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正确方法防治新生儿中暑

正确方法防治新生儿中暑

有人说:“月子孩,没伏天。”意思是说,即使是伏天,新生儿也得穿衣、戴帽、包严实。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稳定,当外界气温高、身体散热不好时,极易引起高热,出现呼吸急促、颜面潮红、多汗、哭闹等症状,如不及时纠正,还会出现无汗、嗜睡或不吃不哭,甚至脱水中暑而死亡。

因此,暑天对新生儿的护理要加倍重视。

首先,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阳光适宜,室温过高时要在地上洒些水,让孩子避开直吹风或过堂风。

其次,小儿的衣着要随着气温的升高或降低适当增减,必要时可给孩子在腋下试体温,每日3、4次。

室内温度在摄氏30度以上时,出生超过24小时、体重超过3公斤的婴儿,可只穿一短袖单衣、腹部和下肢用一单层包布包好,两上肢露在外面即可。

每次喂奶之间要喂些白糖水。如孩子的体温在37.5℃以上,应多喂几次白糖水。人工喂养的婴儿,要防止牛奶变质和保持奶具的清洁卫生。

再次,应尽量每天洗澡,必要时每天洗两次,洗后擦干,皮肤皱褶处上些爽身粉。如生有痱子,可擦些痱子粉或痱子水,洗澡不但是预防皮肤病的有效措施,也是增强体质的一种好方法。但在脐带未脱落之前,要注意防止脐部感染。

如何预防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现在常见的一种婴儿疾病。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时还在本内产生迁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要重视孕期保健,实行住院分娩,掌握科学育儿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要注意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感染,以防胎儿在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复苏器械等要严格消毒;对早期破水、产程太长、宫内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做新生儿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保护好皮肤、粘膜、脐部免受感染或损伤,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保持口腔、脐部皮肤黏膜的清洁,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

新生儿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如果宝宝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下列中暑的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宝宝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宝宝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宝宝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怎么防治新生儿肺炎

预防新生儿肺炎,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预防幼儿中暑有三招

进入夏季,防暑降温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幼儿抵抗力差,又喜好户外运动,一旦中暑令家长备感焦虑。记者就幼儿防暑问题咨询了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刘凤英。

刘凤英说,幼儿中暑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三点:一是保暖过度,尤其是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二是幼儿在炎热的环境中饮水量不足;三是幼儿在热环境下活动过多。

针对中暑成因,刘医生提出预防幼儿中暑的三点方法:一是家长要根据气温环境的变化给孩子合理增减衣服;二是孩子活动多时要鼓励他们多饮水,可以饮用少量淡盐水;三是避免让孩子到高温户外活动,一些家长误以为孩子体内缺乏某种元素,在三十五六度的高温下带孩子晒太阳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幼儿一旦中暑会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烦躁、大汗淋漓、抽风、昏迷甚至休克。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让孩子远离高温,多喝水,可适量饮用淡盐水,当孩子出现抽风昏迷症状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医,不可自己擅自处理。

如何防治新生儿皮肤褶烂

症状

常于生后第二周在腋窝、腹股沟、臀缝、四肢关节屈面,肥胖儿的会阴部、颈部等褶缝处皮肤发红、糜烂,表皮剥脱,边缘清楚,病变处皮温较高,缝中积液因起化学变化而发生臭味。有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褶缝处水分吸干,然后扑少许婴儿专用爽身粉,可防止褶烂的发生。

预防

注意新生儿个人卫生、勤换尿布,保持局部清洁,洗澡后在褶缝处用细软纱布将水吸于,扑以无刺激的婴儿爽身粉,以防褶烂发生。

治疗

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外用1%~2%龙胆紫或有效抗生素。皮肤有破溃最好不用粉剂药物及龙胆紫,因只能引起表皮干燥的作用。发现异常及时看医生。将皮肤破溃处用温水洗净、擦干,将适量的鞣酸软膏均匀轻柔地涂抹,每日2次。可以起到隔水、干燥及止痛等作用,避免感染加重。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中暑了

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小儿中暑的原因

1、保暖过度,尤其是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

2、幼儿在炎热的环境中饮水量不足;

3、是幼儿在热环境下活动过多。

血性羊水怎么办

羊水是孕育胎儿的重要环境,如果在妊娠期出现了血性羊水,标志着胎儿已经存在危险,应迅速确诊处理,若处理不当可直接威胁母儿生命安全。总之,正确及时选择终止妊娠的时机,可明显降低母儿产期死亡率。

1、在产程中,应该严密观察,一旦发现胎心异常,应尽快行人工破膜或羊膜镜检查观察羊水的性状,如果羊水血性和胎心率异常二者并存,须尽快采取措施结束分娩,使胎儿脱离宫内缺氧的恶劣环境。

