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椎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大椎作用

大椎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大椎作用

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该穴位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被称为“阳中之阳”,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引阴气的作用,刺激这一穴位,可以调节全身阳气,起到解表退热,温经通络之功,能帮助维持生命机能,保卫机体,抗御外邪,是防治呼吸,神经,血液系统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保健养生的要穴;此穴位于肩项部,因此也可以用于防治颈项和脊柱病症。

大椎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温通诸阳,解表发汗

大椎为督脉的腧穴,督脉为诸阳经之海,阳者主卫主表,凡风寒之邪外束肌表,而现头痛、恶寒、发热之表证,可针刺大椎穴,起到振奋阳气,疏风散寒,解肌发汗,驱邪外出的作用,为治疗伤风感冒之有效穴。

2、温经活络,通阳散瘀

大椎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穴,而督脉统督一身之阳,阳主表,凡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气血阻滞,经络不通,发为痹阻,形成疼痛麻木之风寒湿痹诸症,刺激大椎穴可通经络、和气血、散瘀滞、止疼痛等,对于半身不遂,小儿麻痹,及督脉疾病如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腰背疼痛等症也有一定疗效。

3、回阳固脱,散寒救逆

凡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冷脉伏等阳虚欲脱的症候,以及寒邪中于肌表,阳气被寒邪所遏,不能外达,而呈现四肢厥逆,寒战鼓慄,脉微细或伏,皆可温灸大椎穴,以收回阳通脉、散寒救逆之功。

4、清热开窍,镇惊安神

大椎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会,主通一身之阳气,可治邪客于表,致三阳经气闭遏之发热,以及热极生风,惊悸不安等症。小儿为稚阳之体,脏腑娇嫩,气血未盛,神气未充,肌肤薄弱,外感六淫之邪,极易发热,热极生风,而致惊风抽搐。

5、增强卫气,驱邪截疟

大椎穴为诸阳之所会,性善向上向外,泻之能宣通阳气,祛邪达表,而介通阳截疟之功,可治疗各种疟疾,根据不同证型的疟疾配用相关穴位运用,是治疗疟疾之效验穴,常用配伍为大椎配陶道、间使、后溪治疗疟疾。另外在《肘后歌》有:“疟疾寒热真可畏,须知虚实可用意;间使宜透支沟中,大椎七壮合圣治。”的说法论证。

6、固卫安营,清热敛汗

凡肺气虚,卫阳不固,表虚易感风寒,而致发热、咳嗽、倦怠、午后潮热、夜出盗汗之患者,刺激大椎有益气固表、济阴安营、清热敛汗之效;另在《玉龙歌》有:“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的说法,可见此穴强壮身体,扶正祛邪,清热敛汗的作用。

尺泽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尺泽的好处

中医认为,肺主宣发肃降,尺泽为肺气汇合之处,可以疏通肺经,肺属金,肾生水,金能生水,肺气足了就可以补肾,尺泽属穴,因此,按摩尺泽有泻肺补肾的好处,能将肺经上多余的能量转化到肾经上去;此外,按摩尺泽还能通络止痛,和胃清热,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调理使用。

攒竹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攒竹的功效

攒竹穴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经常按摩该穴能使膀胱经的经络畅通,从而起到疏理肝气,和胃降逆,祛风解表,开窍醒神,安神镇静之功,气通则血行,通过按摩后,头面部气血畅通,人也变得轻松。这个穴位不但是治疗打嗝的主要穴位,还可以治疗眼疾,对急性腰扭伤也有帮助。

犊鼻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犊鼻的作用

1.犊鼻穴位胃经上的穴位,这个穴位有一个作用,就是冲刷穴内的脾土微粒,使穴内的五行气血只保留属于肝肾二经的气血,腿部的肝经和肾经气血通畅了,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关节积液也就正常了,腿脚自然也就可以正常活动了。

2.犊鼻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长期按摩此穴为,能够治疗膝关节痛,下肢麻痹,脚气水肿,膝脚无力,不能久站等病症。

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肛门括约肌功能消失或减退,常下痢或大便失禁等,也具有很好的治疗,调理,保健作用。

按摩大椎可以退烧吗 大椎的准确位置

在脊柱区,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取穴:坐位,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点下方凹陷处取穴。

大椎的定位在哪里

大椎属于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背部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快速取穴: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7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大椎穴,按压有酸胀感。

按摩大椎作用

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该穴位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被称为“阳中之阳”,具有统领一身阳气,联络一身引阴气的作用,刺激这一穴位,可以调节全身阳气,起到解表退热,温经通络之功,能帮助维持生命机能,保卫机体,抗御外邪,是防治呼吸,神经,血液系统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保健养生的要穴;此穴位于肩项部,因此也可以用于防治颈项和脊柱病症。

