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艾灸腿部的好处

艾灸腿部的好处

中医认为,人有四根,即耳根、鼻根、乳根、脚根。四根的根本,是脚根。“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足以说明脚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只有双脚健康,经络传导才畅通,气血才能顺利送往各个器官。

1、

腿是“第二心脏”!

人体血液运行包括动脉和静脉。对静脉来说,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是血流动力之一,腿部静脉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堪称人体“第二心脏”。

2、

腿是“交通要道”!

人体 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在双腿,小腿上还分布着 60 多个穴位,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六条重要经络也从小腿经过,是人体的交通要道,维持着气血的上下通达、循环往复。

3、

衰老从腿开始!

俗话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且双腿承受上身的所有重量,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4、

腿是“疾病反映区”!

很多疾病都会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钙有关、肿胀说明脏腑有病、发凉意味着体质虚寒等,及时发现症状,利于早期防治疾,治未病。

女人灸腿,不止是避免闭经!

女人多灸腿部,除了可以避免闭经,还有很多其它作用。

1

引火下行

最近很多灸友反馈艾灸后上火的情况,大概是因为秋季干燥,艾灸后容易出现上火的现象,所以每次艾灸要兼顾腿部穴位,把上半身的火气引到脚上,也叫引血归源(涌泉),可清虚降火,缓解灸后上火症状。

2

润肺濡肠

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肺腑相对应的反射区,且脾、胃、肝、肾等重要脏腑的经脉都经过此,艾灸通过经络传导刺激,能达到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的功能,滋润干燥的脏腑以及器官。

3

滋阴补肾

腿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包括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这三条都是阴经,艾灸即可滋阴,尤其是那些阴虚的灸友,要多灸腿部的三阴交、太溪、涌泉。

4

解决手脚冰冷

虽然气温还没用大幅度降低,却已经有灸友反馈手脚冰冷,可见是肾阳虚比较厉害了。阳虚即寒气重,寒凝则气血凝滞,气血传递不到四肢,就容易出现手脚冰冷,而艾灸腿部穴位可以化解寒气、促进气血循环,解决手脚冰凉。

5

促进排毒

曾经有位灸友向我咨询足三里起水泡如何处理,并反馈多囊卵巢引起的小腹疼痛,在足三里灸出水泡后不疼了!

这是因为病邪从足三里的水泡、疤痕中排出,然后才使得腹部疼痛得以减轻。《医说》也记载了:“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

艾灸治疗老寒腿怎么做

首先,艾灸的主要作用是温经散寒,对虚汗的病人有保健和治疗效果,老寒腿表现为关节受寒则痛、手脚冰凉、怕冷、腿麻等表现,这些问题可以用艾灸来进行治疗。

灸法可以把一些深度的寒邪灸出来。腿凉的人用艾灸灸膝盖两侧缓解腿凉的效果最好,膝盖的两侧分别有一个内膝眼和外膝眼,艾条点着后,手拿艾条在内外膝眼处进行艾灸,内外各灸10分钟。有时间,可以天天灸,如没时间一周灸2~3次也可以。可以灸的穴位是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最好还能用生姜艾叶来煮水泡脚,平时禁食辛辣寒凉的食物,慢慢就会有改善,必要时能开些中药治疗会更好。

老寒腿的食疗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肥胖、脱钙、维生素A和D缺乏与老寒腿的形成有关,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钙的摄入,特别是老人每日钙不少于1200mg,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含钙量高。胡萝卜、红辣椒、苹果、粗粮、绿色蔬菜等维生素A、B1、B6、B12、C和D含量高,可适当多摄入一些。

根据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用艾灸是可以治疗老寒腿的,现在也有很多老年人用艾灸来治疗老寒腿,效果也非常不错,而且艾灸属于中医治疗,古时候就有很多人用艾灸来治疗疾病,安全副作用小,因此针对老寒腿,艾灸是可以帮助治疗的,在艾灸的帮助下,老寒腿的症状会有所缓解。

三伏天艾灸哪个部位 三伏天艾灸可以减肥吗

没有明显的作用,想要达到好的减肥效果,可以通过管住嘴和迈开腿达到。

艾灸是中医疗法,在中医里面,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不能起到减肥的作用,但是减肥期间可以适当的进行艾灸,若是想要达到好的减肥功效,平时要注意管住嘴和迈开腿。

