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发热的偏方
治发热的偏方
1、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
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龙丸”。
2、虚劳发热
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
3、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
空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氏一两(蜜灸),水煎,作一次空心温服。一天吃两剂。此方名“当归补血汤”。
4、惊痫发热的治疗验方
我们将干蓝、凝水石,研成粉末状,然后和水放在一起调匀之后敷在额头上。
治白发偏方
1、白茯苓治疗白发
这剂药方的主要药材是白茯苓,另外再加上其他的几种对治疗白发很有效果的药材,效果明显。石膏(煅)、白芷、龙骨(研)、百部各21克,麝香少许,白蒺藜(炒、去角)、川芎、细辛(去叶)、辽参、香附子(炒去毛)、白茯苓、缩砂仁各15克,将药共碾细末,后人麝香,再研均匀。每夜临睡前,早晨用温水调合后刷于头发上。
2、鲫鱼胆治疗白发
这一方法能够是白发逐渐变黑,还可治疗头发稀少、发黄的症状,用药后,永不复发。原料有鲫鱼胆50枚,铁锉1片(15克),诃子5枚(煨、去核),郁金2枚,黄岑(切细)、黑豆、紫草、零陵香各15克,生姜汁50毫升。药和匀,在绢袋内盛,取竹沥油120克,麻油350克,入药袋子,于油膝盒内浸,密封放凉处,半日取出,逐日擦头。
3、母丁香治疗白发
这种方法是很流行的治疗白发的方法,能最快的使白发变黑,并呈现自然光泽,根本看不出曾经有过白发。我们需要准备母丁香3克,没食子2个,川百药煎4.5克,甘松30克,针砂4.5克,白及7.5克,新钉子1个,诃子皮6克,山萘子3克。针砂醋炒,上药除铁钉外均研为细末,加水1大碗,煎至7分熟,过滤去渣,装入玻璃瓶或瓷瓶中,投进铁钉,瓶口密封,3日后即可应用,冬天5日后可用。使用时,先于下午洗净头发,临睡之前用软刷蘸药涂发,晨起用温水洗去。
4、黄芪治疗白发
此偏方对于劳累过度引起的白发有着很好的疗效,能够益气养血补虚,从根本上调理身体,解决白发产生的原因,母鸡1只(约1000克),黄芪30克,白果6克,精盐、葱段、姜片、料酒、味精、胡椒粉、清汤各适量。鸡宰杀后去皮及内脏,先人开水中氽片刻后捞出,将黄芪、白果纳入鸡腹内,并加入葱段等调料,上笼屉用旺火蒸至鸡烂熟(约需2小时),出笼后,拣出黄芪及佐料渣,撒入胡椒粉。分5–6顿佐餐食用,连服10—15日。
刮痧能治发热吗
发热的刮痧疗法
取位:坐位或伏卧位。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操作步骤:术者取光滑平整的汤勺蘸取少许食油或清水,沿患者脊背两侧、颈部、胸部肋间、肩肘、肘窝及腘窝等处轻轻刮动,刮至皮肤微红发紫为度。轻者,每天l次;重者,每天2次。刮痧后最好饮温开水,以助发汗。
发热如何降温
1、冷敷
如果高烧让你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2、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刮痧能治发热吗
1、冷敷
如果高烧让你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2、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3、擦拭身体
蒸发的确有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小儿推拿三关的作用 小儿推拿三关主治疾病
主治发热,恶寒,无汗,四指无力,气血虚弱,病后体虚,阳虚肢冷,疹出不透,风寒感冒,腹痛腹泻等一切虚,寒病症。
肺热偏方有哪些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5、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小儿推拿治发热的次数和手法
小儿推拿治发热一天可以推几次
1、小儿推拿一天做一次就可以了小儿推拿也是中医比较经典的一部分,所以它讲的也是综合调理,一次把这些都做了就可以了,没必要分两次的,因为这些都是共通的东西。在中医看来病因病机都是一样的,治疗也是一样的。
2、小儿推拿主要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起到降温的作用。推拿手法为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间。家长可用食指、中指,从手腕到肘窝呈单方向推,一天一次,每次100~200下。此法常用于治疗发热、烦躁不安、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小儿发热推拿手法
1、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推攒竹,又称开天门。推50~100次。功用:醒脑、镇惊、安神。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功用:疏散解表、提精神。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3、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功用开窍、醒神。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4、清肺经2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此处选用清肺经,推100~300次。功用:用清法能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补法补肺益气。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此处一定要注意推动的方向,这与补泻有关,补泻弄错了治疗效果可就不一样了,因此家长一定要看仔细。
