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起泡并非上火那么简单
嘴上起泡并非上火那么简单
嘴上长泡并非上火那么简单
1、唇疱疹
生长在嘴唇或其周围的小水泡,传染性极高,多发于感冒、发烧、月经期等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期。唇疱疹可通过亲吻、与感染者亲密接触或共享餐具传染。虽然唇疱疹在几天之内就能消失,但滋味很不好受,可以用棉花棒蘸一些凡士林涂在上面,并尽量避免风吹日晒。但如果重复发作,需要去医院检查。
2、口腔溃疡
口腔中任何部位都可能被它袭击,一般呈白色凸起的水泡形状,并伴有疼痛感。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敏、感染、疲劳或缺乏维生素等,通常会持续一两周后可以自愈,但如果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的就要及时就医。平时多用淡盐水漱口,可以有效预防口腔溃疡。
3、鹅口疮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白色斑块,犹如雪花层层叠叠,多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上,婴幼儿最易受感染。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孩子爱咬手指,母乳喂养时,妈妈的乳头不清洁都是感染源。另外,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老年人也容易得。患病后最好去医院做口腔全面检查。
4、口腔白斑
是口腔对外界刺激的最直接反应,假牙不合适,经常抽烟,长期风吹日晒都可能导致这种口腔疾病。多发于唇、舌、牙龈和舌底,早期并无不适感,如果发生糜烂或溃疡,会有强烈的疼痛感,但如果继续恶化,斑块突然快速增大增厚,这时就要特别小心了,可能是癌前病变的信号。
孕妇上火了很简单
孕妇上火怎么办?
1.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喝开水,千万不要为了降火乱喝凉茶或是降火茶。
2.多吃点苦瓜、梨或是黄瓜、西红柿等,西瓜和绿豆汤性寒要少吃点。少吃荔枝、桂圆等上火的水果。
3.可以泡一些菊花或是金银花,适量就好,不要喝太多。
4.如果是容易上火的体质平常饮食方面要注意,要少吃或是不吃辛辣的食物,像辣椒或是一些调味料都是容易上火。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5.睡眠一定要充足,熬夜容易生内火,所以睡觉时间尽量控制在10点左右。
6.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因为小事儿而上火,控制自己的情绪。
孕妇上火对胎儿有影响吗?
如果孕妇长期上火,那么胎儿也比较容易上火。所以孕期一定要注意饮食和作息,保持心情舒畅,不要上火。
平时生活中,除了多吃苦味食物,夏季蔬果多,还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蔬菜。专家指出,甘蓝菜、花椰菜和西瓜、苹果、葡萄等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镁、硅的含量高,有宁神、降火的神奇功效,因此在夏季应多吃和常吃这些降火食物。
宝宝烂嘴角并非就是上火
宝宝口角炎的主要症状
口角炎典型的症状包括嘴唇、口角干裂,同时伴有烧灼和疼痛感。有的孩子口角部位出现潮红、起疱,甚至发生糜烂、裂口、结痂等。
宝宝烂嘴角的日常护理方法
预防口角炎,首先要让宝宝克服偏食习惯,多吃含核黄素丰富的食物、蔬菜和瓜果。如果小儿口唇干燥,有裂口现象,应教育小儿别用舌头添,以防细菌感染或使干裂现象更加严重。可在小儿口唇处涂上少许甘油、油膏或食用油等,以防干燥和裂口加重。
其次,父母要注意给小儿平衡饮食,营养要全面,多补充富含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还要给小儿多喝水,以利体内毒素快速排出,让机体保持好的状态。
月经不调治疗并非简单调经
首先,医生必须搞清楚你患的是否为月经病,是哪一种类型的月经不调,这就要求患者准确而详细地提供与月经不调有关的病史。