2、如果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一旦胎儿窘迫被解除,则新生儿预后良好;若胎儿宫内窘迫原因持续存在,未能得到及时解除将造成新生儿窒息的严重后果。有些胎儿宫内窘迫出生后可遗留脑部症状,出现脑性瘫痪或有某种程度的智力障碍,所以必须加强对胎儿窘迫诊断技术的提高,以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防治来降低死胎、新生儿死亡率及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留症的发生。

这6件事最棘手 黄疸

出生后2-3天开始,宝宝的皮肤可出现黄疸,大部分是生理性黄疸,一般2周内会消退。在新生儿中,黄疸发生率约为1/3,这是由于宝宝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加造成的。正确的喂养方式和喂奶量可以帮助消化道蠕动增加,促进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减轻黄疸程度。这时更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如果努力后仍存在喂养问题应咨询儿科医生。

母乳喂养会造成新生儿胆红素重吸收增多,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会比人工喂养的新生儿黄疸明显。多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黄疸加重是由于喂养不当造成的,而并非母乳本身。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首先检查喂养方法是否恰当,而不是武断地停母乳。

新生儿低血糖怎么护理 加强保暖

加强保暖,保持正常体温,减少能量消耗是防治新生儿低血糖的重要措施。新生儿病室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0%~60%,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足月儿体温不稳定时,可加包被或放置热水袋。体重低于2000g的新生儿,应尽可能置于闭式暖箱中保暖,暖箱的温度根据出生时体重和出生天数调节,体重越轻,出生天数越少,暖箱的温度越高,保证新生儿温度维持在36~37℃之间。

新生儿为什么老吐奶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因新生儿甚至到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胃均呈水平状态,胃底部未发育健全,胃容易小,而贲门肌比较松弛,食道相对短,进奶后如果让新生儿体位改变或哭闹,造成胃的逆蠕动而发生吐奶.

除了婴儿本身生理特点外,新生儿为什么老吐奶的原因,多由于喂养不当,如婴儿在喂奶前剧烈哭闹而吞入大量空气,吃奶时又过于着急,有的奶瓶中的乳汁未能流满奶头或奶孔过大,使孩子吸人了空气;奶的温度不合适,或奶变质;胃肠道外的疾病,如新生儿肺炎、中耳炎、脑膜炎等也可引起呕吐症状。

母乳喂养吐奶的原因

1在喂奶前,宝宝出现哭闹,或者吃奶过急,吸入了大量的空气,使的胃内溢出时,将奶带出而呕吐;

2婴儿吸吮过久,使得大量的空气进入胃内;石家庄月嫂公司;

3在喂奶后,将新生儿平放过多翻动新生儿,这样很容易使奶水从贲门流出;

4不正确的断乳方法,例如强行喂食或不易接受新食物也会呕吐。

END

人工喂养吐奶原因

在人工喂养宝宝时,由于奶嘴过大,使的婴儿吸入的大量的空气;

奶嘴孔的大小,以以倒置奶瓶时奶慢慢滴出为宜,每瓶奶的喂食时间不超过10~15分钟;

奶太烫或太冷,婴幼儿肠胃难以适应,会导致吐奶;;

配方奶稀释过分或奶粉品牌经常更换,婴幼儿肠胃脆弱,不能有效吸收分解。

END

注意事项

怎样正确防止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妈妈第一次看到新生儿吐奶时可能会很担心,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就可以防止宝宝吐奶。

新生儿感染易诱发哮喘

新生儿早期的呼吸道感染很可能是诱发人们在儿童期发生哮喘的直接原因。新生儿喉部的菌落会导致免疫反应的缺失,而这正可能是日后引发哮喘的原因。这项研究再次提醒了人们防治新生儿感染的重要性。

新父母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卫生意识,给新生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清洁消毒过的用具;

第二,尽量减少亲朋好友的探望,更要减少接触,例如抱孩子、亲孩子最好都免了;

第三,接触新生儿前一定要洗手;

第四,避免交叉感染,尤其在产房里不要串门;

第五,一旦发现新生儿感染,必须立即上医院治疗,决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以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早产儿的种类

分娩重量在1500~2500克之间,或胎龄30周分娩的新生儿。由于医学的进步,现在此组的几乎所有的婴儿,只要没有并发症都能存活,且一般发育良好。

分娩重量在1000~1500克之间,或在第27~30妊娠周分娩的新生儿。此组的存活率近90%,不过在存活的新生儿中,10%~15%在发育过程中患有神经方面的疾患,大多数需要治疗。

分娩重量在1000克以下,或胎龄少于27周的新生儿。此组特别是在800~1000克的新生儿中,存活率约为70%~80%。存活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在分娩之后是否有高水平的抢救措施。在800克以下的新生儿中20%有身心发育障碍,存活率仅为50%,甚至都会留有长期的神经疾病。

