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那么,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哪些,下面专家介绍引起脑血管病的病因。
(1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管病最主要和常见的病因。有资料表明,脑出血患者有93%有高血压病史,脑血栓形成患者也有86%有高血压病史,70%的脑血管病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
(2)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风湿性、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均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当出现心力衰竭或房颤时,促使血栓脱落,流至脑动脉而发生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
(3)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病因,且常多次破裂出血。
(4)某些炎症可侵犯脑膜、脑血管,或单独侵犯脑血管引起脑动脉炎,如化脓性、结核性、霉菌性炎症和风湿病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
(5)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常引起出血性脑血管病。少数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
(6)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据报道,脑血管病患者中有 30%~40%患有糖尿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
(7)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
得了脑血栓形成还有多少存活时间
得了脑血栓形成还有多少存活时间?怎样降低脑血栓死亡率?有人认为得了脑血管病就活不长了,至少不可能长寿。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因为迄今为止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高,而且发病后存活者几乎一半的人在3—10年内死亡,但也不绝对认为患了脑血管病一定活不长了。
因为脑血管病发生以后再活上20年者也不乏其人,活到70岁或80岁以上者也经常能看到。据国内有人观察结果,脑血管病后活5年者占62%,活6~10年者占20%,活11~15年占15%,活15年甚至20年以上者占3%。值得注意的是,脑血管病以后能活上10年以上者占20%左右。该组脑血管病人的平均寿命为66岁,有40%的脑血管病人寿命为70岁以上,5%为80岁以上,有一例活到88岁。有一女病人在63岁时发生脑血管病,左侧肢体部分瘫痪,但能在室内活动和处理自己的一些生活琐事、由于坚持长期治疗和功能锻炼,发病后已活了24年,至今已经87岁高龄了。一名男性高级工程师,70岁时发生脑血栓形成。左侧肢体瘫痪,经治疗后能依靠拐仗行走,思维智力无大影响,4年后仍能指导研究生和发表论文翻译资料,至今6年多仍能做一些工作,情况良好。
为什么脑血管病发生后仅五分之一的病人可以活10年以上呢?这就要看该病人脑血管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何了。譬如出血量大,脑血管梗塞的范围大,神经系统的损害和偏瘫的程度严重,则病人存活的时间短;如在脑血管病发生后的三个月到一年内治疗效果好,恢复程度佳,则后遗症明显减少。病人的寿命就可延长;长期卧床严重偏瘫病人多因合并感染或其他并发症而容易早亡,而轻度偏瘫者,若能积极治疗,注意功能锻炼,多数病人可再活10年甚至20年以上。因此,患中风患者应以积极疗法的态度面对疾病。
脑血管疾病可以引发癫痫吗
老年人比中年人更容易换癫痫病的原因是,老年人的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据专家调查脑血管疾病易引发癫痫病。
积极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避免脑血管意外发生,减少脑血管病导致的继发性癫痫。脑血管病急性期并发癫痫者预后较差,后期主要由于胶质增生,瘢痕形成,脑萎缩,代谢紊乱,脑供血障碍等引起癫痫发作。
所以老年人更要注意癫痫病的发作,引起癫痫病的原因有很多,脑血管是其中之一,所以大家要注意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脑血管病怎么诊断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其诊断方法为:
一、按性质分:
脑血管病按其性质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1、缺血性脑血管病:
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⑵ 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
⑶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
2、出血性脑血管病:
⑴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⑵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据国外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塞占59.2%~85%,脑出血除日本外,一般在20%以下。中国1984年农村调查新发完全性卒中 2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9%,脑出血占44.6%,脑血栓占46.4%,脑栓塞占2.5%,难以分型者占2.9%。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与外国情况不同,脑梗塞虽然发病率较多见,但脑出血所占比例为44.6%,显然比国外高,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此外,70年代以来,由于 CT和核磁共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一些出血和梗塞并存的脑血管病,即混合性脑卒中,这种病,有人报道占同期各种脑血管病住院人数的2.67%。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重要原因,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二、按进程分
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
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
年轻人为什么也会脑卒中
脑血管疾病有遗传吗?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朋友应给予哪些药物进行预防?
脑血管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些类型的脑血管病本身就是遗传病,比如伴有皮层下梗死和脑白质变性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CADASIL)等。对于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朋友应该根据可能的危险因素或者发病原因选择药物进行预防,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等。
近年来,青年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预防上应注意哪些方面?应用哪些药物进行预防?
针对青年脑血管病不断上升的发病趋势,主要应该注意控制高血压
、吸烟、糖尿病、高血脂、嗜酒和药物滥用、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等危险因素。可以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服用药物,对于发病风险高的患者还应加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
年轻人为什么也会脑卒中?
