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哪些
支气管肺炎临床诊断的敏感指标有哪些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发热、咳嗽、呼吸快,听诊可闻及湿喷音等临床表现。20世纪90年代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特别强调呼吸增快是肺炎主要表现,出现下胸壁凹陷和安静时喉鸣表明有重度肺炎,这为基层医务人员和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者诊断肺炎提供了依据。呼吸增快在保持患儿安静的情况下计数1分钟呼吸次数。因为小婴儿的呼吸频率不稳定,偶尔有数秒钟的间歇,随之有一非常快速的呼吸阶段,所以一定要数满60秒钟。小于2个月的小儿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60次/分、2-12个月小儿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50次/分、1-5岁小儿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40次/分为呼吸增快。体温在39度以上的发热患儿,在没有肺炎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呼吸次数超过正常。应该注意观察和鉴别。胸凹陷患儿吸气时胸壁下部内陷为胸凹陷。是由于肺组织弹性差,吸气费力而出现。下胸壁凹陷比肋间凹陷更为特异。肋间凹陷发生在肋骨间的软组织,不涉及到胸壁骨骼的凹陷。胸凹陷应该在患儿安静时持续存在。胸凹陷不一定伴有呼吸增快。如果患儿疲乏同时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扩张肺部时,呼吸频率就会减少。有胸凹陷的患儿比没有胸凹陷、只有呼吸增快患儿因肺炎死亡的危险性大得多。
小儿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区别
急性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的区分主要依据胸片,其实这是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打个比方,支气管炎是发生在“走廊”,而肺炎则是病原体侵犯到各个“房间”里面了,如果是三层楼,中间二楼发生上述病变,我们就称作为中叶肺炎或支气管炎,顶楼则称为上叶肺炎或支气管炎,其他类推。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变应原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主要症状主要为咳嗽和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温突然变冷时。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支气管肺炎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故又分称为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和病毒性支气管肺炎,细菌性肺炎主要因肺炎球菌所致,而病毒性肺炎主要由腺病毒引起。婴幼儿防御功能差,肺脏发育不成熟,故2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之后,以冬春季最多见。
主要需要区别急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了解炎症的病变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以便加有针对性的治疗。
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为: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或突然出现干咳,以后有分泌物,咳嗽时可伴呕吐,体温可高、可低,治疗2~3天热可退,伴头痛、纳呆、乏力,咳嗽大约持续7~10天。听诊时,双肺可听到痰鸣音、鼾音或湿罗音(以大、中水泡音为主),咳出分泌物后,罗音可暂时减少或消失。这是支气管炎时罗音性质的一典型的重要体征,也是和支气管肺炎的罗音的鉴别点。
如果发热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呼吸急促,症状有加重趋势,此时,肺部尤其肺底部可听到较深的细小水泡音,即使为数很少,也表示病变已波及肺泡组织,即可诊断为肺炎。
另外,1岁以下婴儿期发生的急性支气管炎,大多症状较重。也就是说,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支气管肺炎相近似,此时可及早按肺炎处理,以达到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早期治愈的目的。
病人有以下症状 则考虑肺炎
非流感季节的时候忽然发烧,咳嗽,胸痛,累,无明显其它症状是会考虑
感冒症状明显,咳嗽,发烧超过5-6天还烧,会考虑
感冒过了之后咳嗽了几天,应该要好了没有好,加重,或伴随低烧,喘不过气来,要考虑
还有就是咳嗽了几个礼拜,发烧,盗汗,体重减轻也要考虑
肺炎的确诊主要还是靠胸部的X-光,临床症状吻合加上胸透异常,就可以诊断肺炎了。只不过如果在病程初期就拍片子,不一定看得出什么来。
验血不是很准确,我们常看到肺炎严重的病人白细胞都还在正常范围内的,甚至连血沉,C-反应蛋白都不太高,因此它们可以做来参考,但结果正常不能排除肺炎,如果怀疑,还是建议做个胸透。
至于听诊器听肺部能不能诊断肺炎,有些高手可能可以,我没有那么厉害,除非很明显,尤其孩子哭闹的时候不容易听。听诊器如果能替代胸透那拍胸部X-光的人就少多了
但由于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马上去拍张X-光片,也不是所有的诊所都能拍片子,常常如果病情吻合,听诊有些异常,病人状况不太好,有时候就会凭经验以肺炎为诊断给药治疗了。
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