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艾灸吗 腰椎间盘突出艾灸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艾灸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面部、重要的脏腑器官部位、乳头、以及大的血管处等都不宜直接采用艾灸治疗,体质虚弱者,施灸时刺激量不宜过强,以防晕灸。孕妇在进行艾灸的时候,应当注意避开腹部以及腰骶部等不宜进行艾灸刺激的部位。

艾灸疗法只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腰腿痛症状的一种辅助手段,想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还是需要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治疗。

艾灸盒与艾灸罐应该如何选择

艾灸盒和艾灸罐应该买哪个好?好多亲问我这个问题,我认为两个各有优点,关键要看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如果是治疗疾病,艾灸盒和艾条是最佳搭档,因为这是直接在穴位上施灸,中间没有阻隔,既有艾火的熏灼,又有艾烟的药气窜通,效果会很好。如果是平时做下保健灸,可以选择艾灸罐,只要随身绑一个就可以,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很方便。

有些亲问,艾灸罐外包了那么多层,还会有疗效么?我的体验是有疗效的,只是效果比艾灸盒差点,使用一个小时的木盒产生的效果,随身灸估计要使用几个小时后才能达到。并不是艾灸罐外面的布套不透气,艾灸的药气和艾烟还是会产生作用的。

我的习惯是在腿上的穴位绑上艾灸罐,因为一个人在家艾灸不太方便,换穴位时腿要动来动去,绑上艾灸罐方便又安全。腰腹上面的穴位我一定会选择艾灸盒,这样用时短,疗效来得也快。

艾灸盒也有几种,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竹盒的不耐用,用过一段高温烘烤后会变形,尤其盒盖是磁铁的那种,变形后盖子很容易划开,还要随着艾条燃烧的速度把艾条往里送。这种盒子不适合艾灸腰部,尤其一个人在家做艾灸时,腰后的情况看不到,有时动下腰,盒盖划开后会把艾灸截断,烧伤自己。所以在选择艾灸盒时一定要选择安全的。我推荐下面的这款松木材质的,不易变形,盒盖是推拉式封起来的,底部是两层网状,即使掉了灰也不会轻易从网里漏下来,烫伤自己,非常安全。

艾灸要灸多长时间

一般来说,进行艾灸要灸30-40分钟。

做艾灸的时间不能太短,太短的话可能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一般做腰部和腹部艾灸的时间不能少于30-40分钟,而腿部艾灸20分钟为宜,艾灸的一个疗程大约是两星期左右。

血脂高艾灸调理有用吗

血脂高艾灸调理有一定的效果。

艾灸是通过在体表穴位或穴位上空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传导,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血脂高主要艾灸以下部位:

地机: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在脐中上4寸。

神阙:位于腹部中,脐中央。

悬钟: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内关:位于前臂掌侧,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肝俞:位于背部,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位于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命门: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在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艾灸方法

1.艾条温和灸神阙,足三里,脾俞,肝俞,悬钟,三阴交,地机,丰隆,肝俞,内关。让患者取合适体味,施灸者手执点燃的艾条在距皮肤3-5厘米高度施灸,神阙灸10-20分钟,足三里灸305分钟,脾俞灸10-15分钟,悬钟,三阴交,地机,丰隆,肝俞每穴灸5-15分钟,灸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

2.回旋灸中脘,命门,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约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中脘每日灸2-3次,每次10-20分钟,命门每周灸1-2次,每次10-15分钟。

艾灸哪个部位最祛湿

艾灸是讲究一定的手法和部位的,需要共同协作艾灸才能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所以并没有艾灸哪一个部位其祛湿效果是最好的,一般建议多个穴位同时艾灸,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祛湿效果。

人体艾灸祛湿的穴位一般是丰隆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以及曲池穴这四个穴位,分别位于小腿前外侧位置、外膝眼下的三寸位置、肚脐上面的位置、手肘的位置,在艾灸的时候可以精准的熏灸这四个部位,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湿效果。

相关推荐

盆腔积液艾灸哪个部位

方法一 取穴: 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 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 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方法二 取穴: 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 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

艾灸疗法治疗失眠

失眠多由于思虑太过,心肾不交,血虚无以养心,或有烦恶,灸疗应以百会、三阴交为主穴,心肾不交配内关,胃不合配足三里。 百会穴: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 灸法:艾条灸5~7分钟。 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处,胫骨后缘。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内关穴: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两筋之间。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晚上梦多,是以前有生气或闷气,肝阳上越,压太冲

