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对脑神经感染怎么治疗
第八对脑神经感染怎么治疗
第八对脑神经是听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神经全。链霉素属于氨基苷类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较强,在低浓度时有很强的抑菌作用,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因仅有10%能渗入体细胞内,故对细胞内的结核杆菌无效,只能杀灭细胞外的结核杆菌。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活动性肺结核,并且应与对氨基水杨酸钠或异烟肼等合用,以延缓或减弱耐药性的产生。
链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对第八对脑神经损害,作用强于其他氨基苷类抗生素,是最常见的。其损害还包括对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的损害。前庭神经损害是永久性的,较常见。急性症状表现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休息时较轻,体力劳动时加剧;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慢性损害有眩晕、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听神经受损的首发症状是耳鸣,可在用药1周左右出现,如及时停药可在1-2周内好转。否则,可使听觉的损害加剧,甚至耳聋。
患者一定要注意,有很多让我对第八对脑神经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个时候,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可以选一些替代药物,另外,异性儿童或者老年人,亦或者是孕妇以及肾功能不全的人在使用某些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因为这些抗生素很有可能会对第八对脑神经造成不良影响。
骨碎补的临床运用
①防治链霉素毒性及过敏反应
取骨碎补干片5钱,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视需要可长期服用。对已知有链霉素毒性反应者,用链霉素同时使用本药,可防其毒性反应;既往有链霉素过敏的患者再次使用时,除从小剂量开始外,并加服本药脱敏。对使用链霉素过程中已出现毒性或过敏反应者,则用本剂治疗;临床观察21例(过敏反应2例,毒性反应19例),服药后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于第二天反应症状减轻,大部分于第3~4天反应症状消失。停服骨碎补后链霉素反应再次出现.再用骨碎补煎剂仍有效果。据观察,本药对反应中的头痛、头晕、口唇及舌尖麻木等症状疗效最好;对耳鸣、耳聋的控制也有一定效果。提示其主要作用,在于解除链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和三叉神经下颌枝的毒性作用。
②治疗鸡眼
取骨碎补3钱,碾成粗末,放入95%酒精100毫升中浸泡3日备用。用时先将足部鸡眼或疣子用温水洗泡柔软,再用小刀削去外层厚皮;然后涂擦骨碎补酒精浸剂,每2小时1次,连续4~6次,每日至多10次。擦后略有痛感,几分钟可消失。治疗鸡眼6例,均在10~15天内痊愈;疣子2例,均在3日内脱落而愈。
引起胎儿畸形的药物有哪些
1.抗生素、抗真菌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毒性较小,是首选药物。先锋霉素类药物包含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克罗等,是次选的药物。氨基甙类药物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起胎儿第八对脑神经受损、肾脏损害。四环素类药物毒性大,可抑制骨骼发育,使小儿乳齿染色。氯霉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导致新生儿患灰婴综合征、骨髓抑制而白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类药物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等。长效磺胺可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异常,不用为宜。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发育有影响。利福平可导致无脑儿、脑积水和四肢畸形。外用抗真菌药对胚胎毒性较小。
2.镇静催眠类药物:安定、利眠宁等药物短期应用较平安。
3.酚噻嗪类精神药物:抗精神病的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4.解热镇痛药物:有报道说,阿司匹林在妊娠早期长期服用,可致腭裂、唇裂、肾脏畸形、心血管畸彤、神经系统畸形;消炎痛则可致动脉导管过早关闭。
5.泻药:妊娠期禁用,以免发生反射性子官收缩,从而引起流产。
