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把痤疮分为哪几类
中医把痤疮分为哪几类
肺热型
毛囊起丘疹,红肿疼痛伴病痒,面色潮红,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泻肺清热、凉血解毒。药用生槐花15克,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生地、丹皮、白芷各10克,黄连6克,薏苡仁、连翘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肺胃湿热型
常见患处肤色潮红,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脓胞,伴掀热瘙痒、咽干、口燥、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象弦数或滑数。治宜宣肺活热、通腑利湿。药用、桑白皮、黄芩、栀子、赤芍、苦参各10克,野菊花8克,黄连6克,白茅根 30克,生槐花15克。大便燥结者加大黄6克;感染重者加公英、地丁各15克;形成囊肿者加夏枯草15克,贝母10克;皮脂溢出多者加生苡仁15克,枳壳、生白术各10克。
肺经郁热型
此类患者痤疮多为脓疱型或痤疮在月经前加重。皮疹多发于面颊两侧,甚至连及预项,以炎性丘疹、脓疱为主,伴有乳胀不适,心烦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等临床表现。治以疏肝清解法,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丹皮、炒栀子、黄芩、山楂、苏梗各6克,当归、生地、茯苓、白术各10克,白花蛇舌草、茵陈、公英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痰瘀互结型
皮疹以结节、囊肿为主,部分有疤痕,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舌质暗红,舌边尖有瘀点。药用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半夏9克,益母草15克,丹参15克,莪术1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赤芍10克,浙贝母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郁型
皮疹分布于面部及胸、背,兼见胸闷不舒,两胁胀痛,喜生闷气,女性月经前面部皮损加重,乳房胀痛。治宜舒肝理气。药用金桔500克,洗净去核;槟榔30克,碾碎;鲜桔皮50克,切丝;连翘、夏枯草各20克。先将连翘、夏枯草加水1500毫升,煎煮30分钟,药液再煮其他药物,煎至金桔烂熟,入蜂蜜50克,再煮20分钟。每次服10~20克,每日3次。
热毒血瘀型
用于痤疮经久不愈,治直活血清肺。基本方10克,虎杖、生石膏(先煎)各15克,生山楂30克,大黄、桑叶、桑白皮、蝉蜕各10克,黄芩5克,黄连3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丘疹色白者加羌活3克,生苡仁15克,茯苓10克;丘疹色红者加赤芍、丹皮、丹参各10克;有脓者加败酱草5克;色素沉着者加生甘草3克,白芷10克。
中医治疗痤疮
【辨证】脾胃湿热,肺经外感风邪,外邪入里化热,湿热上蒸面部所致。
【治法】祛风,清热,利湿。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皂刺10克,生首乌20克,苦参20克,土茯苓20克,牛膝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
【辨证】内火闭结,气逆于上,风邪外搏,湿邪恣害所致。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利湿。
【组成】生枇杷叶(去毛)12克,霜桑叶12克,麦门冬12克,天门冬12克,黄芩12克,杭菊花12克,细生地12克,白茅根12克,白藓皮12克,地肤子9克,大力子9克,白芷9克,桔梗9克,茵陈9克,丹皮9克,苍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5剂为1疗程。
(三)
【辨证】脾胃积热,熏蒸于肺,痰瘀聚。
【治法】凉血清热,消痰软坚。
【组成】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四)
【辨证】肺热郁滞。
【治法】清肺热,行郁滞。
【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五)
【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
【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痤疮的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关于青春痘的记载。《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诸病源候论·面龅候》中记载:“面胞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龅,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中记载:“肺风、粉刺、酒齄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启玄》中记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由此可见,先人对该病已从病因病机、临证表现上有所认识。
近代中医对青春痘病因的研究在传统肺热、风热、血热、湿热等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冲任不调、肾阴不足、血瘀痰结等观点,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青春痘的发病机制。先天不足,肾阳亏损,同源之肝脏疏泄失于条达,致冲任不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则血海满盈不得时,月经前后见虚火上炎之象,青春痘加重。肾为先天之本,主司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功,若原本肾阴不足,其阴阳平衡失调,会导致女子二七、男子二八相火亢盛,天癸过旺,早期发育,面生粉刺。素体阳盛,易热易火,灼伤津液;肾阴不足,阴液失于濡养,日久炼液为痰,痰凝气结·,血瘀不通,发为结节、囊肿。
用中医中药治疗青春痘讲究的是辨证论治,目前对青春痘的辨证分型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临床所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型:肺经风热型、湿热蕴结型、痰湿凝结型。或分为肺经风热、脾胃湿热、肝郁气结、瘀血阻滞、痰湿凝结、热毒蕴结、冲任不调七型。
