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炙多久一次

艾炙多久一次

一般情况下,每天灸一次,每次灸20分钟即可,大约一周左右为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做艾灸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烧烫伤,皮肤距离身体有保持一定的位置,不能太近,以免烫伤,一般以局部感觉微微灼热为度

艾叶灸法除妇科病

一.艾炙时间:

暂定是10-30分钟,时间长短可配合各人的生活时间弹性度及自身下面嫩度的感受来灵活撑握每次艾炙的时间长短.

二.艾炙用量:

用艾条切成约一寸长的艾段,一次一个,这样不会太烫.中途用完后起身再换一个.

三.艾炙用具:蚊香盘/桶/长裙

1.蚊香盘:一般2元可以买到,用于装艾段的.

2.塑料桶:用中号的,胖人可以用木桶.用于装蚊香盘及将艾叶的烟集中起来.

3.长裙:穿着长裙熏.防止桶里的烟跑到室外面去.实现悄悄地进行.

四.具体熏法.

把艾条用剪刀剪成小段(姐妹们说是用手掰开),约一寸长为一段.先点燃一条放在蚊香盘上,然后一起再放到中号桶里,穿上长裙子赤祼下身,坐在桶口,让桶里的艾叶烟放肆地亲吻你的“妹妹”吧.桶是坐不严的,不用担心艾条会灭.中途会觉得烫,站一会再坐就行了.觉得艾条的位置不合适还能用手调一下.

致于艾条,请大家采购纯手工的艾条,也有纯手工的艾段卖的,省掉自己剪段的时间,不要采购药艾条,不管是清艾条还是药艾条,纯度都比较低,烟就杂,味也杂,所以对待“妹妹”尽量用纯的对待它.因为你是长期使用啊,还是用好的吧.纯艾条还有个好处是,它会完全燃烧完.燃烧完是灰的,而不是像碳一样黑的.

此法已有几位群姐妹在用,其中一个说:对治疗霉菌效果是没有话讲的,那烟杀霉菌非常棒.还有姐妹提议说:如果全身熏也可以用桶,只是得弄个小被单从脖子开始裹起来.这样子屋内的烟不大.也可以自己一个人操作,呵呵~

五.注意:熏完后不要马上冲凉,一是会感冒,二是会减少疗效的.

备注:不要买无烟的,无烟艾条里含的艾叶量很少的

艾炙减肥时间

1、人体有寒证,虚证和一些亚健康症状,比如:乏力,气短,精神不振,食欲不好,怕冷,月经不调等可以做艾灸。

2、季节:艾灸最好的季节是夏季,因为艾灸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的效果好,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最佳。其次,在冬季,如果经常出现怕冷和感冒,也可以经常艾灸。

3、每天:一天当中,早上人和大自然的阳气升发,到中午午时最旺,而后逐渐减退,因此,需要补益阳气的人群可以在上午时段进行艾灸,如果在晚上补益阳气进行艾灸,可能造成夜晚阳不入阴而引起失眠。

4、部位:可以艾灸一些人体的保健穴:中脘,神阙,命门,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如果找不到具体的穴位,经常艾灸腰部和腹部比较好。

艾灸治宫寒的方法

每次月经来前10天至月经来临,每天炙考关元、水道、归来三穴,每次20分钟。最好在每晚9点,三焦经当令之时,在关元、水道、归来穴上分别扎上银针,然后在针柄上插上艾绒点燃,让艾草的药效透过银针,深入穴位,发挥其功效。

其中,关元补元气、固根本、增加自身正气,用以驱逐寒邪;水道、归来专治痛经,又临近子宫,是子宫的守护神,能第一时间温煦寒凉的子宫。

关元、水道、归来都在小腹部,每次治疗,只要把艾炙盒放在上面,三个穴位一并烤到。寒症热治,艾草性温,入肝、脾、肾经,能温暖子宫、祛除寒湿、疏通经络。

痛经大多数是冻出来的,女人需要保暖,少吃寒凉之物。

受凉肚子疼怎么办才好

肚子痛,首先要确定痛的原因,不能把身体疾病导致的肚子痛归咎于着凉,否则,耽误疾病治疗后果很严重。着凉导致的肚子疼,疼痛区往往在肚脐及其圆周区域,疼痛往往呈现不连续性,且疼痛程度呈不规则波浪起伏,也就是疼痛时轻时重。着凉才可以自己处理,病理性导致的肚子疼一定要看医生。

有些人着凉后除了肚子疼,还会拉肚子。这种情况,往往止住了腹泻,肚子疼也自然没事了,若腹泻止住后还肚子痛,就继续采取其他办法驱风。止泻可以去要点买点诺氟沙星之类的药物;也可以自己处置,具体做法是找一块生鲜的姜捣成蓉,然后用这姜蓉冲调白酒服下即可。注意,需要选用老一点的姜效果才好,服用的时候要连酒和姜蓉一起服下。

