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乙状结肠炎应注意什么

乙状结肠炎应注意什么

1、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及锻炼身体,多让小儿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增加活动量,以增强体质,增进抗病能力。

2、注意饮食结构:急性肠炎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结构,我们建议急性肠炎患者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不会对肠道功能造成什么负担。相对的那些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会给患者的肠胃机能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得患者的肠炎进一步恶化。

3、避免进食刺激性饮食:当患有急性肠炎后,我们的胃粘膜会非常的脆弱,如果此时进食一些刺激类的食物,可以对胃粘膜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4、注意补充水盐:急性肠炎患者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腹泻情况,严重的腹泻会使得患者大量失水,还会使得患者身体的盐分出现缺乏的情况。水盐都是对人体机能非常重要的成分,一旦这些成分缺乏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休克(休克【译】:机体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以神经-体液因子失调与急性循环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所以补充水盐非常的重要。

5、注意餐具卫生:用餐后要对餐具进行行仔细的清洗,必要时可以用开水进行消毒。洗碗布要干净,清洁,并定期的更换,避免细菌的滋生。

乙状结肠炎的一般治疗

1、休息:休息对疾病有很大好处,特别对活动期病人要强调充分休息,减少精神和体力负担。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一般应避免重体力活动。

2、饮食和营养: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又要适当减少饮食中的纤维素成份,像韭菜、芹菜、蒜苔等,要用少渣饮食,以减轻高纤维素成份可能给结肠粘膜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关于结肠炎患者喝牛奶的问题,要看喝牛奶后有无腹泻加重,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可能对牛乳蛋白过敏,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可能因肠道的乳糖酶缺乏服牛奶腹泻。在我国,患有乳糖酶缺乏症的人要比西方为多,因此,对腹泻期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应仔细询问有无对牛乳过敏史,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有时会起到止泻的效果。

由于腹泻便血、长期摄食过少和吸收营养不良等因素,患者可能有缺铁、叶酸缺乏或贫血、应给予适量补充。一般可经口服或注射补充,运用益气健脾、养血补肾中药也可达增加体质和补充营养的目的,但不要滥补,要辨证用药。长期腹泻者,要补充钙以及镁、锌等微量元素。

乙状结肠炎好治吗

乙状结肠炎可分慢性型(占95%)和急性暴发型(占5%)两种。根据病情简介,您患的可能是慢性型乙状结肠炎。本病尚无特效药,以下治疗措施仅供患者参考。其饮食调理(1)选择无渣、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避免烟酒与刺激性食物。(2)供给含量足够多的维生素a原(如胡萝卜、甘薯、绿叶蔬菜)、维生素d(蛋黄、鱼肝油)和复合维生素b(豆类、瘦猪肉、酵母、鳝鱼)等食物。

乙状结肠炎的药物治疗(1)首选柳氮磺胺吡啶(sasp)和柳氮磺胺二甲基嘧啶(sasd),每日6~8克,分4次服。(2)灌肠:将下列药物之一,放于100~200毫升生理盐水或温开水中,保留灌肠。常用的药物有:①普鲁卡因150~450毫克;②利多卡因50~200毫克;③呋喃西林100~200毫克;④地塞米松2~4毫克;⑤黄连素300毫克。

乙状结肠炎对症治疗(1)精神紧张,可口服安定类药物;(2)痉挛性腹痛,可选服颠茄、阿托品、654-2片;(3)腹泻严重,可服洛哌丁胺(易蒙停)、药用炭和鞣蛋白等。

乙状结肠炎能治好吗

溃疡性结肠炎(消化内科)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系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和直肠粘膜炎症和溃疡性病变。本病与克隆氏病合称为炎症性肠病。其原因可能与免疫、感染、遗传和精神因素有关。主要症状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病程漫长。 本病好发于青、中年,我国发病率较欧、美低,且轻型病例多见,但近二十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病虽有药物控制病情,但由于反复迁延,常常出现并发症,甚至癌变。因此应坚持治疗,定期追踪。

