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危害有哪些 正负离子
空调危害有哪些 正负离子
研究表明,负离子有利于健康,接触高浓度负离子后,有些人体内会出现生理和生化的改变,产生放松效应,减轻紧张和头痛,并能提高警觉性和缩短反应时间。长时间在空调室内的人常常感到头昏脑涨、易疲劳等自觉症状,其实与负离子浓度降低有关。因为负离子被空调过滤器和空气中的灰尘捕获,还有一部分被吸附到带有正电荷的表面上。
负离子的科学研究进程
一、J .Thomson第一个以公式方法来表达离子的特性,同时建立了正、负离子(负氧离子)的模型。
二、1889年德国科学家Elster和Gertel发现了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的存在。
三、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浦·莱昂纳德(Philip. lionad)博士第一次在学术上阐述了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功效。他提出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负氧离子有益于人类健康,并指出负氧离子含量最多的地方是在山谷瀑布周围。
四、20世纪初,1902年Asamas等通过大量实验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
五、1903年俄罗斯学者首次发表了利用负氧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
六、1905年Langerin在大气中发现了第二种离子称为Langerin离子或大直径带电粒子,又称为重离子。
七、1909年A.Pouer发现了第三种离子即中等直径的离子,称之为中离子。
八、20世纪30年代,德国Dissuader开创了大气正、负离子(负氧离子)生物的研究,形成了关于负离子(负氧离子)生物效应的第一次研究高潮,有数以百计的论文、研究和实验报告,证明了负离子(负氧离子)对人体有明显的有益作用。而正离子则相反,特别对人的血压和新陈代谢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九、1932年美国RCA公司Hamse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这些研究由于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而终止。
十、直到后来20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大学的A.P.Kragan教授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创了离子生物效应的微观研究与实验。把对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的研究推向了第二次的开发与使用的高潮。Kragan教授做了大量的动植物和人体试验。发现负氧离子具有延长生物寿命1/3的功能。并从人体的内分泌和机体内部循环及各种酶的生成反应等方面去论证负氧离子是如何影响人体和动植物。世界各国许多研究者也在他们各自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上的试验,认为负氧离子有明显的生物效应。
十一、1978年我国由伊朗的沙啥瓦特博士引进一台电子仪器——生物滤器(biological filter),即我国负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前身;
十二、1985年06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和中国予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研制出高效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发生器,并获取专利授权,专利号: 85202177
十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部分大专院校、科学院所和专业医疗机构的一批专家学者开始涉足《负离子(负氧离子)医学》。他们将负离子(负氧离子)技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对各种疾病的探索性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疾病途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西安医科大学、北京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研究应用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空气离子研究应用中心等科研机构进行了专业负离子(负氧离子)医学研究,使我国负离子(负氧离子)医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临床实践中,我国已有很多医疗单位运用负离子(负氧离子)技术探索治疗各类疾病。
十四、二十一世纪、2010年,山东某公司研发出两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专利技术: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2] ,制造出等同大自然的小粒径、高活性生态级负离子,[1] 开创了人工负离子产生技术的生态化时代, 并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010167796.1 ZL201020263299.7。[3]
十五、2011年4月,中国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官网开通运行,作为我国第一个负离子(负氧离子)行业网站开始运行,必将快速推进我国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相信负离子(负氧离子)产品市场混乱的局面很快结束,由于概念性负离子(负氧离子)产品及不合格假冒伪劣产品的过度炒作造成的市场疑问将会很快消除,为有着“空气维生素”“ 空气维他命”“ 长寿素” 之美誉的负离子(负氧离子)正身。
