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含量越多患癌风险越低
淀粉含量越多患癌风险越低
研究显示:饮食中淀粉的含量越多,小肠、结肠和直肠癌的发病就越低,宾汉姆教授认为,淀粉食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防肠癌的,一是当淀粉进入肠道后,肠道细菌就会吞食淀粉而大量繁殖,这有助于增加粪便的体积和重量,促使结肠内容物排泄,加速可致癌的代谢物通过大肠排出体外。二是淀粉在结肠内被发酵酶作用后,会产生大量丁酸盐,这种丁酸盐能直接抑制大肠内壁任何可能致癌的细胞产生。
由于淀粉类食物与蔬菜、水果一样具有防癌抗癌作用。所以,有关专家建议,除米面食物外,还应多吃玉米、土豆、红薯、香蕉以及各种豆类等。
米饭的淀粉含量高吗
挺高的。
首先需要知道米饭主要是由大米制作而成的,而大米作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主食,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淀粉、等成分物质,淀粉含量是比较高的,因此生活中一般是不建议过量食用米饭的。
蚕豆淀粉含量高吗
比较高。
蚕豆中淀粉含量是比较高的,每100克的蚕豆中大约含有19.5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所以蚕豆进入到人体之后也是比较难以被人体消化的,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对于一些本身肠胃功能不是很好的人群来说食用过多时还容易出现腹痛、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所以一般在食用蚕豆的时候建议控制好食用量,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吃芋头能减肥吗 芋头怎么挑选
选那种最好表面带一点潮湿的泥土的芋头为好,这意味着芋头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比较新鲜。此外,芋头表面有一层毛皮,挑选时应该将毛皮拨开仔细看看表皮有没有斑点、发霉腐烂等痕迹。
一般来说,越大的芋头质量越好,而个头一样大的,掂一掂重量,越轻的芋头说明其淀粉含量越高,吃起来口感比较糯,较重的表示水分较多,口感和味道都不如轻的。
根须少、硬朗的芋头品质比较好,而且芋头的根须部位一般会有很多凹下去带土的小洞,称之为沙眼,其沙眼越多,说明品质比较优良,如果外皮很光滑的话,口感一般。
吃什么容易得外阴癌
1、不倡导喝酒
如喝酒天天不超越一杯(相当于250ml啤酒、100ml红酒或25ml白酒),常常喝酒能添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的风险。
2、不吃烧焦的食物
烤鱼、烤肉时应防止肉汁烧焦。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肉及熏肉只能偶然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
3、节制体重
防止体重过重或过轻,成年后要限制体重增幅不超越5kg,超重或过度肥壮轻易招致患子宫内膜癌、肾癌、肠癌的风险性增高。
4、削减红肉摄入量
天天应少于90g,最好用鱼和家禽替代红肉。红肉会添加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作风险率。
5、多吃淀粉类食物
天天吃600-800g各类谷类、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少越好。要限制精制糖的摄入。食物中的淀粉有预防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效果,高纤维饮食有能够预防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的发作。
6、多吃蔬菜生果
对峙天天吃400g-800g各类蔬菜、生果,可使患癌症的风险性下降20%,天天吃5种或5种以上的蔬菜和生果。
7、食物多样化
留意食物多样化,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应占每餐的2/3以上,植物性饮食应含有新颖的蔬菜、生果、豆类和粗粮等。
芋头淀粉含量高吗
比较高。
芋头和土豆、红薯等食物一样,是其块茎部分为可食用部分,因此其成分中淀粉的含量是非常丰富的,约占芋头营养的9.6%-73.7%,而且芋头的淀粉颗粒小至只有马铃薯淀粉的十分之一,消化率可达98%以上,对于婴儿和病人来说也是可以食用的。
全谷物食物能预防癌症吗
美国农业部推荐人们在日常应多吃谷物,包括全麦粉、燕麦、糙米、大麦、玉米、芥麦和小米等。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对全谷物的健康益处进行了总结。多吃谷物的好处主要包括可预防肠癌、保护心脏、调节血糖等。
富含纤维 预防肠癌
吃全谷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摄取纤维。2片黑面包能获取5.8克纤维,同样重量的白面包只能获取1.9克纤维。摄入足量纤维可以帮助控制血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以及减少患肠癌的风险。
降低胆固醇 保护心脏
全谷物不但可以防止身体吸收胆固醇,还可以降低甘油三酯,这两种都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物质。
控制体重
在超过12年的追踪研究中,吃高纤维营养餐的中年男性和女性比那些吃精制谷物的人普遍要轻3斤。
精力更充沛
全谷物含有抗性淀粉,不容易被消化,从而燃烧更多的脂肪和激素,让人感觉精力更充沛。燕麦粥和糙米都是抗性淀粉的主要来源。
调节血糖
与细粮相比,全谷物能够帮助控制血糖骤然升降。一项研究中表明,很少吃全谷物的女性与每天吃两至三份全谷物的女性相比,后者患有糖尿病的风险比前者低30%。
减少哮喘风险
多吃全谷物可以防止哮喘和过敏性体质。研究发现,婴儿时期就吃燕麦的儿童比等到5岁才开始吃的儿童更少患有哮喘或者过敏性鼻炎。
降低患癌风险
数据证实,全谷物消耗能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如大肠癌、乳癌及胰脏癌。