其次,医生需通过妇科检查、化验、B超检查、X线检查等分析判断月经紊乱的病因,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有时还需让患者作些特殊检查,如测基础体温(BBT)、刮宫、宫腔镜、腹腔镜检查等,往往需花1~2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诊断未明确前,如果没有紧急情况,往往开不出处方,这点希望患者理解。
还有的患者希望通过医生的治疗,自己的月经能完全变为正常,不需依赖药物的调控。实际上,许多病人的情况也往往没有这么理想。这是因为对于许多月经病的发生原因,包括脑内及卵巢内的原因,医学尚未能完全搞清,也缺乏根治的办法。
目前医生治疗月经病的对策除了根据患者病变的部位及性质,还需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有无生育要求等。
一些促生育的药物往往只对本月经周期有效。有些月经病患者在完成生育任务后,仍需依靠药物调整月经。
喉咙疼痛并非都是上火感冒引起
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咽喉疼痛等等,若出现这些症状时常被误称为感冒。感觉喉咙痛、吞咽困难,便以为是感冒就没在意,后来疼痛得越来越严重,就前往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后竟是长期蛀牙引起牙齿发炎化脓,导致细菌侵入颈部淋巴系统,而引起喉咙疼痛等症状。
左侧脸和脖子有发热红肿的现象,并且触摸时还会疼痛,以为只是单纯的感冒,到附近诊所看病吃药,药是吃了但病情却不见好转,反而疼痛更厉害。最后疼痛难忍才到医院检查,在检查时医生发现叶先生左侧颈部有一个巨大脓疡,为了确诊病情的恶化程度,医生反复的检查,结果发现是因长期蛀牙引起牙齿发炎化脓而引起身体不适,幸好及时发现,以手术方式切开引流排脓,否则不堪设想。
长期蛀牙发炎化脓,对健康身体有哪些危害?
1、长期蛀牙发炎化脓,若不治疗,或会引起严重深颈部感染危及生命。
2、长期蛀牙发炎化脓,会出现喉咙痛、脖子肿痛、吞咽困难等症状,若脓疡位置在下颔处会压迫到上呼吸道而造成呼吸困难。若感染侵犯到颈动脉或颈静脉,会形成感染性血栓、脑脓疡;若侵犯到心脏则形成心内膜炎;最严重的是扩散到纵膈腔,死亡率将高达8成以上。
痛经并不简单
女性凡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及腰部疼痛和其它全身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的,称之谓痛经,亦称经行腹痛。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为痛经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初潮后不久,多见于未婚及未孕妇女,往往生育后疼痛缓解或消失。
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者。此种痛经常发生于生殖器官有病变后,初潮后一段时间无痛经。
祖国医学对痛经的认识,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气为血之帅,气行血行。气血瘀滞可因情感不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血不能随气流通。或因久居潮湿之地,经期淋雨、游泳,或饮食生冷,以致寒湿之邪客于胞宫,寒凝而痛。
注意湿疹并非简单等于皮炎
湿疹是一种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目前其发病因素尚难以确定。湿疹患者容易出现剧烈的瘙痒,且容易复发,可迁延多年不愈。
皮炎与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蛋白、细菌与真菌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但是严格来讲,湿疹一词没有特殊的含义,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代替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目前,临床上湿疹和皮炎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皮炎与湿疹并不严格区分。因此临床上有人将异位性皮炎称为异位性湿疹,脂溢性皮炎称为脂溢性湿疹等。
