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婴儿大便次数饮食调节食谱

婴儿大便次数饮食调节食谱

推荐食谱一:桑葚汁

食材:

桑葚1碗、水3碗。

做法:

1、桑葚洗净后放入锅中,倒入三倍的水,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

2、煮好后把桑葚放进搅拌机内。

3、搅拌均匀。

4、过滤出汁水,用勺子压干净。

5、即可饮用。

功效:

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

推荐食谱二:玉米面粥

食材:

玉米面适量、蚕豆少许、胡萝卜少许、虾3只、菠菜少许、奶酪1小匙、水适量。

做法:

1、锅中倒入凉水,先放入蚕豆和去皮的胡萝卜煮软。

2、蚕豆胡萝卜煮软后捞出,放入菠菜叶和虾烫一分钟捞出。将煮软的蚕豆、胡萝卜、菠菜和虾都切成碎块,大小以适合自家宝宝消化为准。煮食的汤不用扔,用来煮粥。

3、如果直接把玉米面倒入锅中煮粥,很容易结块,所以要将玉米面先用一些凉白开水搅拌成稀面糊。

4、继续加热煮菜的水,但是不要沸腾,以85度左右的温度最好,倒入调好的玉米面糊,边倒边搅拌,水沸腾后,玉米粥就慢慢粘稠了。

功效:

玉米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较多,此粥对人体补充营养非常有好处,宜多吃。胡萝卜富含维生素,并有轻微而持续发汗的作用,可刺激皮肤的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从而使皮肤细嫩光滑,肤色红润,对美容健肤有独到的作用。

新生儿大便次数

家长在照顾新生儿时,不仅要关注宝宝是否拉了大便,大便的色泽密度怎样。还要关注大便的次数。如果新生儿大便次数一直是规律的。偶然有一两次的改变,父母可能会非常紧张。如果接下来又变得正常,那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在改变以后,次数毫无规律可言,那就需要仔细再琢磨一下了。

到底新生儿大便次数在多少范围内才算正常的呢?大部分新生儿的家长由于是刚为人父母,对这方面没有经验,不了解相关的知识,可能会影响主观上的判断。下面来帮他们讲一下,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正常的宝宝大便应该是软而稀的,通常是浅褐色,或者是芥末黄色,如果有时出现绿色的大便也不用担心。一般来说,很少会有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大便产生明显的反感情绪(换成是他人的孩子,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偶尔出现突发性排便,大小便一起来,这种“突发事件”通常出现在你忘记带尿不湿袋的时候,而且是在某个公共场合。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生病了,甚至连不舒服都谈不上。

每一次(几次)喂食后,婴儿都要排便,这在开始的几个星期里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当婴儿稍大后这个“水闸”会自动关闭)。婴儿每3—4天排一次便,甚至1个星期排一次便也是很正常的。对那些采用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

假如新生儿大便次数非常多,而且又稀又臭。与我们成年人的腹泻有点类似,那这可能是不太正常的情况了。如果宝宝同时伴有头疼发热的症状,那应当尽早去医院找大夫帮忙。如果宝宝拉的便便不顺畅,有点象羊粪子,那八成是有点便秘,那要多给宝宝喝点水或者吃一些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了。

婴儿大便情况及消化系统发育

学过人体发育知识或育儿知识的人都知道,婴儿和成人有着很多的相异之处。婴儿肠管的长度约为身长的6倍(成人为4倍),有利于营养的吸收。但婴儿的肠道的神经支配功能尚未完善,肠壁肌肉不发达,肠管内容易充气,调节功能和消化功能都较差。因此,一般婴儿大便次数也就比较多。

正是由于婴儿的整体消化系统功能较弱,所以,婴儿的大便次数是非常多的。当了爸爸妈妈的人一定已经发现了,新生不久的婴儿每天的大便次数可以达到七八次之多。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无须大惊小怪。婴儿的成长速度是很快的,所以,消化系统功能的发育也是很快的,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大便的次数会迅速的随之减少,让我们来看一看。

