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如何鉴别诊断
尿路感染如何鉴别诊断
1、全身性感染疾病。有些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叫突出,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疟疾、败血症、伤寒等发热性疾病。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尿路感染的下尿路症状及肾区叩痛,并作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不难鉴别。
2、慢性肾盂肾炎。需与反复发作尿路感染作鉴别诊断,目前认为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局灶性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伴有相应的肾盏变形者,才能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否则尿路感染病史虽长,亦不能诊断为本病。本病常有一般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并有间歇的尿路感染发作病史,在尿路无复杂情况时极少发生慢性肾盂肾炎,尿路有功能性或器质性梗阻时才会发生。尿路功能性梗阻常见于膀胱-输尿管反流,而器质性者多见于肾结石等。
3、肾结核。本病尿频、尿急、尿痛更突出,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晨尿培养结核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清结核菌抗体测定阳性。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可资鉴别。但要注意肾结核常可与尿路感染并存。尿路感染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仍残留有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高度注意肾结核的可能性。
4、尿道综合征。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可资鉴别。尿道综合征分为:①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占约75%,患者有白细胞尿,是由致病的微生物引起,如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②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约占25%,无白细胞尿,病原体检查亦阴性,其病因未明,有人认为可能是焦虑性精神状态所致。
小便出血的原因
1.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如: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
2.肿瘤结核。如:膀胱肿瘤、肾脏肿瘤、膀胱结核、肾脏结核。
3.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4.尿路感染。小便出血的同时常伴有尿急、尿痛、尿频的现象。
5.尿路结石:不仅会有小便出血,还会伴有腰、腹部剧烈疼痛。
小便出血最为常见的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但是通过对孕妇的体格检查,没有发现肾区的叩击疼痛,个人的症状也不够明显,暂时无法确定患者尿血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客观检查鉴别诊断。
如果检查腹部平片、CT、B超等都有很高的鉴别诊断意义,但是对孕妇可能会有影响,所以就先采用最简单的方法,检查尿常规。
15分钟后,检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尿常规完全正常,甚至是好的不能再好了,没有见到任何出血和感染的征象。
尿路感染的诊断鉴别方法
尿路感染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有人曾报道对297例住院尿感患者的分析,有症状者只占66.5%,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是指: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万/ml;清洁中段尿定量培养≥10万/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定为真性细菌尿,必须指明,有明显尿频,排尿不适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的白细胞,如中段尿含菌数>100/ml,亦可诊为尿感,甚至在等待培养报告时,亦可先拟诊为尿感。
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
1、发热性疾病
当急性尿感以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较突出,而尿路局部症状不明显时,易与发热性疾病混淆,如流感,疟疾,败血症,伤寒等,约占误诊病例的40%,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尿感的局部症状,并作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鉴别不难。
2、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病例可无尿感的局部症状,而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数增高等,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女性附件炎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时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则可鉴别。
3、尿道综合征
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Stamm等指出,在有下尿路症状群的妇女,即有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者,可分为两组,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可仅为100/ml),乃是真正的尿感患者。
4、肾结核
有些尿感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膀胱刺激征明显,易误诊为肾结核,但肾结核膀胱刺激征每更突出;晨尿结核菌培养可阳性,而普通细菌培养阴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生殖器等肾外结核病灶以及抗结核治疗有效等可资鉴别。
5、慢性肾小球肾炎
如有水肿,大量蛋白尿则鉴别不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一般在1~2g/d以下,若>3g则多属肾小球病变,但本病与隐匿性肾炎较难鉴别,后者尿常规中有较多红细胞,而肾盂肾炎则以白细胞为主,此外,尿培养,长期观察患者有无低热,尿频等症状亦有助鉴别,晚期肾小球肾炎继发泌尿道感染时,鉴别困难,此时可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加以分析。
6、前列腺炎
50岁以上的男性,有前列腺增生,肥大,放置导尿管,接受膀胱镜检等情形时易患此病,常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液检查有脓细胞,与急性膀胱炎易相混淆,但是,急性前列腺炎除畏寒,发热,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外,可有腰骶部和会阴部疼痛,以致坐立不安,慢性前列腺炎除尿检异常外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前列腺按摩获得前列腺液进行检查,可见白细胞数>10个/HP,前列腺B超有助于鉴别诊断。