其次,皮炎泛指皮肤的炎症,而湿疹似应专指某些非感染性炎症。
再次,临床上一般将发病原因机制相对明确的病症称为某某皮炎,凡病因暂时不明者均笼统地诊断为湿疹。
但大多数临床学者从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湿疹和皮炎是等同的一个概念,无法区别。
呼吸并不简单
一、我们也正吸着西扎呼出的氧气
西扎(古罗马名人)最后的呼吸是一个有名的故事。一摩尔的氧分子(31.9988克)在一个大气压中,其体积为22.4升左右,其中有6.02×1023个氧分子吧,这6.02×1023个又称为阿伏伽德罗数,就是不算其他氧气,所有的物质在一摩尔中应该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个数字是种怎么样的概念呢?当然看是看不到的,若考虑到地球上空气中的所有氧气,以此计算的话,并考虑到人吸一口气,吐一口气的话,这个计算结果将是很有趣。
假如氧气不是作为特殊的消费物质的话,那么在我们每吸入的一次空气中,一定有在古罗马时代被布鲁达斯暗杀的西扎死前最后从肺中呼出的氧气中的一个分子。从这个事例中,可以想象阿伏伽德罗数有多么庞大,同时也能知道一次的呼吸量能有多少,不过若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氧气的话,也是很难计算。
二、什么叫呼吸?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所吸入的氧气,一部分在体内已经变成CO2与水。不过这是在18世纪时才得到确认的事。在我们体内所发生的一切,比如物质燃烧等现象,对此我们一定会有些疑问吧。
1678年左右,英国的米要注意到,在抽出空气的瓶中火焰很快就会消失,他想这可能是因燃烧物要吸取空气中营养的缘故。他又将火与小动物一起放入瓶中,发现随着火熄灭,小动物也会死亡。并且看到小动物总是在有火的时候缓慢死去。他从这个结果推测到火的燃烧与呼吸对空气来说作用相同。
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一方面人们观察到有因火而导致周围变热,并且有烟产生。由此,斯塔鲁提出了有关燃烧的重要理论,就是在物质燃烧时,一定有燃素存在。就是说周围的空气有很多孔洞,空气已被燃素化。那么,为什么动物与火一起进入时就死亡呢?他认为动物在呼吸时也会产生燃素,由于从体内出来的燃素已经没有可进入的孔洞,所以导致了死亡。
从根本上击倒这种理论的是拉布阿杰。他在1776年发现了在物质燃烧中起到最重要作用的因素,这就是我们已知的氧气。
1790年,拉布阿杰在所发表的“关于动物的蒸散作用”中指出,动物所吃的食物在消化后产生碳与氢,通过血液送往肺中,在呼吸过程中变成CO2和水。
使这个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是物理学家拉布兰杰,他发现血液在通过肺部时获得氧气,再由动脉向静脉移动时与水或碳结合成Co和水。这个发现大致与现在的观点相同。
三、呼吸急促的原因
当我们屏住呼吸时,逐渐会感到难受,再开始喘气时则呼吸很急促,要过一会才能恢复过来。在运动时,我们的呼吸也同样急促。这是因为在我们的体内有感知空气的感受器,当体内空气不足时,他会将此信息传至大脑。
另外,我们在睡觉时,呼吸是有规则地反复进行。这是由于体内有控制吸气、吐气、再吸气、吐气的指令。那么这个指令是从脑内还是从脊髓或肺,或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出去的呢?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有人因交通事故颈椎(背上部的7个骨节处)部受伤后,不仅手足都不能活动,而且呼吸也不能进行。这样的人必须依靠人工呼吸器呼吸。这正巧表明了发出呼吸指令的是在颈脊椎的上方,实际上确实是在延髓部。
我们先从空气不足的信息怎样送达到脑部的过程开始说明。当体内缺少氧气或碳量多时,也就是PH值降低时,其感知场所在脑内有一个,在从心脏出来的大动脉与左右的颈动脉上各有一个。
首先要讲一下在血管中的血液气体感受器。在人身上的颈总动脉中,有个分开为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的部位。这个部位有个称为颈动脉体的如小米粒大小的器官,另外在大动脉弓的附近,有个称为大动脉体的器官,它们就是血液气体感受器部分。由颈动脉体发出的刺激经过颈动脉窦神经、吞咽神经,到达延髓的呼吸中枢。另外,从大动脉体发出的刺激经过迷走神经,到达延髓的呼吸中枢。
