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流脑和乙脑的鉴别 流行季节不一样

流脑和乙脑的鉴别 流行季节不一样

流脑主要在冬末、春初季节流行;乙脑流行在夏、秋季节。

哪些疫苗是必须打的 乙脑疫苗

注射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点预防对象是6个月至10岁的小儿,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月进行,免疫期为1年,2岁、6岁、10岁各复种1次。

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传播途径不一样

流脑是咳嗽、喷嚏产生的飞沫借助空气,通过人的呼吸道传播;乙型脑炎是由于受到带有乙型脑炎病毒的蚊虫叮咬才得病的。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区别在哪里

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是有明显区别的。感染的病原体不同,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发病初期的症状不同等方面加以鉴别。流行性感冒常出现明显的聚集趋势,在发病的高发季节,如春季,应多多加以预防,比如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减少感冒的几率

麻痹与六种疾病的鉴别

麻痹的前驱期应与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胃肠炎等鉴别。瘫痪前期病人应与各种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弛缓性瘫痪的出现有助于诊断。还需与以下各病鉴别:

(一)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或称格林-贝尔综合

多见于年长儿,散发起病,无热或低热,伴轻度上呼吸道炎症状,逐渐出现弛缓性瘫痪,呈上行性、对称性,常伴感觉障碍。脑脊液有蛋白质增高而细胞少为其特点。瘫痪恢复较快而完全,少有后遗症。

(二)家族性周期性瘫痪

较少见,无热,突发瘫痪,对称性,进行迅速,可遍及全身。发作时血钾低,补钾后迅速恢复,但可复发。常有家族史。

(三)周围神经炎

可由白喉后神经炎、肌肉注射损伤、铅中毒、维生素B1缺乏、带状疱疹感染等引起。病史、体检查可资鉴别,脑脊液无变化。

(四)引起轻瘫的其他病毒感染

如柯萨奇、埃可病毒感染等,临床不易鉴别,如伴胸痛、皮疹等典型症状者,有助于鉴别。确诊有赖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

(五)流行性乙型脑炎

应与本病脑型鉴别。乙脑多发于夏秋季,起病急,常伴神志障碍。周围血和脑脊液中均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六)假性瘫痪

婴幼儿因损伤、骨折、关节炎、维生素C缺乏骨膜下血肿,可出现肢体活动受限,应仔细检查鉴别。

宝宝什么时候能打脑膜炎疫苗

脑膜炎疫苗并不是随便打的,了解好宝宝什么时期才适合打疫苗,将有助于保证宝宝的安全、健康。

流脑疫苗属于免疫规划内疫苗,适龄儿童如果没有禁忌症是必须接种的。流脑疫苗的免疫程序为7、10个月各接种一剂(多选用A群),3、6周岁各加强一剂(多选用A+C群)。

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岁。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

这两种疫苗都是预防脑膜炎的。

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首先,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

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

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虽然二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

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其次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最后,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法。

如何预防脑炎后遗症

1、是怎样预防乙脑。乙脑是蚊虫传染的,灭蚊是预防乙脑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除了消灭蚊子外,还防止蚊子叮咬,如装纱门、纱窗。睡觉的时候,可以挂上蚊帐或点上蚊香,另外,在乙脑流行期间,晚上最好不要让孩子光背在外面睡觉,以减少传染的机会。

10岁以下儿童应在4~5月份开始接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注射。据上海市传染病院统计,凡注射了疫苗的一般都不发病,即使发病也很轻。所以家长不应忽视按时给孩子注射乙脑预防针。

2、是做好疫苗预防。接种这是预防与控制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乙脑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占80%以上,5岁以下占50%。一般要求1岁接种2次,2岁加种1次,5岁再加种1次,共4次,若有遗漏者应去地区卫生服务中心补种,外来人口中有遗漏接种者也应去补种。

