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高热的病因与预防

小儿高热的病因与预防

病因

(一)急性高热。

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二)长期高热。

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

预防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出现高热应予紧急处理,采用冷敷和拭浴的方法,使患儿尽快降温。可用冷湿毛巾敷额,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块外裹干毛巾敷头、颈;若加敷腋窝和腹股沟则效果更好。可将75%酒精兑水一倍稀释,用小毛巾蘸湿擦抹头、颈、腋窝、胸背和四肢。若小儿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肤起"鸡皮",应改用稍低于皮肤温度的温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红转暖。在作物理处理的同时还要服退热药,有高热抽筋病史的同时加服镇静药。遇高热最好不要不管一切抱着孩子往医院跑,尤其家离医院远而交通又不方便的,否则病孩很容易在途中或在繁忙的急诊室候诊中,体温继续升高而发生意外,应先在家中作上述紧急处理。

小儿高热惊厥病因

一、发病原因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抽搐,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见于感冒等疾病初期,体温骤然上升时,又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不包括脑炎、脑膜炎发热时并存的抽搐。

年龄、遗传因素和惊厥发作前生长发育状况是影响本病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二、发病机制

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惊厥给脑造成了最大的代谢负担。

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但是其中有少数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严重的热性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这是指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复发次数越多,出现脑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种观点认为,在热性惊厥前,神经系统已出现异常,这种小儿即使不发生热性惊厥也会出现智力低下,即认为热性惊厥病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并非惊厥本身所致,而是存在于热性惊厥起病之前,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共同原因所决定的。

另外惊厥引起脑损伤和年龄也有密切关系。小儿惊厥持续30min以上就可以产生神经元缺血性改变,而成人惊厥超过6h才发生这种改变。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细胞处于生长、分化旺盛时期,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最易受损害,所以惊厥发病年龄越早,其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可能会越高。

总之热性惊厥之前如已有神经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将来的智力低下,严重的持续性惊厥本身也能引起脑损伤而影响智力。

小儿高热症状

一、发热程度分级:

1、低热:37.5℃-38℃

2、中等热:38.1℃-39℃

3、高热:39.1℃-40℃

4、超高热:40℃以上

二、经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据一些体征能帮助找到小儿高热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若患儿皮肤出现皮疹,可能为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例如幼儿急疹、麻疹、风疹等。

2、若发现疱疹,可能为水痘。

3、若发现皮肤有瘀斑,应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亦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4、若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应考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亦应该注意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

5、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能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

6、若发现口腔粘膜有斑点,可能为麻疹。

7、若肺部听诊闻及痰鸣音或水泡音,是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体征,肺部听诊有哮鸣音,应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

8、腹部有明显的压痛或其它体征,应注意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预防小儿癫痫发生的方法都有什么

1、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小儿癫痫症状,比如,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

2、预防脑外伤: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以预防小儿癫痫发生。

3、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小儿癫痫。

4、加强孕妇保健:避免孕期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

5、避免新生儿产伤,及时处理难产,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小儿癫痫。

6、已患有小儿癫痫的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减少和阻止癫痫发作,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并发症。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失眠、情绪激动、感染发热,惊恐等。

7、预防小儿癫痫的复发:癫痫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疗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稳定,为预防复发,一方面要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药物,直至完全控制2至3年后考虑减停抗癫痫药物,防止过早停药而出现反复。

临床实践证实,70%—80%新确诊的小儿癫痫患者,通过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是可以治愈的。在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2—5年后,约70%的儿童和60%的成人不再需要服药。

专家表示:预防上述疾病,就可以减少小儿癫痫的发病概率。但是也有不少儿童癫痫发病病因并不明确,对于小儿癫痫患者来说,如果可以接受正规专业的治疗也是可以痊愈的,这就需要家长、患儿和医生三方密切配合,做好沟通工作。

新生儿抽搐如何护理 针对病因处理

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同时在新生儿发生抽搐时一定要冷静,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把小儿的伤害降到最低。

山羊角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镇惊

本证多见予温热病后,邪热炽盛所致。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以及小儿热盛惊厥,可首选本品清热解毒,镇痉安神。山羊角有清热镇惊的作用,故可用来治小儿高热惊痫,将山羊角,烧焦研末,每次15克,日服2次,即可奏效。

如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对宝宝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那么怎样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呢?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一、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小儿,约占95%,对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应特别注意平时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二、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当患感冒或热性病初期,应预先给口服退热剂(如阿斯匹林)及镇静剂(如鲁米那),或采用物理降温,以防体温突然升高。