细菌感染鉴别诊断
如何区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经过几次折腾验血查询自己找资料,终于基本可以确定,列出以下几点:
a)细菌: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
病毒:发烧但精神依旧好。
b)细菌:体温忽上忽下。
病毒:体温居高不下,即使吃了退烧药,依然会反弹很高。
c)细菌:扁桃体上有脓点。
病毒: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
两者喉咙都可能会红,细菌是表明不平暗色,病毒为表明光滑色鲜。
d)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鉴别应与尿路感染上尿路和下尿路
应与尿路感染鉴别
具有典型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尿细菌学检查阳性者易于诊断,但不典型的尿路感染患者则容易被误诊。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鉴别。
鉴别应尿路感染
应与尿路感染相鉴别的疾病
发热性疾病: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应详细洵问病情,不疏漏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并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腹部器官炎症:有些尿路感染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尿道综合征: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除此之外,尿路感染还应与肾结核、肾小球肾炎、前列腺炎等疾病鉴别。
尿路感染分上尿路和下尿路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侵犯尿路黏膜或组织引起的尿路炎症。根据感染部位,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肾盂肾炎,后者主要为膀胱炎。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
1.急性肾盂肾炎:起病很快,伴有高热、寒战、全身酸痛、头痛;患者会有腰痛,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甚至会有肠胃刺激,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慢性肾盂肾炎: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会比急性期症状轻,多半以上患者会有急性肾盂肾炎既往史,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症状。晚期会出现肾小球功能的损害,导致尿毒症。也有因慢性肾盂炎引起肾性高血压的患者。
下尿路感染——膀胱炎
1.急性膀胱炎:起病急,排尿时尿道会有烧灼痛,尿频,尿急,严重时会有尿失禁等症状,而且尿频症状非常明显,尿量不多甚至就几滴,但每小时会去多次;尿液混浊,甚至出现血尿。膀胱区会有轻微的压痛,部分患者会有疲倦感。
2.慢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长期存在,且反复发作,尿中会有少量的脓细胞、红细胞。如果及时治疗会很快消失。
细菌感染鉴别诊断
病毒感染: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真菌病,发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肤癣菌病由人体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 感染可区分为:表面感染,皮肤感染,皮下组织感染,深部感染和条件性感染。
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
具有典型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尿细菌学检查阳性者易于诊断,但不典型的尿路感染病例则容易误诊。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的复杂性、多样性认识不足,未能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或有时未准确了解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在临床上,不典型的尿路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是重要的。
本病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鉴别。
1.发热性疾病:
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但若能详细洵问病情,不疏漏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并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2.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若能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3.尿道综合征:
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4.尿路感染还应与肾结核、肾小球肾炎、前列腺炎等疾病鉴别。
尿路感染诊断时会与什么疾病混淆
在临床上,不典型的尿路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于这类患者进行尿路感染诊断是重要的。本病主要应与尿道综合征、肾结核、肾小球疾病、前列腺炎、尿路结石、发热性疾病、腹部器官炎症等进行尿路感染诊断鉴别。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一、尿道综合征:
在有尿道症状的妇女中,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为真性尿路感染,而另外30%的患者,不是真正的尿路感染,而属于尿道综合征。所以这在尿路感染诊断上需要鉴别的。这类病例在临床上常常容易被误诊为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二、发热性疾病:
有部分急性尿路感染的病人以发热为主症,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尿路感染诊断症状易与发热性疾病,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败血症等混淆。尿路感染诊断鉴别要及时查尿沉渣,甚至作尿细菌学检查,则鉴别诊断不难。
尿路感染诊断鉴别三、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白细胞数增高,尿路感染诊断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附件炎等,若能及时查尿,易于鉴别。
伤口感染鉴别诊断
伤口感染的鉴别诊断:
其他厌氧或需氧性细菌,包括肠杆菌和类杆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属,单独或混合感染,常可引起外伤性或手术后伤口的严重梭状芽胞杆菌样蜂窝织炎,广泛的筋膜炎或气性坏疽。若涂片显示大量的多形核白细胞和大量呈链状排列的球菌,则应考虑厌氧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
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可表明系某种肠杆菌或类杆菌感染。测定伤口或血液中的特异性抗原毒素仅对少数通过外伤获得的肉毒中毒病例有帮助。梭状芽胞杆菌也可出现,但无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