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电图st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st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 ST-T 的正常范围

ST 段 正常的 ST 段多数位于基线上, 但亦可有一定程度的上、下偏移。ST 段向上偏移称为 ST 段抬高,ST 段向下偏移称为 ST 段下移。ST 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和胸导联的 V4 ~ V6, 不应超过 0. 1mV。在 V1、V2 导联 ST 段抬高不超过 0. 3mV,V3 导联不超过 0. 5mV。ST 段下移,在 aVR 导联不超过 0. 1mV,在其他导联都应不超过 0. 05mV。ST 段的正常时限为 0. 05~ 0. 15 秒。ST 段改变包括 ST 段的下移、抬高、延长及缩短。

T 波

T 波的形态 正常 T 波的双支常常不对称, 前支较缓慢, 后支较陡峭, 顶端较圆钝。

T 波的方向 正常的 T 波, 在Ⅰ 、Ⅱ、V4 ~ V6 导联直立, aVR 导联倒置。在Ⅲ、aVL、aVF、V1、V2 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V3 导联多为直立。若 V1、V2 导联 T 波倒置,,V3 导联可以出现浅倒置、低平或双向。但 V1、V2 导联 T 波若直立,,V3 导联则不可以倒置, 否则异常。

心电图显示部分导联ST-T改变,是指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等。

心电图出现 ST-T改变,可以是病理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

1、器质性的原因:

如为青年人,出现明显的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以心肌炎、心肌病、甲亢等病理情况较为多见;

如为中老年人,出现明显的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等,且伴有较明显的动态变化时,则以冠心病、心肌缺血为多见。

2、功能性原因:

多见青中年患者(女性较多),心电图检查可有ST-T改变,以下壁多见,类似心肌缺血,患者可有心悸、胸闷、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这种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患者在服用心得安后症状可明显改善。心电图检查做心得安试验后,低平、倒置的T波及S-T段可恢复正常,称心得安试验阳性。借此可与冠心病的心肌缺血相区别。

心肌劳损可能为冠心病先兆

如果心电图报告出现了ST-T改变,应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有关检查等,综合分析后再下判断。

例如,心电图报告显示有明显的ST-T改变,病人就应马上到心内科或急诊科治疗。因为在临床上,不少ST-T的改变与心肌缺血有关。

如果病人平时心电图检查没有ST-T改变,但这次(胸部)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疼痛,心电图报告“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或低平”,但在胸痛缓解后,病人的心电图报告又恢复正常,此时几乎可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

如果病人胸痛发作未能及时赶到医院作心电图,或到医院后胸痛已经缓解,此时的心电图可能已无异常的ST-T改变。为了进一步明确胸痛原冈,医生可能会建议病人作平板运动试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这对诊断是否由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很有必要,病人应积极配合。

若平板试验出现ST-T改变或心绞痛症状,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有明显的ST-T改变,医生仍会考虑有冠心病的可能。

因此,当心电图报告“ST-T改变”时。病人不可掉以轻心,要积极就诊治疗。

若确诊ST-T改变是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话,那么,单纯靠休息、生活调节是很难全面改善ST-T改变的。病人应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劳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降压、降血脂、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才能改善ST-T和心肌缺血的情况。

心肌劳损能活多久

心肌劳损往往与左室肥大放在一起使用,一般是指左室肥大之后继发的类缺血样心电图改变,这种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多数为ST-T异常,而这种ST-T异常又多数为ST段下移合并T波的倒置或低平,这种改变不一定就是冠状动脉某支病变的EKG表现,多数情况下是继发于左室肥大之后的。

实际上在临床中最常见的病例就是,高血压病人在EKG中出现了左室面高电压合并了类缺血样ST-T改变(实质可为高血压后的靶器官损害也可以是左室肥大后ST-T向量发生了变化).在上述情况中,ST-T的异常可以是继发改变,也可以是独立的合并症(左室大合并冠状动脉某支的病变造成的供血不足的心电图)。

“心肌劳损”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的指标的异常,主要指心电图中ST-T段异常改变。在做心电图时,正常情况下,ST-T段是条水平线。而如果出现ST段下移和T波低平或倒置这些改变,心电图室的医生就会告知病人属于“心肌劳损”。

