼睑青暗,皮肤粗糙,白睛布紫或紫红色血丝,咽干,舌体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涩或弦。治法:活血化瘀,解毒祛风。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生地滋阴凉血,此方可选加紫草、蒲公英、黄芩等清热透疹之品,以祛余邪。关节痛乳香、没药;腹痛加元胡、川楝子;蛋白尿加益母草。 2.气虚血亏证 证候:紫癜反复,迁延不愈。紫癜隐约散在,色较淡,劳累后加重,神疲倦怠,心悸气短,蛋白尿,舌淡红,薄白苔

肺脓肿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初期: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各15~30g,薄荷、荆芥、桔梗、杏仁、牛蒡子、竹叶各10g,芦茅根各30g,甘草5g。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用量宜大;薄荷、荆芥,辛凉解表;桔 梗、杏仁、甘草、牛蒡子,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竹叶、芦茅根,清热除烦,润肺生津。若热势较重者,加黄芩、鱼腥草,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伴头痛,加菊花、白芷,清利头目;咳痰量多,加瓜蒌、贝母,化痰止咳;胸痛甚者,加郁金、桃仁,化瘀通络止痛。 (2)成痈期:治法:化瘀消痈,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