但随着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也就逐渐减少。1个月的婴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而到了3个月末时大便次数可减少到每天1~2次。吃母乳的婴儿比吃牛奶的婴儿大便次数要多些,且大便也稀些,这与母乳的成分有关,但并不影响婴儿对营养的吸收,因此,家长不必有所顾虑。也有的婴儿在进入2个月后,会出现便秘,每2~3天大便1次,甚至间隔的时间还要长些,多见于吃牛奶的小儿,但吃母乳的小儿也会出现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对母乳喂养儿首先应考虑是否为母乳不足;对用牛乳喂养儿则要考虑是否每天吃进的水分太少了。如果婴儿排便很困难、排便时哭闹疼痛,可先给予服用浓缩鱼肝油每天3~4滴,也可口服蜂蜜,对吃鲜牛乳或奶粉者同时应多喝一些水。经过这些处理,大多数小儿大便可恢复正常。如经上述处理大便仍未好转,就需要请医生治疗了。如果大便不硬,排便顺利,小儿无腹胀等不适,精神食欲均好,尽管2~3天排便一次,一般也不用去管它。

也有用母乳喂养的小儿,在进入2个月后,大便次数反而增多。出现种种情况,首先应想到是否是母乳分泌量增加了,使婴儿的进食量增加所致。这时可观察小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现在平均每周体重增长值较以前增加了(如以前体重每周增重150克而现在却每周增长200克),就不必多虑了。

由于婴儿的消化系统和成人差别很大,所以婴儿的大便次数与成人自然也就具有明显差异。主要的体现就是婴儿大便明显要多于成人。不过,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大便的次数也会随之减少。一个月左右的婴儿每天大便可多达七到八次,而到三个月的时候,就会变为每天一到两次。不过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婴儿在大便次数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吃母乳的孩子大便次数会比较多。实行人工喂养的家庭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婴儿水分的摄入,由于牛奶中的水分比母乳要少,如果水分摄入不足,就会造成排便困难,当你发现婴儿的排便次数低于正常水平的时候,就应该首先意识到这个问题。

婴儿大便次数 婴儿大便正常颜色

1、刚出生2-3天的宝宝,大便呈深绿色,为胎便,一般4-5天后转为黄色的大便。

2、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质软呈酱状。

3、牛奶喂养婴儿大便,质干、糊状、呈浅黄色或土灰色。

2个月宝宝的大便什么样

1、母乳喂养儿大便

未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药膏状,或有种样的颗粒,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呈酸性反应,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而照常增加,不能认为有病。婴儿在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可以减少。1周岁以上的小儿大便次数右减至一天一次。

2、人工喂养儿大便

以牛乳喂养的婴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硬,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多,有明显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则排便次数增加,便质柔软。

每天婴儿大便次数是多少才正常

每天婴儿大便次数是多少

观察大便形状,可以了解宝宝的消化系统好不好,进而以此为据来调整孩子的饮食。每天婴儿大便次数,家长要记录在心。每次的大便,都应该在光亮处仔细观察,看性状,闻气味。

小儿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渐过渡到普通婴儿粪便。四个月以内以乳类为主食的小婴儿,其正常大便多为糊状,稠度均匀。

而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黄色,偶尔稀薄如水,有酸味,无臭,每日排便2—4次。初生时可能次数多些,每天4—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一天一次大便,因为小孩刚出生的时候,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六到八次都是正常的到了满月的时候,随着消化功能成熟,大便会逐渐减少,这个时候一天一次大便或者隔天一次大便都是正常的。

婴儿大便次数异常的几种情况

1、绿色稀便:多在天气变化着凉或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每天大便次数多为5—10次。

2、水样便:多见于秋季和冬季,多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小儿大便次数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样,量有些多。应及早就诊,并应注意婴儿用具如橡皮奶头等的消毒。

3、深棕色泡沫状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由于食物中淀粉类或糖过多所致,通过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能恢复正常。

4、油性大便: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儿,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

5、便秘: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多为天热、出汗多而饮水又过少所致。小儿排大便困难,大便非常干,可呈颗粒状,往往几天才大便一次,小儿还可出现腹胀、不安等表现。

知道每天婴儿大便次数,是调整孩子饮食的重要依据,父母们也可以以此来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新生儿晚上多久换一次尿不湿好 新生儿每天大小便多少次正常

小便:新生儿膀胱的容量小,中枢系统也不完善,小便次数在6-20次之间,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小便次数低于6次时可能不正常。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婴儿每天小便次数会逐渐减少。

大便:新生儿刚出生时大便次数在2-5次之间,有的婴儿次数多的会有7-8次,如果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且大便较稀,但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 婴儿一天大便几次正常

母乳喂养的婴儿,一天大便次数可达6-8次,牛奶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比母乳喂养少一些,每天约4-6次;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多数为正常现象。