但心肌劳损不是心脏疾病临床诊断的主要标准,只是心脏各种指标的其中一项出现异常,这种异常对临床来说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一般情况下,心肌劳累和心肌缺血都可引起心电图检查时的ST-T段异常改变。如果是心肌劳累,就不用太担心,这是由于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下,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导致的心肌受损。年轻白领的心肌劳损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属于功能性改变,一般通过放松、休息来调养即可,无需治疗。

心肌缺血与心肌劳损的区别是什么

心肌缺血

应当独立并入冠状动脉不足心电图的诊断范畴,当然心肌缺血的的心电图也可以是继发其他病因之后的,如左室肥大,脑血管意外也可导致心肌缺血。

心肌劳损

往往与左室肥大放在一起使用,一般是指左室肥大之后继发的类缺血样心电图改变,这种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多数为ST-T异常,而这种ST-T异常又多数为ST段下移合并T波的倒置或低平,这种改变不一定就是冠状动脉某支病变的心电图表现,多数情况下是继发于左室肥大之后的。临床中最常见的病例,如高血压患者在心电图中出现了左室面高电压合并了类缺血样ST-T改变(实质可为高血压后的靶器官损害,也可以是左室肥大后ST-T向量发生了变化)。在上述情况下,ST-T的异常可以是继发改变,也可以是独立的合并症。

心肌劳损可能为冠心病先兆

有些心电图室的医生看到这种情况,会告知病人属于“心肌劳损”。

但在目前,“心肌劳损”一词已很少使用。因为ST-T改变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等。

因此,心电图上ST-T改变只是心电传导异常的一种表现,并不代表一种病。如果单用“心肌劳损”来笼统描述,并不规范。

如果心电图报告出现了ST-T改变,应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有关检查等,综合分析后再下判断。

例如,心电图报告显示有明显的ST-T改变,病人就应马上到心内科或急诊科治疗。因为在临床上,不少ST-T的改变与心肌缺血有关。

如果病人平时心电图检查没有ST-T改变,但这次(胸部)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疼痛,心电图报告“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或低平”,但在胸痛缓解后,病人的心电图报告又恢复正常,此时几乎可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

如果病人胸痛发作未能及时赶到医院作心电图,或到医院后胸痛已经缓解,此时的心电图可能已无异常的ST-T改变。为了进一步明确胸痛原冈,医生可能会建议病人作平板运动试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这对诊断是否由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很有必要,病人应积极配合。

若平板试验出现ST-T改变或心绞痛症状,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有明显的ST-T改变,医生仍会考虑有冠心病的可能。

因此,当心电图报告“ST-T改变”时。病人不可掉以轻心,要积极就诊治疗。

若确诊ST-T改变是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话,那么,单纯靠休息、生活调节是很难全面改善ST-T改变的。病人应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劳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降压、降血脂、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才能改善ST-T和心肌缺血的情况。

但有时候。轻度的ST-T改变也可见于心脏神经症或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如果经心内科医生会诊后,真的认为如此,病人就不必杞人忧天,心脏不会有大问题,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影响,可通过心理疗法或服用一些调节自主神经的药物来改善症状。

提醒如果心电图上已开始出现明显的ST-T改变,尤其是有动态的ST-T变化,则不是冠心病的先兆,而是诊断冠心病的有力证据。

心肌劳损可能为冠心病先兆

心肌劳损不是病

有些心电图室的医生看到这种情况,会告知病人属于“心肌劳损”。

但在目前,“心肌劳损”一词已很少使用。因为ST-T改变可见于多种心脏病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等。

因此,心电图上ST-T改变只是心电传导异常的一种表现,并不代表一种病。如果单用“心肌劳损”来笼统描述,并不规范。

报告“ST-T改变”意味着什么

如果心电图报告出现了ST-T改变,应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有关检查等,综合分析后再下判断。

例如,心电图报告显示有明显的ST-T改变,病人就应马上到心内科或急诊科治疗。因为在临床上,不少ST-T的改变与心肌缺血有关。

如果病人平时心电图检查没有ST-T改变,但这次(胸部)心前区出现压榨样疼痛,心电图报告“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或低平”,但在胸痛缓解后,病人的心电图报告又恢复正常,此时几乎可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

