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肩周炎拔罐示意图 膈俞

肩周炎拔罐示意图 膈俞

位置: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主治: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小下、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风湿性关节炎的拔罐方法

风湿性关节炎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面对这样的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我们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来治疗呢?如果选择拔罐的方法能否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拔罐的具体治疗方法吧。

药罐法

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针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火罐法

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 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穴位位置见图88)

刺络拔罐法

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肩周炎拔罐的位置示意图 肩贞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肘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拔罐

(1)火罐法: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 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穴位位置见图88)

(2)刺络拔罐法: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3)针罐法: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4)药罐法: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肩周炎能拔罐吗 哪些肩周炎患者不宜拔火罐

虽然肩周炎拔罐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也要注意拔罐的禁忌症,对于皮肤有溃疡、水肿,在大血管相应的部位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拔罐;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也不宜拔罐。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拔罐疗法

(1)火罐法:腰下部位及上肢部关节炎取大椎、身柱、风门、心俞、膈俞,

腰下部及下肢部关节炎取脾俞、三焦俞、大肠俞。先取大小适宜之火罐于主穴处拔4—6罐,然后依据患病部位的不同而选用穴位,每部位拔4—8罐不等。留罐时间为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两周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6天。(穴位位置见图88)

(2)刺络拔罐法:取病变关节附近穴位,常规消毒后,用皮肤针叩刺,然后进行拔罐,使拔后皮肉发生红晕或出少量血液。留罐10—15分钟。2—4天施术1次,5次为1疗程。适用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3)针罐法: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1疗程。

(4)药罐法: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肩周炎拔罐位置示意图 肩周炎拔罐治疗方法

病人取仰卧位。

用小火罐或小硅胶罐,小抽气罐吸拔头部腧穴以及面积较小的腧穴,背部及肌肉丰厚处腧穴可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

阳陵泉,中平穴,阴陵泉,条口,承山等腧穴可以采用煮药罐法,选用合适型号的玻璃火罐,另煎桃红四物汤药液,每罐内放置3-5毫升药液,对上述穴位进行拔罐,留罐10-15分钟后起罐。

急痛症可采用刺络拔罐法,对肩髃,肩贞,阿是,手三里,大杼等腧穴进行点刺出血后,再用闪火法拔罐。具体操作为,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三棱针点刺穴位至微出血,或用梅花针重叩该区域,以全部渗出血珠为度,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5-10分钟,每隔1-2日操作一次。

糖尿病拔罐示意图

肺俞

1.位置:

肺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肺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散发肺脏之热。肺俞穴有解表宣肺,清热理气,调肺和营、补劳清热的作用。

1.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取穴时应采用俯卧的姿势,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两指宽)处。

3.功效: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等作用。

1.位置:

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三焦的背俞穴。

2.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悬枢(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外散三焦腑之热。三焦俞有调理三焦,利水强腰的作用。

1.位置: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功效:

外散肾脏之热。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

1.位置: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中指)处。

2.取穴方法:

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3.功效: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1.位置:

三阴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骨上,具体位置是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取穴方法:

取穴的时候先从内侧脚踝向上取四指宽的位置,然后对应着踝尖正上方的胫骨边缘凹陷处就是三阴交穴的位置所在。

3.功效:

健脾补肾、调肝益血、安神助眠。

1.位置:

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

2.取穴方法:

患者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的姿势,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3.功效:

清热生气,太溪穴有益肾、清热、安神、健腰、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作用。

相关推荐

哮喘拔罐示意图 哮喘拔罐治疗处方

主穴:肺俞,定喘,丰隆。 配穴:寒饮伏肺者加风门;痰热壅肺者加大椎,曲池,大包;肺脾气虚者加脾俞,足三里;肺肾阴虚者加肾俞,关元,灵墟;心肾阳虚者加心俞,肾俞,气海,关元。 拔罐疗程:每日1次,每次留罐10-15分钟,10天为一疗程。

肩周炎的治疗办法

1、肩周炎的危害首先就为患者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肩周炎的危害之一,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常见的肩周炎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摩治疗肩周炎:按摩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滑利关节,强筋壮骨的效果。首要

肩周炎拔罐肩周炎拔罐取穴方解

局部近取肩髃,肩前,肩贞,是谓“肩三针穴”,配局部阿是穴,可祛风散寒,疏经通络;循经远取阳陵泉能舒筋活络,通经止痛;中平穴系现代新发现的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效穴;诸穴远近相配,使病邪地祛,筋脉疏通,气血调和,疼痛自止;太阴经证者加尺泽,阴陵泉,阳明,少阳经证者加手三里,外关;太阳经证者加大杼。