保护牙齿和牙龈
研究显示,消耗大量全谷物的人群比远离全谷物的人患有牙龈疾病的风险低23%。
帮助长寿
研究发现:每星期吃4到7餐全谷物的妇女比吃很少全谷物的女性早亡风险低31%。
研究称吃白米饭易患肺癌
此次研究由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负责,领导研究的专家找来1905名于近日确诊患上肺癌的病人,与2413名健康人士作比较。
结果发现,每日升糖指数(GI)最高的病人,其患癌风险也较高。研究人员又发现,从没吸烟的受测者当中,若他们的GI也高,其患肺癌风险增加两倍。高GI吸烟者的肺癌风险,也比低GI吸烟者高31%。
研究同时发现,计算体内碳水化合物量的升糖负荷(GL)则对患癌风险没有影响。参与研究的华裔教授表示,这显示人们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质量会影响患癌风险,而进食的碳水化合物总量,则没有影响。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包括白面包、法国面包、粟米 片、即食燕麦片、硬面包圈(bagel)及白饭等。白饭的升糖指数则因不同品种的白米而有差异。
除了保持健康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多做运动之外,少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或饮品,同样有助减低患癌风险。例如全麦面包、燕麦片或意大利面等则是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研究人员指出,今次受测者全为拉丁裔白人,会在未来的研究中加入其他族群,才更有代表性,同时致力找出升糖指数与患肺癌的关连。
部分食物的升糖指数
高升糖指数:白面包、粟米片、白饭、炸薯条等
中升糖指数:全麦面包、甜玉米及香蕉等
低升糖指数:已煮的方便面、意大利面,粥等
癌症几岁筛查最好
1。乳腺癌。报告建议:低风险的女性40岁时可以选择是否做乳房X光造影检查,但50岁后,医生应当鼓励她们每两年做一次,直到75岁;存在乳腺癌家族病史或其他风险的女性需要从更年轻时规律接受乳房X光造影检查。
专家认为:乳腺癌风险低,且不存在任何症状,年龄低于40岁的女性频繁做筛查会导致假阳性诊断增加或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增加医疗费用。
2。宫颈癌。年龄在21~29岁的女性,报告建议她们每3年接受一次宫颈刮片检查以筛查宫颈癌。年龄在30~65岁的女性,可以选择每3年做一次宫颈刮片检查,也可以每5年做一次刮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
专家认为:将筛查的频率从每年一次减少到每3年一次,能将它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3。肠癌。年龄在50~75岁之间,患癌风险处于低平均水平的人群可以选择以下方式筛查:大便隐血实验、每5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4。卵巢癌。如果患癌风险较低,且不存在任何症状,美国医师协会并不建议她们过度筛查。
5。前列腺癌。即使患癌风险低的男性,在50~69岁之间,也应该找医生了解前列腺癌的筛查。专家建议,50岁后,应该每2~4年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液测试。
糖尿病患者患癌症风险更高
日本超过15万名35岁以上的男性和18万名35岁以上的女性参与了这项调查。在10年的追踪期内,约2万名男性和1.3万名女性患癌。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比普通人高20%。
具体而言,糖尿病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倍,胰腺癌风险是1.9倍,大肠癌风险是1.4倍,子宫内膜癌和膀胱癌的风险也比普通人高。不过,糖尿病患者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不会上升。
研究人员认为,糖尿病患者的过剩胰岛素会在一些脏器中发挥作用,刺激细胞增殖,同时血糖值升高会损伤DNA(脱氧核糖核酸)。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因此升高。
日本糖尿病学会理事长门胁孝指出,预防这两种疾病,人们应注意健康饮食、运动、戒烟并节制饮酒。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治疗糖尿病,还应定期进行癌症检查。
日本国内糖尿病患者约有900万。随着老龄化和饮食习惯变化,该国每年都增加数十万糖尿病患者。
体内维生素B12含量过高增患癌风险
维生素B12常见于各种各样的食物中,包括鱼、肉类、鸡蛋和奶制品等,它对保持身体神经和血液细胞的健康是,是至关重要的——它还有助于的DNA形成。现在,丹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这种维生素摄入量高于正常必需水平,可能意味着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了。他们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上。
人体内的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也称为氰钴胺素,是结构最复杂的一种维生素,同时也是最大的一种维生素。氰钴胺素是水溶性的,可通过血液传递。与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相同,人体可以排出多余的维生素。同时人体肝脏会储存数年所需的氰钴胺素(简称Cbl),所以虽然存在这种营养缺乏症,但是并不常见。
一群以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医院临床生物化学部的约翰·阿伦特为首的科学家们,他们感兴趣的不是维生素B12的缺乏,而是调查这种维生素摄入过多带来的后果。真的如过去的一些研究声称的,高水平的氰钴胺素摄入与患癌风险间存在关联吗?