3、是加强动物传染源管理。搞好家禽、家畜棚舍的环境卫生。

4、是搞好预防接种及时注射乙脑疫苗。注射乙脑疫苗效果明显,保护率高。流行地区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乙脑灭活疫苗第一年需注射2次,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一次;减毒活疫苗不分初免,每年一针至6岁,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注射剂量为6~12个月婴儿0.25毫升;1~6岁0.5毫升;7~15岁1毫升;16岁以上每次2毫升。因为疫苗接种后,大约40天左右才产生免疫力,所以一定要提前接种。在乙脑流行季节,用大青叶、板兰根、银花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7天,有预防作用。平时要注意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普及乙脑的防病知识,及时发现病人,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尽量减少乙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接种乙脑疫苗的最佳时机

专家指出乙脑在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疗法,所以预防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其中以接种乙脑疫苗最为有效。人体接种乙脑疫苗后需经半个月至一个月时间方能产生免疫效果,因此接种工作一般在乙脑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接种对象以少年儿童及由非流行区进行流行区的人群为重点。

此外,由于蚊虫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因此灭蚊防蚊对于预防乙脑也相当重要。

据介绍,乙脑的发病主要与蚊虫的季节消长有关。我国华中地区乙脑流行高峰多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而华南和华北地区流行高峰较华中地区分别提前或推迟一个月,东北地区发病高峰在八九月份。

流脑是怎么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流脑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掩盖口鼻。不随地吐痰,勤洗手,注意室内通风,注意保暖,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加强户外活动,注意平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

3、做好个人防护。儿童尽量避免与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的病人接触。流行季节在人多的场所应带口罩。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4、接种流脑疫苗。流脑为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易感人群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应适时接种流脑疫苗。

脑膜炎疫苗怎么打

一般来说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岁;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这两种疫苗都是预防脑膜炎的。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脑(流行性脑脊髓炎)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首先,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虽然二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

其次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流脑与乙脑的区别 治疗方法不一样

流脑是一种细菌感染,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乙脑由于是是病毒感染,至今仍没有特殊的控制感染的办法,治疗乙脑多是对症治疗。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乙脑和流脑虽然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因此大家应该了解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传染科疾病专家为您介绍: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一、传播季节不同。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此种病毒通过蚊虫先在牲畜(如幼猪、马、牛等)中传播,而后再传播给人。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是由带菌者或病人经呼吸道飞沫传染。乙脑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大都在夏季和初秋。流脑流行每于冬末开始,春节盛行,到初夏就明显下降,季节性不如乙脑严格。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二、症状表现的不同。

两种病发病开始都有发热、头疼、恶心呕吐,典型病人可以有嗜睡、抽搐、昏迷等,但乙脑病人没有菌血症期,不会出现皮肤淤点,也少有很快出现休克者。重症的病人都会发生颅内压增高的种种危险症状,但乙脑病程进展不象流脑那么迅速。流脑一般病程为7~10天左右,恢复期常在口、鼻周围起疱疹,而乙脑病程约经2周方进入恢复期,甚至在发病6个月后仍遗留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两者的脑脊液化验结果也有很多不同。流脑在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时可发现脑膜炎双球菌,脑脊液浑浊如米汤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明显增高,而糖和氯化物减少;乙脑的脑脊液呈澄清或微混,白细胞数和蛋白质仅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

乙脑与流脑的区别三、治愈情况不同。流脑可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控制感染,而乙脑因是病毒感染,至今尚无特殊治疗法。

以上就是对乙脑与流脑的区别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引起重视。祝大家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志贺菌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菌痢应与多种腹泻性疾病相鉴别,中毒性菌痢则应与夏秋季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病因所致的感染性休克相鉴别。 1.急性菌痢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阿米巴痢疾:见表2。 (2)其他细菌性肠道感染:①空肠弯曲菌肠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超过菌痢而接近于沙门菌感染,上海地区报道认为系仅次于菌痢的肠道多发病。发病季节及年龄与菌痢相似,有发热、腹痛、腹泻或有脓血黏液便。少数人可有家禽或家畜接触史,依靠临床表现和粪便镜检常难鉴别。需采用特殊培养基在微需氧环境中分离病菌。②大肠杆菌感染:有些大肠杆菌能侵袭肠壁,能引起像志