老年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性进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无相应病理所见的“错诊率”为10.8%-39.3%。
老年肺炎大致有如下临床特点:
(1)多无发热、咯痰等典型症状,有症状者仅占35%。
(2)首发症为呼吸加速及呼吸困难者占56%,或有意识障碍、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无症状者占10%。
(3)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胸部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或伴有呼吸音减弱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4)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高,但半数以上可见核左移、c反应蛋白阳性、血沉快等炎症表现。
(5)动脉血气分析:可出现动脉氧分压下降,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因肺泡换气不良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6)胸部x线片呈支气管肺炎形态者比大叶肺炎更多见。
(7)老年肺炎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因并发慢性病者多,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肺炎的检查诊断
诊断检查:
肺炎诊断应依靠某一地区流行的病原体的流行病学情况(尤其病毒感染),临床症状、体征、X线检查及实验室辅助检查全面综合分析,当临床符合肺炎而胸部X线检查阴性时则可按肺炎试验治疗。
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四唑氮蓝试验( NBT),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可做胸部CT。
病原学检查:
1.小儿肺炎细菌病原诊断
口咽部痰液涂片镜检细菌很难确定病原菌是否来自肺部,仅有参考价值,自气管取痰液、胸积液、血液细菌培养结果较可靠,间时作药物敏感试验。如有条件亦可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取得肺灌洗液或肺组织穿刺物培养致病菌,所得结果最为可靠。
2.小儿肺炎病毒病原诊断
常用的传统的诊断方法是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及采取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查特异性病毒抗体,该技术可靠、敏感、特异、重复性好,而且病毒变异株的发现为免疫预防与各项基础研究提供了保证。故一直被当作诊断小儿肺炎的传统的“金标准”。但此法出结果时间长,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快速诊断方法进展较快,指导临床的病原诊断意义较大。常用的有免疫荧光技术,本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检测手段,费时短,仅需几小时就能出报告,具有特异、敏感、操作简易的特点。该技术既可检测病毒抗原也可检测患儿的血清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也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小儿肺炎的病毒病原检测。
诊断步骤
1.确定肺炎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确定肺炎诊断,注意与肺结核、肺癌、急性肺脓肿等疾病鉴别。
2.根据患病环境区分
区分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
3.评估肺炎严重程度
评估肺炎的严重程度对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十分重要。
根据美国感染疾病学会/美国胸科协会2007年关于成人CAP共识指南,重症肺炎的主要诊断标准为:①需要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次要诊断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氧合指数(PaO2/FiO2)≤250;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定向障碍;⑤氮质血症(BUN>20mg/dl);⑥白细胞减少(WBC<4.0×10^9/L_);⑦血小板减少(<10.0 ×10^9/L);⑧低体温;⑨低血压。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以上次要标准者可诊断重症肺炎,考虑收入ICU治疗。
4.确定病原体
采用留取痰液、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防污染毛刷、支气管肺泡灌洗、经皮细针吸检等方式收集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培养,也可采用血培养和胸腔积液培养的方式获得病原学结果。
老年肺炎的检查
一、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胸部CT经常能提供有关X线浸润病因的重要附加信息。
二、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为传统的确定肺炎病因的第一步,老年人由于不能适当地咳嗽或配合,痰标本的合格率仅为1/3,合格的痰标本为多形核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对高质量的痰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可为临床决策提供足够敏感和特异的信息。