十六、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4] 是人工负氧离子生成技术,[5] 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专利号:201220433901.6)由压电陶瓷负离子发生器和离子变换器(专利号:201110146958.8)两部分组成。[6] 压电陶瓷变压器可以抑制和消除传统的负氧离子发生器采用的线圈型变压器产生正离子等不利影响,[5] 减小负氧离子发生器的体积和厚度;[5] 离子变换器是负离子转换器的升级版,其实质是应用于负离子发生器的脉冲频率增强器,脉冲频率增强器能有效提高负离子的脉动能量。
夏天患上空调病的原因是什么
空调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空气的负离子,在空调超冷房间里,负离子几乎等于零。空气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空气分子,可使人精神振奋,提高人体机能,被人们称为空气“维生素”,若缺乏负离子、可使人感到空气“不新鲜”,感到胸闷、心慌、头晕、无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据测定,普通居室内每平方厘米负离子数为五十个,而使用空调装置后可减少至十个以下。
很多的人开空调过冷也容易产生空调病,过冷的刺激使人体皮肤温度出现差别。即四肢的温度低于躯干的温度,手足降温,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对此无能为力。
我们知道开空调的室内和室外温差是非常的大的,从温度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进入有空调设备的室内,温差较大且温度骤变,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就会出现空调病的症状。表现为易怒、紧张、失眠等。
以上就是夏天空调病的原因,那么为了自己的健康如何预防这些空调病发生呢?我们从空调的室内走出来的时候应该先从阴凉处活动一会,慢慢的 适应阳光下的空气,而且开空调也要避免太冷。
负离子的环境领域
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是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清新空气的负离子标准浓度也进行了相关规定。我国也将负离子纳入了气象监测系统[5] ,在空气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我们在瀑布旁、森林中、雷电雨后通常能够感到空气极为清新,这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负离子的缘故。晶体石膏灯可以散发天然的负离子这种特点,在受热状态下和封闭房间内,尤为充分,能有效平衡空气中正负离子的含量。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他命”[1] ,它的作用包括:除粉尘,除浮毛,除异味,除烟,杀菌,净化空气,治疗花粉、微尘、宠物毛、孢子过敏,改善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改善情绪波动、抑郁心情、慢性疲劳,缓解精神紧张状况等等不胜枚举.总之,对人们的健康、情绪、精力大有裨益。
静电是否对人体有害
静电可能会改变人体固有的电位差,对人的脏器,尤其是心脏,产生不良影响,静电还会导致心率异常或心脏早搏,也有可能改变脑电流的流向,影响神经系统,并且会使人感到疲惫、烦躁、焦虑。
那么如何防止这静电发危害呢?大家可以使用最近出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来帮助解决难题,它的造型像一只手表,只要把它佩戴在手上就可以消除静电的危害了(50厘米内的静电都可以被消除)。
人体静电消除器原理:人体释放的正负离子和空气中的正负电荷中和,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消除静电呢?
另外保湿也可以防止静电。因为室内空气湿度到达60%~70%,静电电压会在50v以下,是不会对身体有害的。
增加室内湿度的方法:第一:每天开窗户不少于两次
6第二:在室内可以养殖植物来增加湿度,净化空气 这样你就不用担心静电带来的危害了。
空调病一般是怎么得的
1、过冷的刺激:
使人体皮肤温度出现差别,即四肢的温度低于躯干的温度,手足降温,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对此无能为力,然后使人容易得空调病。
2、负离子:
在空调超净房间里,负离子几乎等于零。空气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空气分子,可使人精神振奋,提高人体机能,被人们称之为空气“维生素”,若缺乏负离子可使人感到空气“不新鲜”,感到胸闷、心慌、头晕、无力、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明显下降,这有可能就是得了空调病的原因。据测定,普通居室内每平方厘米负离子数为五十个,而使用空调装置后可减少至十个以下。
3、产生空调病的原因包括温度骤变:
从温度较高的室外或其他房屋进入有空调设备的室内,温差较大且温度骤变,人体的植物神经系统难以适应,就会出现空调病的症状。表现为易怒、紧张、失眠等。此外,由于空调房间通常是封闭的,虽然空调系统能将空气中大部分灰尘和细菌过滤掉,但空气中残留的细菌仍然会造成污染。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单调不变的空调环境中,人体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也会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容易得空调病。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有关专家曾经说过,糖分有很多种,有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像麦芽糖、蔗糖等等。它们进入了人体以后,由于人体中有一种可以很快分解它们的消化酶,所以,它们可以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血糖也就很快随之升高了。还有一种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糖,像果糖等,它们是一种单糖。由于结构不同,当这类果糖进入人体后,没有哪种酶可以把它分解。所以,它就不容易被人体吸收,血糖也就不会升高得那么快了。