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宝宝缺钙的高发季节
冬天是宝宝缺钙的高发季节
缺钙高发期 宝宝冬季需防缺钙
1、8个月大的宝宝不仅夜里睡不安稳,半夜经常惊醒,啼哭,还常常满身是汗,喂奶也不喝,怎么哄都没用,只有哭累了才睡一会儿。一段时间下来,家里人都被他折腾地疲惫不堪。小宝宝也变得精神不振,脸色发黄,体重不达标。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表示宝宝后脑有脱发带,且囟门较大,已经出现了缺钙的早期症状。
2、据医生介绍,入冬以后前来就诊的1岁内婴幼儿伴有缺钙症状的不断增多,并提醒广大家长若发现宝宝有烦躁、易哭闹、睡不沉,或者前囟门大、枕秃、出牙延迟等情况,最好及时就医确诊是否为缺钙所致。
冬季合理补钙 春季成长更快
建议一:多晒太阳补维生素D。医生介绍道,每天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4点是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阳光中紫外线的A光最为丰富,能够有效促进钙磷的吸收。此外,晒太阳时要着重晒宝宝的四肢和背部。晒手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让四肢骨骼更健壮;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但特别注意要避免阳光直射脸部及眼睛。每次晒太阳的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即可。如果不能保证宝宝时常晒太阳,家长可以给宝宝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
建议二:选对钙剂巧补充。有了维生素D,自然也少不了补钙的原材料。由于小宝宝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咀嚼食物等能力也不具备,因而给小宝宝补钙除了母乳和配方奶外,适当服用钙剂补充也很有必要。医生指出,为宝宝选择钙剂首先要注意口味,偏甜或者偏酸的口味虽然宝宝更容易接受,但却会伤害宝宝娇嫩的味蕾,为宝宝将来挑食、偏食,不爱喝水等留下隐患。因此给宝宝的钙剂最好选择接近母乳的淡奶口味;其次还要注意产品的剂量,宝宝的小胃容量有限,小剂量包装的钙剂更适合宝宝,不会对肠胃造成负担。符合以上特点的补钙产品才是妈妈们的最佳选择。例如从美国进口的迪巧小儿碳酸钙 D3颗粒就是款专门为0-3岁宝宝量身设计的补钙产品。此外,新手妈妈们还要注意钙剂不要与奶类同服,中间需要间隔2-3个小时,以免影响钙剂的吸收效果。
葱白水宝宝一天喝几次
两三次。一次把500毫升左右的水熬成50毫升左右的,适当给宝宝喝点,实在喝不了别太强求,喝20毫升左右吧。
冬天,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如果您不幸中招了,而又不想去医院,但总拖着也不是办法,那么告诉您一个家庭制作、非常实用有效的土方子,其制作过程相当简单,而且实惠没有副作用。大人喝了管用,对宝宝或者小孩子也非常有效。
葱白水虽然是民间的治疗感冒的一种偏方,但是屡试不爽,特别是在冬季或者是现在春夏交替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出现感冒的症状,这个时候不妨自己动手做葱白水,来缓解感冒的症状吧。
宝宝缺钙的9个症状
症状一:易烦躁不安
孩子缺钙的时候,在情绪上也会有所表现。很多妈妈在抱怨自家的宝宝在晚上的时候都不睡觉,且爱哭闹,不知道怎么解决,其实这就是宝宝缺钙的一种表现。
症状二:易出汗
孩子缺钙的时候,是比较容易出汗的。现在已经是冬天了,宝宝要是也出现容易出汗的现象,在排除了是由于衣服穿太多过于保暖导致的出汗原因后,妈妈们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宝宝缺钙了。
症状三:头发稀黄
在常人的眼中,头发比较暗黄没有光泽,很可能就是营养不良导致的。妈妈们可以观察宝宝的头发,要是发现头发比较黄,也比较稀疏的话,很可能就是宝宝缺钙的现象。
症状四:晚发牙
孩子长牙的时间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正常的宝宝们在九个月左右就会发牙了。现代人对于宝宝的饮食护理更加的悉心,有的宝宝还没有到九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发牙了。要是宝宝出现晚发牙情况,很可能就是宝宝缺钙的原因了。
症状五:肌无力
孩子缺钙时也会表现为囟门闭合迟,宝宝的手脚也会比较没有力气,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妈妈们要赶紧为宝宝科学的进行补钙了。
症状六:神情呆滞
宝宝一般是妈妈们一手带大的,妈妈们也是最了解宝宝的性格了,要是宝宝的性格是比较外向且好动的,在一个时间段内却发现宝宝很安静,神情呆滞,不爱笑,在讲话以及一些动作的学习都比同龄的宝宝还晚,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是否是出现了宝宝缺钙的情况。