症状表现:

1.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少数突发起病,呈持续进展或暴发性过程。

2.消化系统表现:腹痛和腹泻最为常见,腹痛位于左下腹,隐痛、绞痛,便后缓解。腹泻以粘液脓血便最常见,每日数次至10次不等,常伴里急后重。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

4.肠外表现:常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口腔溃疡等。

5.左下腹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增厚或痉挛的肠管。

6.如有并发症则有相应表现。

诊断依据:

1.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患者按特异性肠炎治疗无效。

2.全身表现及肠外表现。

3.多次粪便常规检查及培养未发现病原体。

4.X线钡灌肠显示肠粘膜颗粒样或结节样,皱襞粗大、紊乱。肠壁呈锯齿状,后期则示肠管变短、僵硬,结肠袋消失,多发性息肉及肠腔狭窄。结肠镜发现病变部位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表面常附有脓性分泌物及血液。

治 疗:

治疗原则

1.对症、支持治疗。 2.抗炎治疗。 3.免疫抑制剂治疗。 4.并发症治疗。 5.必要时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轻症以口服药和其他对症治疗为主;

2.重症除口服药,加静脉滴注给药,加强营养,利于肠粘膜修复;

3.效果欠佳,中毒症状严重者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选静脉点滴3-5天,然后口服强的松,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4.直肠病变显著者,可用药物保留灌肠,选用庆大霉素,柳氮磺胺比啶,锡类散,地塞米松,消炎痛等;

5.若出现并发症手术治疗。

预防常识: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近二十年来有上升趋势,其症状又极易同特异性结肠炎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肠结核等混淆,因误诊而导致病情拖延,因此对本病应提高警惕,尤其对有家族遗传病史者,对食物过敏者应及时进行肠镜及活检检查。患者应对治愈有信心,平时注意心身愉快,消除紧张,少进食刺激性,过敏性食物,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功能。急性期治疗过后还应坚持长期维持用药。对青少年时期起病,病变范围涉及全结肠有息肉病变者,病程超过15年者,应定期复查,追踪,以防结肠癌 收起

乙状结肠炎是怎么回事

如果肿瘤切除及时,癌变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小区腺上皮中度不典型增生”比较严重,不排除艾变可能绒毛管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绝大多数为单发。

一般体积都较大,直径大多在1厘米以上,大部分为广基,约10~20%可以有蒂。表面呈暗红色,乙状结肠粗糙或呈绒毛状突起或小结节状,质软易碎,触之能活动,如触及硬结或固定,则表示有癌变可能。分布以直肠最多,其次为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组织学表现为上皮呈乳头样生长,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间质,亦伴随上皮一起增生,分之成乳头样生长,上皮细胞多间变明显。其癌变率较管状腺瘤大10倍以上。

如果肿瘤切除,那么癌变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但并非完全不存在,因为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对肠壁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还要看肿瘤生长的过程和手术切除是否完全彻底。

乙状结肠炎要如何诊断

肠炎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肛肠学会,1987年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分型及治疗标准”。

(1)临床方面:具有慢性粘液便、血便、腹痛,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性或持续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肠炎患者仅不出现血便。既往史体检中要注意关节、口腔、眼、浆膜、皮肤、肝脾等肠外的临床表现。

(2)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①受累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呈弥漫性分布。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④结肠粘膜活检病理变化呈现炎性反应,同时常可见到粘膜糜烂,隐窝脓肿,结肠腺体排列异常及上皮改变。

(3)钡剂灌肠可见:①结肠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或结肠呈管状外观。②复发性溃疡或有多发性假息肉表现。③结肠粘膜粗糙、紊乱或见细颗粒样变化。

(4)病理检查: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等特异性感染性结肠炎与肉芽肿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

乙状结肠炎吃什么药

结肠炎是一种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溃疡性的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结肠炎性疾病,医学上也称为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还有血性粘液便。本病可以发生于人的任何年龄,但以青年患者为多见,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原因至今尚不是很清楚,这种炎症性疾病除了致病菌的感染那么已状结肠炎吃什么药呢?

