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健身注意事项 饭后不宜立即健身
夏季健身注意事项 饭后不宜立即健身
饭后不宜立刻进行运动,最少要等一个小时,因为吃饭后血液集中在消化系统,如果马上活动,血液会转移到运动的肌肉,导致食物无法完全消化,影响肠胃健康,也影响健身时的状态。
孕妇能吃竹叶菜吗
孕妇能吃,但要适量。
竹叶菜不是粗菜,虽然它既营养又能治病,是夏季健身防病之上品好菜,且含钙丰富,但含草酸也较高,易形成草酸钙沉淀,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对于婴幼儿、孕妇、骨折的病人,尽量减少食用含草酸过多的蔬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也不宜多食,食用之前尽量焯水处理一下。
春季锻炼注意事项 水分补充少不了
春季气温较低,气候干燥,很多健身爱好者在运动中不喜补水,认为和炎热的夏季比较,人体对水分的需求较少,因此往往忽视了水分的补充。尤其在进行比较长时间大负荷的健身运动时,身体水分跟不上,严重时会导致抽筋,甚至脱水的现象,因此水分的补充也是春季健身中必不可少的。
秋季健身如何正确用力
动感单车、跑步机、台阶机均是适合秋季健身的好方法
饶星星告诉记者,在室内健身器材中,动感单车、跑步机和台阶机最受健身者欢迎,三项运动易于普及、易学易练,适合各年龄段的人,也是适合秋季健身的运动项目。
台阶机是根据锻炼者在运动时屏幕上显示的心率、速度、距离、时间和能量消耗等有关数据,及时掌握和调整运动负荷;跑步机,可以根据锻炼时显示的相关数据,将能量消耗的方式控制在有氧运动范围内,以达到锻炼人体心血管呼吸系统等机能的目的;动感单车让锻炼者根据教练所指导的动作,随着音乐运动,它可以锻炼手臂、腿部、腰背部和胸部肌肉,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形式。以上都是借助于仪器的有氧运动。此外,室内跳绳、打太极、有氧舞蹈等简便的运动方法也是非常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
安全健身细节决定效果
由夏季到秋季是天气降温的过程,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这个时候更需要注意健身的方法,否则就可能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为此,饶星星总结了健身前的四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细节,这些细节决定了健身的效果。
妈咪冬季运动注意事项
1、冬季健身选有氧运动
冬季运动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这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爆发性的无氧运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等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这样可消耗更多热量,锻炼的时间应该比春夏季多出10-15分钟。
中年人可选择快走、慢跑、爬楼梯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中年人身体状况一般都处于下降趋势,不要因为忙于工作就放弃健身,否则冬天就是一个“藏病”的季节。
2、冬季运动不宜过早
冬季锻炼最好不要过早,健康专家建议,冬季晨练适宜在日出后进行。而一天中的最佳健身时机则在14时至19时之间,此时,人体自身温度较高,体力较充沛,容易进入运动状态,不易损伤,对健康大有裨益。
冬季健身注意事项 大雾天不宜室外锻炼
冬季健身不要在大雾天气里进行。雾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后,与飞起的尘土凝结成不透明的小水点,浮游在近地面的空间而成的。在大雾的时候,不仅空气中的水分多、尘土多,而且气压较低,呼吸困难,汗液不易蒸发,这时最好在室内做简易的活动。
夏季健身计划有什么
胸部:平板卧推,6组,每组8--10次;
俯地挺身:4组,每组11--20次;
双贡臂屈伸:4组,每组8--12次;
蝴蝶机夹胸:4组,每组8--12次;
背部:引体向上,4组,每组6--10次;
背阔肌胸前下拉,6组,每组10--15次;
腹部:仰卧起坐,4组,每组17次。
1、坚持。我所说的坚持指的是锻炼的时间。作为初学者我认为出现明显质变锻炼效果的时间是3个月,所以兄弟你这最初的3个月的坚持很重要;其次,3个月中每周的锻炼次数要保持至少3次,以3次为例,最好是隔天休息,不要吧这3次连续起来。再者,每次锻炼的时间保持在90分钟左右为宜
2、器械动作。初学者由于求“肉”心切,所有的锻炼会比较盲目,尤其在动作的规范方面和把握上比较模糊。
3、饮食
A、锻炼前不要让自己有饥饿感,如果感到饥饿可提前半小时吃
200克薯条(薯条可以快速消化吸收)或香蕉一支;若饭后锻炼,至少饭后1个半小时(饭后胃部消化,若锻炼会影响消化吸收和锻炼效果)。