三、对既往曾有多次发作者,有的医生主张长期服用鲁米那以预防复发。当存在高热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长期服药。

小儿高热如何预防

1、衣着要凉爽,切忌采用捂被子发汗的办法。

2、居室空气要流通,必要时用电扇来回吹风,千万不可关窗闭户不让孩子见风。

3、鼓励饮水,保持口舌滋润,小便通畅。

4、注意营养,不要随意忌口,无明显咳嗽的可多吃点水果,尤其西瓜,既能补充水分、糖分和维生素,又有清热的功效,此外还应注意大便通畅。

发烧的时候会抽筋吗

有过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再度患病发热时家长便提心吊胆,担心发热会引发惊厥。这种担心是不无道理的。怎样才能防止小儿高热惊厥反复发作呢?对于一般非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者,最好的办法是在惊厥缓解后应用中药进行善后调理。

中医认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是因为热邪亢盛,引动肝风所致。因此,在热退风止,惊厥缓解后,中医应采用镇静、熄风等方法进一步治疗,使肝火得清,肝风得熄,脏腑功能恢复正常,这样就不至于再发惊厥。

中医对惊厥后的调理应针对不同患儿的体质特点,不同原因引起的高热惊厥,采用不同的调理方法。一般比较常用的镇静熄风药有:钩藤、蝉蜕、珍珠母、生牡蛎、僵蚕、地龙、防风、白芍、炒枣仁等。另外,小儿热病后多会伤阴,应酌情滋补阴液。常用滋阴药有:生地、沙参、麦冬、天门冬、天花粉等。

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天气渐渐转凉,又到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急诊接诊发热小儿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不乏多例高热惊厥患者。那么,什么是小儿高热惊厥?应该如何预防?

凡由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为小儿高热惊厥,属儿科常见急症,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高热惊厥最常见于6个月~5岁的婴幼儿,尤其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

常见症状有发热、烦躁不安、容易被激怒、意识突然丧失、头颈后仰、两眼上翻、四肢及面部抽动、口吐白沫、面色紫绀。发作一次会持续几秒至几分钟,可自行停止,然后神志恢复正常,或者进入睡眠状态。高热惊厥多在急骤高热,即体温达到39℃~40℃后12小时内出现,因此预防的关键是防止小儿出现高热,一旦超过38.5℃,就要进行退热处理,不要让患儿的体温升至过高,必须维持在38℃以下。但不管任何措施,都应立即将患儿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一般高热惊厥的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均可康复,那么,出院后要注意什么呢?

据统计,高热惊厥患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1/2有第三次惊厥,大约1/10有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复发。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有:1。首次发作年龄小于1岁;2。首次发作为复杂型FC;3。有家族阳性癫痫或FC史。FC复发均发生于首次发作2年内。

首次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应在家中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和药品,如体温计、压舌板、退热剂、止痉药等。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肛温在38.5℃左右即应予以口服退热药。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患儿体温37.5℃~38℃时应口服苯巴比妥(又名鲁米那,为长效类镇静催眠药,剂量按每次每公斤体重4~5毫克)。

预防高热惊厥再发的4种措施:

1、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孩子的体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气候多变的季节需给孩子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常备退热药,及时观察测量体温,一旦体温达到38.5℃就要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风。

4、喝点盐开水。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若处于感冒初期,并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可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ml,间隔1~3小时),以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

平时要如何预防癫痫病的发生

预防颅内感染:

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等,上述疾病导致大脑皮层炎症和水肿,引起癫痫发作。后遗症期由于脑实质内瘢痕形成和脑膜粘连,也能导致癫痫发作。所以颅内感染应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平时要怎样预防癫痫病的发生呢。

劳逸结合:

过重的脑力以及体力可能造成患者发病,学校以及社会对癫痫患者应该给予谅解。不要要求过高,成年人也不要过度的劳累,避免癫痫的发作。

预防癫痫的复发:

癫痫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疗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稳定,为预防复发,一方面要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药物,直至完全控制2至3年后考虑减停抗癫痫药物,防止过早停药而出现反复。