1第一已状性结肠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的疾病,按照病情的轻重可以分类为轻度、中度、重度。其中轻度患者是最常见的,特点是表现症状比较轻,一般情况下每天的腹泻次数少于四次,腹痛和便血的发生程度比较轻或者不明显

2第二已状结肠炎患者表现为中度的症状是介于轻度和重度表现之间,起病比较突然,腹泻每天4-5次通常是稀便和血便,腹痛比较严重,另外还有一些全是的症状表现。重度患者就会表现比较显著的腹痛、腹泻、血便等等

3第三由于已状结肠炎是一种肠道的疾病,平时的注意事项就应该注意饮食,就是要减少各种食物对肠道以及消化系统的刺激,一定要形成饮食规律化,维持肠道代谢的平衡,还要避免肠道的菌群的失调,这样有利于肠道消化平衡

注意事项:已状性结肠炎患者要注意平时的饮食,特别是少食用刺激肠道的食物,例如辣椒等,还应少食糖及易产生发酵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

乙状结肠炎怎么办

一 药物治疗:柳氮磺胺吡啶,1.0g,口服,4次/d,思密达,3.0g,口服,3次/d,比特诺尔165mg,口服,3次/d,部位低者可用上述口服药物加氢化可的松50-100mg,保留灌肠,1-2次/d,出血严重者可加用止血药物。中重型者可口服泼尼松40mg/d,或静滴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300mg/d,症状好转后逐步减量。有时需加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继发感染。

二 外科治疗:出现严重出血,肠梗阻,癌变,多发性息肉,中毒性巨结肠,结肠周围脓肿或瘘管形成可手术治疗。

三乙状结肠炎治疗之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中医的辨证分型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四 饮食原则及要求:1.高热能:2.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以补偿腹泻引起的营养丢失:3.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4.少食多餐:

乙状结肠炎的治疗

一 药物治疗:

柳氮磺胺吡啶,1.0g,口服,4次/d,思密达,3.0g,口服,3次/d,比特诺尔165mg,口服,3次/d,部位低者可用上述口服药物加氢化可的松50-100mg,保留灌肠,1-2次/d,出血严重者可加用止血药物.中重型者可口服泼尼松40mg/d,或静滴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300mg/d,症状好转后逐步减量.有时需加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继发感染.

二 外科治疗:

出现严重出血,肠梗阻,癌变,多发性息肉,中毒性巨结肠,结肠周围脓肿或瘘管形成可手术治疗.

三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中医的辨证分型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四 饮食原则及要求:

因本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营养与饮食的调配很重要.总的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

不管是任何的一种疾病。我们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病情,以及身体情况去采取治疗的措施,因为一旦出现这种疾病,不管是轻是重,对身体对自己的生活都是一种影响和折磨,只有我们及时的治疗,才可以解决它产生的不利影响。

乙状结肠炎的病因

一、自身免疫反应: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本病并发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较多,肾上腺皮质激素能使病情缓解,在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查到抗结肠上皮细胞抗体,所以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另外,某些患者感染肠道菌后,可与结肠上皮细胞抗原起免疫反应,损伤结肠粘膜,并且患者的淋巴细胞对胎儿结肠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提示怀疑结肠炎[1] 的发生还可能与细胞免疫异常有关。

二、感染:本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一些结肠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相似,所以有些人认为感染是本病的病因。在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多种因素中,现在的研究表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三、遗传:本病的血缘家庭发病率较高,据欧美文献统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中,约15-30%的人发病。此外双胞胎的研究表明,单合子比双合子更容易发病,也就是说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系。

四、神经精神因素:有人认为精神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患者多有某些性格特征,对于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差,属心身疾病一类,心身疾病强调心里因素在疾病的发生或病程中起重要作用,有人将7种疾病列为心身疾病,即: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高血压,神经性皮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可能有更多疾病被列为心身疾病。