肺经风热型
征候:油性皮肤多见。丘疹呈红色,或有痒痛,多分布于鼻周。可有口干,舌红,苔薄黄、便黄,大便干燥,脉浮数。
治则:宜清肺散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枇杷叶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野菊花10克,白茅根30克,黄连10克,赤芍10克,生槐米15克,金银花20克,当归10克,苦参10克。
方解:枇杷清肺饮原方出自《医宗金鉴》,本方取枇杷叶苦平,性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两药俱人肺经,清肃肺热为君药。黄芩、黄连、金银花、野菊清热解毒燥湿为臣。当归、苦参、栀子、赤芍、白茅根、生槐米清热凉血共为佐使。有脓疱加公英、地丁;口渴加生石膏、知母;便干加生大黄。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饭后分温服。
饮食调养:枇杷薏苡仁粥:生薏苡仁100克,鲜枇杷60克(去皮核),枇杷叶10克。先将枇杷叶洗净切碎,煮沸10~15分钟,捞去渣后,纳入薏苡仁煮粥,粥熟后切碎枇杷果肉,放人其中搅匀即可。
中药外治:选择中药大黄、硫黄、丹参、冰片各等量,研成极细末,与适量大豆粉混合,加基质调成稀膏,敷于面上。7—10天1次,3次1疗程。
针灸疗法:主穴选择百会、尺泽、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配穴选四白、下关、颊车。用泻法,中等刺激,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0次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湿热蕴结型
征候:面部、胸背部或臀部皮疹较多。表现为结节及多数大小脓疱,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皮疹红肿疼痛。伴口臭口苦,大便黏滞不爽,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宜清热化湿通腑。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
茵陈3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益母草15克,大青叶20克,白鲜皮20克,大黄6克,甘草6克。
方解: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本方中茵陈蒿味苦性平,清热利湿,擅治湿疮、疥癣、风疹等皮肤病,故用为君药。栀子、黄芩、大黄清热燥湿,通腑泻热为臣药。大青叶、白鲜皮、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饮食调养:凉拌三苋:鲜苋菜、鲜冬苋菜、鲜马齿苋各100克,分别用开水焯至八成熟,捞出后浸入冷水中5~10分钟,取出控水,切段,适量加入调料后拌匀即可。
中药外治:与肺经风热方法相同。
针灸治疗:主穴选百会、大椎、曲池、合谷、肺俞、委中。配穴选内庭、足三里、脾俞,病变局部周围穴。脾俞用补法,其余均用泻法。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1次。
征候: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溏。
治则:宜消痰软坚,活血化瘀。
方药:化瘀散结丸加减
舌淡胖,苔薄,脉滑。
后背长痤疮怎么治疗
1、内服的药物主要是抗生素,以抗菌消炎为主,但有些药物含有四环霉素。如果长期服用,无形中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对孕妇尤其有禁忌。所以必须有医生的处方,并且在就医时必须跟医生沟通,自己是否曾服用过其他医生或其他医院开出的药方。
2、维A酸类药物治疗:维A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痤疮发病的4个主要环节:抑制皮脂腺功能;抗毛囊皮脂导管角化;抑制毛囊皮脂导管内微生物的生长;抑制炎症。所以,维A酸类药物是治疗痤疮最为有效的药物种类之一。
3、新型治疗,除沿用中医痤疮组合配方传统辨证分型进行论治外,强调内治与外治并重,辨证治疗与专方治疗并重,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创新,如在服药方面,有采用周期服药法治疗女性患者。近年来也开始引起重视,如进行了血清锌、铜及维生素A、E值的测定,结果发现,均比健康人明显降低,提示了痤疮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均呈紊乱现象。实验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较正常人为高,且较正常人产生过多的皮脂。这些均显示皮脂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与中医痤疮组合配方认为瘀血、湿热致病说颇为吻合。光动力疗法:非热效应光动力痤疮治疗系统是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其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这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化学反应。
4、青春痘的正确处理方法是禁止挤压或针清,保持患处清洁并请医生治疗,一定要请专业医生治疗,不要自己乱挤。挤压后毛囊结构变形,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毁容。
中医痤疮粉刺治疗有哪些优势
优势一:不手术:说起手术,很多朋友便会从心底产生一种惧怕感。因为手术,患者要承受很多的痛苦。所有手术类治疗方式都存在手术风险,且痛苦大、费用高;效果大多数无法术前100%确定,存在重复手术治疗的风险,且会修复原有疤痕又留下手术疤痕。
优势二:不激光:激光治疗疤痕疙瘩,虽然很有效果,但是却可以对人体产生很多副作用。使用激光治疗疤痕,不可避免会伤及正常的表皮,所以治疗后极易留下新疤痕,并可能导致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且治疗过程痛苦。
优势三:不口服药物:药物治疗疾病虽然不痛苦,但是效果往往非常的慢,患者朋友需要坚持很长的时间。口服药物对疤痕修复效果有限,但副作用很大。没有针对性用药不仅不能修复疤痕,甚至会加速疤痕细胞生长。
优势四:不植皮:植皮手术在疤痕修复不可避免存在修复部位肤色不均,色差较大的问题。且植皮手术往往都会身上增加更多的疤痕。
优势五:不外用激素类化学药物:外用激素类化学物质在疤痕修复治疗中见效慢,且激素类化学物质还会伤害正常皮肤组织,影响最后修复效果。
优势六:见效更快速:中医纯物理12分型疤痕治疗体系,将疤痕系统分型,区分研究。在保证修复无伤害的基础上,见效更快速!