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1)控制惊厥:立即按压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强刺激。根据医嘱给予镇静物。如鲁米那钠、安定肌注或水合氯醛灌肠。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解开衣扣,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唇舌咬伤,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以免后坠,引起窒息;有分泌物及时清除。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3)吸氧。惊厥发作时及时吸氧。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4)降温。体温升高明显者,头部给予湿冷敷,有条件者加冰袋或冰枕置于头部,同时用冰水或30%~50%酒精擦浴颈、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向处,避免擦前胸后背。亦可用物降温。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5)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病因治疗,如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6)减少刺激,避免再次抽搐。各种治疗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房间环境要安静,减少噪音。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7)做好口腔护理。高热时口腔粘膜干燥,易受损发生口腔炎症,所以要做好口腔保健,常用生理盐水轻拭口腔。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8)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挡,防止患儿坠床。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9)饮食。给予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避免因降温过快、出汗过多引起虚脱。高热惊厥症状重、病情急、危险性大,原因复杂。因此,临床工作中要详细了解病情,询问有无家族史,观察发作年龄及发作持续时间,24h内是否复发并配合脑电图检查来确定病因,护士应协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小儿高热惊厥的预防

1、由于高热惊厥常见于体质较差的小儿,因而平日要加强孩子的体质锻炼,增强肌体免疫力。

2、气候多变的季节需给孩子及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常备退热药,及时观察测量体温,一旦体温达38℃即口服退热药物,以防高热引起抽风。

4、喝点盐开水。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者,若处于感冒初期,并伴有发热(体温≥37.8℃)口渴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可喝两杯淡盐冷开水(一次饮水量100~200ml,间隔1~3小时),以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

中医该怎么治疗阴虚发热

中医治疗阴虚发热

阴虚发热是中医的一个病证。中医学认为,人体由阴阳两方面组成。阴是指人体的精血津液等物质基础,阳是指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在正常情况下,阴阳相互依存,维持着动态平衡。如果阴阳的这种平衡受到破坏,阴阳的某一方出现偏盛或偏衰,人就会发生疾病。

体质特点是阴阳相对不足。在一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外感热病。小儿高热或长期发热,常常可伤及津液,从而导致阴虚发热。

阴虚发热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午后低热、盗汗、手足心热、烦躁、口渴,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这些症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热病伤及了人体的精血津液,使物质基础不足,也就是阴的不足,阴虚则势必使阳气相对亢盛,因此出现低热、烦躁、口渴等虚热表现。

阴虚发热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个病证,多发生于小儿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后期,尤其多见于小儿高热以后。西医对小儿热病后期的持续低热等症状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中药的治疗常可获得很好的疗效。中医治疗小儿阴虚发热主要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即补充人体阴的不足,以调整阴阳的动态平衡。常用的滋阴类中药有沙参、麦冬、生地、地骨皮、天花粉、玉竹、青蒿、白薇等。对体质虚弱的小儿可以用西洋参煎水服,西洋参既能滋阴,又能补益气血,增强体质,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小儿阴虚发热时应该进行认真的体格检查和理化检查,以明确是否有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发热。对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发热,应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治疗。如结核病所致的低热要进行抗痨治疗,风湿病所致的低热要进行抗风湿治疗。

小儿高热护理

◆ 宜卧床休息,以减轻机体负担,小儿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否则易导致高热不退。

◆ 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但要避免病直接吹风,也要避免阳光直射。如室内温度过高,可用冰块或电风扇吹冰以降低室温。

◆ 高热可使消化功能减弱,致使患儿食欲不振,可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粥、麦片糊等。应多给患儿补充水分,以利体内毒素排泄,降低体温。

◆ 高热达39°C以上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法:用冷水浸湿的小毛巾在前额和枕部作冷湿敷夏天可用冷水温敷,每3~5分钟更换一次。

◆ 高热达40°C以上时,用冰水或50%酒精擦洗肢体。从头颈、臂外侧至手背,再从腋下、臂内侧至手心,下肢也是同样。在两侧颈部、两侧腹股沟处可反复轻轻搓擦,以增加降温作用。注意不要擦胸腹部。

相关推荐

如何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

高热惊厥常有复发,在初次惊厥发作以后,约25%~40%(平均33%)的病儿在以后的热性病时出现惊厥复发。在高热惊厥小儿中,1/3有第二次惊厥,其中的1/2有第三次发作。总共9%或更多的复发率。 预防复发就是要在易发年龄(6岁以前)完全避免再次发作,防止惊厥持续状态,减少癫痫的发生,避免智力发育障碍。目前常用间歇服药法,即初次发作以后,当发热时立即用药,这种方法易被家长接受。但若选用苯巴比妥,实际并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因为苯巴比妥至少规律服用7天才能在血中达到稳定的治疗浓度,一次苯巴比妥口服后也需4~6

如何来诊断小儿高热

如何诊断小儿高热呢?小儿发烧是指当小儿发热,温度在39.1~41℃左右。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 遇到小儿高热时,首先要判断病情轻重。发热的高低、长短与病情轻重一定成正比。当病儿高热聚起,精神状态良好,哭声响亮,常属于轻症,可能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疱疹性咽喉炎。 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