如果家里有艾炙器,则用艾条对肚脐进行艾炙,也可以治疗着凉导致的肚子疼。一般艾炙一两次即可,每次艾炙半小时以上。

4

也可以切一片厚的生姜片,然后把姜片铺盖在肚脐上,把点燃的艾草放到姜片上,炙烤肚脐半小时以上,一般炙烤一两次即可治愈着凉感风造成的肚子疼。

艾灸灰的作用是什么

不管是直接灸还是用艾灸盒、艾灸罐,都会留下一堆艾灰,千万别把它当垃圾倒掉,用过的艾灰可是有不少好用途呢。

1、止血

当身上什么地方破损出血后可将艾灰拌成灰泥涂抹于伤处,过几天就会痊愈。艾灸有活血功效,但艾灰是个很好的止血药。

2、宝宝红屁股

宝宝经常会有红屁股,做妈妈的当然心疼,用了不少膏啊霜啊油啊,效果也是反反复复,尤其害怕会有依赖性。可以用艾灰加香油调匀,来涂宝宝的红屁股,然后照例穿上纸尿裤,等到下次换的时候就会发现好转,有宝宝的妈妈可以试一下哦。其实大人的湿疮之类的也可以这样用。

3、脚气

在患处涂抹艾灰,会即刻止痒。一般的脚气,每天多次,坚持几天就会痊愈!如果您的脚气特别严重的话,结合艾灸,会有更好的效果。

修辞之外还有脚气的问题,一般就在患处涂抹艾炙灰,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止痒,一般坚持涂药几天就能够好。还有的能够帮助治疗青春痘,对于一些发红的青春痘用艾炙灰抹一点,青春痘很快就会慢慢的干掉,自己会慢慢的掉的。

月经少用艾炙炙什么穴位

1.1、血虚型

艾灸治疗选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5穴。在小腹部膻中、关元、子宫、内关用隔姜灸或温和灸。涌泉可以用中华神穴随身灸每处灸20分钟,每天1次。

1.2、肾虚型

从补肾养血入手,艾灸要选八髎穴、归来、三阴交这3个穴位。在小腹部用随身灸器,每个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以20分钟为好。

1.3、血寒型

治宜温经散寒调经。艾灸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在这四个穴位采用用隔姜灸,每个穴位20分钟,每天2次。

1.4、气郁型

取关元、命门、肩井、太冲,肩井和太冲可用清艾条温和灸,关元、命门可以用清艾条温和灸或者随身灸器。以上穴位每天艾灸1次,每次15分钟,灸的时候出现打嗝或者排气则为最好。

好艾条和一般艾条艾炙效果一样吗

不一样。

好艾条和一般艾条的艾灸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好的艾条一是其热力作用比较好,能够深入肌肤穴位,将药效渗入到机体经络中,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好的艾条其中的药效成分会更多一些,其起到的药效也会更加的明显一些,所以其艾灸效果也会更好一些,是一般艾条和差艾条比不了的。

寻常疣最佳治疗方法 艾条治疗

方法:将艾条中的艾絮拈出,根据瘊子的大小,扭捏成相应大小的圆锥状的艾团,点燃艾团的尖端,用手按压在瘊子上,让其燃炙瘊子,燃完后,如法再燃一艾团,每次连续点炙6-7团即可。

患者不会觉得疼痛,每日1次,7天后从瘊子的基本流出微量的黄水,不就脱落,患处至留下一个嫩红色的圆疤,10天后圆瘢变软直到消失。

治疗牙痛的方法有哪些

1、含漱方

盐水漱口: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盐溶化。冷却后频频漱口,可解燃眉之痛。因为盐水既可清除残留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又能消灭杀菌解毒。

蜂矾含漱方:露蜂房5克,白矾3克。水煎待温,含漱。1日4次,每日1剂,用至痛除。

2、冷敷

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

3、掐合谷穴

用指甲或指尖掐压合谷穴(拇指骨与食指骨交叉处),可使牙痛减轻或消除。左侧牙痛掐右合谷,右侧牙痛掐左合谷。

4、姜炙法

鲜姜1片,艾绒2~3壮。鲜姜片切成五分硬币大小,置合谷穴或牙痛穴(掌面第3、4掌骨距掌指纹1寸处),艾炷放姜片上,连炙2~3壮。左侧牙痛炙右侧穴,右侧牙痛炙左侧穴。仍不止,可同时炙颊车、下关和丝竹空,上颌牙痛还可配四白,下颌牙痛还可配承浆。

