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痢疾按摩法 揉天枢

小儿痢疾按摩法 揉天枢

位置:天枢穴位于小儿脐旁,水平肚脐旁开2寸。

推拿方法:用食指、中指指端螺纹面着力,在小儿腹部肚脐两旁的天枢穴处按揉100次。

宝宝便秘的按摩手法 揉天枢

位置:天枢穴,即与肚脐平行,往外(腰间)2寸的两个点。

按摩方法:让宝宝仰卧,妈妈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天枢穴,1秒揉1-2次,共揉3分钟,约100-150次。能疏调大肠,理气行滞、消食等,治疗宝宝腹胀腹痛、便秘。

小儿腹痛推拿按摩 揉天枢穴

位置:天枢穴位于平脐旁开2寸处,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将手指虎口张开,分别用拇指指腹和食指指腹对应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同时按揉50-100次。

小儿痢疾按摩图解 清小肠

位置:在小指尺侧缘,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推拿方法:患儿立掌,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侧握小儿四指,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200次。

没有止泻药如何快速止泻 按摩法

定位:位于足拇趾第2趾中间向里2厘米处,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顶住下痢穴,用力按压5-6秒后抬起,过1-2秒后再按压,如此重复15-20次,左右脚交替进行。

功效:下痢穴是治疗腹泻的特效经验穴,出现腹泻就应该立即按压此穴,一般情况下,按压后便意会逐渐消失,如果腹泻严重,按压后症状也会减轻。

定位:位于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左右共2穴。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端或掌面按在天枢穴,稍用力下按并揉动3-5分钟。

功效:天枢穴属胃经,又为大肠之募穴,故既能治胃部疾病,又能治肠道疾病,加上天枢穴有十分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止泻,又能通便,所以按摩该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腹泻,腹胀,腹痛,痢疾,便秘,胃痛,呕吐等肠胃道疾病。

治小儿痢疾的便方

方1

【组成】生大蒜适量。

【用法】生食,每次2~3 瓣,每日3~4 次,吃饭时同吃,或将大蒜数瓣捣烂泥,入1 小杯醋中浸渍,缓缓食,或将大蒜1~2 头捣烂贴病儿两足心。

【主治】小儿痢疾,湿热阻滞肠道,证见发热或有恶寒,腹痛,便稀黄绿,杂有粘液或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舌质红,苔白腻,脉象滑数或濡数。

方2

【组成】山楂30 克,细茶5 克,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儿痢疾,湿热阻滞肠道。

方3

【组成】大蒜、淡豆豉各等量。

【用法】大蒜去皮与淡豆豉共捣烂如泥状,每次5~10 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 次。

【主治】小儿血痢。证见痢下脓血,以血为主。里急后重,腹痛。

方4

【组成】鸡蛋1 个、生姜汁适量。

【用法】鸡蛋煮熟(去蛋清用蛋黄),以生姜汁研和食之。

【主治】小儿气虚久痢,证见面色少华,倦怠乏力,纳差食少,痢下粘冻。

方5

【组成】生姜、绿茶各9 克。

【用法】水煎分服。

【主治】小儿痢疾,下利赤白脓血。

方6

【组成】大蒜适量。

【用法】捣如泥,贴脐中。

【主治】小儿痢疾。

方7

【组成】绿茶末。

【用法】每次0.5~1 克,每日3 次,温开水送服。

【主治】小儿细菌性痢疾。

方8

【组成】绿茶5 克、蜂蜜30 克。

【用法】绿茶浓煎,兑入蜂蜜,温服,每日3 次。

【主治】小儿痢疾。

小儿痢疾按摩法 清胃经

位置:胃经位于小儿拇指掌面近掌端的第一指节处,呈一条短直线。

推法方法:用拇指指端由小儿拇指第一节处向小儿指根方向直推为清胃经,直推100次。

小儿痢疾的病因

小儿痢疾虐在儿身,疼在娘心啊。那么,小儿痢疾是怎么回事?小儿痢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儿痢疾的病因吧!

1、引起小儿痢疾的痢疾杆菌可在动物性食品和一些熟蔬菜、凉粉等植物性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散发。

2、如不注意水源的选择和注重水的消毒,那么容易发生水源传播,引起暴发流行。

3、苍蝇生活于粪便与污染物中,蝇体带菌率可达8%~30%。在卫生条件不良的情况下,苍蝇会污染饮食,传播小儿痢疾。

4、另外,婴幼儿饮食趋于多样化,有的婴儿辅食增加过早,品种增加过多,也是引起痢疾的原因之一。例如刚刚满月不久的婴儿,家长就开始给喂西瓜水、苹果泥等,有的家长甚至过早地给孩子进食鱼虾、肉松等。这些食品在保存和喂饭过程中,很容易被病菌污染,因而增加了感染机会。

相关推荐

胃下垂最佳治疗方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称为胃下垂。轻度胃下垂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者常出现胃肠动力差,消化不良的症状。临床诊断以X线、钡餐透视、B超检查为主,可以确诊。那我们可以怎样治疗胃下垂呢?今天我们来介绍下按摩治疗胃下垂。 胃下垂治则为健脾和胃、补中益气。 治疗胃下垂按摩一:基本治 (1)腹部操作:①取穴:鸠尾、中脘、气海、天枢。②手:一指禅推、、按、摩、托、振。③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位于其左侧,先用轻柔的一指禅推于腹部以鸠尾、中脘为重点,然后循序往下至