B、锻炼后,自己准备麦片用开水充开饮用。我本人认为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其作用是快速补充锻炼过程中消耗的水和能量,使机体有能量组织肌肉恢复及生长。
夏季健身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每餐的餐量都要控制好,尤其是早餐和晚餐,早餐最好吃的比较有营养一些,晚餐要吃的少,早餐是一定要吃的,不然健身的时候会没有力气,休息的时候可以看一些散文,听听音乐来放松自己疲惫的身躯。
锻炼身体黄金时间是什么时候
据了解,冬季日出前的地面温度较低,清晨空气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另外,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铅等有害污染物质也聚于地面,人们若早起锻炼,就会吸入很多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等疾患,危害身体健康。 冬季健身和夏季健身 冬季健身,应该在10时左右为宜。这时太阳出来后晒到地面,使大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的空气向高空扩散,对人体的侵害会减小。另外,冬季晨间气温较低,要到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才会慢慢缓解 在冬春两季的头一两个月,应躲过早晨六七点钟空气污染高峰期。
在夏秋季,太阳出来得早,可以在五六点钟锻炼。 在平时,可以选择上午10点和下午三四点钟来做课间操或进行其他运动。这时空气比较清洁,对身体健康较为有利。 在有雾的早上最好不要在户外锻炼。由于空气污染,雾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人们在雾中做长跑等剧烈活动时,身体某些敏感部位接触了这些有害物质并大量吸入,就可能引起气管炎、喉炎、眼结膜炎和过敏性疾病。所以在有雾的早上,我们可以把早锻炼改在室内,不一定非要去户外。
夏季健身注意事项 夏季健身时间注意
尽量不在炎热的时间在室外进行锻炼,并且不宜长时间进行运动,夏天日光照射时间太长,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运动时人体体温可能升到39到40度,体温这样剧烈升高,会引起身体整个机能,尤其是大脑机能发生障碍,引起中暑。
锻炼身体黄金时间是什么时候
天中锻炼的最佳时间 下午:(14:00~16:00):是强化体力的好时机,肌肉承受能力较其他时间高出50%。 黄昏:(17:00~19:00):特别是太阳西落时,人体运动能力达到最高峰,视、听等感觉较为敏感,心跳频率和血压也上升。
不宜运动的时间 进餐后:这时较多的血液流向胃肠部,以帮助食物消化及吸收。此时运动会妨碍食物消化,时间一长会导致肠胃系统的疾病,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饭后最好静坐或半卧30~45分钟后运动。
饮酒后:酒精吸收到血液中,进入脑心、肝等器官。此时运动将加重这些器官的负担。同餐后运动相比,酒后运动对人体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大。 室外健身不是越早越好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都选择晨练来增强免疫力。然而室外健身是不是越早越好呢?有关健康专家建议:冬季室外健身适宜在日出后进行。
据了解,冬季日出前的地面温度较低,清晨空气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另外,汽车排放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铅等有害污染物质也聚于地面,人们若早起锻炼,就会吸入很多的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锻炼,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咽喉炎等疾患,危害身体健康。 冬季健身和夏季健身 冬季健身,应该在10时左右为宜。这时太阳出来后晒到地面,使大气开始上下对流,污染的空气向高空扩散,对人体的侵害会减小。另外,冬季晨间气温较低,要到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才会慢慢缓解 在冬春两季的头一两个月,应躲过早晨六七点钟空气污染高峰期。
在夏秋季,太阳出来得早,可以在五六点钟锻炼。 在平时,可以选择上午10点和下午三四点钟来做课间操或进行其他运动。这时空气比较清洁,对身体健康较为有利。 在有雾的早上最好不要在户外锻炼。由于空气污染,雾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人们在雾中做长跑等剧烈活动时,身体某些敏感部位接触了这些有害物质并大量吸入,就可能引起气管炎、喉炎、眼结膜炎和过敏性疾病。所以在有雾的早上,我们可以把早锻炼改在室内,不一定非要去户外。
