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孩子的智力是否低下
自测孩子的智力是否低下
家长都希望自己有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也有不少家长担心自己的宝宝是一个傻孩子,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正常呢?
智力低下小儿常表现有睡眠过多,喂奶困难,多者睡眠可持续数月。哭声少,或从不哭,学坐、学走、学说均较相龄儿童晚。逗小儿时,很少有微笑反应。眼睛不能追随玩具和声音。半岁后仍存在反复玩弄自己双手的表现。1岁后仍不断流口水。2~3岁后仍将积木等物体放入口中。粗大运动不能逐渐被精细动作所代替。智力低下的小儿,在出生时就可看出发育落后的情况,如注意小儿的头形,大小,面貌是否怪异,有无肢体瘫痪等。总之在生长发育中最明显的是语言和注意力方面。
导致智力低下的诸多因素有:遗传,高龄生产,或多次妊娠,妊娠中毒症,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巨细胞病毒,弓形体病),小于胎龄儿,严重先天畸形,脑性瘫痪,产伤,脑出血所致惊厥,低血糖,严重窒息,核黄疽,脑炎,脑膜炎等。但要注意有些小儿可能发育开始晚,并非智力低下,这常与遗传有关,如父母小时开始讲话走路较晚等。
智力低下是如何分型的
智力低下分4型:
轻型,智商在50~70间,即均值以下2~3个标准差,并有轻度适应缺陷;
中度,智商30~50间,即均值以下3~4个标准差,有中度适应缺陷;
重度,智商低于35,即均值以下4~5个标准差,有重度适应缺陷;
极重度,智商20以下,适应行为有严重缺陷。
临床应用时,多将上述4型智力低下简化为轻、重两类。轻型智力低下者智商在50~70间;严重智力低下者智商在50以下,包括中、重、极重智力低下。
严重智力低下多由遗传或其他出生前因素、围产期损伤、出生后感染、外伤等原因所致,很少受时间、地区、人群特征的影响。多数起病于婴幼儿期,但可能到学前期才能发现。常伴有脑瘫、癫痫等其他残疾。一般治疗效果不显著,而遗传学防治、孕期和围产期保健才是减少严重智力低下的主要途径。
智力低下的孩子普遍都有反应迟钝,发育缓慢,学习费力等表现,作为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智力表现不同于其他同龄孩子,就应该引起重视,去正规的医疗机构给孩子做好检查,明确孩子智力低下的程度,积极治疗。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表现 注意事项
虽然大部分新生儿因为此症而出现的惊厥持续时间不长,但是也需要家长重视起来,因为反复的惊厥可能会损伤大脑,影响脑部的发育,导致孩子智力低下。
孩子智力低下有什么危害
1.父母面对智力低下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持之以恒,绝大多数患儿一定会回归学校,走行社会,独立生活。智力低下是引起小儿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发育,也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但并非是不治之症。精苓口服液有效治疗智力低下
2.在智力低下总数中,有精神病或精神症状者占30%~50%。在青春期智力低下的病例中,精神疾病的发生率更高,约占50%~60%。智力低下小儿伴有精神病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脑功能异常,心理病态、环境剥夺。也可能由于外界对病儿有过高的要求或期望,而病儿对此产生不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精苓口服液有效治疗智力低下
3.智力低下病儿伴发的精神病症状依次为:注意缺陷多动综合征、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行为或情感障碍、品行障碍、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抽动症。智力低下和精神病症状的共同出现,几乎都有生物医学原因,其中以遗传性疾病最多见,例如染色体病,特殊的遗传变性病,单基因病,子宫内获得性疾病或围产期损伤。这一现象提示,智力低下的防治需要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的密切协作。
孩子智力低下日常训练
1、鼓励孩子:由于智力低下孩子受人照顾较多,动手机会较少,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家长朋友应教育孩子从吃饭、穿衣、自理大小便做起,逐渐增强其自理能力。还要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务活,如扫地、抹桌子、摘菜等。
2、表扬孩子:智力低下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不能因孩子学得慢,学不会而批评孩子。应一旦发现了孩子的点滴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注意感知觉与动作的发展训练。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活动,使各种感知觉得到良好的刺激,并训练四肢协调、手眼协助调能力。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增强对大自然的感受力;通过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等。
4、与正常的同伴交往。家长应创造一些有利条件,让孩子多与同龄儿童接触,学习正确的行为举止,培养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品质。家长要参与指导,让孩子懂得分享玩具和食物,学会自控,帮助他人,发展社会适应能力。