相关推荐

​专家正确防治高血压

1、控制食盐是高血压的防治措施之一食盐量与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卫生组织推荐居民平均每日食盐量≤6克,包括调味品中盐的含量。这是对于高血压的预防方式之一。 2、控制体重是高血压的防治措施之一超重或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向心性肥胖(腰臀围比,男性≥0.85,女性≥0.80)。 3、戒烟限酒是高血压的防治措施之一吸烟与长期过量饮酒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也是高血压的预防措施之一 4、心情愉悦是高血压的防治措施之一高血压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快乐心境是控制血压上升的重要措施,保持愉悦的

怀孕期间砷中毒可致胎儿畸形

妊娠期间曾在瑞典北部某金属冶炼石中工作的女工的291名新生儿中,有17名(5.8%)有先天畸形,而对照组女工新生儿中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为2.2%。6名有多发畸形的新生儿中,5名母亲妊娠期间一直持续工作。同时还观察到,随着居住场所与冶炼厂间的距离的缩短流产率逐渐增高。而且在冶炼厂工作的女工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较低。 专家贴心话:怀孕期间砷中毒可致胎儿畸形 砷的氧化物和盐类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体内。职业中毒主要由呼吸道吸入引起。主要经肾排出,还可经毛发、汗腺、乳汁排出,除口服砷剂外,粪便排出不多。砷是原浆毒

什么是新生儿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形式,与围生期窒息和产伤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硬脑膜下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及混合性出血,这病在早产儿中较多见。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后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的部位,但只要积极干预,就能提高治愈效果。如果出血量多或脑实质、脑室部位出血,会给患儿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据有关资料的统计,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儿中约有30%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足月儿中约有 80% 可肉眼观察到黄疸。 新生儿由于其自身胆红素代谢能力的不足,通常在生后 1~2 周内,血液中总是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胆红素的蓄积;就新生儿而言,血中总胆红素值>85μmol/L(5 mg/dl)时,我们就能够用肉眼看到皮肤黄染(即黄疸)。

夏季小儿中暑急救措施

进入夏季,防暑降温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幼儿抵抗力差,又喜好户外运动,一旦中暑令家长备感焦虑。我们就幼儿防暑问题总结了以下一些急救预防措施…… 小儿中暑通常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保暖过度,尤其是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 2、幼儿在炎热的环境中饮水量不足; 3、是幼儿在热环境下活动过多。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在什么情况下,妈咪们需怀疑小朋友有中暑的情况呢?如果您的小朋友量肛温或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

判断新生儿正常的标准

1.皮肤颜色:评估新生儿肺部血氧交换的情况。全身皮肤呈粉红色为2分,手脚末梢呈青紫色为1分,全身呈青紫色为0分。 2.心搏速率:评估新生儿心脏跳动的强度和节律性。心搏有力大于100次/分钟为2分,心搏微弱小于100次/分钟为1分,听不到心音为0分。 3.呼吸:评估新生儿中枢和肺脏的成熟度。呼吸规律为2分,呼吸节律不齐(如浅而不规则或急促费力)为1分,没有呼吸为0分。 4.肌张力及运动:评估新生儿中枢反射及肌肉强健度。肌张力正常为2分,肌张力异常亢进或低下为1分,肌张力松弛为0分。 5.反射:评估新生儿对外

如何正确防治脚痛风

想要预防脚痛风我们就要在生活常用的方法是从日常做起,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饮食。从而能够有效的预防痛风使患者的痛苦得到缓解和控制。 1、如何预防痛风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品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物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品、豆类等。 2、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3、禁酒,酒精轻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按捺作用,易诱发痛风。 4、少吃盐,天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5、适宜的补充水分,每日应该保证2000ml至3000ml水分的摄入量,促进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斜视

预防要点: ·预防斜视要从婴幼儿时期抓起,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 ·婴幼儿在发热、出疹、断奶时,家长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或用眼卫生情况。如灯光照明要适当,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可长时间看电视及打游戏机与电脑,不看三维图等。 ·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也要在2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一下,看看有无远视或散光。 ·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

所有新生儿都会有黄疸吗

1、所有新生儿都会有黄疸吗 不是每个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的,有15%的新生儿不出黄疸。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2个月未退的,也是正常情况。最好吃药,促进黄疸的快速排出,以防引起别的疾病,而且黄疸不退,不能打防疫针的。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一般生理性黄疸半个月后就会好,病理性黄疸就要注意医治。新生儿有个特殊的生理现象,出生后会出现黄疸,称为生理性黄疸。足月新生儿一般生后2~3天出现,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生后2~4天黄疸最明显,1周左右就

如何正确防治核辐射

防护总原则:“内外兼防” “内外兼防”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源;二是注意屏蔽,利用铅板、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简单的防护就是紧闭门窗。当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大气中形成烟尘通过时,要及时进入建筑物内,关闭门窗和通风系统,避开门窗等屏蔽差的部位隐蔽。同时避免食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一定要避免在污染地区逗留。如果核事故释放出放射性碘,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稳定性碘片。 戴口罩、补碘、勤洗澡确实是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