肚子受凉拉肚子怎么办

如果家里种有大风姜或是黑心姜,可以采挖几个姜块,洗净后下锅加水煮开15分钟左右,然后用这个热姜汤熨烫或是热敷肚脐,敷烫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一般一两次即可。

采挖艾草一把、葱头一把、姜几块,洗净后下锅加水煮开15分钟左右,然后用这个热水热敷或是熨烫肚脐,一般一两次即可治愈。

拔火罐是祛风驱寒的好方法。在肚脐及其周围拔火罐,一直拔到压力减小至基本无法吸紧即可,祛风后基本当天即可止住拉肚子。

找一颗姜,做成姜蓉,把姜蓉装碗里,然后加些酒进去泡半小时以上。泡好后,就连酒和姜蓉都喝下去,一次喝一两口,4小时左右喝一次,喝三四次基本能止住拉肚子了。

采摘一些番桃树的嫩梢,洗净后和干米一起下炒锅,翻炒至米粒焦黄,然后加一碗水煮成粥,把粥喝了,叶子扔了。一般喝一两次即可。

如果有艾条,可以切几片厚姜片,把姜片放置在肚脐及其周围,然后在姜片上放置点燃的艾草炙烤。如果有艾炙器,那就用艾炙器进行艾熏。

脾胃不好中医灸疗调理方法

肚脐,也叫神阙穴,是连接脐带的地方,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胎儿在母体时就靠脐带供给营养,就好像瓜蒂一样,是吸取营养的唯一途径。我们也可理解为它是联系人体先天和后天之要穴。所谓神阙,即是指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地位极其显贵。实际上,在人体当中,神阙穴也是心肾交通的门户,心藏神,肾藏志,都是不可小觑的五脏神。心属火,肾属水,水火不能通达调济,就会引起阴阳失调,导致各种疾病接踵而至。而在肚脐眼上的神阙穴,是腹部的核心,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如五更泻、慢性腹泻、后尿潴留等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现代人的脾胃虚弱,大都是脾阳虚,艾炙则是升阳的最好方法之一,所以可以通过对神阙进行炙疗而达到调理脾阳虚之目的。

其一、道家的炙脐秘方:用桂圆肉一颗、花椒六、七颗,加上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之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即可。不过也可用吴茱萸、藿香、佩兰之类的芳香之物来替代(最好是打成粉)。脾胃虚弱者一般来说其化湿的功能都会受损,如果脾胃只是一般意义的虚弱,则可采用冬瓜、薏米等利水除湿之物来去湿,而对于那些脾胃严重虚寒者而言,最好的办法不是利水除湿而是用芳香之物如藿香等来燥湿。

其二、直接艾炙肚脐(神阙穴)。也就是直接用三年或五年陈艾在肚脐之上悬炙,它的好处是热力十足,可充分发挥艾条的功效。其不足之处则是容易在肚脐周围弄出许多疤痕,这是让美女们难以接受的。

其三、退而求其次,可采用隔姜炙或隔盐炙的方法。即放一小把粗盐在肚脐里,肚脐上再放一块薄姜,然后再用艾条炙。也可以就用一块薄姜,上面用牙签扎一二个小孔,放在肚脐上,然后再用艾条来炙。

其四、所谓法无定法,说得通俗点就是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门道。你要是觉得艾炙不方便,告诉你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闲来无事之时或是坐车无聊之时,试试用手指来按压神阙穴,效果可能不如艾炙,但长期坚持下来效果也会很好的。

艾灸耗尽了我的气血

我们进行艾炙需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如果艾炙不当会造成一些影响的,只要艾炙治疗方法正确,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气血,所以是不会耗尽气血,造成气血两虚症状的。

艾炙的使用过程主要是给身体能量的,这是一种补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会消耗身体的元气。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来说,还有一些身体湿气比较重的人,艾炙可以帮助我们把身体的湿气排出去,这样可以减轻我们的脾胃负担,帮护照脾胃功能慢慢地恢复,对于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相关推荐

艾炙不适合的人群

一、艾灸适宜人群 1、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 2、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为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3、艾灸多用于虚症寒症阴症为主的疾病,阴虚阳亢,邪热内盛,热症和实症不适合 二、艾灸不适宜人群 1、热性体质(口腔溃疡、脓包、怕热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2、女性例假期间不可艾灸。 3.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 三、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项 艾灸前 1、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到风

阴经冷可以用艾炙

艾炙真的可以去寒吗

神阙关元不能轻易艾灸吗 艾灸关元气海最佳时间

艾灸关元、气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益气助阳、调经固经的功效,适合阳虚、气虚的人群来艾灸,而想要达到最佳的助阳效果,则要在一年当中温度最高的季节进行,效果会更好,比如说夏季,而夏季中的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节,这个时间进行艾炙,温补助阳效果最强。 但是艾灸作为日常养生、防病、治病的方法,其实并不一定要在夏季进行,平常进行艾灸也是有效果的。 关元气海两大穴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是人体之中产生阳气的源泉,我们的真气是由此而生的。阳气不足就会导致气虚或者血虚的出现。所以艾炙关元、气海穴可以起到温阳益气、