优势七:效果更明显:中医纯物理12分型疤痕治疗体系理论基础建立2000多年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上,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实践。相对现代医学其他治疗方式经验更丰富,效果更明显!
优势八:费用更低:中医纯物理12分型疤痕治疗体系采用纯物理治疗方式,减少了仪器、手术、药物等诸多收费高昂的项目,费用更低!
优势九:受益更多:中医认为疤痕的是瘀血、痰饮、浊气停留于体表组织而产生的赘生物。疤痕修复需要先通络、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不仅能完美修复疤痕,还能调节人身体机能,跟其他治疗方式相比,有更多的受益!
如何消除后背的痤疮
后背长痤疮原因
由于背部皮肤没有面部清洁那么方便,所以角质层会比脸部厚,加上衣物闷热,易滋生细菌,而出汗出油也多,所以角质太厚会导致痘痘的产生。背部长痘痘也是毛孔油脂堵塞引起,通常是因为我们都洗不到背后而造成的,而或者我们长期处在空气质量低的环境下,毛孔内难免会堆积了许多的肉眼看不到的小细尘,如果不能砌底清除,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毛孔堵塞。
后背长痤疮怎么办
1、内服的药物
主要是抗生素,以抗菌消炎为主,但有些药物含有四环霉素。如果长期服用,无形中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对孕妇尤其有禁忌。所以必须有医生的处方,并且在就医时必须跟医生沟通,自己是否曾服用过其他医生或其他医院开出的药方。
2、维A酸类药物治疗
维A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痤疮发病的4个主要环节:抑制皮脂腺功能;抗毛囊皮脂导管角化;抑制毛囊皮脂导管内微生物的生长;抑制炎症。所以,维A酸类药物是治疗痤疮最为有效的药物种类之一。
3、新型治疗
除沿用中医痤疮组合配方传统辨证分型进行论治外,强调内治与外治并重,辨证治疗与专方治疗并重,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创新,如在服药方面,有采用周期服药法治疗女性患者。近年来也开始引起重视,如进行了血清锌、铜及维生素A、E值的测定,结果发现,均比健康人明显降低,提示了痤疮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均呈紊乱现象。实验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较正常人为高,且较正常人产生过多的皮脂。这些均显示皮脂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与中医痤疮组合配方认为瘀血、湿热致病说颇为吻合。
4、光动力疗法
非热效应光动力痤疮治疗系统是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其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这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化学反应。
中医点穴治痤疮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渗透在不同的科室。大家可能只知道美容业去痘去痤疮,却不知道其实中医治疗痤疮的历史要比现代美容业早很多。或是说其实美容这一科,自古中医中就有。用中医方法治疗痤疮,不但效果好,而且是对症施治,可以除根。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医是如何用针炙治疗痤疮的。
痤疮(俗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青春期的男女。此病病程缠绵,一般药物难以控制。
痤疮其发病原因有很多,中医认为多数是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肺胃郁热,上蒸颜面而致,其证多属实证。且与患者心情有关,如果长期精神不舒,热毒之邪乘虚而入,客于肌腠之间,或流窜于经络,以致气血脉络受阻,瘀久化腐成脓而致脓疮。中医学采用点刺大椎放血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甚速。
治疗方法
患者端坐,头颈部稍向前倾,颈部大椎穴充分暴露。用碘伏将患者大椎处消毒,取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快速点刺大椎穴,一般点刺3~5下,点刺深度中等,再在大椎处快速拔上火罐放血,放血量约3~5毫升,每星期2次,8次为一疗程。