中老年人是脑卒中的主要人群。临床资料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首次发生脑卒中患者的2/3以上。但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趋势。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或先天性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如凝血因子缺乏、多发性大动脉炎、病毒感染、红斑狼疮、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脏疾病、头颈部的外伤、妊娠、分娩、口服避孕药等。
因此,必须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查找原发病因并治疗才是青年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老年人患上癫痫症的原因有哪些
1、脑血管疾病:脑部疾病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无论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都会引起癫痫病。大约5%脑部疾病患者在病后一年前后开始发生癫痫病。据统计,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脑病及脉管炎等引起的癫痫病发作可能占老年人癫痫病发作的30%~80%。
2、脑肿瘤:在50~60岁以后开始发作的癫痫中。生长较慢的肿瘤,如胶质瘤、星形细胞瘤、脑膜瘤等或是其他部位肿瘤,形成转移性脑肿瘤也是老年人癫痫病发作的原因,其患病率高于年轻人。有时癫痫病发作是肿瘤的首发症状,应当引起重视。
3、脑部感染:在各种脑炎、脑膜炎及脑脓肿的急性期,因充血、水肿、毒素和渗出的刺激,都会引起癫痫病。
以上为你详细介绍的是老年人患上癫痫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因为老年人的体质比较差,所以容易患上这些疾病,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给予更好的照顾,才能更好的减少疾病带给老年人的痛苦。为了老年人的更好治疗,您有什么问题还可以免费咨询我们在线的权威专家。
癫痫的病因是什么
癫痫是一种慢性脑病,属于神经内科疾病范畴,致使癫痫病发作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由于病因不同,致使癫痫发作症状也有所区别,原因的不同,使得各类癫痫在治疗时或预后也会有各种处理方式,今天专家就带大家来了解什么是癫痫 癫痫的病因是什么:
1、外伤性癫痫
外伤性癫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癫痫,外伤性癫痫的预后尚决定于外伤的部位、性质、昏迷持续时间、脑损伤的程度有无颅内感染等因素。在较轻的头部外伤后数分钟内出现的癫痫通常只发作一次,以后不再发作,这种癫痫发作预后最佳。不过还是需要谨慎对待。
2、由脑血管病引起的癫痫
由脑血管病引起的典型,其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如脑动脉硬化、脑出血、脑梗死等),少数脑瘤或脑转移瘤所致。有人认为脑血管病引起癫痫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差,约60%的患者可以完全缓解,且复发率较低。
由此可见,外伤和脑血管病都可能会引起癫痫病的发作,在这里,专家提醒大家,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癫痫病来说,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因此癫痫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还需要对癫痫病进行一个全是的检查与诊断,以确保治疗的方向性。
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血管病的病因许多全身性血管病变、局部脑血管病变及血液系统病变均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其病因可以是单一的,也可由多种病因联合所致。常见病因有:
(1)冬季时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2)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
(3)注意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多食含植物蛋白丰富的豆类制品。
(4)调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谨防过度疲劳,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5)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经常服药,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时不可随意停服。另外高血压病人在寒冷季节还要适当地增加降压药物的服用量。
(6)控制危险因素;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身体检查;不要用保健品代替药物治疗;不要担心服药出现不良反应而擅自停服降血脂等药物。
(7)日常生活小节: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请家人将室内变暖和。洗脸、刷牙要用温水。如厕时应穿着暖和。外出时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等,注意保暖。先让浴室温度上升后再入浴。
皮肤病发病原因有哪些
皮肤病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他没什么大问题,也不会危机人的生命,可是他却像寄生虫一样的跟着你,给夫妻间带来了隔阂,影响了夫妻间的关系,让同事不敢靠近,到底皮肤是怎么引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病因介绍。
1理化因素:压力与摩擦、局部温度变化过快、放射、光照、热辐射、化学试剂等因素均可引起皮肤病发生。
2生物因素:昆虫叮咬、接触某些植物、寄生虫与微生物感染均为常见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病毒性皮肤病。
3食物与其他疾病:有些食物如虾等易致过敏性疾病发生。内脏病变、局部感染、血液与淋巴循环障碍等可引起相关皮肤病,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瘙痒症,局部感染引起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循环障碍可致紫绀、象皮肿等。
4遗传:有些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如鱼鳞病、白化病等。
5神经精神因素:神经损伤可引起营养性溃疡,压力与紧张和斑秃、慢性单纯性苔藓等发病密切相关。
6代谢与内分泌因素:代谢障碍可引起皮肤淀粉样变、黄色瘤等,Cushings综合征则易发生痤疮、多毛等。
另外,有些因素可加重皮肤病从而影响疾病转归。如过度搔抓继发感染:热水烫、肥皂水洗、用药不当加重湿疹病变;曝晒可加重光敏性疾病。
还有一些因素会加重皮肤病,影响疾病转归,比如说过度的挠痒,破皮了,会引发感染,还有人会用热水烫,在药品上使用不得当,不注意饮食,都可能增加病情,大病都是因细节而起,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生活细节。
... ...