如果病人胸痛发作未能及时赶到医院作心电图,或到医院后胸痛已经缓解,此时的心电图可能已无异常的ST-T改变。为了进一步明确胸痛原冈,医生可能会建议病人作平板运动试验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这对诊断是否由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很有必要,病人应积极配合。

若平板试验出现ST-T改变或心绞痛症状,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有明显的ST-T改变,医生仍会考虑有冠心病的可能。

因此,当心电图报告“ST-T改变”时。病人不可掉以轻心,要积极就诊治疗。

若确诊ST-T改变是因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话,那么,单纯靠休息、生活调节是很难全面改善ST-T改变的。病人应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劳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降压、降血脂、抗血小板、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才能改善ST-T和心肌缺血的情况。

心电图改变跟心理也有关

但有时候。轻度的ST-T改变也可见于心脏神经症或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如果经心内科医生会诊后,真的认为如此,病人就不必杞人忧天,心脏不会有大问题,主要是心理方面的影响,可通过心理疗法或服用一些调节自主神经的药物来改善症状。

提醒如果心电图上已开始出现明显的ST-T改变,尤其是有动态的ST-T变化,则不是冠心病的先兆,而是诊断冠心病的有力证据。

名词解释

运动平板是一台可以调整速度和坡度的活动平台。运动平板试验是让受试者在平板上走动,通过运动增加心脏工作负荷,使其心肌耗氧量增加的一种心脏功能试验。它属于无创性检查,目前运用广泛.以此可以判断心脏冠状循环功能。

动态心电图相当于让病人随身戴着“微型心电图机”,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心电图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的重要客观依据。

肺栓塞的诊断标准 心电图

肺栓塞的心电图改变大多为非特异性改变,最常见的改变是窦性心动过速、T波倒置和ST段下降。比较有意义的改变是SⅠQⅢTⅢ,少数可出现电轴右偏、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所以心电图仅可作为肺栓塞诊断的参考依据。

心电图st段改变对胎儿有无影响

孕妇就好像是一只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惊乱。如果孕妇的心电图st段发生改变,会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呢?ST段抬高有时候因素很多,很复杂的,包括技术检查在内。ST段改变时,不要以为是心脏不好,要听取医生意见。健康人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形,以女性为多。炎症种类繁多要弄清楚用药,孕妇少用或不用抗生素。当心电图st段发生改变时,各位准妈妈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如果是轻度st段改变,那么孕妇可以通过食补来调整。推荐大家一个方子,可以通过食补改善。发菜,黑豆,龙眼肉,金针菜,罗卜干,胡罗卜,菠菜,面筋。炒,汤,白嘴吃都可以。

心电图ST段改变有什么临床意义

心电图ST—T段改变包括T波改变和ST段改变。

心电图T波改变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仅仅是单纯的T波改变而没有其他心电图的异常,有无症状,并且以往没有“心脏病”史和别的健康问题,不必太紧张。当然,慎重起见,去检查一下电解质(验血)、动态心电图以及超声心动图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经常有病人自诉胸闷、心慌,而给予心电图检查,常发现“ST—T”改变,,当医生密切给合临床进行评价时,ST—T改变是诊断心绞痛、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于是,心电图ST—T改变和冠心病密切相连在一起,但是,心电图ST—T改变并不等于是患上了冠心病。ST—T改变本身并不具有诊断的特异性,影响ST—T改变的疾病与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包括:检查技术上的原因,如心电基线不稳,上下飘移;呼吸与进餐的影响;药物如洋地黄等的影响;电解质影响,如血钾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状态的压抑与焦虑;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脱垂、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还应注意的是,健康人中也可出现ST—T改变,正常人中有ST段异常的约占10—30%,T波改变者约占15—20%,尤以女性、特别是中青年女性(尤其绝经期前)更为多见。因此,评价ST—T改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排除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当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时,不应认为自己就是患上了冠心病,而应认真听取医生的意见,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心电图ST段改变是什么意思