痰培养对肺炎诊断的可信性很小,由于老年人难以得到满意的痰标本,培养前应检查痰标本的质量,避免用不满意的痰标本作为细菌学诊断依据,肺炎链球菌培养困难,易导致假阳性结果,肺炎链球菌或流感杆菌肺炎菌血症时培养的阳性率为<50%,多种潜在病原体的发现常使诊断混乱,并且上呼吸道定植的G -菌经常污染痰标本,因此,除非怀疑结核真菌时,不推荐痰培养作为老年肺炎的主要检查,对于合格的下呼吸道痰培养,反复找到同一种革兰阴性菌(GNB)是有诊断价值的。
三、血培养
大约10%老年肺炎患者血培养可分离到特异病原体,并且很少对治疗引起错误的导向,目前认为,对非危重老年CAP病人来说,血培养不应列为常规检查,但对于早期治疗无效的病人血培养是有价值的。
四、胸水培养
肺炎病人的胸腔渗出液抽吸后作胸水细菌学检查,对肺炎链球菌感染者常可检测到病原菌。
五、企图侵袭性检查
对于老年肺炎患者,这些检查仅偶尔应用,以提供病原学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一般健康老年人是安全和可以接受的,但随着临床表现和慢性基础病的加重,其危险性也增加,由于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常规纤维支气管镜已被双套管保护毛刷取标本及保护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ceolar lavage,BAL, 中在纤维支气管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BAL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取肺泡表面洗液进行炎症与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检查的方法,与支气管冲洗少量液体注入支气管和灌注大量的液体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不同,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各项检验,对一些下呼吸道疾病和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所取代,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尚可获得抗体包被的细菌,有利于下呼吸道感染和口咽部病原体繁殖的鉴别,尽管这些技术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不推荐作为老年肺炎的常规诊断方法,然而,对于
(1)需住ICU的严重肺炎;
(2)进行性加重的肺炎,特别是机械通气的肺炎病人;
(3)怀疑为少见病原体感染,如结核杆菌,曲菌感染;
(4)任何延迟吸收肺炎和进展性肺炎;
(5)大多数免疫功能低下病人。
应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经胸壁针吸(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TNA)采样可使80%的肺炎病人获得特异性病原学诊断,但气胸和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因此,通常仅用于诊断困难和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病人。
经气管吸引(transtracheal aspiration,TTA)对于有经验的医师,这是一种相对可靠的确诊方法,但假阳性率高,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并发症,或不易被病人接受,因此,近年该方法的应用呈下降趋势。
老年肺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胸部CT经常能提供有关X线浸润病因的重要附加信息。
二、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为传统的确定肺炎病因的第一步。老年人由于不能适当地咳嗽或配合,痰标本的合格率仅为1/3。合格的痰标本为多形核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对高质量的痰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可为临床决策提供足够敏感和特异的信息。
痰培养对肺炎诊断的可信性很小。由于老年人难以得到满意的痰标本,培养前应检查痰标本的质量,避免用不满意的痰标本作为细菌学诊断依据。肺炎链球菌培养困难,易导致假阳性结果。肺炎链球菌或流感杆菌肺炎菌血症时培养的阳性率为<50%。多种潜在病原体的发现常使诊断混乱,并且上呼吸道定植的G -菌经常污染痰标本。因此,除非怀疑结核真菌时,不推荐痰培养作为老年肺炎的主要检查。对于合格的下呼吸道痰培养,反复找到同一种革兰阴性菌(GNB)是有诊断价值的。
三、血培养
大约10%老年肺炎患者血培养可分离到特异病原体,并且很少对治疗引起错误的导向。目前认为,对非危重老年CAP病人来说,血培养不应列为常规检查。但对于早期治疗无效的病人血培养是有价值的。
四、胸水培养
肺炎病人的胸腔渗出液抽吸后作胸水细菌学检查,对肺炎链球菌感染者常可检测到病原菌。
五、企图侵袭性检查