症状七:前额高突
宝宝的生长发育离不开钙的补充,孩子出现缺钙现象时,会影响到宝宝的骨骼发育,比如我们会发现宝宝的前额高突,出现方颅的情况,要是进一步检查,会发现肋骨中出现了软骨增强的情况,这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宝宝的健康了。
症状八:厌食
孩子厌食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孩子缺钙之后,自身的食欲也会下降,不喜欢吃东西,孩子的饮食营养没有得到充足的补充,也会导致宝宝的智力发育受到影响,同时宝宝的免疫能力也会下降。
症状九:湿疹
孩子出现湿疹时,我们除了考虑到天气以及尿布影响的原因外,还要考虑到宝宝是否是出现了缺钙的症状,孩子缺钙后,比较容易流汗,宝宝的背部也比较容易出现湿疹的现象。
当我们彻底的了解宝宝缺钙的症状之后,妈妈们要随时观察宝宝的日常情况,及时的发现宝宝是否缺钙,要做好补钙的措施,还要注意利用生活中的饮食营养补钙是最佳的选择,科学补钙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
小孩在哪一个季节出生最好
春季出生:病毒感冒增多
春季出生的优势同样也不容忽视,宝宝足月以后,基本天气就暖和了,就可以被抱到室外,晒一夏天的太阳,这样也能有效避免宝宝缺钙。
从患病的角度来看,春季,是细菌病毒滋生的高发期,因而感染上呼吸道疾病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另外,春季也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
虽然刚出生6个月前的宝宝有抗体,不容易感冒,可还是有免疫力低的宝宝会被传染。所以,增强宝宝体质,还是提高母乳喂养率最为关键。因为母乳中含有的免疫因子,能有效提高婴儿的抗疾病能力。
夏季出生:食物品种多样
夏季各类水果开始上市,这给宝宝们增加维生素提供了优质保障。另外,夏季,宝宝们也可以晒一夏天的太阳,可以有效避免缺钙以及缺维生素D。
出生于夏天的孩子
夏季虽然病毒感染数量有所减少,可是儿科门诊比较集中的是腹泻以及皮炎湿疹疾病。因为这个季节细菌繁殖较快,对于婴儿来讲,出汗多,皮肤薄,脂肪多,比起成人来讲,更容易引发皮肤疾病,出现红斑、红点,瘙痒等。
秋季出生:儿科疾病最少
秋季也是全年儿科门诊就诊量最少的季节,秋季出生的宝宝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因为秋季蔬菜水果比较多,并且气候适宜,从体质上来看,秋季出生的宝宝还是有一些优势,对于宝宝健康也是大为有益。
出生于秋天的孩子
虽然宝宝能够享受到秋季的秋高气爽,可北方的宝宝同时还要面临着早晚温差的巨大变化,对温度不适应的同时,也会导致呼吸道疾病。
秋季带给宝宝丰富水果的同时,也有可能将细菌带到宝宝嘴里。在将西瓜、苹果、橙子等水果打成果汁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宝宝加热一下,这样能避免细菌入侵。注意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破坏维生素。
冬季出生:阳光不足易缺钙
中医讲究冬藏春发,冬季是进补的好季节。因为冬主肾经,而肾又是先天之本,也就是说,经过一冬营养储藏的宝宝,营养充盈,也能够攒足能量,来应对来年开春的气候变换。
对于冬季出生的宝宝,于立志表示,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所以患有感冒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另外,冬天,晒不着太阳,也容易加重宝宝缺乏维生素D,进而影响体内钙含量。
出生于冬天的孩子
冬季确实是宝宝比较容易缺钙的季节。因此,预防宝宝缺钙,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宝宝出生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以后,给宝宝补充预防量的钙,一般每天400单位即可。另外,也应该配合季节变换,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
现在又不少准父母对于孩子在什么时候出生很重视,有的准父母干脆通过剖腹产来让孩子在吉时出生,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瓜熟蒂落”,生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爸妈们不必过于强制孩子在什么时候出生。
冬季宝宝饮食攻略大全
冬日宝宝饮食攻略一:保温御寒食物少不了
冬天第一大任务,自然就是御寒保暖了。不过你要记住,保暖可不能单靠“表面功夫”,当然给宝宝披上厚衣服,准备暖被窝固然重要,不过身体的抗寒力还要靠体内的激素发挥作用。