肩周炎拔罐疗法

1.方法一 (1)选穴大椎、天宗、肩贞、肩髃。 (2)定位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宗: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垂臂,由肩胛冈下缘中点至肩胛下角做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为取穴部位,用力按压有明显酸痛感)。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上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用毫

拔罐能治疗风湿病吗

1.药罐法 取疼痛所处的经络穴位、阿是穴。用直径4-10厘米的竹管,经药汁(透骨草、防风、川乌、草乌、荆芥、独活、羌活、寄生、艾叶、红花、牛膝、桂枝、川椒各100克,煮沸10-15分钟后取汁)煮沸3分钟后,在所选择的治疗部位拔罐。病情较重者,可用密排法。留罐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2.针罐法 主穴取大椎,游走性疼痛在上肢者配肩贞、肩髎、肩髃;在躯干者配命门、肾俞(双);在下肢者配委中、承山。大椎穴只拔罐,不针刺。配穴针刺得气后用闪火法,将针扣留在火罐内,留针、罐15-20分钟。每周3次,10次为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

普通的情况按摩包括肌肉按摩和穴位按摩。普通穴位按摩多是可以按摩肩井穴、臂臑穴、肩贞穴、至阳、肩隅、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大杼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中诸穴等。按揉即可的。治疗肩周炎普通触及到的穴位是肩井,肩贞,天宗,合谷等穴位,患者可以平躺着,放松下来,把疼痛的那支手臂悄悄向外伸展大约30度,然后弯曲手臂,尽量使手臂垂直,医生可以握着手段部位,缓慢的向外旋转,交替着向内旋转。还有一个部位是曲池穴,医生可以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尖贴着肩关节,用拇指按摩曲池穴,做对称性的按摩,反复按摩5次,可缓解患者

哪些病用拔火罐治疗效果更好?

感冒 感冒了头昏、鼻塞、肩背酸痛,这时在肩膀和后背上拔上几个火罐,立时会感觉肩背松快、头脑清醒。 慢性咽炎 药物治疗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可要是时不时地在脖子前面的廉泉穴或天突穴拔上个罐,会让你迅速不那么“堵得慌”。 慢性鼻炎 在后背脊柱两侧的膀胱经第一侧线走罐治疗,效果非常好。 痛经 拔罐对寒湿凝滞型和气滞血淤型的痛经效果明显,可在腹部的中极、归来、天枢穴和背部的肝俞、肾俞穴上拔罐。 运用拔罐疗法还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养颜美容,是家庭保健的好帮手。 很多人对拔罐有个误区,认为拔罐后印迹越深越好。对此,周

拔罐对颈椎病有用吗 拔罐怎么治颈椎病

症状:颈项、肩臂疼痛,前臂疼痛,手指麻木,劳累后加重,颈部僵直,活动不利,肩胛上下窝及肩头有压痛。 取穴:(1)大椎、肩井、肩外俞;(2)百劳、天宗、膈俞、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拔罐期间要加强颈部的功能锻炼(包括转颈、提捏斜方肌、热敷)。 症状:四肢麻木无力,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 取穴:(1)大椎、肝俞、肾俞;(2)风池、肩外俞、大杼、阿是穴。 操作方法:留罐法。每次选用1组穴和2组穴全用。留罐10~1

银屑病拔罐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肝俞、膈俞、血海、三阴交穴。操作: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留罐法,患者取坐位,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玻璃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治法二取穴:大椎、曲池穴。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消毒的三棱针点刺,挤出几滴血,再在大椎穴处拔罐,留罐5-10分钟,出血1-5毫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治法二取穴:大椎、陶道(主治全身病变)、肩胛冈(主治背及上肢病变)、肩髎(主治上肢病变)。操作:采用刺络拔罐法,对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三棱

如何通过拔罐治疗湿疹

治疗方法:治法一:取穴:膈俞、血海、三阴交、足三 里穴。操作: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留罐 法,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 位上,留罐10分钟,每日1次。本法适用 于血虚风燥型,表现为病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患部皮肤增厚、粗糙,肤色暗, 色素沉着,脱肩,舌淡苔白。治法二.:取穴: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 交穴。操作: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留罐 法,用闪火法将中等大小的火罐吸拔在穴 位上,留罐10 - 15分钟,每日1次。本法 适用于湿热型,表现为皮损局部糜烂,渗液较多,瘙痒剧烈,伴有身热,疲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