水果中所含的糖大部分都是果糖,是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的,这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在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人体健康研讨会上,专家解释,用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来看,许多水果的值并不是很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吃水果以后血糖就会升得很高。我们应该打破原来的传统观念。以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饭来说,它的血糖生成指数为88,而苹果的血糖生成指数只有36。据专家计算,糖尿病人吃25克米饭所摄入的糖分等于吃200克水果所摄入的糖分。不同的水果,它的血糖生成指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偏高,有的就偏低一些。下面,我们就向大家推出一个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数排行榜。
排在第一位的3种水果有:柚子,血糖生成指数为25;鲜桃,血糖生成指数为28;生香蕉,血糖生成指数为30。
位居第二位的3种水果有:苹果,血糖生成指数为36;梨,血糖生成指数为36;柑橘,血糖生成指数为43。
排在第三位的3种水果有:熟香蕉,血糖生成指数为52;猕猴桃,血糖生成指数为52;西瓜,血糖生成指数为72。
专家提醒,得了糖尿病,适当的忌口是必要的,但什么都不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要您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体育锻炼,那么,在科学膳食的前提下,糖尿病人也可以适当吃些水果。
人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病变是百病之源。细胞健康依赖于正负离子的动态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细蕃乘旰曷胞就会产生病变,从而导致整个身体患病。正离子使细胞膜变硬变厚,使营养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能量,比如糖不能进入细胞,停留在血液中就成了糖尿病;而细胞内代谢产生的废物也不能排出细胞,导致细胞病变。负离子刚好相反,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让营养物质水分等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成能量供人体利用。比如血液中的糖能进入细胞代谢,血糖值就会下降。所以负离子对维持细胞健康至关重要。
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小粒径空气负离子也叫轻离子或小离子,是一罩脾青槊种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气负离子,也有资料称其为生态级负离子。具有迁移距离远、活性高的特点,空气负离子按其迁移距离和粒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离子。对人有益的是小离子,也称为轻离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离子或称之为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空气负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空气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级的小粒径空气负离子生成技术已经问世。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已经有效克服了传统负离子生成技术的瓶颈,能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径、高活性负离子。
血脂高应注意那些
血脂高应注意什么之:坚持运动,改善体质
运动能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脂肪分解加速可防止血脂高,延缓器官衰老,因此,老年人和肥胖者都应长期坚持锻炼,建议常在公园、森林等负离子浓度较高的地方活动,负离子有助于平稳降脂的功效。但老年人应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运动方式,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血脂高应注意什么之:常吸“氧”,缓降血脂
细胞中电子被争夺,是形成高血脂等“三高”的根本原因。 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而临床试验证明,负离子能有效修复老化的细胞膜电位,促使其变成正常带负电的细胞,负负相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能从根本上治疗血脂高的症状。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离子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级的小粒径负离子生成技术已经问世。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已经有效克服了传统负离子生成技术的瓶颈,能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径、高活性负离子。
血脂高应注意什么之:科学膳食,远离危险
在饮食方面,平时要注意控制饮食中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富含n-3脂肪酸的鱼类摄入;少油低盐,不饮酒。好的生活方式,才能有助于降低血脂异常的危险水平。
提示:霜降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这对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患者会是一个“挑战”。“体育锻炼、负离子治疗仪、科学饮食”是降脂、降压的三大宝,为健康过冬拉上一道隔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