根据实则泻之的原则,故采取三棱针点刺放血疗法。督脉为阳经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阳经又常为热毒之邪蕴积。大椎及督脉穴,又是手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有诸阳之会之称。在大椎处放血能泻肺胃蕴热,起到条达气机、泻热散结、活血化瘀之功。
中医还有许多美容去痤疮的方法,例如按摩,中药调理等等,在我们中医养生栏目里会陆继为您介绍。
后背长痤疮怎么办
生活中有很多人身上长痤疮,它可以长在身体的很多部位,但后背长痤疮并不少见,但很多人却拿它没办法,不知道该怎么消除后背上的痤疮。其实想要消除后背上的痤疮并不是难事,只是你没找对方法而已。想知道后背长痤疮是什么原因以及痤疮怎么治疗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后背长痤疮原因
由于背部皮肤没有面部清洁那么方便,所以角质层会比脸部厚,加上衣物闷热,易滋生细菌,而出汗出油也多,所以角质太厚会导致痘痘的产生。背部长痘痘也是毛孔油脂堵塞引起,通常是因为我们都洗不到背后而造成的,而或者我们长期处在空气质量低的环境下,毛孔内难免会堆积了许多的肉眼看不到的小细尘,如果不能砌底清除,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毛孔堵塞。
后背长痤疮怎么办
1、内服的药物
主要是抗生素,以抗菌消炎为主,但有些药物含有四环霉素。如果长期服用,无形中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对孕妇尤其有禁忌。所以必须有医生的处方,并且在就医时必须跟医生沟通,自己是否曾服用过其他医生或其他医院开出的药方。
2、维A酸类药物治疗
维A酸类药物治疗痤疮可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痤疮发病的4个主要环节:抑制皮脂腺功能;抗毛囊皮脂导管角化;抑制毛囊皮脂导管内微生物的生长;抑制炎症。所以,维A酸类药物是治疗痤疮最为有效的药物种类之一。
3、新型治疗
除沿用中医痤疮组合配方传统辨证分型进行论治外,强调内治与外治并重,辨证治疗与专方治疗并重,另一方面,在治法上亦有所创新,如在服药方面,有采用周期服药法治疗女性患者。近年来也开始引起重视,如进行了血清锌、铜及维生素A、E值的测定,结果发现,均比健康人明显降低,提示了痤疮患者体内微量元素代谢均呈紊乱现象。实验研究亦表明,患者的血粘度较正常人为高,且较正常人产生过多的皮脂。这些均显示皮脂代谢紊乱,血液循环不良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与中医痤疮组合配方认为瘀血、湿热致病说颇为吻合。
4、光动力疗法
非热效应光动力痤疮治疗系统是利用光动力效应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其作用基础是光动力效应。这是一种有氧分子参与的、伴随生物效应的光化学反应。
中医痤疮治疗的特点
年轻人很注重面子问题的,尤其是年轻女孩子。什么谈恋爱、找工作啊,跟一个良好的形象关系太大了。作为男生,谁喜欢找一个满脸“碉堡”的女生呢!哈哈!
不仅年轻人治疗痤疮的中年女士也不少呢。我想,面子问题是所有女性所关注的。关痤疮治疗的相关问题,患者常常有病乱投医,很容易进入医疗的误区。花钱倒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对身体和容颜造成损害。很多患者都很容易进入痤疮治疗的误区。下面我就简要介绍一下痤疮的诊断和中医治疗。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其特征,常伴皮脂溢出,多发生于15~35岁男女青年。痤疮的中医治疗效果非常不错。但必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内服药物和外用两相结合。我一般是既给患者开内服中药,同时调配中药外用液,中医非常讲究辨证论治,所以我的每一个客户的配方都是不一样的,就象裁缝做衣服,要“量体裁衣”。在治疗痤疮方面,存在很多误区: 一提到痤疮,就认为是有“火毒”,大肆运用凉性的药物。我有个客户,治疗痤疮,一味使用寒凉的药物,到头来痤疮没治好,反倒把胃弄出了“胃寒”的毛病。其实,根据中医理论,痤疮的证型虽以火毒的居多,但脾虚、阳虚和阴虚火旺的也不少,我曾治疗一个高中女孩,就主要是用甘温的健脾益气中药治疗,效果非常好,她也曾用清热解毒的中药,痘逗就是不下去。看来中医的辨证论治真的是很重要。 单纯注重局部用药。很多药商推出了治疗痘痘的成药,声称疗效有多么好。是啊,运用这些药物,痘痘是很快就下去了(可能里面加了激素),但一停药,马上就又长起来了,我在临床实践中遇到好多这种情况。而且这些所谓的“特效药”,价格可不菲哦!其实,在痘痘的中医治疗中,整体概念非常有优势。局部治疗只是治标,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这就难怪很快就长出新的痘痘了。所以,我在给客户配制中药面膜方的时候,一般要求要内服中药以进行整体调理。
但看到我的客户更健康、更美丽,生活得更美好!我就非常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