对于老年肺炎患者,这些检查仅偶尔应用,以提供病原学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一般健康老年人是安全和可以接受的,但随着临床表现和慢性基础病的加重,其危险性也增加。由于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常规纤维支气管镜已被双套管保护毛刷取标本及保护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ceolar lavage,BAL, 中在纤维支气管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BAL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取肺泡表面洗液进行炎症与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检查的方法。与支气管冲洗少量液体注入支气管和灌注大量的液体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不同,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各项检验,对一些下呼吸道疾病和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所取代。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尚可获得抗体包被的细菌,有利于下呼吸道感染和口咽部病原体繁殖的鉴别。尽管这些技术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不推荐作为老年肺炎的常规诊断方法。然而,对于
(1)需住ICU的严重肺炎;
(2)进行性加重的肺炎,特别是机械通气的肺炎病人;
(3)怀疑为少见病原体感染,如结核杆菌、曲菌感染;
(4)任何延迟吸收肺炎和进展性肺炎;
(5)大多数免疫功能低下病人,
支气管肺炎一般都会出现发热
支气管肺炎一般都会出现发热,一大多数的疾病首发症状都是这点,因此人们总是不会重视。那么支气管肺炎的症状还有什么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让权威专家来为我们解说下。
根据急性起病、呼吸道症状及体征,一般临床诊断不难。必要时可做X线透视、胸片检查,或咽试子、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其它病原学检查包括抗原和抗体检测。白细胞明显升高和粒细胞增多、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时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
一般症状起病急骤或迟缓。骤发的有发热、拒食或呕吐、嗜睡或烦躁、喘憋等症状。发病前可先有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体温多在38~39℃,亦可高达40℃左右,大多为驰型或规则发热。这是常见的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和肺部体征均不明显。常见拒食、呛奶、呕吐或呼吸困难都是支气管肺炎的症状。
老年肺炎怎么治疗
1、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胸部CT经常能提供有关X线浸润病因的重要附加信息。
2、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为传统的确定肺炎病因的第一步。老年人由于不能适当地咳嗽或配合,痰标本的合格率仅为1/3。合格的痰标本为多形核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对高质量的痰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可为临床决策提供足够敏感和特异的信息。
痰培养对肺炎诊断的可信性很小。由于老年人难以得到满意的痰标本,培养前应检查痰标本的质量,避免用不满意的痰标本作为细菌学诊断依据。肺炎链球菌培养困难,易导致假阳性结果。肺炎链球菌或流感杆菌肺炎菌血症时培养的阳性率为<50%。多种潜在病原体的发现常使诊断混乱,并且上呼吸道定植的G-菌经常污染痰标本。因此,除非怀疑结核真菌时,不推荐痰培养作为老年肺炎的主要检查。对于合格的下呼吸道痰培养,反复找到同一种革兰阴性菌(GNB)是有诊断价值的。
3、血培养
大约10%老年肺炎患者血培养可分离到特异病原体,并且很少对治疗引起错误的导向。目前认为,对非危重老年CAP病人来说,血培养不应列为常规检查。但对于早期治疗无效的病人血培养是有价值的。
4、胸水培养
肺炎病人的胸腔渗出液抽吸后作胸水细菌学检查,对肺炎链球菌感染者常可检测到病原菌。
5、企图侵袭性检查
对于老年肺炎患者,这些检查仅偶尔应用,以提供病原学诊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于一般健康老年人是安全和可以接受的,但随着临床表现和慢性基础病的加重,其危险性也增加。由于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常规纤维支气管镜已被双套管保护毛刷取标本及保护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ceolarlavage,BAL,中在纤维支气管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BAL是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取肺泡表面洗液进行炎症与免疫细胞及可溶性物质检查的方法。与支气管冲洗少量液体注入支气管和灌注大量的液体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不同,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的各项检验,对一些下呼吸道疾病和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尚可获得抗体包被的细菌,有利于下呼吸道感染和口咽部病原体繁殖的鉴别。尽管这些技术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不推荐作为老年肺炎的常规诊断方法。
(1)需住ICU的严重肺炎;
(2)进行性加重的肺炎,特别是机械通气的肺炎病人;
(3)怀疑为少见病原体感染,如结核杆菌、曲菌感染;
(4)任何延迟吸收肺炎和进展性肺炎;
(5)大多数免疫功能低下病人,
应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经胸壁针吸(transthoracicneedleaspiration,TNA)采样可使80%的肺炎病人获得特异性病原学诊断。但气胸和咯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因此,通常仅用于诊断困难和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病人。