新生儿便秘如何按摩

新生儿便秘是常见的一种小儿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便秘后除了调节饮食外,还可以运用按摩的手来缓解新生儿便秘。 按摩一:按摩天枢 常用手 1、患儿仰卧,家长用大拇指点中脘、天枢、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用两手掌根着力,自膻中穴开始,往下按抚至脐下关元穴,反复操作10次。然后两手全掌着力交替进行,沿升、横、降结肠途径反复运摩5分钟。手要轻快、柔和、深浅适度,横结肠压力宜重,降结肠压力宜轻。 3、患儿俯卧,家长用大拇指推下七节骨500次,龟尾1分钟。 按摩二:按摩中脘 常用手

护理宝宝腹胀的按摩

A、如何缓解宝宝腹胀 按摩一 1.常用手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水分穴1分钟。 (3)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加 ①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婴儿腹胀如何缓解

按摩一 : 1、常用手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水分穴1分钟。 (3)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加 ①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

成人腹泻的推拿疗

【诊断和鉴别】 对本病的诊断可根据慢性腹痛排便异常、大便镜检可有粘液,但无脓细胞与红细胞。钡剂灌肠检查可见结肠痉挛,袋形增多,但粘膜纹正常。乙状结肠镜检查除可见乙状结肠痉挛外,无其他阳性发现,即可作出诊断。 主要与结肠癌、慢性痢疾进行鉴别。 1.结肠癌大多在中年以上,症状呈进行性恶化。大便镜检常有红细胞或隐血试验阳性。必要时应作肛指、乙状结肠镜或钡剂灌肠检查,以便确诊。 2.慢性痢疾多次大便镜检有脓细胞或红细胞,常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养体,或经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针对菌痢或阿米巴痢疾作治疗,效果明显。 【

小儿痢疾防治

1.宝宝必须隔离,将宝宝的床单被褥在阳光下曝晒,宝宝腹痛时腹部可放热水袋。 2.每次大便后妈妈要用温水给宝宝洗净臀部,并用5%鞣酸软膏涂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如有脱肛时,可用纱布或软的手纸涂上凡士林,托住脱垂的肛门,一面轻轻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复位。 3.呕吐频繁时,可短期禁食,或给予静脉补液。等病情好转,可给宝宝喂食些米粥、菜末粥、龙须面、小薄面片及面包、蛋糕、饼干、新鲜果汁、菜汁等低脂肪、少渣、半流质的食物。

如何区分小儿痢疾与普通腹泻

小儿痢疾预重于治,一旦儿童出现腹泻情况年轻的爸妈也不要慌张,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够区别小儿痢疾与儿童腹泻。科普书籍《痢疾防治240问》中医学专家就教授了如何通过小儿大便形状对比和小儿活动表现做出判断,从而给患儿施加正确的治疗的方式。 大便性状对比:开始时像普通腹泻一样,大便多为水样,伴有呕吐,之后大便次数会增多,但大便量却在减少,性状也改变为黏液并带血丝,有较重的臭味等。 活动表现对比:发生普通腹泻的患儿不太哭闹,大便次数多,食欲减弱,但精神状态还挺好。患痢疾的患儿体温会升高,精神萎靡、烦躁,甚至惊厥。排便前

小儿常按腹健康不积食

1、摔伤:儿童导致骨折的主要因素还有摔伤,其主要发生在游玩时因站立不稳或因玩具器械问题而造成的,如喜欢滑旱冰的孩子就容易发生摔倒导致骨折。 2、物体绊倒:此类原因常见于刚学着走路的儿童,因走路时摇摇晃晃,掌握不到平衡,所以在碰分腹推阴阳 位置:整个腹部。 操作方:用摩,称摩腹,3~5分钟;用分,称分腹推阴阳,50~100次。 功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主治腹泻、腹痛、厌食、呕吐、腹胀、疳积、便秘。 肚脐 位置:肚脐。 操作方: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抓住肚脐抖1~3分钟。 功用:温阳散寒、补益气

小儿急惊风怎么推拿

小儿急惊风的具体推拿手如下: 治:外感惊风者,主以疏风清热,熄风镇惊;痰湿惊风者,主以消食导滞,涤痰镇惊;惊恐痉厥者,主以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 开窍醒神:掐人中,拿合谷,掐五指节,端正,老龙,十宣,威宁,拿肩井,仆参。 止惊定搐:小天心,总筋,拿合谷,曲池,肩井,百虫,承山,委中。 熄风筋:清肝经,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捏脊,按阳陵泉,拿承山。 导痰化痰:清肺经,推膻中,天突,中脘,丰隆,按摩肺俞,猿猴摘果,按弦搓摩。 消食导积:补脾经,清大肠,板门,中脘,天枢,摩腹,脾俞,胃俞

婴儿腹胀按摩改善

按摩一 1.常用手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中指端膻中穴50次,然后用掌根直推膻中50次,再分腹阴阳30次。 (2)患儿仰卧,摩中脘5分钟,点水分穴1分钟。 (3)按足三里穴2分钟。 2.随证加减 (1)食积型: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舌苔厚腻。常用手加 ①板门50次,清大肠200次。 ②按天枢穴2分钟。 (2)痰阻型:腹胀满闷不舒,倦怠乏力,或咳嗽吐痰,痰粘不爽,舌苔厚腻。常用手加 ①退六腑300次。 ②按丰隆50次,脾俞穴1分钟。 (3)脾虚型:腹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