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居家10大细菌集中营

居家10大细菌集中营

门垫聚集鞋底的细菌

一项研究发现,将近96%的鞋底有大肠杆菌。专家表示,门附近是家中最脏的区域之一,如果门垫上病菌聚集,每次经过它进入家中都会将病菌带进屋内。

除菌方法:每周使用除菌剂对门垫进行消毒;尽量将鞋子放在门外;不要在门垫上放包或食品杂货。

隔夜垃圾滋生大量细菌

厨房水槽有超过50万个细菌,是卫生间平均细菌数的1000倍。这是因为,水槽潮湿并经常积有垃圾,若不及时清理,病菌就会在隐蔽的缝隙里生长。这意味着碗碟、厨房用品甚至双手等都可能被其污染。同样,厨余垃圾如果不及时倒掉也会滋生大量细菌。

除菌方法:至少每周用稀释后的漂白剂对水槽进行清洗;厨余垃圾当天倒掉。

水龙头易被食物污染

流水使得水龙头湿润,成为病菌繁殖的理想之地。如果不小心用脏手碰到了龙头或者龙头被食物污染,病菌就会在龙头里大量繁殖,最终会形成微生物膜附着在里面,微生物膜会变大破裂,落到食物和碗碟上,危害人身健康。

除菌方法:每周用稀释后的漂白剂浸泡,然后让自来水流一段时间再使用。

汽车仪表盘是霉菌孢子的滋生地

温暖的仪表盘适于病菌生长。当含有霉菌孢子和细菌的空气被吸进车内后,通常会附着在上面。

除菌方法:经常使用消毒液对车内进行擦拭,特别是在过敏季节,更要注意车内卫生。

调料瓶或能造成交叉感染

许多人在取用醋、酱油、番茄酱等调料瓶前并不洗手,这样有可能造成病菌交叉感染。

除菌方法:经常对调料瓶外表面擦拭消毒;使用时尽量不要让调料流到瓶身上。

吸尘器吸进大量大肠杆菌

吸尘器会吸进大量病菌和其喜欢的“食物”,一项研究发现,13%的吸尘器有大肠杆菌,这意味着每次使用时都可能令其中的病菌四处扩散。

除菌方法:在户外更换灰尘袋;最好选用带防菌功能灰尘袋的吸尘器;对没有灰尘袋的吸尘器,要使用漂白剂定期清洗,并自然晾干。

洗碗布易传播细菌

研究发现,7%的洗碗布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这是一种能引起致命皮肤感染的超级病菌。洗碗布还被认为是家中聚集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最多的物品。人们常常使用洗碗布来擦拭溅洒的食物,而后不清洗就再次使用,这样会传播病菌。

除菌方法:使用厨房纸巾擦干碗碟;每周用热水和消毒剂清洗洗碗布两次。

洗手液瓶被粪便细菌污染

约25%的洗手液瓶身被粪便细菌污染。专家表示,随着皂垢累积,细菌也随之生长。

除菌方法:每次洗手最好在流水下搓洗15~20秒。

冰箱密封圈易传播霉菌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调查发现,冰箱的密封圈检测出霉菌的几率为83%。每次打开冰箱门时,这些霉菌就会趁机传播。

除菌方法:至少每周使用稀释的漂白剂或消毒剂对冰箱密封圈进行清洗。

手机是病菌生长的理想场所

手机携带大量病菌,包括能导致皮肤感染的葡萄球菌,能引起眼部感染的假单胞菌以及沙门氏菌。手机外壳的缝隙也会为病菌生长提供理想场所。

除菌方法:不要随意放置手机;每周用除菌剂擦拭手机。

次密接者集中隔离后还需要居家隔离吗 不想集中隔离能否居家隔离

一般是不可以的。

一般来说集中隔离会有专门的医护人员会进行检查和监督,饮食和相关的生活用品都会有专门的人员进行配送,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病毒的传播,而居家隔离一般多是以自己监督为主。

一般来说如果是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或者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话,那么就需要进行集中医学隔离观察,此时是不能自行居家隔离的,但如果是其它人群,没有具体集中隔离要求的话,那么是可以自行居家隔离的。

密接需要集中隔离还是居家隔离

一般是集中隔离。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指出:新冠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和密接的密接(简称次密接),需要在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对于特殊人群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应当加强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

1.14岁及以下儿童若其父母或家人均为密切接触者,首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的情况下,儿童可与父母或家人同居一室。如仅儿童为密切接触者,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由家人陪同儿童居家医学观察;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的陪护人员。

2.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的密切接触者原则上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由指定人员进行护理。如确实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可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采取居家医学观察。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陪护人员。

喉咙疼痛是什么情况

1、牙刷上细菌的危害

美国牙科专家曾对人们用过的牙刷进行检测,发觉新的牙刷买来仅使用3-4周后就会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繁殖,这些细菌每天通过人们刷牙直接侵入口腔粘膜,时间一长,出现慢性咽炎、口腔炎症等疾病。对本身免疫力低的人来说,严重者可出现风湿性心肌炎和肾炎等疾病。