经气管吸引(transtrachealaspiration,TTA)对于有经验的医师,这是一种相对可靠的确诊方法。但假阳性率高,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并发症,或不易被病人接受。因此,近年该方法的应用呈下降趋势。
6、其他实验室检查
血清学检查它是经常用于老年CAP病人的主要检查,尤其是怀疑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主要引起呼吸道和肺部感染。肺炎衣原体第一个代表菌株TW~183株,是1965后从台湾省分离出来的,1983年又自美国西点城一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咽部分离出另一株衣原体定名为AR~39。后又发现这两株衣原体为同一菌株,乃取名TWAR。该菌具有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特点,不但常导致肺炎、支气管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且和动脉硬化性心管疾患的发病有关。TWAR组原体形态与沙眼和鹦鹉热衣原体呈圆形的原体很不相同,而且虽然属特异性抗原相同,但其他特异性抗原血清学特征却不同。TWAR相关的疾病大多为肺炎和支气管炎,肺炎以老年人最多,其次为20岁以下者。多数研究表明,TWAR在肺炎的常见病因中居第3或第4位。肺炎衣原体与鹦鹉热和砂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的微生物学检查可进行病原体分离和PCR试验。衣原体、军团菌和各种病毒感染(A型和B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1、2、3型副流感病毒)时应用。由于恢复期病人阳性抗体滴度至少需在病后2~3周出现,其价值主要在于流行病学的调查,而不是用于临床诊断。反向免疫电泳和乳胶凝集试验,同于敏感性差异大(20%~90%)和明显的假阳性,在肺炎常见病原学的诊断方面应用受限。因此,血清学检查对老年肺炎的诊断意义不大。
DNA探针和PCR技术已用于常见的肺炎链球菌和少见的结核菌等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其敏感性高,假阳性率也高,在肺炎常规检查中的地位尚待确立。
血液分析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正常,可出现核左移。血气分析患者可出现低氧血症,呼吸衰竭,酸碱失衡。老年肺炎血生化检查易出现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肺炎的特点是什么
老年人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症状,症状多不典型,病情进 展快,易发生漏诊、错诊。据文献报道,病理证实为肺炎但临床 未能诊断的“漏诊率”为3.3% -61.4%;而临床诊断为肺炎但 无相应病理所见的“错诊率”为10.8% 39.3%。老年人肺炎大 致有如下临床特点:多无发热、咳痰等典型症状,有症状者仅占35%。首发为呼吸加速及呼吸困难者占56%,或有意识障碍、 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无症状者占10%。体征可出现脉速、呼吸快,胸部听诊可闻及湿性啰音, 或伴有呼吸音减弱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高,但半数以上可见核左移反应蛋白阳性、血沉快等炎症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可出现动脉氧分压下降,合并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时,因肺泡换气不良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胸部X线片呈支气管肺炎形态者比大叶肺炎更多见。老年人肺炎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因并发慢 性病者多,易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肺炎支气管扩张怎么办?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病死率和玹死亡率更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均居首位。在我国,肺炎占儿科住院患者24.5%~65.2%;5岁以下儿童每年105万死亡病例中,死于肺炎者占30万为此年龄组儿童第一位死因。根据国内16个单位的儿科统计,22504例肺炎住院病例中支气管肺炎占93.7%,多见于婴幼儿。
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性微生物较多,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按病理形态的改变分为一般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两类。前者多由细菌所致,后者则以病毒为主。临床常笼统地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结合X线胸片所见,诊断多不困难。根据急性起病,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固定性的中、细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有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为支气管肺炎。
怎么样?看完了上面关于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的资料,您是不是最支气管肺炎的料及又进了一步?如果您有患有支气管肺炎的话,建议您去医院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