当天气变冷时,人体为了保温,体内分泌系统的激素分泌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如甲状腺素,这些激素可以促进和加速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的分解,因此让身体加温抗寒。
你在准备三餐时,要注意让餐桌出现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食物可以在低温气候时为身体补充热量,特别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作用更加明显,常见的有瘦肉、鸡肉、鸭肉、鸡蛋、鱼类、牛肉、豆制品等。
给妈妈的保暖御寒饮食小贴士:
NO.1 虽说这些肉类可以给宝宝提供热量,不过你还是要记住宝宝的饮食要营养均衡,可以将主食和粗粮搭配。
NO.2 跟大人一样,到了冬天宝宝的食欲也会大涨,不过你别光顾着窃喜了,你要注意别让他们摄取太多的热量,不要让宝宝因摄取过多的热量而造成肥胖。
NO.3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是孩子的长高黄金期,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开始为孩子长高做好营养储备,最好让宝宝每天喝250-500毫升牛奶,海带、黄豆、豆腐、木耳这类食物,至少每周安排一次。
冬日宝宝饮食攻略二:维生素来提高抵抗力
冬天是宝宝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冬天气候干燥,寒冷的天气又会影响体内代谢,使人体氧化功能增强,致使各种维生素消耗量增加,容易导致维生素缺乏,所以冬天是宝宝患各种营养缺乏症的高发季节。所以你别忘了让孩子多吃点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富含维B的食物
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及某类蔬菜,如油菜、菠菜、青蒜等绿叶蔬菜。
富含维A的食物
奶制品、蛋类、鱼肝油和动物肝脏等食物,还有菠菜、胡萝卜、红薯等红黄色水果。
富含维C的食物
橘类水果如桔子、柚子、柠檬等,以及猕猴桃、芒果、卷心菜、花椰菜、菠菜等食物。
给妈妈的保暖御寒饮食小贴士:
NO.1 冬天的绿叶蔬菜相对来说比较少,可以让宝宝适当吃红薯、马铃薯等,这类食物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还可以清内热、去瘟毒。
NO.2 在冬天上市的蔬菜中,大白菜、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豆芽、油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经常换着吃,合理搭配,可以满足宝宝对维生素的需求。
NO.3 冬天尿量增多,无机盐的排出也随着增多。如果多吃富含钙、铁、钠、钾的食物,例如虾皮、虾米、猪肝、香蕉等,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矿物质的缺失。
八个月宝宝晚上睡觉总醒该怎么办
宝宝晚上睡觉总是睡不熟,一个晚上要起来几次,宝宝睡不好影响到了自己的身体发育,也苦了晚上睡不安稳的父母。怎样才能让宝宝一觉到天亮呢?这一次为大家解读宝宝为什么睡觉总醒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家长们要好好了解。
1、宝宝晚上睡觉除了自己醒来,还有可能是惊醒的。如果发现宝宝夜晚有惊醒的情况,家长要看看宝宝是否缺钙。因为宝宝夜晚惊醒的原因,很大可能就是缺钙造成的。
2、缺钙是宝宝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其他儿科疾病滋生的源头。很多家长都会选择在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才带宝宝出去散步,减少了宝宝日照时间和光线照射,这也是宝宝缺钙的一重要原因。所以,家长在给宝宝补充维生素的同时也要给宝宝补补钙,除了吃含钙高食物或钙片外,还要多让宝宝接触到阳光。
3、春、夏季是宝宝失水量最严重的时期,所以宝宝对水的需求量也相对多。在这两个季节里要注意给宝宝补水,因为宝宝缺水的话不仅会影响到他的生长发育,也更容易因为水分流失而中暑。在给宝宝喂水的时候不要等到宝宝口渴的时候才补水,中午在喂奶的时候也要注意补充少许的水,可以在水中加点盐,但不可以用饮料来代替。夏季昼长夜短,而且天气炎热,蚊虫也多,所以宝宝容易晚上睡不好。家长可以在白天的午睡中延长一些时间,但也不能太多,不然宝宝晚上精力旺盛就不肯乖乖地睡觉。
八个月宝宝晚上睡觉总醒该怎么办?以上就是专家介绍的相关内容。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小孩身体状况的,但是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对待这些问题,并处理好这些问题。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最后也祝小孩们能够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冬天断奶需要注意什么 冬天断奶有什么坏处
