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果的栽培与管理
黄晶果的栽培与管理
(一)繁殖:
1. 种子繁殖:果实成熟后,剖取种子,洗去种皮之黏质物,立即播种于砂床或培养土中,发芽率可达 85%以上,千万不可将种子晒乾或放置于冰箱内贮藏,以免失去发芽力。一般播后 3~4 周即可发芽,育苗期间若水分供应不当,容易有根腐情形,致葉片黄化似缺铁症。目前黄金果的繁殖仍以实生苗为主,其幼年期短,定植后 3 年即可结果,为目前最主要供苗的方法。
2. 无性繁殖:若发现优良株系,可用嫁接、或高压等无性繁殖方式,以确保优良母株的特性,但因繁殖速率不高,目前无性繁殖苗无法配合市场需要,以致植株表现多少会有变異。嫁接时期以春、秋兩季为适,嫁接方法有切接、靠接、芽接等。利用嫁接繁殖苗木,具有缩短幼年期,提早开花结果,亦能确保品种纯正,不产生变異,因此,未來必须克服嫁接技术,提高嫁接成活率;高压繁殖时选取 1~2 年生的外侧健壮枝,树皮环剥 2 公分宽,之后覆以湿土或水苔,2~3个月后可发根,待根系发达后截取下,即可假植或定植。
(二)定植:
黄金果的行株距约为 5~6m,嫁接苗在种植后第 2 年、实生苗在定植后第 3年即可开始结果,第 5 年即可进入盛产期。定植后不需刻意的修剪,仅需适度去除徒长枝使植株矮化,避免遭受风害而使枝条断裂。为了使树形张开,苗期宜摘心,促进分枝,稍微加以诱引拉开主枝,控制株高在 2~2.5m 以内,方便采收管理。
(三)施肥:
中国目前尚未有黄金果的肥培试验,根据澳洲的试验报告,四年生之结果龄树,每年施肥四次,依N:P2O5:K2O:MgO=12:12:17:2 之比率施用,每年每株约施 2.75 Kg。幼龄树则以速效氮肥为主,以促进幼苗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目前为止,黄金果在台湾的病虫害种類甚少,且因果实圆滑鸟類也甚少为害,仅东方果实蝇及粉介壳虫为害较严重。在防治上可參考小浆果類的用药,惟在使用前需先做小面积试验,确认无药害后才做大面积防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1.东方果实蝇:为黄金果最主要的虫害,为害相当严重,防治上是以含毒之甲基丁香油诱殺或以芬殺松、芬化利乳剂 1000 倍等药剂防治。此外,套袋或网室栽培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防治次數,套袋应在著果后 3 星期,于果实直径 3 公分以上时套上白色纸袋,其他材质套袋对果实著色或品质较不理想,太早套袋果实容易落果。
2.粉介壳虫:一般甚少发生,但因发生时会诱发媒病,影响葉片的光合作用及污染果皮,降低果实商品价值。防治方法可參考小浆果類使用 40%灭大松乳剂1000 倍等有机磷剂防治之;套袋亦有隔绝效果,惟袋口应紧密。
3. 蚜虫:主要发生于新梢、小花处,吸取枝葉汁液使葉片卷曲,并诱发媒病,可利用 2.8 %毕芬寧乳剂 1500 倍或 50%达马松溶液 1000 倍來防治。
水晶兰的栽培技术
栽培水晶兰花,育壮苗是个关键,如何育壮苗?首先要保持兰苗的株数。即分株不能过细,尽量保持在三苗以上,连体栽培。
栽培的环境尽量做到空气温度充足,同时保持光足、水足,促进兰株生长,保持兰苗苗体健壮。保护兰根兰花的生长是靠根吸收营养的。兰根的根尖发黑,或者腐烂,均使根部不能及时向兰株供应水份及营养,这是造成水晶兰烧焦的主要原因。因而要保护好根,必须保持盆内疏水透气,浇水要浇透,不要外湿内干;夏天要定期冲洗兰根,以免残留的肥水保留在盆内,使根受到伤害。
增加兰棚湿度 增加兰棚湿度,是种好水晶兰的重要条件。兰棚湿度不均,特别是高温的夏季和早春时节,兰株的水分蒸发量过大,造成水晶兰焦尖,所以要设法增加兰棚湿度,把湿度保持在70%以上。兰花水晶兰生长中绝对不能用手触摸或碰伤兰株的水晶体。
尽量做到少换盆,避免伤及根尖,影响兰株的生长。选择透水、透气的肥沃土壤进行种植。
黄晶果的功效与作用
1、黄晶果可美容