心电图ST段是指QRS波群J点至T波开始之间,是心室复极的初始阶段,虽然正常变异的ST段伴随J点升高或降低可略有相应变化,但其形态没有异常改变,所以,心电图ST段改变是判断心脏正常与否的主要方面。

心电图ST段改变的含义包括ST抬高、压低、延长和缩短。关于ST段一般只讨论压低,也称ST下降。ST段压低大致可分为ST斜上型压低、斜下型压低和水平型压低三种类型:目前,公认ST段压低程度以0.5毫米为界限。当ST段呈水平型和斜下型压低30.5毫米,往往被看作多数具有病理性意义,较多见于以心肌缺血为代表的冠心病,也可发生于心肌病、高血压、洋地黄等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运动员心脏和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心肌缺血与心肌劳损的区别是什么

心肌缺血与心肌劳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从分类上讲,心肌劳损属原发病,心肌缺血是继发病,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心肌缺血

应当独立并入冠状动脉不足心电图的诊断范畴,当然心肌缺血的的心电图也可以是继发其他病因之后的,如左室肥大,脑血管意外也可导致心肌缺血。

心肌劳损

往往与左室肥大放在一起使用,一般是指左室肥大之后继发的类缺血样心电图改变,这种缺血性心电图改变多数为ST-T异常,而这种ST-T异常又多数为ST段下移合并T波的倒置或低平,这种改变不一定就是冠状动脉某支病变的心电图表现,多数情况下是继发于左室肥大之后的。临床中最常见的病例,如高血压患者在心电图中出现了左室面高电压合并了类缺血样ST-T改变(实质可为高血压后的靶器官损害,也可以是左室肥大后ST-T向量发生了变化)。在上述情况下,ST-T的异常可以是继发改变,也可以是独立的合并症。

心电图ST段改变有哪几种类型

ST段抬高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性心绞痛、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肺梗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Brugada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 、心脏生物侵入、左室肥厚、脑血管意外或脑外伤、重度高钾血症、主动脉夹层等

2ST-T段压低可见于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心肌肥厚、洋地黄作用、急性心包炎、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心肌淀粉样变、预激综合征等

3T波倒置可见于心肌缺血、心肌病、心肌炎、右束支传导阻滞、低钾血症、幼年型T波、心性“记忆”的T波倒置、脑血管意外、长QT间期综合征、原发性高血压等

4对于孤立的心电图ST段改变的解释必须十分谨慎,应该始终与可利用的其他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才能给出临床判断。重点需要考虑心肌缺血。建议去完善其他的检查,通过冠脉CTA和冠脉造影可以确诊。

相关推荐

心肌梗塞做心电图能否查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做心电图会有有下述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1)缺血型T波改变:正常T波前肢长,后肢短,顶部圆钝,基底较宽.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缺血型T波高耸,双肢对称,波形变窄.在V1~V6导联,高耸的T波可高于QRS波.超急性期呈高尖T波或原为倒置的T波突然变为直立(伪改善).(2)损伤型ST段移位:正常ST段位于基线水平.急性心肌梗塞时,ST段移位通常表现为ST段抬高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有时亦表现为严重的ST段压低,见于心内膜下心肌梗塞.ST段升高01~1mV不等,同时伴有对侧面ST段下降.损伤型S

心电图检查应对措施

妊娠期心电图改变主要与妊娠后生理变化有关,妇产科医师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改变,有选择性地治疗处理,对有明显胸闷、心慌不适的准妈妈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加强孕期监控,适当用药处理,降低孕产期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1、孕妇窦性心律不齐 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从这里发出的,这就“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

心肌劳损会导致高血压吗

最近我收到一位患者家属的来信。信中讲他妻子患有高血压,因心慌先后在三家医院做了心电图,均诊断为“心肌劳损”。但他认为妻子的心肌劳损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故来信咨询。其实,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患者提出类似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典型的例子讲一讲高血压与心肌劳损到底有什么关系。 高血压病人特别患病时间长、血压控制又不满意者,心脏常会有肥厚、扩大、重量增加等改变。心脏的这些变化反映到心电图上,一QRS波电压升高并超过正常值,这被称之为“左室肥厚”;二ST段与T波异常,而被称之为“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