1.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少数突发起病,呈持续进展或暴发性过程。

2.消化系统表现:腹痛和腹泻最为常见,腹痛位于左下腹,隐痛、绞痛,便后缓解。腹泻以粘液脓血便最常见,每日数次至10次不等,常伴里急后重。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3.全身症状: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

4.肠外表现:常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慢性活动性肝炎,口腔溃疡等。

5.左下腹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条索状增厚或痉挛的肠管。

6.如有并发症则有相应表现。

乙状结肠镜禁忌症有哪些

乙状结肠镜检查医学名为sigmoidoscopy。借助乙状结肠镜诊断乙状结肠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乙状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直肠及乙状结肠的肠壁黏膜等的形态,并可实施活体组织采取术。对诊断慢性痢疾、结肠炎、血吸虫病、息肉、肿瘤、肉芽肿、憩室或憩室炎、巨结肠、肠套叠或扭转等有一定价值。又可作为治疗仪器,对预防及早期发现直肠和乙状结肠癌有着重要的意义。

禁忌症

先天或后天性直肠或乙状结肠狭窄,肠道严重炎症,门静脉高压并发痔静脉曲张,大量腹水及腹内肿瘤的患者,孕妇、有心、肺功能衰竭及年老体弱者。有出血倾向者。

临床意义

乙状结肠镜检查术,用于检查直肠和乙状结肠的炎症、溃疡、息肉、肿瘤、寄生虫所致的病变以及不明原因的腹泻。可用于检查时取活组织标本。

乙状结肠镜禁忌症有哪些,相信很多得结肠疾病的患者,已经通过以上内容全面了解了乙状结肠镜的禁忌症有哪些?在充分了解以后,为了能让自己通过这种方法,更好的检查确定疾病,必须在了解以上内容后,选择正规医院,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让自己结肠疾病通过检查后尽快治疗。

男士小肚子左边疼是怎么回事

如果在肚脐左下部位需要做结肠镜检查,排除是结肠炎或易激综合症可能

左下腹不时或经常出现阵疼多为乙状结肠炎的症状 乙状结肠炎引起的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状况

看情况时间已比较长了,这种病一般要在饮食上多注意不要吃辛辣的东西,嫉喝酒.多吃软性易消化食物,你可以用下方吃几付看,此方是一个老中医提供的,很管用,药不多但可以说上是奇效

有效治疗慢性结肠炎,乙状结肠炎,

白头翁15克,黄连6克,黄柏12克,秦皮12克 一付药大概5到6块的样子.

先拿三付来吃,药很苦,但很管用,一般两付吃完就会见效,如见效可再拿三付来巩固.

好了后去市场买几个甲鱼炖来吃,三天吃一个,吃个三四个一般就可以根治了

综上所述,一旦男士的病人有小肚子左边疼的问题的时候,那么不要随随便便去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的了。而且也不要随随便便吃发物的了。,一旦男士的病人有小肚子左边疼的问题的时候需要赶紧去治疗的了。

相关推荐

肠炎的检查

1.X 线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黏膜浅表病变。 2.内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全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列为禁忌,以防穿孔。

乙状结肠炎有哪些食疗方法

1、经常食用低脂、少纤维的食物。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常会使腹泻症状加重,因此患者不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纤维食物,可选择容易消化的细挂面、烩面片、馄饨、嫩菜叶、鱼、虾、蛋及豆类制品等,以使肠道得到休息。 2、慢性肠炎患者如伴有脱水现象时,可喝些淡盐开水、菜汤、米汤、果汁、米粥等,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 3、排气、肠鸣过强时,少吃蔗糖及易产气发酵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白萝卜、南瓜、牛奶、黄豆等。4、慢性肠炎病人多半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因而更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

乙状结肠炎怎么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是比较好确认,如有腹泻大便不成形、腹痛、肠鸣、便秘、粘液便及脓血便,此病刚开始服用磺胺类及抗生素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复发后,用此药的疗效将会很低,到当地医院请专科医生帮助诊断。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结合我国情况拟定了试行诊断标准: (1)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 (2)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 (3)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