冬天断奶宝宝很容易生病,冬天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流行疾病的多发季节,强行断奶很容易让宝宝患病,例如伤风感冒、急性炎症等,而且还会影响到宝宝的食欲,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手脚干燥一招就解决 2. 感冒咳嗽小方法
冬天是咳嗽高发季节,网上流传很多小偏方,效果不一定好,给大家推荐一个好的方法。
小妙方:先取一个白萝卜,洗净去皮。将萝卜切成丁,大小如黄豆。将切好的萝卜粒倒入蜂蜜中浸泡,2个小时后把这种萝卜蜂蜜汁倒出一大汤匙,以温水稀释,一天饮用4-5次,可以起到迅速止咳作用,此方法对于气喘也有一定疗效。
宝宝缺钙的表现 预防宝宝缺钙的妙方
宝宝经常会出现缺钙的症状,宝宝缺钙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因此,不少父母会给宝宝补钙,那么,宝宝缺钙的表现有哪些呢?宝宝缺钙怎么办呢?这些都是父母关心的话题,下面,将带您到文章中看看,宝宝缺钙的症状。
宝宝晚上睡眠不好,妈妈也跟着身心受累,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继续看下文!
许多新妈妈都遇到过宝宝缺钙困扰,原本一切正常的宝宝,突然变得晚上睡不好觉了,看到宝宝辗转难眠,很难受的样子,妈妈看着更是心疼,那么宝宝晚上睡不好觉真的是缺钙惹的祸吗?
缺钙的确是导致小宝宝睡觉不安稳的首要因素之一,宝宝如果缺钙会出现夜醒、夜惊、夜间烦躁不安,睡不安稳等情况。
那么宝宝缺钙都有哪些症状呢?新妈妈该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却缺钙呢?下面一块来看看。
1、不易入睡,睡觉不实
夜惊、夜啼是宝宝缺钙的表现之一。通常新生儿缺钙常常会在夜间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2、夜间盗汗
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家长多注意宝宝日常细节,有类似的情况及时治疗,不可耽误宝宝的病情才是。
3、性情异常
宝宝缺钙会脾气怪,常会出现烦燥、爱哭闹、坐立不安等表现,不易照看。
4、出牙晚、牙齿排列参差不齐
有的宝宝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者牙齿发育不良、咬合不正、牙齿排列参差不齐、松动或者过早脱落。
5、枕秃圈
缺钙的宝宝易出汗,通常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枕秃可以反应缺钙的一部分情况,但不是绝对的情况。
6、前囱门闭合延迟
前囟一般1~1.5岁时闭合,缺钙的宝宝通常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
7、生长迟缓,学步晚,骨关节畸形
缺钙的小儿多数1岁左右学迈腿走路,或者会由于骨质软,表现为“X”形腿或者“O”形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8、肌肉肌腱松弛
缺钙严重,如果腹壁肌肉、会导致肠壁肌肉松弛的情况,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的情况,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9、串珠肋肋软骨增生
新生儿缺钙,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让新生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10、精神不好
宝宝缺钙还会表现为精神状态不好、食欲不振、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抽搐、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
冬天是宝宝缺钙的高发季节
进入冬季后,随着气温的下降,日照时间的逐步缩短,宝宝的户外活动时间也明显变少,尤其是在城市出现雾霾天气时,妈妈们更是尽可能避免宝宝外出,免受天气污染的影响。如此一来,宝宝与阳光的接触时间减少了,人体通过紫外线照射皮下脱氢胆固醇转变生成的维生素D也随之变少,肠道缺少了有效吸收钙质的载体,长此以往,机体就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钙症状。
宝宝冬季需防缺钙
1、8个月大的宝宝不仅夜里睡不安稳,半夜经常惊醒,啼哭,还常常满身是汗,喂奶也不喝,怎么哄都没用,只有哭累了才睡一会儿。一段时间下来,家里人都被他折腾地疲惫不堪。小宝宝也变得精神不振,脸色发黄,体重不达标。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表示宝宝后脑有脱发带,且囟门较大,已经出现了缺钙的早期症状。