6.抗凝血药物:如双香豆素等,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畸形,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7.激素类药物:性激素,如己烯雌酚、炔孕酮、炔雌二醇、甲羟孕酮、甲基皋丸素、同化激素等对胎儿亦有致畸作用。
8.维生素类药物:孕期服用维生素药物要适量,不可过量。
9.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药物:如他巴唑、脲类等,均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10.抗肿瘤药物:可导致对胎儿多发性先天性缺陷。
11.中成药:凡说明书上注有“孕妇忌用”或“孕妇慎用”的中成药皆不宜服用。中草药制剂成分复杂,作用机制多种多样,所以孕妇要慎服中成药。
传染性脑膜炎怎么办
如果你或家中任何人出现脑膜炎的症状,特别是还伴有头痛、颈部僵直、畏光等综合性症性、立刻去看医生,切勿拖延。对脑脊液(包围着中枢神经系统的液体)作抽样检查即可证实对脑膜炎的初步诊断。脑脊液样本要在医院里抽取。以腰脊穿刺取得的样本,如果看来混浊不清,含有脓细胞,脑膜可能已经感染了。
对脑脊液作进一步检验应可查明感染原,这可使医生针对引起感染的特定病原拟定治疗方法。
所以说,如果说患有了脑膜炎的话,这是一个比较难以进行治疗的疾病,建议大家应该要激怒爱的住院进行治疗,知道在脑膜中的炎症被完全的清除干净,建议可以采用抗生素来帮助去除,同时应该大量喝水,排除细菌。
中枢神经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中枢神经感染抗生素治疗,应选择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脑脊液中含量高的药物。
1.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可用磺胺类或青霉素,一般首选sd,肾功能正常用1.0g,每日三次或1.5~2.0g每日2次静滴首次加倍。鉴于有耐磺胺类药物的菌株,故对危重者可与青霉素钠盐配伍800~1200万u/d或者氯霉素1.0~2.0g/d(儿童依体重酌减)。疗程3~7日。部分病人亦采用氨苄青霉素6~8g/d静滴。
2.胴炎双球菌脑膜炎首选青霉素g钠盐800~1200万单位静滴,病情稳定后改用肌注,疗程宜长,需2~3周。疗效如欠佳可加用氯霉素或改用头孢菌素类如先锋必(kephazon)。
3.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膜脑炎用青霉素g+氯林可霉素,以甲氧苄苯青霉素较好。如有耐药者宜用先锋必或celospor(cephacetrile sodium)加万古霉素。
4.流感杆菌性脑膜炎(b型)常用氨苄青霉素6g/d或氯霉素1.5~2.0g/d(儿童慎用,老年人禁用)。
5.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脑炎多用氨基糖甙类(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必要时可用氯霉素、羧苄青霉素,重症者宜用头孢三嗪(菌必治ceftriaxone)。
6.真菌性脑膜炎以隐球菌多见,一般使用咪康唑加5-氟胞嘧啶(5-fc),成人100~150mg/kg/d,96h口服或静注。亦可用两性霉素,总量2~4g,成人每日剂量0.1mg/kg开始至每日剂量达0.5~1.0mg/kg为止,同时加地塞米松5mg静滴。亦可用酮康唑每日200~400mg+性霉素b效果也较好。
7.厌氧菌性脑膜炎首选甲硝唑,成人剂量1.8g/d,分3次口服或静滴。氯霉素、氯可霉素及羧苄青霉素等亦有较好效果。
8.细菌性不明的脑膜炎婴幼儿多为大肠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可采用庆大霉素加氨苄青霉素加头孢噻肟(cefotaxime)、先锋必等。老年人多变形为杆菌、克雷伯菌。绿脓杆菌引起,可采用氨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先锋必、菌必治),病因不清者亦可使用大剂量青霉素g或氨苄青霉素加氯霉素治疗,阴沟杆菌性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有报道采用头孢噻肟2g静滴,每日4次,疗程8日取得较好效果。
9.病毒性脑膜炎对单纯疱疹性脑膜炎用无环鸟苷、阿糖腺苷或阿糖苷(阿糖胞苷使用时应警惕白细胞下降),亦可加用干扰素、聚肌胞类。急性期脑水肿明显时加用激素对缓解症状较好,但亚急性或慢性期的各种病毒性脑膜炎不宜使用激素,因其可促使病毒活性增加,导致病情加重。
10.结核性脑膜炎异烟肼每日300~500mg,重症者600~900mg,pas每日8~12g静滴,链霉素每日0.75~1.0g肌注。异烟肼无效病例或采用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
中枢神经感染怎么办
如果得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话,那么身体的健康会受到哪些影响呢?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因素又有哪些呢?要如何正确看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这种疾病呢?