葛根粉的营养价值 治发热口渴
葛根粉丙酮提取物有使体温恢复正常的作用,对多种发热有效。故常用于发热口渴,心烦不安等病症。
小儿发热发烧的偏方
1.芦根粥治小儿发热
材料:鲜芦根15克,粳米25克。
制作:芦根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取汁待用;锅中加适量水, 倒入洗净的粳米,熬粥至八成熟 时,倒入药汁至熟即可。
用法:温热食用。
适用范围:发热宝宝。
2.荷叶粥治小儿发热
材料: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大米洗冲,浸泡半小时;荷叶洗净,撕为两半;锅内放入大米, 加适量水煮粥,待粥快熟时,将半张荷叶浸入粥内,另外半张覆盖在粥上,焖15分钟左右;揭去荷叶再煮沸片刻,加冰糖调味即可。
用法:温热食用。
适用范围:发热宝宝。
3.小儿退烧最简方
材料:37摄氏度左右的温水。
使用:将宝宝衣物解幵,用温水毛巾搓揉全身,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重点擦拭颈部、腋 下、肘部、腹股沟处等皮肤皱褶的地方。
适用范围:扩张血管,帮助散热,适合发烧的宝宝。
4.孩子发烧,选择用食疗
热米汤:用煮粥的方式将大米煮烂,然后撇去煮烂的大米,就可以给宝宝吃了,如果宝宝不爱吃,也可以加入少许白糖调味。米汤水分充足,易被消化吸收。
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绿豆汤,加人适量冰糖。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利于宝宝体内毒素的排出,可以帮助宝宝退热。
鸡蛋羹:把1~2个鸡蛋打匀,加入适量凉水,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大火蒸4分钟,熟后让宝宝食用。鸡蛋羹可以补充蛋白质,并且较容易消化吸收。
鲜水果汁: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宝宝;苹 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既可以补充宝宝体内的营养需要,又可以中和宝宝体内的毒素;西瓜汁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的作用,可以促进毒素的排泄。
银花茶。银花10克,煎水加糖饮用。
5.对于儿童感冒发烧的治疗——茶叶姜汤泡澡
首先,准备茶叶20克,生姜十片,先将 生姜用放人水中,水沸后再小火煮10分钟;然后将茶汤和茶叶一起倒进浴桶,水温不要 太髙,45度刚好。这个方子见效很快,一般泡一次几乎能痊愈。
6.灰皮茶
材料:西瓜皮1000克,绿茶10克,薄荷15克
制法:西瓜皮切碎,加水适量,煮沸20分钟后加入茶叶、薄荷,再煮3分钟,滤出汁液当茶饮
功效:怯暑解表。
适应证:小儿暑湿感冒发热等。
7.葱豉粥
材料:白米50克,葱白6克,豆豉10克。
制法:以常法煮米成粥,熟时加入葱、豆豉。每日1剂,分早晚2次食用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 °
适应证:风热感冒之发热、头痛、咽痛、眼干赤。
8.香苏散使自身抵抗感冒的能力增强
准备紫苏叶5克,陈皮、香附各4克,炙甘草2.5克,荆芥 秦究、防风、蔓荆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三片。可发汗解表。此方主要治疗四时感冒,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杆舌苔薄白、脉浮等症。
治脱发偏方
脱发真是让人烦恼的事儿,虽说有人形容它是“聪明绝顶”,可是更多的人却认为脱发会使人看上去显老,严重影响美容以及人的自信心。那如何让你远离脱发带给你的烦恼呢?
以下是我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10条治疗脱发民间小偏方,替你解忧。
梳头治脱发法
每天早起,双手十指分开插入头发,自前向后梳摩头皮几十下,再用梳子轻梳几十下,可辅助治疗脱发及斑秃、少白头。
白兰地治脱发法
在洗发水中加少许白兰地酒,边洗边按摩头皮,长期坚持,可使头发不再脱落。
辣椒治脱发法
将10克尖头小辣椒切成细丝,用50克酒浸泡10天,滤渣取汁,用棉花蘸擦秃发部位,能促进毛发再生。
生姜治脱发法
生过疮疖的头皮上往往不再生头发,可将生姜切成片,在斑秃的地方反复擦拭,每天坚持2-3次,能刺激毛发生长。
按摩头皮
双手放在头顶,用食指和中指在头皮上划小圆圈按摩头皮,依前额、后颈、两颞部次序按摩,每天1~2次,每次10~15分钟,防治脱发的效果良好。
胃热偏方改善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宝宝发烧怎么推拿
1、采用清肺经(自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1)、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2)、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2、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2.1、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约补200~400次。
2.2、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3、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