2、据医生介绍,入冬以后前来就诊的1岁内婴幼儿伴有缺钙症状的不断增多,并提醒广大家长若发现宝宝有烦躁、易哭闹、睡不沉,或者前囟门大、枕秃、出牙延迟等情况,最好及时就医确诊是否为缺钙所致。
冬季合理补钙
建议一:多晒太阳补维生素D
医生介绍道,每天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4点是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的最佳时机,因为此时阳光中紫外线的A光最为丰富,能够有效促进钙磷的吸收。此外,晒太阳时要着重晒宝宝的四肢和背部。晒手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让四肢骨骼更健壮;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但特别注意要避免阳光直射脸部及眼睛。每次晒太阳的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即可。如果不能保证宝宝时常晒太阳,家长可以给宝宝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
建议二:选对钙剂巧补充
有了维生素D,自然也少不了补钙的原材料。由于小宝宝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咀嚼食物等能力也不具备,因而给小宝宝补钙除了母乳和配方奶外,适当服用钙剂补充也很有必要。医生指出,为宝宝选择钙剂首先要注意口味,偏甜或者偏酸的口味虽然宝宝更容易接受,但却会伤害宝宝娇嫩的味蕾,为宝宝将来挑食、偏食,不爱喝水等留下隐患。
因此给宝宝的钙剂最好选择接近母乳的淡奶口味;其次还要注意产品的剂量,宝宝的小胃容量有限,小剂量包装的钙剂更适合宝宝,不会对肠胃造成负担。符合以上特点的补钙产品才是妈妈们的最佳选择。
宝宝缺钙怎么吃
一、鱼菜米糊(4个月后可食用)
原料:米粉,鱼肉和青菜各15-25克,食盐少许。
制法
1、将米粉加水泡软,搅拌至糊状,入锅烧沸约8分钟。
2、将青菜、鱼肉洗净后,分别剁泥共入锅中,续煮至鱼肉熟透,调味后即成。
补钙奥秘:鱼肉中富含钙,不仅能够促进宝贝长个子,还可促进脑发育,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
二、虾皮碎菜包(10个月后可食用)
原料:虾皮5克、小白菜50克、鸡蛋1个、自发面粉、些许调味品等。
制法
1、用温水把虾皮洗净泡软后,切得极碎,加入打散炒熟的鸡蛋。
2、小白菜洗净略烫一下,也切得极碎,与鸡蛋调成馅料。
3、自发面粉和好,包成小包子,上笼蒸熟即成。
补钙奥秘:虾皮含有丰富的钙、磷,小白菜经汆烫后有利于钙在肠道吸收。
结语: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钙元素,钙能够促进骨骼发育,以上是总结的有关宝宝缺钙的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式,还在为宝宝缺钙烦恼的家长们不必担心了,试试推荐的方法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祝福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睡觉出汗是缺钙吗
家有汗宝宝,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总是大汗淋漓,让粑粑麻麻很担心。因为传说中孩子出汗多是“缺钙”、“体质虚”的表现。事实果真如此吗?
虽说汗液中确实带有钠、钙、锌等微量元素,但汗液中所丢失的微量元素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只占人体总量的1%以下,而汗液中的微量元素更低于血液好几倍,同时当出汗多时小便就减少,而小便中同样含有微量元素,由此两者抵消,出汗多并不会造成宝宝微量元素的缺乏。那么,出汗多是不是宝宝“缺钙”的临床表现呢?实际上也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出汗多与缺钙相关。
秋季宝宝注意事项 避免腹泻
秋天是腹泻的高发季节,一是由于天气变凉,宝宝肚子容易受凉造成腹泻。二是因为由于不洁饮食造成的细菌感染,引起腹泻。所以妈妈们应当密切注意保暖与卫生饮食。
依靠微量元素检测诊断儿童是否缺钙是误区
1、宝宝是否出现了枕秃圈。宝宝缺钙比较容易发现的一个症状就是宝宝头枕部会出现一圈秃发的现象。缺钙的宝宝睡觉的时候容易出汗,头部与枕头再相互摩擦,自然比较容易出现枕秃圈。
2、夜啼。宝宝一旦缺钙,心情就会变得烦躁不安,经常在夜间容易惊醒、啼哭。
3、下肢弯曲。缺钙的宝宝腿型也比较奇怪,比如O型腿、X型腿等,这些都是由于宝宝缺钙,骨骼发育不健全造成的。
4、出牙比较晚。宝宝缺钙的话,往往会造成骨骼发育或者牙齿发育比较晚,比较常见的就是孩子出牙比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