黄晶果这种水果中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一些氨基酸存在,另外黄晶果中还有大量的水分,人们食用以后这些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细胞,加快皮肤细胞的代谢,对滋养肌肤和去除皱纹有很大的好处。
2、黄晶果可以帮助消化
黄晶果这种水果里面有一些酸性成分存在,它们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加快消化液的分泌量,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特别适合那些消化不良和胃酸分泌量少的人群食用。
3、黄晶果可排毒和预防便秘
黄晶果中有大量的纤维物质和果胶存在,人们食用以后可以加快大便的生成,纤维物质还能吸附近肠道中积存的多种毒素,对便秘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经常食用也能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
黄晶果营价值和吃法
黄晶果是什么来的?如果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食用它会什么好处呢?这些都是很多人想知道的问题,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介绍一下,黄晶果的营养价值与吃法让大家对它都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你没吃过,那看完关它的知识可以去买一个来尝试一下味道。
黄晶果营价值
1.食用黄晶果具护肤美容的功效,对于皮肤的美白都是非常功效的,但是要长期食用才好的效果哦。
2.食用黄晶果可以促进消化,增强体质,效地增强身体的整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食用黄晶果可以帮助肠道保持舒畅,对于毒物质的排出也是非常好处的。
4.食用黄晶果可以延长寿命与开发智力,对于小孩与老年人来说是非常好的。
黄晶果吃法
黄晶果的吃法是很多种的,大家可以选择不同的吃法,味道也是所不同的,果实采收后可分为两半,以汤匙食用,风味极佳,亦可加柠檬汁于果肉中,以防止褐化。果实多供鲜食,亦可制成冰品或冰淇淋,在炎热的夏天是吃是非常清爽的。
黄皮果的栽培技术
土壤要求
黄皮喜欢肥沃、疏松、深厚、排灌良好的土层,忌积水、干旱高燥、土壤粘重板结的地方作果园。土壤管理重点为施肥。黄皮结果树施肥应氮、磷、钾、镁结合,年施肥三次。第一次是促黄皮果花肥(大寒前后施),目的是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良好,要迟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氮、磷、钾比例为1.0∶0.5∶0.8,施肥量占全年的25%左右。第二次是壮果促夏梢肥(疏果前施),目的是壮果和促夏梢,以钾、氮为主,配施磷、镁,施肥量占全年的30%左右。第三次是促秋梢肥(采果后施),目的是迅速恢复树势,促发量多质好的秋梢,成为结果母枝,这次肥是最重要的一次肥,施肥量占全年的45%,最好施人畜粪尿等有机质肥,配施氮、磷、钾化肥,氮的比例适当增加。黄皮老叶常出现明显的缺镁症状,应重视镁的施用,除施钙镁磷肥外,春梢肥和秋梢肥每株每次施硫酸镁25~75克,施用量视树冠大小、症状轻重而定。结合防治病虫根外喷0.3%的硫酸镁。黄皮喜好土杂肥,起到增加养分、培土、保湿、抑制杂草和疏松土壤的作用,应经常施用土杂肥、有机质肥
肥水管理