小儿高热惊厥检查

小儿高热惊厥检查 因常为上呼吸道感染引发本症,所以一般外周血象检查正常;有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增高。 FC患儿在发热期脑电图可见慢波活动增多或轻度不对称,枕区明显,可持续数天。这种非特异性异常对评价预后没有意义。一般应在热退1周后行脑电图检查,部分患儿可见清醒时θ节律、光敏性反应或浅睡期偶发棘波。有明显棘、尖波发放者,以后转为癫痫的危险性增加。 有热性惊厥发作后二周内,约有20%~6.%的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中见到非特异性慢波活动增多,它们大多在1周前后自然消失。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发热、感

高热惊厥的预防 饮食调护

饮食调理对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有着重要意义。清洁卫生的饮食可以帮助小儿远离常见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选择营养丰富、搭配科学的饮食可以帮助小儿补充身体营养;而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有利于小儿对营养的消化吸收;最后要注意避免给有过高热惊厥史的婴幼儿喂食任何刺激性食物。

小儿高热的应急处理

小儿由于年龄较小,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健全,故体温极易波动而引起发热。小儿高热是指发热体温在39℃以上,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家长遇到小儿高热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解开患儿衣服,达到散热目的。遇到高热抽风时,不要大声呼叫、拍打摇晃患儿,如患儿全身发热,头向后仰,不要用力弯曲患儿或把患儿搂在怀里,应把患儿放在床上,不要枕枕头,头歪向一侧,免得影响呼吸。 其次,要准确判断患儿的病情轻重。发热的高低、长短与患者病情轻重成正比。当病儿高热聚起,精神状态良好,哭声响亮,常属于轻症,可能是

小儿高热惊厥可以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可以预防 小儿高热惊厥多次发生可以转变成小儿癫痫,这就比较麻烦了,因此要预防小儿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这种疾病在儿科是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一般在发热38.5℃以上时发病。本质上热性惊厥是一种遗传病,而且是一种遗传性癫痫病。只不过这种病很多见,大多数人最终结局都良好,不影响智力,不影响将来上学和工作,实际上并不那么可怕。一般人头脑中的癫痫是“不治之症”,十分可怕,所以不愿把热性惊厥与癫痫联系起来。 约60%热性惊厥患者,终生只发作1次,不再复发,而40%的人则会复发,甚至不发热也抽搐

抽搐的治疗办法

1.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来预防。例如癫痫病人需按医嘱服药,如果突然停药,即使是1天~2天,都会导致癫痫抽筋的发作。又如小儿高热易抽筋,及时退热可预防抽筋;破伤风病可引起抽筋,所以要打破伤风疫苗预防破伤风病;狂犬病会引起抽筋,预防狗咬伤很重要,万一被狗咬伤,要立即到医院诊治;对患狂犬病的家畜应立即杀死;缺钙会引起抽筋,所以小孩要补足钙(多吃含钙食物,必要时服葡萄糖酸钙、钙片等),同时要多晒太阳,服食鱼肝油等。 2.预防腓肠肌抽筋,要在剧烈运动前或游泳前做足准备运动、热身运动。为防止晚上睡觉时该处抽筋,白天

小儿高热惊厥怎样预防

1、提高免疫力 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药物。 2、预防感冒 天气变化时,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小儿少接触;每天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3、积极退热 曾经发生过高热惊厥的患儿在感冒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达38℃以上时,应积极退热。退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物理退热; 二是药物退热。

小儿高热的表现

小儿高热惊厥症状缓解后,患儿病情逐渐平稳,此时应根据患儿疾病的主要证候特点,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牡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1.具有年龄相关性:患儿以6个月至3岁以内的婴幼儿为主,占全部高热惊厥患者总数的80%以上,其次为4~6岁学龄儿童。而6个月以前婴儿几乎不会发生高热惊厥,6岁以

小儿高热惊厥症状

1、小儿发高烧,体温都是急速上升,大多在三十八度以上,常见的体温要在三十九度或者四十度。 2、一般在开始发烧后24小时内出现抽搐现象,但亦有在抽搐后才被发现有发烧。 3、抽搐常在高烧急遽上升时出现,但也可在退烧时出现。 4、抽搐时通常有以下表现 ①突然失去知觉, ②没反应, ③目光呆滞或眼睛往上吊(反白), ④嘴唇变黑(蓝紫色), ⑤会出现牙关紧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