新生儿大便次数

新生儿每天的大便次数不定,不同的喂养方式也会导致大便次数不同。

1.出生2-3天:次数不定且会增多

孩子出生后的头两三天里,会通过频繁的排便来将积在体内9个月的胎便排出,每天能有3-5次,之后墨绿色的胎便才会逐渐消失。早产儿的胎便时间会有晚一些,但若是足月宝宝出生24小时内都无胎便排出的情况,妈妈们就得注意了。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带小宝宝就医,看宝宝是否出现了消化道先天畸形。

2.母乳喂养:大便次数多

母乳喂养对宝宝多有好处,母乳中的营养成分也更加易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另外,母乳中的寡糖成分能帮助宝宝肠胃更好地蠕动,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大便次数较多,甚至每次吃奶后都要排便。一般宝宝每天排便2-5次,甚至会出现7-8次生理性腹泻的情况,但是只要小宝宝其他状况都正常,没有胀气、腹痛、排便困难的情况,体重也在正常增长,爸妈就不用担心。宝宝出现此类腹泻家长也不用着急,因为它属于正常现象,待宝宝长大大些会自行好转、消失。

3.人工奶粉喂养:大便较少

此类孩子排便次数不多,且经常较为干燥粗糙,质地较硬,往往每天1-2次,有的宝宝还可能两三天一次。但只要排便有规律可循,粪便不似羊便一粒粒,多为棕黄色或金黄色就没有问题。

4.混合喂养:次数较多且量大

母乳与乳制品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每天3-4次而且量多,但随着小宝宝的成长,次数会相应减少。所排大便偏柔软有明显臭味,颜色一般是暗褐色。如果宝宝出现了腹泻的情况,妈妈就需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少吃冰冷油腻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清淡饮食,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

新生儿几天大便一次呢

刚出生15天的新生儿大便的性状和频次并没有统一的规律,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孩子不同,每日大便次数也不相同。但要注意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

了解三个月婴儿大便次数

正常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也可以偶尔呈浅绿色。如果宝宝的大便食深绿色,那就是消化不良的表现。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妈妈吃了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过凉的食物,另外母亲的情绪紧张、焦虑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大便情况。 大便酸性时,内含胆汁遇空气氧化成绿色。胆汁中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素,被它染色后粪便即呈黄色,胆红素经过氧化后变为胆绿素,从而使粪便呈绿色。排出的粪便在尿布中遇到空气中的氧,胆红素便氧化成胆绿素,使粪便的表面呈绿色。另外,因双叉乳杆菌的作用,肠内已呈酸性,大便在肠内已被氧化,变成绿色排出体外。困此绿色便不是异常便,是正常现象,不必为此而担心。 从婴儿的大便的性状可以初步判断腹泻的原因,以下几种异常的大便以及可能引起的原因:

1 大便绿色带少量黏液,便数增多,常表示肠蠕动亢进,见于饥饿时

2 大便泡沫多,有灰白色的皂块样物,表示脂肪消化不良

3 大便味酸臭,泡沫多,说明糖类消化不良

4 大便味甚臭,不成形,意味着蛋白质腐败作用增加

5 大便带绿色或黄色,蛋花汤样,常表示饮食不当,或由肠道外感染所致

6 大便稀水样,次数频,常为病毒性肠炎 生理性腹泻一般常见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大多发生在6个月以内。其原因是由于母乳内所含的某种营养成分超过婴儿的需要,而婴儿的消化能力还没有发育健全所引起的腹泻。

以上就是三个月婴儿大便次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排便困难的婴儿,建议可以给宝宝吃点降火的食物,如果还在喂母乳,那么母亲就不要吃太多生冷,干燥辛辣的东西,这些东西吃多了,就很有可能造成孩子排便困难。希望每位宝宝都健健康康的长大。

婴儿大便次数

新生儿正常大便次数是多少呢?要根据时间和喂养情况决定:

1、胎便次数: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不定。刚开始宝宝会将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排出,但是必须要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所以排便的次数会增多。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如果宝宝出生后二十四小时没有胎便排出,爸妈应该引起注意,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导致粪便梗阻,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2、母乳喂养便便次数: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来说,排便的次数会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每天2—5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因此,吃母乳的宝宝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他精神和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妈没有必要担忧。

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另外,如果宝宝大便呈深绿色粘液状,这就表示母乳不足,宝宝处于半饥饿状态,需要增加母乳量,如果妈妈母乳确实不足可以给宝宝添加鲜牛奶、奶粉等。