采收后立即对结果树施促梢肥,对结果树每株淋施沼液40公斤或腐熟花生麸粪水40公斤,第二次施壮梢肥,每株淋施沼液40公斤加过磷酸钙和硫酸钾各1公斤。淋水肥时尽量泼洒在树盘内,有利根系均匀吸收和防止水肥的流失。第一次秋梢务必在9月上旬老熟,晚秋梢老熟期不得迟于11月上旬,晚秋梢形成后禁施水肥,防止抽发冬梢。在培育秋梢期间注意水分的供应,特别是在萌芽期和干旱时,要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黄晶果的市场价值
黄晶果为山榄科常绿热带果树 ,大多为少量或尚未经济栽培之果树,部分仍具有发展之潜力。原产亚马孙河上游之常绿果树,分布于安底斯山脉之东,自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千里达以至巴西均有栽培,巴西、秘鲁等中南美洲以外地区较少见,1914 年引进美国佛罗里达南部,发现幼株不耐低温寒害。台湾最早约20 年前由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王德男主任自新加坡引进,其后屏东科技大学又自菲律宾大学及夏威夷引进大果品系。栽培面积预估已超过100 公顷,各地市场均可见到果实贩卖。目前中国南方地区已有零星栽培,消费者尚难于市面上見到,物稀为贵之下,销售价格颇高。
黄晶果为热带果树,喜温暖潮湿之气候,温度最好在10℃以上,20-35℃最为适合,雨量在1000-3000mm平均分布者较佳,于终年温暖潮湿之地生长良好,台湾中部海拔500m以下仍可生长,冬季遇10℃以下温度可能使叶片黄化落叶,幼株不耐寒害,喜肥沃、排水良好之土壤,不耐积水但微耐旱,土壤pH值在5.5-7.5均可生长。
黄晶果的果实特色
黄金果(Abiu或caimito)又称黄晶果、加蜜蛋黄东及爱蜜果等。黄金果口感介于洋香瓜和芒果之间,甜度可达14度,含有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钙、磷、铁及多种维他命等。果肉乳白色半透明,未熟果有涩味,成熟后甜而具芳香,带有微粘之乳汁,呈半透明胶质状,甜度12-15度之间,果肉含水份74﹪,种子1-4枚,夏季果实自开花至采收需60-70天,冬季果实生长期可达80天。果实易遭小昆虫危害影响商品价值,尤其是以果蝇最严重,套袋或网室栽培可有效防止虫害,尤其果蝇之危害,亦可增加着色及果实美观。
火龙果栽培方式
一、火龙果-园地选择火龙果对土质要求不高,可适应各种土壤,平地、山坡地和沙石地等均可种植,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和排水性好的微酸性土地种植。
二、火龙果-栽培方式
火龙果的栽培方式有多种多样,但以篱架式栽培最为宜,生产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所谓篱架式,就是立一条水泥柱,让火龙果植株沿着柱向上生长。柱间距1.5×2米,每亩竖220根水泥柱。水泥柱规格10厘米×10厘米×210厘米,木桩或竹桩,直径大于10厘米,长210厘米,柱植入土中50厘米,固定好,柱地上高为160厘米。定植时火龙果苗离柱10厘米左右,每柱周围种植2株,每亩种植440株,每行在15米高的地方用横档连成一体。
三、火龙果-定植
定植:火龙果春夏秋都可以种植,以5月中下旬种植为宜,因此时盈江坝已近雨季,容易成活。在缓坡地要开梯田种植。种植地点确定后整畦,在行距3米中留下中间1米为人行道,柱下2米宽作为种植畦,畦高20厘米。在畦中间开一条深和宽各40厘米的沟,在沟内每亩施入农家肥2000千克,草木灰2000千克,15:15:1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千克,与泥土混匀做底肥。然后将合格的果苗按设计植于种植畦上。种植后需浇一次定根水,以后保持泥土湿度在60%~80%之间即可。
品种混种:火龙果有红皮红肉,红皮白肉等品种。白肉型品种自花授粉着果率高,而红肉型品种自花授粉亲和性差,坐果率低。因此,在种植时,要两个以上品种间种或混种,以便相互授粉,提高着果率。
四、火龙果-科学管理