脑血管病如何诊断鉴别
脑血管病按其性质通常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缺血性脑血管病:
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简称TIA,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 ,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
⑵ 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
⑶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
出血性脑血管病:
⑴脑出血,系指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⑵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常见原因有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据国外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塞占59.2%~85%,脑出血除日本外,一般在20%以下。中国1984年农村调查新发完全性卒中2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3.9%,脑出血占44.6%,脑血栓占46.4%,脑栓塞占2.5%,难以分型者占2.9%。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中国与外国情况不同,脑梗塞虽然发病率较多见,但脑出血所占比例为44.6%,显然比国外高,其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此外,70年代以来,由于CT和核磁共振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又发现一些出血和梗塞并存的脑血管病,即混合性脑卒中,这种病,有人报道占同期各种脑血管病住院人数的2.67%。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多认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重要原因,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按进程分
脑血管病按其进程,可分为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和慢性脑血管病两种:急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慢性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性痴呆、脑动脉盗血综合征、帕金森氏病等。
通常所说的脑血管病,一般指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常危及人的生命,因此,也易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慢性脑血管病病程长,易被人忽视。
心脑血管性疾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心血管疾病不仅仅包括心脏疾病、冠心病、心瓣膜病、心肌病、先心病,还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疾病、颈动脉和外周循环系统疾病。
临床研究认为:全球范围内“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脑卒中”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形式,其流行、恶化趋势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1、 由于死亡人数、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世界每年增长8000万中老年人口,老年人是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2、 由于经济发展、人们收入增加,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越来越西方化,主要表现在膳食方面,摄入食品中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盐、吸烟、运动量减少等。
3、 城市化建设使大量人口涌向发展中国家的大中城市,加速了这些行为方式的改变。
4、 多种危险因素的出现,所以造成了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直接的原因是高血脂症。平时我们所说的“三高”,就是指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当血脂(主要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超过正常值限时,就称为高脂血症,它是富裕生活带来的恶疾,它对人体的损害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并且是全身性的。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肾的损害。它的发展步骤是这样的:高脂血症→血管硬化→血压增高→心脑供血不足→心脑血管意外(即中风或冠心病)。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老年痴呆、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都可能合并高脂血症。因此,预防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应是我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关注的焦点。
心血管病是由于体内已沉积多年的胆固醇,三酸甘油酯等各种垃圾毒素;毒素的堆积导致血管形成阻塞,阻塞后血液难以顺利流通过血管达到目的,从而就导致供血不足,会出现大脑缺氧状况(头晕、头痛、偏头痛),严重会出现心脑血管类病的情况!
对于患者来说还需要多加对自身的疾病加以控制,根据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病因多做准备。在饮食方面多加调整,多添加一些清淡饮食,对于一些容易引发三高疾病的食材还需要人们注意节制,少食用一些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高纤维食物,这样才能够让人们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
心血管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心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特别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很多人对于心血管病的病因不是很了解,常常耽误病情的治疗。那么,心血管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下面看看专家的详细介绍吧。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他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万不要单纯的考虑血液的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要全面的考虑,仔细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多元化的治疗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上述为大家介绍了心血管病的病因,希望大家能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治疗心血管病的方法有微创、介入治疗和胸腔镜手术,希望大家能根据自身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应该说是类似的,因为他们病的发病原因是一样的心脏病的发病跟脑血管病的发病主要的因素都是相似的,第一个就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也是万病之首,最恶的一个病。为什么?它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就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病,心脏的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心肌梗死。
脑子的动脉粥样硬化,就是我们说的脑中风,所以第一个因素就是高血压。如果把高血压能控制好了,那么他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要小的多,第二个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指的就是,它动脉里面内膜发生了一种粥样的硬化粥样就跟脂肪代谢紊乱造成的,我们不必细说但是动脉粥样硬化,往往跟血脂高有关系,所以高血压是第一个致病的因素,第二个就是血脂高有关系第三个糖尿病。
没有糖尿病的人,它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可能性要小的多,有糖尿病的患者,合并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说是相当高可以高到75%以上,因此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高血压都是他主要的患病的因素其他的比如说年龄,年龄越大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大,那么现在的趋势就是脑中风发病年龄,包括心肌梗死的发病年龄,比过去要年轻的多。这也是一个很可怕的事,年纪轻轻的就得了中风。或者年纪还不大就得了心肌梗死,影响一辈子所以我们的防治工作更为重要。
几个指标任一超标都是高血脂
心脑血管病发生率逐年上升
据介绍,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人,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1/3,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俗称“三高”)、吸烟、肥胖等已成为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出现了“由升转降”的拐点。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未来20年里我国40岁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还将增长2~3倍。据目前预测,即使采取干预措施,到2020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才会出现拐点并逐步下降。
高胆固醇--心脑血管病“祸首”
专家指出,目前造成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经过我国政府及医务工作者多年的努力,高血压和高血糖的防控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高血脂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仍然很低。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介绍,高血脂主要与胆固醇相关,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据了解,我国人群胆固醇水平正不断攀升,成为造成中国人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北京为例,1984~1999年冠心病死亡的增加,其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