主治疾病

1.按摩大椎能解表通阳,清脑宁神,对于治疗外感发热,内伤发热,感冒引起酸痛,肝阳上亢引起头痛目眩,面红耳赤均有良效。此外还能治疗肩背痛,头痛,咳嗽,气喘,支气管炎,湿疹,血液病,扁桃体发炎等疾患。

2.配腰俞穴,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的作用,能治疟疾;配合谷,中冲,有解表泻热的作用,能治伤寒发热,头昏;配长强,有通调督脉的作用,能治脊背强痛。

按摩大椎的正确手法

正坐或俯卧,左手伸到肩后反握对侧颈部,虎口向下,四指扶右侧颈部,指尖向前,大拇指指尖向下,用指腹或指尖揉按穴位,以有酸麻胀痛感为宜,两侧穴位先左后右,每次各揉按1-3分钟。

风门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风门好处

风门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背部腧穴,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交会穴,督脉主一身之阳,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因此本穴有通络止痛,解表退热的作用,本穴运化膀胱经气血上达头部,通督脉,长期坚持按摩,可以改善肩部血液循环,还可宣通肺气,调理气机,对于头部,肩颈部疾患有治疗功效;再者,风门所对应的正好是肺的功能区,也是呼吸道所在区域,因此多按摩风门还可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维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头维的方法

正坐,仰卧或仰靠,食指与中指并拢,中指指腹位于头侧部发际点处,用食指指腹按压所在之处有酸胀感,在瞬间吐尽空气的同时,用双手拇指指腹强压,每秒按压1次,如此重复10-20次。

外关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按摩外关的方法

1.右手拇指,食指二指按在内关,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2.用拇指按揉外关穴,按摩的时候以有酸麻感为度,3-5分钟即可。

3.治疗偏头痛的时候,先用手指找到痛点,边揉边推,力道由轻到重,持续3-5分钟后,再按揉疼痛侧的外关穴3-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不适。

相关推荐

中冲的准确位置视频 中冲的准确位置

中冲属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快速取穴法: 1.仰掌,微屈指,在中指末端尖端中央,距离指甲游离缘0.1寸处,即为中冲穴。 2.任意体位,仰掌,微屈指,中指末端最高点,距离指甲游离缘0.1寸处。

尺泽的准确位置视频 尺泽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手心朝上,尺泽穴位于肘内侧横纹上偏外侧一个拇指宽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此穴。 2.手掌向上,肘部稍弯曲,用拇指沿肘横纹从外(桡)侧向内(尺)侧触摸,在肘弯正中可摸到一条粗大的筋腱,即肱二头肌,靠这条大筋外边的肘弯横纹凹陷处,压之有酸胀感。

经渠的准确位置视频 经渠的准确位置

经渠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外侧处,正当桡侧腕屈肌腱外侧。 快速取穴: 1.伸出左手,掌心朝上,用右手给左手八脉,则中指所在的位置就是该穴。 2.伸臂侧掌,从腕横纹上1横指桡骨茎突的高点向内侧推至骨编外,可以感觉到与桡动脉之间有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承山的准确位置视频 承山的准确位置

承山属足太阳膀胱经经脉之穴道,在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这个穴位。

阳谷的准确位置视频 阳谷的准确位置

阳谷穴在人体的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屈肘,掌心向外,由腕骨向腕部推,相隔一骨(三角骨)的凹陷处。 2、由腕骨直上,可摸到两块骨(尺骨茎突和三角骨),在两骨的结合部有一凹陷处。

乳中的准确位置视频 乳中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按压有麻胀感。 2.正坐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中药,距签证中4寸,按压有麻胀感。 3.将食指指腹放于胸部乳头中央,食指指腹所指位置即为乳中,轻揉有麻胀的感觉。

天池的准确位置视频 天池准确位置

天池属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胸部,腋下3寸,乳中穴1寸处。 快速取穴: 侧坐位,在胸部,先取乳头下的第4肋间隙,再从锁骨中线外量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目窗的准确位置视频 目窗的准确位置

目窗穴在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在头部,瞳孔直上,自前发际直上2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头部,瞳孔直上,头临泣后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廉泉的准确位置视频 廉泉的准确位置

廉泉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仰靠,在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与下颌之间。 2.正坐抬头,沿着喉结向上摸到舌骨,在其上缘凹陷处即是。

尺泽的准确位置视频 按摩尺泽的正确手法

1.伸臂向前,仰掌,掌心朝上。 2.微微弯曲约35度。 3.用另一只手,手掌由下而上轻托肘部。 4.弯曲大拇指,以指腹按压,有酸痛的感觉。 5.每次左右两手各按压1-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