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甲状腺低下的检查方法
新生儿甲状腺低下的检查方法
一: 甲状腺B超检查
1: 可显示结节为实性、囊性或混合性病变,单个的实性结节,恶性的可能性较高,混合性结节同样也有恶性的可能,而单纯的囊性结节则恶性的机率较少。
二: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1: 该检查操作简单、安全,对鉴别良恶性结节帮助很大。
三: 甲状腺功能测定
1: 功能自主的毒性结节多为甲状腺功能亢进,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早期也可有功能亢进,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功能可以是正常、亢进或减低。其余病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功能大多正常。
四: 甲状腺核素扫描
1: 根据结节对放射性核素的摄取能力分为“热结节”和“冷结节”。
2: “热结节”是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结节,几乎多为良性。“冷结节”则有癌的可能,但多个“冷结节”多为良性腺瘤或结节,此外,若结节内有出血或囊性变,也可表现为“ 冷结节”。
五: 颈部X线检查
1: 结节上有细小或砂粒样钙化者,可能为乳头状癌的砂粒体。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可见于退行性变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如在气管像中见有浸润或变形,则提示有恶性病变。
六: 甲状腺检查方法是什么
通过以上文章内容的详细讲解,相信你已经对甲状腺检查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海产动植物如海带、海藻、海蜇、海蜒、海龙以及海产贝壳类和鱼类,含碘量均很高,多食用这些食物对甲状腺情况有所帮助。祝您身体健康。
新生儿甲状腺偏高会导致什么病
正常新生儿可以有一过性TSH增高,是由于生存环境改变,窘迫也可能影响TSH,但如果生后20天仍高,是可以治疗的,不管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都可以用药,因为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影响智力的。用药同时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每次抽血化验促甲状腺素均偏高怀疑是先天性甲减,建议及时的给孩子服用甲状腺素进行替代治疗,并注意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甲功结果调整甲状腺素的服用剂量,先天性甲减越早确诊早治疗越好,以免对孩子生长发育导致不良影响,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影响孩子智力发育。
新生儿甲亢临床上极少见系指患甲亢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所发生的甲亢而言发病率不足新生儿的2%,本症主要发生于妊娠期患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妇女所生婴儿缘于母亲患甲亢未得到妥善治疗母体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致其特点是患儿出生时就有甲亢的表现,如肤色潮红、烦躁、多汗、食量大但体重不增加、心率快、甲状腺肿大等。由于致新生儿甲亢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是来源于母体非自身产生随着时间的延续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也自行降解其甲亢症状也将逐渐缓解,所以不经治疗大多在出生后1~3个月自行缓解无复发也不留后遗症偶有不能自行缓解者可采取相应的方法及时治疗。
以上就是新生儿甲状腺偏高会导致什么病的内容,通过上文的介绍后,相信妈妈们对这个问题也有所了解了,所以妈妈们也就可以放心了。大家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身体的变化,一旦发现有点不对劲了,就得赶紧去就医了。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新生儿筛查
在《母婴保护法》中,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已经被列入法定筛查内容。目前大多采用生后2-3天的新生儿干血滴纸片酶联免疫测定法,可以精确、敏感而且简便易行的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新生儿甲亢和妈妈有关
和成人甲亢比起来,新生儿甲亢极为少见,只有约1%的甲亢妈妈会生下甲亢宝宝。那么,新生儿为什么会发生甲亢呢?