3、人工喂养便便次数:人工喂养的新生宝宝大便会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相关推荐

小孩大便绿色粘稠状有问题

牛奶太浓所致,牛奶中所含酪蛋白和钙丰富,比人奶多,在肠道中呈碱性,易结块致使大便干躁、便秘。 改进三道是将牛奶按1:1比便加水稀释,并按20%比例加白糖,因牛乳中含糖比人奶少,加入白糖后使肠道呈酸性,易于大便排出,此外,两次喂奶之间,可加些白开水、白糖水、蜜糖水、菜汁、鲜果汁等。 婴儿大便与健康高传化在一些人看来大便是最肮脏的“东西”,臭气难闻,很少有人便后会认真观察大便。 在看病时问起大便多 是一问三不知,年轻的父母们更是不知道认真观察孩子的大便。自古以来中医注意观察大便以帮助诊断疾病、 判断疾病,还把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每日小便次数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换纸尿裤的次数能说明问题,出生超过五天的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尿个6~8次,尿应该不偏黄,也没有什么臭味。 2、大便形状次数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体重变化状况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

如何判断7个月宝宝奶量够不够

第一、看宝宝嘘嘘的次数 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 第二、看宝宝粑粑的形状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第三、看宝宝的体重判断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怎么办

方法1:注意观察宝宝的食欲、大便次数 如果宝宝食欲还好,大便次数没有增加很多,可不必太担心。如果有大便次数有所增加,家长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 方法2:注意调整喂养习惯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的时候,家长们应暂停一段时间辅食喂养,进流食为主,腹泻情况逐渐好转后再进半流质等食物。腹泻严重的宝宝出现脱水时应去医院补充电解质。 方法3:禁止乱用抗生素 不要给腹泻宝宝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免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等。如果想要服用一些促消化的药物如婴儿健脾散或是乳酶生,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请事先咨询下专家医师意见。

婴儿大便饮食调节

妈妈给宝宝搭配的食物中鱼、肉、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太油腻,另外可多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平时还可以多给宝宝吃些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小点心,这些纤维素能帮助宝宝的肠胃蠕动,还可增加食物残渣,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使便便易于排出。妈妈们平时应注意多给宝宝喝水,也能减少便秘的发生。 推荐食谱一:山楂酪 食材: 金糕1块,苹果1个。 做法: 1、将苹果洗净去皮备用。 2、金糕和苹果切成小粒。 3、豆浆机加适量的水将山楂糕和苹果粒放入。 4、调至果蔬汁按钮。 5、煮熟后稍微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怎么办

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了大便颜色异常的情况,你要怎么样处理呢?爸爸妈妈可不能手忙脚乱哦,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帮助宝宝有效改善大便异常问题。 1.注意观察宝宝的食欲、大便次数 如果宝宝食欲还好,大便次数没有增加很多,可不必太担心。如果有大便次数有所增加,家长最好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 2.禁止乱用抗生素 不要给腹泻宝宝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免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等。如果想要服用一些促消化的药物如婴儿健脾散或是乳酶生,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请事先咨询下专家医师意见。 3.注意调整喂养习惯 婴儿大便颜色异常的时候,家长们应暂停

了解宝宝大便的形状及颜色

新生宝宝每天大便次数很多,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颜色是金黄色,是稀便,如果有一天宝宝的便便颜色改变了,或者状态改变了,就需要你小心了,便便也能看出宝宝是否健康呢! 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各式各样的,排便次数也各不相同。婴儿在没有添加辅食之前,大便呈黄色、较细腻,添加辅食后随着食品种类的增加,大便逐渐与成 人相似。有的婴儿大便呈绿色,有时便里还会出现黏液,但只要孩子吃睡都正常,体温不超过37.5℃,体重增加良好,均属于正常现象。家长应注意婴儿大便次数、形状、颜色、气味、水分是否增多等,尤其是后两项。 正

初生婴儿大便几次算正常

婴儿大便次数主要是和婴儿饮食相关的,不同的喂养方式会引起婴儿排便次数的不同。以母乳方式喂养的婴儿大便通常都是呈金黄色的,偶尔也会出现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有的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婴儿时期的排便次数通常会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不过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也会逐渐的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若以配方奶粉来喂养婴儿的话,那么婴儿大便多数都是呈淡黄色或土黄色,会相对比较干燥粗糙,也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

新生儿大便的七种异状

一、新生儿大便次数 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饱满,吃奶情况良好,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

宝宝大便奶瓣多的原因

正常大便的性状和喂食方法有关。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偶然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共同,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一般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一般为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跟着孩子月龄的增加,大便次数会逐步削减,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削减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呈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状况,只需婴儿精力及吃奶状况杰出,体重增磅正常,家长就没有必要忧虑。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一般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枯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