追肥:定植后确定植株已成活即可施肥。苗期以水肥为好,薄肥勤施,并逐步增加施肥量。成年植株每年的5月宜重施肥,以磷、钾为主,氮肥为辅。开花结果期间要增施钾肥,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提高品质。采完最后一批果时,每柱施复合肥0.5千克,以促发新枝。
排灌:火龙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干冬季节应多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长状态。在阴雨连绵天气应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结果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中耕:火龙果园不必翻耕,行间杂草可用10%草甘膦30倍液进行防除,树盘周围的杂草及时拔除即可。
病虫害防治:火龙果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蜗牛、蚂蚁、白蚁和蚜虫等,及时防治即可。防治可选用晶体敌百1000倍液喷洒地面及1米以下茎部和水泥柱进行防治。蜗牛盛发时,可以在树盘周围撒6%斗蜗螺,效果相当好。
五、火龙果-摘心、疏芽
摘心:当枝条长至1.3~1.4米时摘心,促进分枝,使分枝自然下垂,以积累养分,提早开花结果。
疏芽:幼苗期,疏除基部所有侧芽,选留1~2个顶端壮芽引其沿攀援柱向上生长。生长旺期,应及时将过密较弱的新芽疏去,以减少养分消耗,保证主枝的生长。
六、火龙果-疏花、果
疏花:盛花期,每批出现的花蕾数都较多,一个枝条的花蕾有时可达10~20个,宜于现蕾后8天内,在每枝留不同方位的2~3个强壮花蕾,其他的全部疏除。
疏果:谢花后5~7天,每枝选留1~2个授粉成功的健壮果实,其他的一律剪除,以提高商品果率。
七、火龙果-补植、修剪
补植:对于长势较弱的个别植株应挖除补植新苗,以增加来年产量。
修剪:秋后,要将已结果多个的顶端或弱枝剪去,让留下的粗壮枝条重新长出新枝,以保证来年的产量和质量。
八、火龙果-适时收获
火龙果授粉成功的花朵,在谢花后第5~7天果房就明显增大,到31天,果实由绿色逐渐变红色,再经5~7天,果实外观鼓胀浑圆,且有光泽出现时,就可采收。
无花果栽培
盆裁无花果,每年早春萌芽前须换盆一次,盆土可用8份园土、1份砂土、1份粪干混而成,并加入蹄片等作基肥。
生长期间,可每半个月施一次饼肥水;每月施一次腐熟的麻酱或饼渣。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好,要见干见湿。
冬季霜降后入室养护,整个冬季浇l一2次水即可,室温保持在3-5度。盆栽无花果,植株不宜过高,以30厘米高为宜;这就要对其作精心修剪。修剪当在春季的 3月进行。当幼苗长到40-50厘米高时,在30厘米高处截顶,待下面腋芽长到3厘米时,仅留顶端3-5个芽,作为主枝,其余都剪去。当年7月进行一次摘心,以防枝条徒长。第二年春,在主技12-15厘米处再剪短。当新芽萌出3厘米时,每一主枝上留2-3个芽,其余的芽除掉,7月再摘心一次。经过这样两次修剪。树形就地较短壮、蓬松,美观多了。
无花果多采用扦插法进行繁殖,一般在夏季进行。选取一年生健壮枝,截成15-20厘米长的段于作插穗,扦插后约一个月可生根,然后移栽培育。
龙珠果栽培技术
选地
以排水良好、土层疏松而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植
苗高5厘米左右时,按株距10厘米定苗,并没支柱,用竹枝或树枝插在行间,茎蔓缠绕其上,在定苗时、生长期、始花期各追肥1次,第1次氮肥,第1次麸肥或人粪尿,第3次除施氮肥外,增施过磷酸钙。在每次追肥前,进行中耕除草,施肥后结合进行培土。
采收
夏末秋初采收全株,洗净,鲜用或晒干。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纱,晒干。4-5月采收果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