艾灸哪里可以排出体内寒气 艾灸体内湿气从哪里排出

一般通过自身排泄系统排出,主要表现为: 艾炙肚脐后的排湿反应,首先就是肚脐眼出水,如艾灸出水表示身体寒湿过重,有於堵;另一方面也说明你的身体灸感还不错,坚持下去你会看到更好的效果。一开始可以早晚灸两次,好转后每周2-3次即可。 这也是身体排湿的一种反应,在艾灸的时候,为了避免上火,通常是由上往下灸,而制成艾条的主要成分是艾草,艾草性辛温,有通经络、逐寒湿的功效,在艾灸的过程中能够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促进体内湿气从膀胱中排出。 一些人在艾灸肚脐之后还会很想大便,并且排的比较顺畅,而大肠也是身体的排湿

治疗闭经最快的偏方

1、舒肝活血通经汤治疗闭经 炙香附10克,吴萸连6克,姜川朴6克,紫丹参15克,川楝肉10克,炙元胡6克,桃仁6克,枳实6克,当归12克,丹皮10克,半夏10克,赤白芍各6克,焦三仙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气血两虚需要调补气血,健脾益肾。 2、加减八珍汤治疗闭经 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当归9克,桂枝9克,川芎9克,熟地15克,鸡血藤15克,制附块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肝郁气滞需要疏肝解郁,利气调经。 3、四物逍遥汤治疗闭经 柴胡9克,当归9克,川

喉咙痛怎么调理

1.多加休息: 休息比任何药物都重要,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感冒后继续劳累地工作,感冒就很难好,而到了双休,好好地睡上二天后,感冒就会完全自愈。感冒了,就好好休息,休息好了,喉咙痛很快就会变轻消失了。 2.多喝白开水: 感冒了,身体内发热,需要更多的水分排除体内毒素,热的白开水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速排毒,特别是感冒时咽喉发炎肿痛,喝了白开水后,喉咙得到润滑,会感觉很舒服。值得一提的是,喝白开水时要尽量地烫点,最好让身体出一身汗。 3.炖点冰糖梨子水: 冰糖可以降火,梨子生津化痰,对红肿的地方有滋润作用。

好艾条和一般艾条艾炙效果一样吗 艾灸后怎么看湿气排出

因人而异。 艾灸之后怎么看湿气排出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其排湿表现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排湿可能会出现大量出汗、尿量增加等现象,也有的人是出现腹泻等症状,这些都是排湿表现,建议自行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小儿疝气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小儿疝气验方验方组成:龙眼核8克,荔枝核8克,黄皮果核6克,小茴香4克。功能主治:治小儿疝气用法用量:上药为一剂量水煎,3岁以下儿童煎一次分3次服,日服2—3次。3剂为一疗程,轻者一疗程治愈,重者酌加艾炙,二疗程可能治愈。

瘊子的最佳治疗方法

高锰酸钾涂抹 方法:用胶布保护瘊子周围健康的皮肤,再用湿棉签蘸高锰酸钾粉敷在瘊子上(将高锰酸钾先涂在瘊子的最厚的部位),然后贴上胶布,用清水洗去多余的药物,再贴上一层干净的胶布,数日后瘊子即可脱落。 艾条治疗 方法:将艾条中的艾絮拈出,根据瘊子的大小,扭捏成相应大小的圆锥状的艾团,点燃艾团的尖端,用手按压在瘊子上,让其燃炙瘊子,燃完后,如法再燃一艾团,每次连续点炙6-7团即可。 患者不会觉得疼痛,每日1次,7天后从瘊子的基本流出微量的黄水,不就脱落,患处至留下一个嫩红色的圆疤,10天后圆瘢变软直到消失。

儿童口眼歪斜中医治疗

1、小儿惊后眼斜。用人参、阿胶、糯米(炒成珠)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一天服两次。 2、口眼斜。用天南星(生)研为末,自然姜汁调匀。病在左,敷右侧;病在右,敷左侧。 3、一切偏风,口眼歪斜的治疗偏方。用青荆芥一斤,青薄荷一斤,一起研烂,取汁浓煎成膏。加将药渣支掉三分之一,蓁三分之二晒干为末。以膏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早晚各服一次。 4、中风痰厥(昏不积压人,口眼歪斜)。用生川乌头、生附子,都去掉皮脐,各取半两,和一南星一两,生木香二钱五分。各药混合后,每取五钱,加生姜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