夏季健身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高温下运动大汗淋漓好减肥。
笔者留意到,一些青少年喜欢在阳光下从事户外运动,这样做的确可以大汗淋漓,达到减肥的效果,却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高温下从事较大运动量的运动,很容易导致出汗过多造成脱水、中暑等症状,严重的会使人有晕厥感。而且,夏季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阳光最强的时候,阳光会灼伤人的皮肤。
误区二:健身后马上冲凉。
健身刚刚结束,人体急需释放体内热量,皮肤的毛细血管随之扩张。若随即去洗凉水澡,会使皮肤受到过冷的刺激,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反倒不利于体热散发。忽热忽冷地过度刺激,也会使扩张的毛孔紧急关闭,人体的免疫力随之下降,病菌此时最容易侵入。
误区三:运动后大量补水。
很多人都知道,在大量出汗后要马上补充水分,但却容易补水过量,这也同样是不当的。因为,大运动量过后,人体各器官、系统需要得到休息,而此时大量补水,则会给消化、血液循环等系统,尤其是心脏增加沉重的负担。
同时,大量出汗后,补充矿物质水可以弥补随汗液流失的微量元素。如果大量饮用纯净水,则只会加剧人体矿物质的流失,容易引起抽筋、痉挛等症状。
误区四:冰冻饮料有利降温消暑。
剧烈运动过后,大量血液流向运动着的肌肉和体表,而消化器官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此时饮用冰冻饮料,将对胃部带来强烈刺激,容易诱发厌食症、急性胃炎等病症。
另外,有关专家建议,夏季最好的体育运动方式是游泳和旅游。前者回避了高温天气环境,而后者可以选择到避暑胜地进行休息、疗养。
冬季健身首选有氧运动
■健身原则
健身计划不要间断
冬季健身,要有一个充分的计划,你究竟是想健身还是想减肥其实目的无关紧要,但是计划却很关键。
健身计划可以围绕减肥来制定。冬季人体消化功能增强,胃口大开,很多人在冬天体重都达到最重。另一方面,冬季锻炼时消耗的热量也大,是去除脂肪的好季节。
同时,冬季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因此冬季健身计划的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有效的锻炼来预防疾病。但是,无计划、无规律的锻炼不但不能强身健体,还会因身体不适而生病。
“冬季制定好健身计划后,要达到最好的健身效果,关键还在于坚持,不能因为天气冷或者下雪就轻易放弃。”专家提醒。
■健身方式
冬季首选有氧运动
健身专家表示,冬季气候寒冷,爆发性的无氧运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甚至造成运动伤害,所以,健身时一定要选择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
在具体项目上,可根据年龄差异而有所不同:年轻人,可以安排跑步等高冲击有氧运动,这样可消耗更多热量;中年人可安排快走、慢跑、爬楼梯等低冲击有氧运动;老年人可安排散步、瑜伽、太极拳等项目。
年轻人冬季锻炼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时间可以长一些,比如跑步,可以比春夏季多10至15分钟。
中年人身体状况一般都处于下降趋势,不要因为工作忙就不健身了,要按冬季健身计划中规定的量来活动。
■时间选择
锻炼时间参照年龄
冬季健身在时间安排上有很大不同,各个年龄段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选择活动的时间段。年轻人由于身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较强,体质较好,体力恢复快,冬季健身时间可以安排在早上和下午;中年人适应能力稍差,可以在下班后,18时至20时身心比较放松的时间段进行锻炼;老年人冬季健身的时间一般应选在14时至19时,他们身体较弱,选择温度最高、有阳光的时间进行健身,更容易活动开,从而避免身体伤害。
从运动时间上来看,年轻人冬季锻炼可适当加大运动量,时间长一些,可比春夏季多10至15分钟。中年人健身要坚持,不能因工作忙或天气寒冷时断时续。
■注意事项
穿衣:必须保暖
“冬天室内都有暖气,温度比较适合,理论上来讲,任何室内运动都可以进行。”孙建中说:但是保暖也很重要。
孙建中说,一般刚刚开始运动的时候,一定要穿长袖,等微微出汗后,可以脱掉长袖衣服,但是运动完后,要马上穿上衣服。“这样对人体的各个关节、骨骼都能起到保护作用。”
频率:个性选择
一般而言,冬季健身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一周最少三四次,最多五六次。”孙建中说,“这个没有严格规定,主要根据个人的工作和身体情况而定。”
热身:微微出汗