急性肠炎的检查

1.X 线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黏膜浅表病变。 2.内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全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列为禁忌,以防穿孔。 因病原不同而异。一般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初步加以判断。进一

中医怎么治疗直肠息肉

(1)临床方面:具有慢性粘液便、血便、腹痛,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性或持续性,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少数肠炎患者仅不出现血便。既往史体检中要注意关节、口腔、眼、浆膜、皮肤、肝脾等肠外的临床表现。 (2)乙状结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见: ①受累结肠粘膜呈现多发性浅表溃疡,伴有充血、水肿;病变多由直肠起始,往往累及结肠,呈弥漫性分布。 ②肠粘膜外观粗糙不平,呈现细颗粒状,组织脆弱易于出血,或可覆盖有浓性分泌物,似一层薄苔附着。 ③结肠袋往往变平或变钝,以至纽袋消失,有时可见到多个大小不等的假息肉。 ④结肠粘膜活检病

左下腹是什么器官

左下腹正常情况下没有特殊的脏器,主要是乙状结肠,和左侧输尿管,如果女性还有左侧卵巢和左侧输卵管。左下腹隐痛首先该考虑为乙状结肠炎症,如果突然出现疼痛伴有恶心呕吐,该不除外左侧输尿管结石。女性慢性腹痛该考虑为卵巢囊肿或者左侧附件的炎症,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少见的就是阑尾异位。 建议该根据腹痛以及其伴随症状来判断疾病的性质,首先该做B超检查左侧输尿管是否有结石,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梗阻。女性要注意左侧附件。另外还要化验大便常规,观察是否有乙状结肠的炎症。

慢性肠胃炎的症状 慢性肠炎检查

X线钡剂检查:钡剂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急性期一般不适宜做这项检查; 内镜检查:慢性肠炎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所以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一般不做清洁灌肠,急性期重症者禁做此检查,以免发生穿孔。

急性肠炎的检查方法

1.X 线钡剂检查 急性期一般不宜作钡剂检查。而特别注意的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在作钡灌肠时,有诱发肠扩张与穿孔的可能性。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临床静止期可作钡灌肠检查,以判断近端结肠病变,需排除克隆病者宜再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法更易发现黏膜浅表病变。 2.内镜检查 临床上多数病变在直肠和乙状结肠,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查很有价值,对于慢性或疑为全结肠患者,宜行全结肠镜检查。一般不作清洁灌肠,急性期重型者列为禁忌,以防穿孔。 病毒性肠炎可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免疫荧光及血清学检查如

乙状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乙状结肠炎病情轻重不同,表现的症状也是不相同的,主要表现有肚子疼,腹泻,有时候会有血便产生,全身消瘦,精神状态不太好。经常会反复出现。从上面讲述的情况来看,不一定就是乙状结肠炎,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让医生判断比较好。乙状结肠炎可以用药物控制,但如果不治疗的话,也有可能引起病变,甚至发生癌变。所以最好有病早点治疗。 肠炎是直肠炎和结肠炎的统称,你说描述的情形具体疾病该是属于结肠炎,不过不少医生更喜欢将直肠炎和结肠炎统称为肠炎。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直肠炎和结肠炎是两种不同的肠道疾病,两者在发病部位、发病原

乙状结肠炎症状有哪些

一、病因:是急性肠道炎症由于没有彻底治愈而导致肠道慢性炎症改变,常因饮食不当、吃点瓜果凉的油腻的,喝点饮料、白酒、啤酒等都会拉肚子,由于反复的消炎和过度治疗导致菌群失调、肠功能紊乱是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二、病变部位:85%以上在乙状结肠比较多见,少部分在其他结肠部位,如直-乙状结肠炎、左半结肠炎、右半结肠炎、区域性结肠炎、全结肠炎。全结肠炎症病变比较少见; 三、病变程度:轻度-结肠粘膜充血、水肿;中度-粘膜充血、水肿、糜烂;重度-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甚至出血; 四、临床表现:大部分结肠炎不引起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