为了评估高氰钴胺素对和癌症风险的影响,阿伦特和他的同事调用了丹麦医疗登记审查记录,查看了33万3667例曾参加氰钴胺素“测试”的未患癌症的人医疗记录。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12含量介于200到600pmol / L之间。(皮摩尔每升,血液检测的一种标准计量单位)。
首先,研究人员排除了在研究开始前,接受过氰钴胺素治疗患者或被诊断患有癌症的人员。接下来,他们估计了这些人在1998年到2010年之间癌症的发病率。最后,他们将体内氰钴胺素含量高于上诉上限(大于或等于601 pmol / L)的参与者隔离开来。
研究人员发现了什么呢?“血浆中氰钴胺素水平高增加了随后被诊断出癌症的风险。癌症确诊情况主要是在随后的第一年的随访中确认的,”作者写道:“然而,这种关联性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癌症。”
具体来说,体内氰钴胺素含量大于800 pmol / L的参与者患癌症的风险增加了。在这些氰钴胺素含量异常高的人中,患血液以及吸烟和酒精相关的癌症的风险特别高,诸如那些影响肝脏、结肠、肺的癌症。研究人员还发现,对于任何体内氰钴胺素含量大于800 pmol / L的人来说,在进行五年的随访后,其患癌的风险仍然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指出在他们的研究中,血浆中氰钴胺素水平高,可能与患者摄入含有维生素B12食物或膳食补充剂无关,人体摄入维生素B12后并不能大幅度增加血液中氰钴胺素的水平。人体内氰钴胺素含量过高的原因不明,可能是某种恶性过程导致的。
人一天需要补充的蛋白质
母婴喂养的婴儿每千克供给2克;
体力活动极少时,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0.8克~1.2克;
运动人群、体力劳动者,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每千克体重1.2克~1.8克;
适量增加蛋白质摄入能帮助减脂者维持肌肉,帮助增肌者增长肌肉;
运动量越大或劳动强度越大,需要的蛋白质越多;
饮食中素食比例越大,需要的蛋白质越多;
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带来的风险,低于每千克体重2克的摄入量是比较安全的;
癌症几岁筛查最好
1.乳腺癌。报告建议:低风险的女性40岁时可以选择是否做乳房X光造影检查,但50岁后,医生应当鼓励她们每两年做一次,直到75岁;存在乳腺癌家族病史或其他风险的女性需要从更年轻时规律接受乳房X光造影检查。
专家认为:乳腺癌风险低,且不存在任何症状,年龄低于40岁的女性频繁做筛查会导致假阳性诊断增加或对身体造成伤害,同时增加医疗费用。
2.宫颈癌。年龄在21~29岁的女性,报告建议她们每3年接受一次宫颈刮片检查以筛查宫颈癌。年龄在30~65岁的女性,可以选择每3年做一次宫颈刮片检查,也可以每5年做一次刮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
专家认为:将筛查的频率从每年一次减少到每3年一次,能将它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3.肠癌。年龄在50~75岁之间,患癌风险处于低平均水平的人群可以选择以下方式筛查:大便隐血实验、每5年做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4.卵巢癌。如果患癌风险较低,且不存在任何症状,美国医师协会并不建议她们过度筛查。
5.前列腺癌。即使患癌风险低的男性,在50~69岁之间,也应该找医生了解前列腺癌的筛查。专家建议,50岁后,应该每2~4年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液测试。
孕妇能吃爆米花吗 孕妇吃爆米花有什么影响
爆米花在制作过程中会混入铅元素,可能造成铅中毒现象,可能出现贫血或记忆力下降等情况。孕妇体内铅超标还可能可能导致流产、早产、影响体内胎儿骨骼和大脑神经发育。
爆米花的原料是玉米,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而爆米花也可能含二乙酰、糖精等物质,这些物质都能诱发癌症,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这样的爆米花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爆米花性燥,含水量少,孕妇多吃爆米花可能出现上火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等情况,有的还会加重孕期便秘问题。
爆米花中淀粉含量多,多吃爆米花后可能会降低食欲,影响正餐多种营养素的摄取,严重者出现营养失衡的情况。孕妇营养失调自然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爆米花主要成分是淀粉,还会添加一部分糖浆,长期多吃爆米花是可能引起孕妇身体肥胖,孕期过度肥胖也是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