冠心病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由于冠状动脉硬化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其心电图特点为: t波:t波高度降低(称低平),进一步则t波方向向下(称倒置)。 st段:下降大于0.05毫伏与r波的夹角等于或大于90度。有时在 心前区疼痛发作时st段呈“弓背样”抬高,称变异性心绞痛。 二、急性心肌梗塞 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突然阻塞而造成心肌坏死,其心电图特点为: ① 缺血型改变:t波倒置。 ② 损伤性改变st段抬高与直立的t波形成单方向的曲线。 ③ 坏死型改变:出现大的q波,即q波深度大于1/4r,宽度大

猝死可做哪些检查

1、对于心源性猝死的患一般可以检查到明显的诱因: ①外在诱因主要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酗酒、过度吸烟等; ②内在诱因有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内环境紊乱等。 2、心电图检查 (1)心电图检查,可出现以下三种表现:①室颤(或扑动)波型。②心室停搏,心电图直线或仅有心房波。③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畸形的QRS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肌机械性收缩。 (2)不典型心电图改变 早期心电图主要改变有: ①巨大高耸T 波, 结合临床即可作出早期诊断; ②进行性ST 段改变, 早期ST 段变为平直, 并向上斜形抬高可达0.1

如何检测心肌缺血

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包括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T波低平或倒置。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普通人群中很常见,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者和女性中,ST-T改变的检出率也增加。其他可造成ST-T异常的包括左心室肥大和扩张、电解质异常、神经因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很多人询问:心电图查出心肌缺血该怎么办呢?一般情况下,通过心电图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核磁共振成像、CT检查、左心导管检查以及血脂、血糖、心肌酶谱、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冠心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患者症状发作时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心律失常。不发作时多数无特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异常压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表现:①急性期有异常Q波、S-T段抬高。②亚急性期仅有异常Q波和T波倒置(梗死后数天至数星期)。③慢性或陈旧性期(3~6个月)仅有异常Q波。若S-T段抬高持续6个月以上,则有可能并发室壁瘤。若T波持久倒置,则称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冠脉缺血。 2.

心肌梗塞的检查事项哪些

有很多较为严重的疾病出现的,大家也要有自己的认识,因为心肌梗塞的带来还很严重的,我们大家在发现后也要采取一些措施,多方面的来牢记这些问题更要进行检查才,那么,心肌梗塞的检查事项哪些?下面咱和专家解答吧。 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检查 心电图有进行性和特征性改变,对诊断和估计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病情演变,都有很大帮助,心电图波形变化包括三种类型: 1.坏死区的波形向坏死心肌的导联,出现深而宽的Q波。 2.损伤区的波形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显示抬高的ST段。 3.缺血区的波形面向损伤区外周的导联,显示T波

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

临床上,当冠状动脉某一分支发生闭塞,则受损伤部位的心肌发生坏死,直接置于坏死区的电极记录到异常Q波或QS波;靠近坏死区周围受损心肌呈损伤型改变,记录到ST段抬高;而外边受损较轻的心肌呈缺血型改变,记录到T波倒置。体表心电图导联可同时记录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图形改变。因此,若上述3种改变同时存在,则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基本确立。 心向量图有QRS环的改变、ST向量的出现和T环的变化。QRS环的改变最有诊断价值,因坏死的心肌纤维不被激动,不能产生应有的电动力,心室除极时综合向量的方向遂向背离梗死区处进行,所

高血压与心肌劳损到底有什么关系

高血压病人特别患病时间长、血压控制又不满意者,心脏常会有肥厚、扩大、重量增加等改变。心脏的这些变化反映到心电图上,一QRS波电压升高并超过正常值,这被称之为“左室肥厚”;二ST段与T波异常,而被称之为“左室劳损”(左心室心肌劳损)。因此,左室劳损指的高血压病人心电图的ST段与T波(即ST-T)异常。多数学者认为,这与心脏肥大所引起的心肌生物电活动的改变有关。 从临床角度讲,除高血压外,还有许多原因可导致心电图出现ST-T异常。比如说:冠心病患者,当其冠状动脉内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突入血管内造成管腔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