2、3周后的牙刷是细菌集中营

口腔专家指出,牙刷一般使用30天左右就会产生污染,细菌数量高达百万,等于9杯抹布水的细菌量,相当于29个一元硬币的细菌量。平时人们用后不注意消毒,在潮湿的环境下往往使细菌迅速繁殖,反而造成口腔细菌感染,对人体极为不利。

生活中很少人会做到一个月换一把牙刷,有些人长期使用劣质牙刷,不但不能清楚口腔细菌,反而致癌物亚硝胺形成,引起口腔严重,长期以往刺激口腔细胞,引发口腔癌。

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哪个好

没有可比性。

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并没有哪个好与不好之说,因为这两种隔离方式是根据每个人所需来进行选择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只能说更加适合哪种人群。居家隔离更加适合广泛的人群,能够非常大面积的有效控制,而集中隔离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比较适合更加适合患有疑似病例的人群,但是两种方式都能够有效的控制疾病的扩散。

这两种隔离方式不仅仅是只有优点,同时也会有着缺点,例如居家隔离很难实现严格的管理,并不能监管到每一个,而集中隔离的危险性比较大,隔离难度也会比较大,所以说这两种方式都有优缺点。

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的区别

居家隔离是指规定所有与证实患有病者有家居接触的人士,须留在家中接受最多10日隔离的家居治理。

集中隔离是指将有疑似患者实行集中的隔离治疗,每个患者处于一个单独的空间进行隔离,直到确认身体无疾病。

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最大的区别就是环境上的区别,居家隔离是指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下进行独立的隔离,没有监护人员的观察,都是由个人的进行自我观察;而集中隔离则是很多患有疑似病例的患者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或者居所,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单独的管理和观察。所以在生活环境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牙刷可以导致喉咙痛

中医牙科专家曾对人们用过的牙刷进行检测,发觉新的牙刷买来仅使用3—4周后就会白色念珠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繁殖,这些细菌每天通过人们刷牙直接侵入口腔粘膜,时间一长,出现慢性咽炎、口腔炎症等疾病。对本身免疫力低的人来说,严重者可出现风湿性心肌炎和肾炎等疾病。

中医研究表明牙刷使用3周后就变成了细菌大本营。

口腔专家指出,牙刷一般使用30天左右就会产生污染,细菌数量高达百万,等于9杯抹布水的细菌量,相当于29个一元硬币的细菌量。平时人们用后不注意消毒,在潮湿的环境下往往使细菌迅速繁殖,反而造成口腔细菌感染,对人体极为不利。

生活中很少人会做到一个月换一把牙刷,有些人长期使用劣质牙刷,不但不能清楚口腔细菌,反而致癌物亚硝胺形成,引起口腔严重,长期以往刺激口腔细胞,引发口腔癌。

中医养生专家建议:流感高发季节 两把牙刷交替换

由于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专家建议可将牙刷放在远离潮湿的卫生间外,特别在流感高发期,准备两把牙刷,早晚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止因牙刷潮湿而引起的感染。此外,由于牙刷接触牙齿和口腔的每个角落,不少病菌藏于缝隙之中,应定期清洗和更换,可用消毒柜给牙刷进行消毒,或者将牙刷存放在双氧水里,专家建议最好每两个月要更换一次牙刷,避免对人体造成健康威胁。

中医专家提醒:你换牙刷了吗?你多久换一次牙刷?避免细菌集中营的出现那么为了你咽喉健康一定要经常勤换牙刷。

外痔内痔偏方集中营

(1)割鼻草洗净切碎,用花生油炒之,用文火炒20分钟才可吃,此方吃后不可吃任何东西。

用法:饭后两点才可服用,服用此方经过两点钟才可以吃饭。

注意:割鼻草,要炒花生油,不可掺盐及任何东西,并忌吃葱。

(2)每天吃葡萄干30粒,还要多运动。

时间:定在下午四点,连续服用1个月可根治。

(3)无花果叶治痔疮:药物:鲜无花果叶。

用法:将无花果叶放入瓷盆中煮20分钟,趁热熏洗患处。每日3次。

疗效:此方对外痔疗效特佳。

(4)红糖100克,金针菜120克。将金针菜用水2碗煎至1碗,加入红糖,温服,每日1次。

本方活血消肿,适用于初起痔疮。

(5)黑木耳30克。将木耳摘去污物,洗净,加水少许,文火煮成羹,服食。

本方益气、凉血、止血,适用于内外痔疮患者。

(6)刘寄奴、五倍子备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于《类编朱氏集验方》,治痔疮。

(7)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药煎液熏洗肛门。

本方为黄洪坤方,功能清肠利湿,止血,适用于痔疮。

(8) 朱砂15克,草决明20克,煅牡蛎、马勃、黄柏各15克,甘草6克。布包马勃与它药同煎30分钟,去渣留汁内服,每日3次,每次约160毫升。

本方为中医彭显光方,功能清热解毒,浑血止血,软坚收敛,肾肿止痛,对消除痔疮有效。

相关推荐

居家隔离和集中隔离可以选择吗 居家隔离可以两个人一起隔离吗

不能。 居家隔离的人不能和其他人同住一个房间,不然无法起到防止交叉感染、防止病毒传播的作用;即使是一家人都需要隔离的话,通常会需要分配到不同的房间。 同时在隔离期间,家人之间不能互相探访,但是可以进行电话、视频等交流,同时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健康监测,随时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如果有出现发热等任何身体不适,建议尽快到医院就医治疗。