气候寒冷,人体各器官系统保护性收缩,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力和伸展性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再加上空气湿度较小,所以使人感到干渴烦躁,感到身体发僵,不易舒展。如果不做热身活动就锻炼,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所以在冬季进行健身锻炼时,尤其是在室外,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通过慢跑、徒手操和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发热微微出汗后,再投身到健身运动中。
饮水:运动前后及时补
其实,冬季户外锻炼所需的水同夏季一样多,饮用的水可以是普通水或运动饮料。另外,在寒冷的天气,许多人会想喝一杯热咖啡或巧克力再出去锻炼,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因为其中含有咖啡因,会造成人体失水,是锻炼前最忌讳的饮料。
环境:空气流通
冬季人们习惯把健身房的窗子关得紧紧的。殊不知,一个人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有20多升,若10多人同时进行锻炼,一小时就是200升以上,致使室内空气严重污染。人在密闭的环境中锻炼容易出现头昏、疲劳、恶心、食欲不振等现象,锻炼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在室内进行锻炼时,一定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方法:提高强度
冬季寒冷,身体的脂肪含量较其他季节有所增长,这虽然对瘦人增重长胖有益处,但对肌肉轮廓、线条和力度的发展不够理想。因此,冬季健身要提高锻炼的强度和力度,增加动作的组数和次数,同时增加有氧锻炼的内容,相应延长锻炼时间,用以改善机能,发展专项素质,消耗体脂,防止脂肪过多堆积。
■项目推荐
冬季最宜跳绳
冬季做高效率的有氧健身运动是最好的减肥运动,如骑车、步行、上楼梯、跑步、游泳等运动。有氧运动超过20分钟,血糖基本消耗后,身体就要调动糖元和脂肪作为热源提供能量。所以每次进行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训练对减肥是最有效的。
研究表明,跳绳是特别适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健身的运动,而且对女性尤为适宜。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或跳健身舞20分钟相差无几。
初学时,仅在原地跳1分钟;3天后即可连续跳3分钟;3个月后连续跳上10分钟;半年后每天实行“系列跳”。如每次连跳3分钟,共5次,直到一次连续跳上半小时。一次跳半小时,相当于慢跑90分钟的运动量。
夏季健身多注意
炎热的夏季来临,热爱健身的人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容易排汗的好季节,但是夏季健身就可以盲目吗?当然不是,接下来就位大家介绍一下,夏季健身也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1.穿着棉制服装
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穿起来比较凉快;深颜色的衣服会吸收更多的热能,穿起来比较闷热。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所以,夏季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
2.晨练不宜过早
夏天天亮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运动。但晨练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
3.避免阳光直射
夏季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红外线最强的时候。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并可致皮肤癌。而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运动,更不可光着上身运动。
4.控制运动强度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等处进行冷敷。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就诊。
5.提前补充水分
夏天温度很高,大量运动会使身体内的水分流失比较快,因此,建议运动前半小时喝800毫升水。如果户外运动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一定要带瓶水,最好是能够补充盐分的。
6.合理摄入食物
运动前一小时,要吃些主食或者水果,以防止摄入热量过低,造成体力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