首先,当孕妇在妊娠期间患有甲亢时,血液中便存在了甲状腺刺激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便引起了新生儿甲亢,并且进入胎儿体内的甲状腺刺激抗体越多,新生儿越容易发病。
其次,孕妇没有患甲亢,但却患有其他甲状腺疾病如甲减,那么,血液中同样有甲状腺刺激抗体,新生儿仍然有可能患上甲亢。
第三,孕妈在治疗甲亢时服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抑制了胎儿的甲状腺。
当然,患了甲亢的妈妈生下正常宝宝的情况也比比皆是,原因很简单,孕期中,女性体内的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甲亢症状可能会减轻,血液中甲状腺刺激抗体的浓度会下降,这样生下来的孩子就是正常的。
新生儿患了甲亢不必太过惊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大多数新生儿甲亢症状轻微,1?3个月后随着体内的甲状腺刺激抗体的消失,甲亢自然缓解。但是,也有新生儿甲亢症状较重,须就诊给予药物治疗,以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妊娠期甲亢患者应如何进行诊断
甲亢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特别是发生在妊娠期妇女。妊娠合并甲亢以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为主,其他如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等均可伴发。未经治疗的甲亢孕妇早产、流产、胎儿畸形、新生儿低体重和新生儿死亡率均增加,并且可以由于体内甲状腺刺激抗体过多,通过胎盘或作用于胎儿甲状腺,导致胎儿甲状腺肿大和暂时性新生儿甲亢。如果妊娠期甲亢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可以导致患者在分娩时发生甲状腺危象的危险性增加,因此早期对妊娠合并甲亢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期甲亢患者也会出现心悸、多汗、怕热、食欲增加、失眠、烦躁等高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但由于正常妊娠者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常被忽略。如果孕妇出现体重不随妊娠月份增大而增长,四肢近端肌肉消瘦,休息时心率较快,达到100次/分以上,应高度怀疑是否有甲状腺亢进。
妊娠期甲亢的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功能的检查,T3、T4值升高,TSH降低就可以诊断甲亢,甲状腺彩超也可以进行,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等病变。孕妇不宜进行131碘检查,因胎儿的组织对放射性碘非常敏感。目前妊娠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以得到医生的关注,一般在孕前、孕中都会进行检查。
碘的注意事项
碘缺乏
胎儿:流产、死胎、先天畸型、出生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上升、呆小病、智力缺陷及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
婴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婴儿甲状腺肿。
儿童及青少年:青少年甲状腺低下、甲状腺肿、精神功能受损、发育迟缓、呆小病。
成人:甲状腺肿及其迸发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精神功能受损。
碘缺乏病是由于人类生存环境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所造成的一组疾病,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特别是对大脑的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过量摄入
碘摄入量超过适宜量和碘过量可以诱发或促进甲状腺功能衰退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甲状腺功能衰退的患病率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此外,碘摄入量过高还可能导致急性碘中毒症状,包括腹部绞痛、十二指肠溃疡和肾衰竭等。
摄入标准
国内:中国国内标准对每100克奶米粉的碘含量要求是30至150μg。过量食用碘会发生甲状腺肿大。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儿童碘摄入量的安全上限为每日800微克,该学会在2000年提出每日膳食中碘的推荐摄入量,婴幼儿为50微克,儿童为90~120微克,成年人为150微克。
国际: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的最新的每日碘的推荐供给量如下:0-59个月学前儿童:90微克/天;6-12岁学龄儿童:120微克/天;12岁以上成人:150微克/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00微克/天。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怎么办
甲亢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情绪容易激动、怕热、出汗、手抖。那么,新生儿甲亢的原因是什么呢新生儿甲亢发病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通过胎盘达到胎儿体内的甲状腺刺激抗体的数量越多越容易发病。2、孕期母亲服用的抗甲状腺药物通过胎盘对胎儿甲状腺的抑制程度。3、胎儿本身对于甲状腺的敏感性。
新生儿甲亢的症状表现为高血压,易激惹,心动过速,眼球突出,甲状腺肿,前额突出,小头畸形。其他的早期表现有喂养困难,呕吐,腹泻,长期的结果是颅骨骨缝过早闭合。