14天医学观察就是隔离吗

属于居家隔离,但和集中隔离又不同。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简称“居家隔离”,是指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特殊人群、实施“14+7”的入境人员、出院后的患者和解除隔离后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所实施的医学健康管理。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求被观察人足不出户,要“一人一室一卫”,有单独房间居住,房间内不能使用和其他房间共通的中央空调,应当准备医用外科口罩、消毒纸巾、84消毒液等消毒剂、设置套有塑料袋并加盖的垃圾桶。居家隔离时尽量不要和家人有过多的重叠和接触。如果居住条件无法满

居家隔离14天的要求 集中隔离14天后能直接回家吗

需要得到相关组织同意。 很多人认为集中隔离的时间一到,那么就可以走,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一般隔离观察期限为被观察对象与病例或者感染者末次接触后14天或者抵达之日起14天。 集中隔离人员隔离期满后,由当地医务人员检查确认并报乡镇(街道)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同意后即可解除隔离,自身是不能擅自离开的。

7+7居家隔离是什么

“7+7”居家隔离是指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也是次密接人员的管控措施,主要对于符合在本市有固定居住地、“一人一户或一家一户”等居家条件的次密接人员,进行居家隔离,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的,进行集中隔离观察。 “7+7”居家隔离有集中隔离、也有居家健康监测,而在前7天集中隔离期间需严格居家,进行核酸检测并报告体温等身体状况;后7天非必要不外出,如需外出也要做好防护,比如佩戴好口罩,并积极落实核酸检测。

健康码红码一定是感染了吗 红码要集中隔离还是居家隔离

都有可能。 一般情况下,红码人员会要实施14天的集中隔离观察,因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观察最大的区别就是集中隔离更适合需要集中管控的人,比如发生红码人员以及高危接触的人员或者是无症状感染者。 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14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于单独居住者等四类人,可以申请由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观察,所以红码人员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都有可能。

密接需要集中隔离还是居家隔离 集中隔离时有确诊的怎么算时间

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场所内如果发现感染者,或外环境监测提示隔离场所污染严重,那么专家将对隔离人员进行感染的风险评估,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需重新计算集中隔离时间,一般是自有感染风险之日起的14天。 此外,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前,须对其本人及所住房间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方可转为居家健康监测。解除居家健康监测前,须对隔离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解除居家健康监测。

10+7管控措施是什么意思

10+7管控措施是指风险人员的管控措施由原来的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减少了4天的集中隔离时间。 期间,还会在隔离的第1、4、7、10天,其中第7、10天会实行双采双检,隔离的第2、3、5、9天每天自行进行抗原检测幷拍照上报结果;如果结果都是阴性,即可转入7天居家隔离,如果结果有阳性,则会继续实行14天的集中隔离,直到隔离期满。

10+7隔离政策做几次核酸 什么样的人需要隔离10+7

10+7隔离政策和14+7隔离政策针对的人群是一样的,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是密接、次密接以及其他高风险人群,其中密接者调整为实施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次密接者实行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实行7天集中隔离;高风险人群实行10集中隔离+7天健康监测。 二是入境人员,入境人员调整为实施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10天集中隔离期满后,如果目的地为北京,则会闭环转运至社区再实施7天居家隔离;如果在本市无固定居所、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会继续实施4天集中隔离;若目的地不为本市,则需继续实施4天

10+7管控措施是什么意思 10+7管控措施是针对哪些人

其中密切接触者调整为实施“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次密切接触者仍实行“7天居家隔离”,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实行“7天集中隔离”;而高风险人群特调整为实行“10天居家隔离+7天健康监测”;期间,还会按照规定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的双重检测方式。 入境人员调整为实施10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10天集中隔离期满后,如果目的地为北京,则会闭环转运至社区再实施7天居家隔离;如果在本市无固定居所、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会继续实施4天集中隔离;若目的地不为本市,则需继续实施4天集中隔离,之后方可离开本市。 被

红码变绿码需要多长时间 红码必须集中隔离吗

特殊情况可以转为居家隔离。 正常情况下,红码人员都是进行集中隔离,但是如果有部分人群不能实施集中隔离的话,可以申请转为居家隔离,比如14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等人群,可以申请由集中隔离转为居家隔离观察。 因为集中隔离需要一个人单独居住,如果是不适于单独居住的人,是可以转为集中隔离,如果有婴幼儿,也可同监护人一起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