癫痫患儿能否打预防针

癫痫患儿能否打预防针是许多家长关注的,其实并没有金标准,因预防针可能会诱发某些患儿惊厥发作,故建议慎用,特别是流脑乙脑,百白破,流感等疫苗。 一般对于本身脑发育不良,惊厥发作较频繁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儿暂时不宜注射预防针。而对于发育正常,惊厥本身发作不多,且用药后已稳定的患儿,应该还是可以注射预防针的。

流行性乙型脑炎

潜伏期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1.初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2.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

灾后预防乙脑的对策

地震洪涝灾害过后,我们需要警惕流行性乙型脑的蔓延。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人和动物,特别是家畜,如猪、马、牛等,家禽如鸡、鸭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往往在人类流行前2~4周先在猪中广泛传播。蚊子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蚊于叮咬感染乙脑病毒的家畜后再叮咬人,病毒即侵入人体,使人受感染。人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在流行区,由于隐性感染的结果,大多数年长者均

足底按摩的好处 足底按摩的禁忌证

足底按摩疗法虽然治疗范围广泛,疗效好,无副作用,但如同所有的治病方法一样,也不能包治百病,对有些病症是不宜使用的,比如 : 1.急性腹膜炎,肠穿孔,急性阑尾炎,骨折,关节脱位等外科疾病。 2.伤寒,流脑乙脑,肝炎,结核,梅毒,淋病,艾滋病等急性传染病。 3.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酒精中毒,毒蛇咬伤,狂犬咬伤等急性中毒症状。 4.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等各种严重出血性疾病。 5.女性经期及妊娠期不宜按摩。

流行性感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鉴别诊断 1、呼吸道感染: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2、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瘀点,口唇疱疹等均可与流感相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3、军团病:本病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表现为重型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肝,肾合并症,但轻型病例类似流感,红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本病有效,确诊有助于病原学检查。 4、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的X线表现相似,

流脑如何鉴别

1.其他化脓性脑膜炎 依侵入途径可初步区别。肺炎球菌脑膜炎大多继发于肺炎、中耳炎的基础上,肺炎球菌脑膜炎多于原发病后1周以内发生,继发于颅脑外伤者,可在10天至1个月以上发生。临床表现包括原发病及脑膜炎的表现。本病起病急,有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全身软弱、意识改变、颈有阻力、凯尔尼格征与布鲁津斯基征等脑膜刺激征阳性及颅内高压表现。皮疹不常见,有时在皮肤或黏膜出现细小出血点,形态上不同于流脑的瘀点,发生广泛瘀点、瘀斑者更少。婴儿肺炎球菌脑膜炎与成人不同,表现为极度烦躁不安、惊厥、嗜睡、厌食、喷射性呕吐,有时

风疹可以洗澡吗 风疹怎么预防

风疹已有疫苗,但尚未普遍应用。因此,在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玩,不要带孩子到患儿家中串门。另外,还有部分人群是不能注射风疹疫苗的,需要在高发季节做好自我保护。

关于流行性感冒鉴别诊断

感冒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感冒的证型不一,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感冒依据辨证分型可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阴虚感冒和暑湿感冒等,最常见的感冒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而在临床上,感冒患者不经辨证随意治疗护理占91%,这样不仅不能有针对性地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会产生不少副作用。 鉴别诊断 (一)呼吸道感染 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二)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 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

乙脑是什么炎 乙脑流行特征是什么

乙脑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它的流行具有以下特征: 地区性:乙脑分布呈严格的地区性,我过流行地区分布范围广,目前除新疆和西藏地区未见有发病外,国内其它地区均有发病。 季节性:乙脑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仅见于夏季,尤以7-9月最多,8月发病高峰。 年龄分布: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6岁儿童的发病率最高,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散发性:乙脑发病多呈散发特征。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痛一家庭发生两例以上病人的情况极为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