艾灸的好处是什么

在日常养生中大家都知道头喜凉而脚喜暖,这也体现了中医中的“人体头面为阳,腿脚为阴”。依据经络理论,“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经汇聚之所,是人体阳气汇聚最为充足的部位。如果以“温热”的灸法直接去灸阳气旺盛甚至因为疾病导致上火的头面部,诸阳相叠,阳助火势,轻则本无火而生火,重则加剧本来已有的上火症状,出现如头面汗出,目赤红肿,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状。阴虚体质的病人则加剧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甚至皮肤痈脓。例如,老百姓常说的“热伤风”,风热头痛等,就不太适宜于温灸头面部。然而对于一些寒性疾病如老寒腿、胃寒、

前列腺炎怎么艾灸

前列腺炎艾灸常用取穴 血海: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阳陵泉: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阳关: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 三阴交:足内踝最高点上4横指处。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中枢:在背部后正中线上,当第10与第11胸椎棘突下之间的凹陷处。 气海俞:在腰部,当第3与第4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

盆腔积液盆腔炎怎么治疗 艾灸治疗

取穴:三阴交穴,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患者可四指并拢,小指放在对侧内踝尖上,食指放在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交界处。 艾灸方法:艾灸条每次一支,艾灸痛点有温热舒服的感觉,灸至皮肤出现红晕,每次灸20~30分钟,七天一疗程,休息一两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一般灸1~2个疗程。除了灸三阴交穴,也可灸腹部压痛点。 作用:灸痛点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及炎症消散;灸三阴交穴,能补脾肾,助运化,通经络。 取穴:以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和三阴交、隐白为主。 艾灸方法:腹部可以用三眼艾灸盒大火力艾灸30分钟-1小时、

卵巢囊肿艾灸有效果吗 卵巢囊肿艾灸位置及方法

位置: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脾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脾俞穴是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艾灸此穴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之作用,体质湿热是导致卵巢囊肿的原因之一,经常艾灸脾俞穴对卵巢囊肿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位置: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

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痛吗

艾灸,是治疗关节疼痛的最好方法 艾灸袪风散寒除湿,可谓是风湿的天敌。同时借助艾灸补肾、健脾的扶正作用,可以调动机体增加元气的补益,发挥其治疗效应,在“扶正”与“袪邪”的同时,达到标本兼顾。 艾灸可温经通络、祛瘀散寒,不仅可以缓解局部的关节疼痛,用艾灸治疗特定的穴位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从根本上治疗关节炎的目的。 配穴:膝眼、阴陵泉、阳陵泉、疼痛点,以上穴位循环灸。 艾条一根(药店可以买到,一元多一根) 打火机一个(点火用) 铁制容器或烟灰缸。 艾灸方法: 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

膝盖凉艾灸的方法有哪些

艾条灸方法:将艾条点燃,将点燃的一头对准需要熏灸的地方,离皮肤2-3厘米左右,灸到皮肤潮红,个人能耐受的热度即可。灸的部位:1.膝盖感觉疼痛的地方(中医里面叫阿是穴),反正感觉最痛的地方就对了。2.足三里。这是艾灸非常常用的穴位,古人若要外出长途旅游,经常灸这个穴位,所以,各位即便膝盖不痛的,用艾条灸灸这个穴位也好,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预防保健作用。把手放在膝盖下面,当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度),就是足三里所在。3.解溪。解溪也是一个穴位。解溪比较好找,在脚背和小腿的连接处,脚背靠近小腿处正中的地方。4.涌泉。

艾灸一个疗程多少天

般来说在做艾灸的时候,每天一次就可以了,不过每次做艾灸的时间不要太短,太短的话可能达不到效果,一般来讲腰部和腹部地方的艾灸时间不能少于40分钟,腿部的时间一般20分钟就可以了。一个疗程大约是两个星期左右,在两个星期之后,可以适当休息一两天,然后再开始做艾灸

哺乳期可以艾灸肚脐吗

1、可以的,但是要注意,艾灸以后过一会才可以哺乳,也就是要等身体温度降回到正常以后。产后虚胖可以艾灸腹部肚脐上四寸和肚脐以下三寸。腰痛灸后腰。艾灸是慢性的,不能心急,贵在坚持,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就能感受到它的神奇与强大。 2、哺乳期可以艾灸肚脐。其实坐月子的时候就可以用艾灸了,但是艾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边的小BB,尽量让小BB别闻艾烟。剖腹产后三个月便可以做艾灸,6个月后方可进行腹部经络疏通等调理。产后女性大伤元气大都气血虚弱,调补以补益脾肾为主,艾灸可灸腰肾部位+涌泉穴,腹部以肚脐一周+三阴交、足三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