5、加强语言学习。智力低下儿童的语言发育障碍,同时存在着多各种构音与发声障碍和节律异常等。因此,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孩子智力低下如何选择健脑食物
1、如果你的孩子面色苍白、萎靡不振、目光呆滞、畏寒手冷、反应迟缓、体形瘦矮、嗜睡无神,那么,就应该给孩子常食健脾益胃、安神益智的食物。
例如:蜂蜜、苹果、核桃、胡萝卜、红枣、花生、松子、鱼虾、山药等食品。
2、如果你的孩子肥胖、无神懈怠、小便赤短。大便塘泻、腹胀食积、营养不良、下肢微肿,稍动则累等,在这些情况下,你就应该给孩子常吃一些化湿燥脾、消积化瘀的食物。
例如:红豆、山楂、鲤鱼、泥鳅、蚕豆、冬瓜、竹笋、洋葱等食品。
3、如果你的孩子胖嫩浮肿、面黑肤糙、小便赤短、遗尿惊厥、发稀焦黄、反应迟钝、语言含糊等,就应该经常给孩子吃一些益肾助阳、活血补脑的食品。
例如:核桃、山楂、动物肝脏、动物血、动物大脑、山药、瓜子、黑芝麻、黑豆、栗子、黑鱼、紫菜等食物。
孩子智力低下有哪些症状表现
(1)特殊面容。最常见的智力低下病是先天愚型,也叫伸舌样痴呆,其头型短小,两眼较突,两眼外侧高,两眼间距离较宽,塌鼻梁,口常处于半张状态,舌经常出口外,口水不断。
(2)畸形长相。头小而尖,前额及枕部平坦,形成向上的坡度,头围比新生婴儿头围(34厘米)还小。还有一种长相:耳廓低、眼球小、下领短、腊弓高,这些畸形长相都提示有智力低下的可能。
(3)动作不协调。坐不像坐、走不像走。开始走路时,两脚仍相互乱踢,直至二三岁还如此,医学上称“舞蹈步”。
(4)五官不灵。对声音反应差,不注意大人讲话。常常被误诊为耳聋。视觉功能不良,对周围人或物注视差。咀嚼慢,喂食难。
(5)反应迟钝。该笑不笑,该哭不哭。正常婴儿从2个月后就会微笑,半岁后会大声发笑,智力低下的周岁才会微笑。刺激后不能马上啼哭,要间隔一小会儿或者反复多次刺激后才会引起啼哭,哭的声音也特殊,呈尖叫或高调或无力。
孩子智力低下吃什么好?
1、高蛋白质食物。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与脑的记忆、思维有密切的关系,牛奶、豆浆、鸡蛋、酸奶、肉类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多选维生素高的食物,因维生素A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大脑的发育。维生素B能提高机体各种代谢功能,增强食欲,维生素D能帮助钙的吸收和利用。
2、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米饭、面食、馒头、粥、粉为主食,过多杂食会影响食欲,造成营养障碍。
3、蔬菜和水果。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水果含有维生素和纤维,能保持大便通畅,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烂,做成菜肉包子、菜肉饺子、菜泥、菜汤,教育孩子养成吃蔬菜的习惯。
4、饮食要有定时。一般早、午、晚各进食一次,有条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加点心一次,按时进食,可以增加食欲。
5、适当的户外活动。每日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阳光照射皮肤,可增进食欲,帮助吸收。
宝宝屁股为什么不能打?很多家长,悔不当初! 打屁股伤“智”
打屁股伤脑,那么打屁股还会造成孩子智力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根据著名的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专家对1510名2~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在806名2~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的儿童,智商的平均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9岁的儿童,差距是28分。
孩子智力低下早期的表现
一、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 正常孩子2个月时就会笑,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如3个月才会笑,6个月还很少笑,1周岁还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一种信号。
二、眼睛功能发育不全 一般来说1个月的婴儿就会用眼睛注意周围环境,智力低下的婴儿则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不注视。
三、对声音反应差 对大人在边上发出的声音显得没有反应,似乎特别"老实"。
四、哭声少 有时只有尖叫,或是哭声无力,对容易引起哭闹的外界刺激不易哭或难以引起哭。
五、咀嚼晚 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
六、淌口水 1岁以内属正常情况,但1周岁后还淌口水则要引起注意。
七、动作笨拙 婴儿喜欢玩手,在出生3~5个月即会,但到6个月后仍不会玩手或到2~3岁还喜欢将玩具往嘴里放就不正常。孩子动作幼稚,等到学会走路后两脚还是相互乱踢。无目的活动较多,大人也不清楚孩子的意图。
八、注意力不集中 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或虽有兴趣但很短暂,反应迟钝。
九、能力较低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均差于同龄儿童。
必须指出的是,有以上症状并非都是智力低下,需综合分析,必要时可去医院作智力测定。
宝宝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身体发育滞后
免疫力低下的宝宝长得不高、不壮、不快,孩子身体发育滞后,体重增长缓慢。而且孩子智力发育水平低,反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