一般3~4个月内受累新生儿逐渐恢复,但有时病程可持续6个月以上。持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颅骨骨缝早闭,智力下降,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以及以后在儿童期的多动。死亡率可能达到10%~15%。
治疗措施有给予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适当增加动物内脏,新鲜绿叶蔬菜,或补充维生素制剂;适当控制纤维素多的食物;补充充足的水分,忌喝兴奋性饮料,病情减轻后适当控制饮食。
还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合理选择药物。对孩子的病情多加关注。
婴幼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怎么回事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界于克汀病和成人甲状腺功能低下之间。发病越早越象克 汀病,发病越晚越像成人型甲状腺功能低下。因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给患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造 成严重的危害,故应在怀孕期间就应进行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
新生儿(婴儿)甲亢临床上极少见,系指的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婴儿),出生后所发生而言,发病率 不足新生儿的2%。本症主要发生于妊娠期患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妇女所生婴儿,缘于母亲未得到 妥善治疗,母体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致。其特点是患儿出生时就的表现 ,如多汗、心率快、食量大但体重不增加、肤色潮红、烦躁等。
由于致新生儿(婴儿)甲亢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是来源于母体,非自身产生,随着时间的延续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也自行降解,症状也将逐渐缓解,所以不经治疗,大多在出生后1~3个月 自行缓解,无复发,也不留后遗症。
通过上面这篇文章的介绍,婴幼儿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大家都应该明白了吧,如果发 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话就一定要积极的检查治疗,要不然是胡影响婴幼儿的身 体健康,婴幼儿在治疗的时候是一定要注意饮食。
怀孕时甲亢如何控制 孕期检查不可放松
甲亢孕妇属于高危妊娠,需要增加孕期检查(如B超检查)的频率,以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否有甲状腺肿大或其他畸形。另外,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能够通过胎盘,刺激胎儿甲状腺,引起新生儿一过性甲亢(发生率1%~2%),因此,孕期需要定期测定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浓度,如果TRAb明显高于正常,提示可能会发生“新生儿甲亢”,需要预先采取措施。
妊娠合并甲亢的出院指导
1 建议孕前和早孕期(4-6周)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
2 妊娠期甲亢不要排斥ATD治疗,乳汁中ATD的药物浓度是同期血清药物浓度的10%。与PTU相比,MMI较高的乳汁排泌率是由于很少与血清蛋白结合,哺乳期治疗甲亢首选PTU。哺乳期间使用PTU 300 mg/d或MMI20 mg/d对胎儿甲状腺功能没有明显影响,但还是应当监测婴儿甲功。母亲哺乳期服用ATD,其后代未发现有粒细胞减少、肝功损害等并发症。建议母亲应该在哺乳完毕后服用ATD,间隔3-4 h再行下一次哺乳。
3 建议妊娠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做甲功系列检查。
4 妊娠期甲亢临床表现的规律是妊娠前5个月甲亢症状加重,后5个月症状减轻,分娩后再次加重。新生儿甲亢发生与母亲的甲状腺自身抗体有关。TSH受体抗体 (TRAb) 可以穿过胎盘,TRAb包括TSH受体刺激抗体(TSAb)和TSH受体阻断抗体(TSBAb)。前者引起胎儿甲亢;后者引起胎儿甲减。
5 临产和分娩 甲亢孕妇易发生早产,发生先兆早产应积极予以保胎治疗。妊娠期应避免感染、精神刺激和情绪波动防止甲亢危象发生。36周时可以提前入院,严密监测孕妇及胎儿情况。甲亢产妇一般宫缩较强、胎儿偏小,产程相对较短,产程中应补充足够能量,鼓励进食。如产程进展不顺利,有胎位不正、胎儿甲状腺肿大,致使胎头仰伸、胎头不能入盆等情况,应放宽剖宫产指征。临产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新生儿出生时儿科医师应在场,做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备脐带血做甲状腺功能系列检查。
新生儿甲亢有时延迟发作(正常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在产后1周才回到正常成人水平),故建议适当延长住院日以便观察。甲亢母亲产后病情可能加重,约数月后再趋于缓解。因此,甲亢产妇出院前应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ATD剂量。
甲亢为什么不容易怀孕 甲亢患者怀孕了怎么办
甲亢的孕妇在妊娠期间,每隔2-3周需要检查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根据激素的水平及时调整激素的剂量,一般来说治疗甲亢的药物会在妊娠期间逐渐减量,甚至停用。
注意:如果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那么对胎儿的影响小,不会遗传给新生儿;但对于严重甲亢的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容易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从而出现先天性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