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 包括脑膜炎 (脑膜或脊膜的炎症),大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 侵犯出现的脑部临床表现),脑炎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 感染引起的脑部临床表现),脓肿以及蠕虫 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 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传播途径
正常人因为脑屏障的存在,病原体难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脑屏障包括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还包括了头皮、颅骨、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等。但是在神经外科中,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脑屏障的破坏,如手术、外伤所致的脑脊液漏,先天性畸形致脑屏障发育不全,婴幼儿脑屏障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病原体可以从伤口处、引流管处、脑脊液漏口处、血液系统播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其中脑脊液漏口包括脑脊液耳漏及鼻漏等,病原菌可以从外耳道、鼻腔等处侵入颅内。因为脑屏障的破坏,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肺部、肠道的感染可直接通过破坏的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繁殖。[1]
病理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由于个体免疫反应 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CNS ,因此不利于抗体的产生。脑脊液 (CSF )正常时可见到IgG 及IgA 但无IgM,因为IgM分子量要大些。体液免疫 反应,往往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这种反应常在血管内进行,导致神经组织内或邻近组织的严重的血管炎性反应。
1、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1)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 引起;(2)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3)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4)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 过程。
2、CNS感染时常有髓鞘的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neuronolyticdemyelination),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demylination)。后者可见于病毒感染时,也可见于脱髓鞘疾病时。炎性过程中引起脱髓鞘的机制可能有下列5种:①病毒对少突胶质细胞的直接细胞病理效应;②免疫介导的病毒对少突胶质细胞向性的改变;③免疫介导的对感染的少突胶质细胞的破坏;④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⑤旁观者”脱髓鞘。伴随脱髓鞘可能出现髓鞘再生,导致症状的缓解。一度以为只有周围神经髓鞘再生。这对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3、脑膜炎 是最常见的CNS感染:细菌引起脑膜炎与其有关的三种成分:(1)细菌包膜(2)细菌的细胞壁(3)脂多糖 物质。某些细菌如流感 杆菌、脑膜炎球菌 等均在细胞外有一含多糖的包膜,这种包膜使细菌易于侵入宿主。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的区别主要基于细胞壁。阳性菌壁含有大量多糖肽(peptidoglycan),而阴性菌则只含少量;阳性菌胞壁还包含壁酸(teichoicacid),而阴性菌则无。这两种物质都引起强烈的脑膜炎性反应。但阴性菌有脂多糖分子附着于外膜上,含有毒性脂质物质“脂质A”(lipidA),细菌死亡时释出,作用似内毒素,也引起强烈的脑膜炎性反应。在脑膜炎过程中某些细胞因子 起重要的炎性反应介导作用。
如肿瘤坏死因子 (TNFα;cachectin)以及白细胞介素 -1。这两种物质均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及促使中性白细胞进入CNS而触发炎性过程。血小板活化因子 ,花生四烯酸 代谢物及其他白细胞介素亦参与这一炎性过程。而在CSF中体液因子及吞噬细胞的不足,病原体迅速分裂衍殖,并释出细菌胞壁或膜的成分,导致脑膜炎 的迅速演变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脑屏障(BB B)通透性亦因而增加,产生血管性水肿。由于大量多核白细胞进入蛛网膜下腔,释出毒性物质,这些毒性物质虽然是用以防御对抗病原体,但由于对“外来”及“自体”的鉴别能力的不足也引起细胞毒性 水肿。这些情况都会进一步影响CSF动力学,脑代谢及脑血管的自我调节,如炎症不能得到控制,则将会产生严重脑水肿 ,颅内压增高 及脑血循减少,进而导致神经元的损害,发生不可逆转的局灶性或弥散性脑损害。
治疗原则主要是消灭或抑制病原体,这常常需要外力的介入,如抗菌药物 以及清除病灶等。激发或促使机体的体液及细胞免疫 机制有适度的改善,以增强防御及修复能力也很重要。另外,校正或调节病理生理机制以减轻炎性反应对靶器官的损害,保护脑的功能,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等亦是冶疗的极为重要的辅助手段。
耳鸣病因复杂
几乎所有与耳朵有关的疾病都能引起耳鸣。从简单的耵聍堵塞到严重的第八对脑神经肿瘤都能导致耳鸣。射击、电锯、摇滚音乐等强噪声暴露也会导致耳鸣。
关于耳鸣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大部分病例耳鸣与听力损失有关。比如,暴露于强噪声的人都会有高频听力损失,其耳鸣的频率也位于听力损失的区域。也有一些人有耳鸣,但听力正常,因而病因不明。
精神紧张、强噪声、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类)、尼古丁、咖啡因和酒精等都会加重耳鸣。
建议耳鸣病人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目的是排除一些重要疾病。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助听器、耳鸣掩蔽器、自我放松、针灸、瑜珈及适当的口腔治疗会对一些耳鸣有效。
什么是三叉神经
什么是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为第五对脑神经,同时也是颅内最粗大的一对脑神经。三叉神经的中枢在脑干及上颈髓内,从脑桥发出后分为运动神经根和感觉神经根,前者可支配人体运动,后者管理人体感觉。因此三叉神经又被称为混合神经。
结核病人服药期间应注意些什么
(1)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大凡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副作用,抗结核药物也是一样。其中,一些药物可发生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另一些药物可引起肝功能损害。还有些药物可出现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等。链霉素还可导致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表现为平衡失调、眩晕、恶心、呕吐和眼球震颤等,少数病人可出现听力减退,严重者可致永久性耳聋。异烟肼可致周围神经炎如四肢麻木、感觉异常、轻瘫等。乙胺丁醇可引起视力的减退。若发现以上问题,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就治。
(2)注意服药时间:利福平早晨空服效果好,且不宜与米汤、牛奶、豆浆等同时服用以免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此外,服用利福平后病人小便的颜色发红,鼻涕、眼泪也可发红,这是利福平的代谢产物,属正常现象。大多数药物可以不用空腹。
(3)注意定期复查:由于不少药物对肝脏、肾脏等都有一定的损害,因此,要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有些药物对视力和听力有影响,也应注意监测。
(4)注意坚持用药: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规范用药,定期到结核病专科定点医院复查。
(5)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受凉,愉快心情,不嗜烟、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