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面的做法有哪些
汤圆面的做法有哪些
主料:糯米粉 1包 ,花生 500g,白糖适量,猪油适量,水适量。
方法/步骤
1、先准备一包汤圆粉。
2、将花生米炒熟,冷却后将花生皮剥去,再把花生米碾碎。
3、在碗中倒入白糖,花生米,适量的猪油,搅拌均匀。
4、将汤圆粉倒入碗中,加入适量清水,揉面。
5、开始包汤圆。
6、在锅中放入适量清水,水开后放入汤圆。待汤圆浮起即可捞出。
甜馅的汤圆热量极高,爱美人士喜欢没有馅料的汤圆,用桂圆红枣或姜汤代替汤底,在冬天食用即可以补充能量又可以驱寒。无馅料的汤圆还可以用花茶来煮,味道更新鲜,也可放入桂圆、红枣、白木耳等,增加营养含量;煮咸汤圆时可放一些蔬菜,增加纤维素。
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元宵节吃元宵起源于何时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怎么区分汤圆和元宵
从市面上买的汤圆和元宵来看,一般买到的汤圆都比元宵要小一些,这些冷冻的汤通常是包装好的商品,而元宵由于食用时间基本在元宵节这一天为主,因此买的多为现做散装为主。
汤圆是将糯米粉加水搅和后,用人工包出来的,其外表圆滑发亮,而元宵是先将馅料拌好,然后放入机器中滚出来的,其外表的糯米粉为干粉,所以出来的成品会较为干燥,表面有凹凸感,不够圆润。
既然汤圆和元宵在馅料上用料不同,自然尝出来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再加上汤圆在制作时表皮就有水分,而元宵是干粉制作,会比较缺水,只要将这两者一煮就能根据其汤汁的浑浊度来轻松分辨,其汤圆的汤汁会比元宵清澈一些。
汤圆的制作
1、汤圆的制作
1.1、将花生和核桃仁
1.2、准备好原材料放入微波炉高火两分钟左右,然后去皮
1.3、将花生和核桃仁切细
1.4、锅里放入白芝麻干炒,炒熟
1.5、加入花生和核桃仁,加入适量红糖和猪油,翻炒均匀,稍微湿一点,不要太干
1.6、元宵的馅料就做好了
1.7、用快烧开的水,一点一点加入,将糯米粉揉成干湿合适的面团
1.8、取大小合适的汤圆面团搓圆,然后挖空,装入馅料,不要装太满
1.9、收口,然后搓成光滑的汤圆
1.10、放入水快烧开的锅里,轻轻晃动锅,开中小火,煮七八分钟至汤圆熟
1.11、出锅了,非常美味
1.12、烹饪技巧:做馅料时猪油不要太多,糖也不要太多,否则会腻,猪油的多少刚好打湿所有的馅料为宜;和面要用烫水,少点少点加;面要使劲揉,直至光滑不沾手不裂口,也不能太湿,否则做好的汤圆容易瘪;加入馅料后搓汤圆要轻轻搓,不能太薄,否则容易穿;水待开时下汤圆,全部做好后火稍大。
2、吃汤圆的寓意
2.1、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2、专家表示,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元宵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2.3、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3、汤圆的历史来源
3.1、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3.2、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
醪糟的食用方法
1.最简单的方法是开封后直接食用。
2.冬季想喝热饮的话可以把醪糟煮开,这样可以把酒气煮散;或者用适量开水把醪糟冲散来喝也是很好的。
3.在陕西等地方,常用的吃法是醪糟冲蛋,是把醪糟加水烧开了打入鸡蛋花、或者做荷包蛋,连汤带蛋一起吃。
4.在四川等地方,人们喜欢吃醪糟汤圆,做法是将汤圆面搓成细长条,挤成小拇指尖那么大的汤圆粉,里面没有馅儿,和醪糟一起煮沸。而在宁波,做醪糟汤圆的不同之处是汤圆虽小,里面是带各种各样的馅儿的。
5.平常做菜时料酒可以用醪糟来代替,而且炖肉时候加入一些醪糟可以不用加水了,既营养又美味。
6.做肉食的时候可以配合醪糟做成酒糟鸡、香糟蒸肘等,是冬季很好的滋补品。
面线和面条有什么区别
面线就是面条,但是比较细的圆面条,有点像我们通常说的龙须面。是福建省闽南、普宁、丰顺汤南镇等地区的一种叫法。
而面条所涵盖的内容比较多,宽面细面扁面圆面粗粮面
汤圆的做法
1.准备好原材料
2.将花生和核桃仁放入微波炉高火两分钟左右,然后去皮
3.将花生和核桃仁切细
4.锅里放入白芝麻干炒,炒熟
5.加入花生和核桃仁,加入适量红糖和猪油,翻炒均匀,稍微湿一点,不要太干
6.元宵的馅料就做好了
7.用快烧开的水,一点一点加入,将糯米粉揉成干湿合适的面团
8.取大小合适的汤圆面团搓圆,然后挖空,装入馅料,不要装太满
9.收口,然后搓成光滑的汤圆
10.放入水快烧开的锅里,轻轻晃动锅,开中小火,煮七八分钟至汤圆熟
11.出锅了,非常美味
什么人不能喝醪糟
1.醪糟能助消化。我们知道,醪糟又叫酒酿,是糯米酿造的,糯米的缺点是过于黏糯,不好消化,做成醪糟之后就好消化了。醪糟有特殊的甘甜芳醇的味道,能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2.醪糟能补肾。醪糟是糯米做的,从中医上讲,糯米和其他的米不一样,其他的米是补脾胃的,而唯有糯米是补肾温肾的。3.醪糟能养颜。糯米酿成酒后,增加了酒性,可以入肺经,而肺主皮毛,所以常吃醪糟的女人皮肤好,不显老。4.醪糟能丰胸、发奶。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给坐月子的产妇和醪糟发奶的风俗,原因是醪糟能入肝经,活血补血,而乳汁是血化生的,所以醪糟又通乳腺,有丰胸的作用,也能让产妇发奶。5.醪糟能补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白领女性的身体压力和精神压力越来越大。经常感觉疲劳,提不起精神,甚至月经量少,更年期提前,去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病,这时就是身体“虚”了,常吃醪糟可以提气补虚。更能防治冬季怕冷畏寒,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醪糟的适应人群:适合所有人,尤其是气滞血虚,体弱乏力的中老年人、孕产妇。值得注意的是,原因是醪糟的营养十分丰富,所以说醪糟是很好的“催肥剂”,天天吃会让人发胖。另外对酒精过敏的人要慎食醪糟。醪糟的食用方法:1.最简单的方法是开封后直接食用。2.冬季想喝热饮的话可以把醪糟煮开,这样可以把酒气煮散;或者用适量开水把醪糟冲散来喝也是很好的。3.在陕西等地方,常用的吃法是醪糟冲蛋,是把醪糟加水烧开了打入鸡蛋花、或者做荷包蛋,连汤带蛋一起吃。4.在四川等地方,人们喜欢吃醪糟汤圆,做法是将汤圆面搓成细长条,挤成小拇指尖那么大的汤圆粉,里面没有馅儿,和醪糟一起煮沸。而在宁波,做醪糟汤圆的不同之处是汤圆虽小,里面是带各种各样的馅儿的。5.平常做菜时料酒可以用醪糟来代替,而且炖肉时候加入一些醪糟可以不用加水了,既营养又美味。6.做肉食的时候可以配合醪糟做成酒糟鸡、香糟蒸肘等,是冬季很好的滋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