在延髓的呼吸中枢上,有吸气中枢与呼气中枢两种。一般情况下,吸气中枢是有规则地活动,当刺激吸气中枢时,呼吸就会加快。另一方面,呼气中枢仅在有加快呼吸的意图时才活动。也就是说正常时,我们只进行有意识的吸气,而呼气则靠肋骨的压力自然进行。
在大脑中还有能察觉肺的充满度的组织。有个叫赫一布二氏反射。在肺膨胀时它可把肺膨胀的信息传送到吸气中枢,再控制肺的扩张。所以开始吸气时肺膨胀后,这个信息即通过迷走神经传达,控制吸气中枢,吸气被抑制,转变为呼气。
四、到达19200米高度时全身将爆炸
如上所述,血液气体感受器也存在于延髓,这虽只是pH(酸度)的反应,但对CO2的浓度也反应,使呼吸加快。
我们在海里潜水时都要屏住呼吸吧,但对于采珠女来说,她们潜水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止呼吸。一般人也只能停止呼吸3-4分钟,其后感到难受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屏气的原因,而是在血液中CO2浓度变高,PH降低,氧气浓度减少的缘故。能忍耐的时间长短当然也有一定特殊的精神原因,当第一次达到最大限度的屏气时间后,再一次屏气时间就能延长一些,若如此练习下去,也可能会说:“快该打破吉尼斯纪录了吧!”氧气的压力(称为分压)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未经练习的人登高至3700米的高度时,就会产生神经症状。若乘飞机去西藏或秘鲁的话,高度可达到5540米,那时,人就会感到头痛、兴奋、困乏等。再到6100米以上时就会精神恍惚。让我们用理论值推算一下,我们周围的大气是760毫米汞柱时氧气分压应是其五分之一即150毫米汞柱,肺中的水蒸气饱和时,应该是47毫米左右,CO2是40毫米汞柱左右,在1万米时气压应为187毫米汞柱,此时若呼吸普通空气的话,其氧气分压为(187-40-47)/5-20毫米汞柱,所以在此情况下人不能够生存,若戴上氧气罩的话,可达100毫米汞柱就可以生存。
再进一步来看,若达到13700米的高度时,气压为100毫米汞柱,此时即使戴上氧气面罩,氧气压只能达到40毫米汞柱,生存则非常困难。理论上高度为19200米时,外气压是47毫米汞柱,这与水蒸气压相同,所以体内的水分会沸腾,全身就会爆炸!即使不是在这样极端的条件下,有时在高处也会导致高山病的发生。若急速登上2500米以上高度时,则在24小时内就会出现一些症状,如头痛、过敏症、不眠症、呼吸困难等,若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急速运动的话,则会得高山肺水肿症。所以,去西藏或安第斯山脉时,开始要避免运动才好。
五、要注意氧中毒
我们经常遇到的是氧气不足,如一氧化碳中毒及氰酸中毒等。此时一氧化碳或氰酸主要影响血红蛋白与细胞色素,使血红蛋白与氧气不能结合。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氧的压力增高,使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才能使一氧化碳或氰酸离开血红蛋白,所以对于这种病人常采用高压氧疗法,在一个大容器里,使氧气达到高压。
但是,这并不是说氧对人体无害,有时也会发生氧中毒。比如当我们吸入100%氧气时,就会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咽喉痛。达到一个气压以上时肌肉会痉挛,目眩,昏睡,在4个气压下30分钟以上或6个气压下几分钟时,人便进入昏睡状态。所以,在较高气压的氧气中生活时间长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口臭舌苔厚并非上火症状
核心提示:季先生之所以越清火越火旺,就是因为他吃了大鱼大肉、辛甘厚味食物后,脾胃食积内停,加之盲目“败火”,伤了脾胃,使积滞在脾胃的食物不仅没有消化,还积在脾胃变成湿热之邪。
吃坏脾胃又降火
脾胃受损火更盛
近段时间,35岁的季先生应酬比较多,大鱼大肉之余还过度饮酒,早晨起床后觉得自己有口臭,发现舌苔很厚。根据以前的经验,他连续吃了几天的“清火片”。但几天后,口臭、舌苔厚的表现不仅没有好转,还出现了肚子痛、便秘等症状。
大病初愈舌苔厚误诊“上火”病情重
刚做完肠道肿瘤切除手术的余先生,吃的食物都比较滋补,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的舌苔很厚。家人认为是因补的太多了,所以出现了“上火”症状,于是给余先生煲了一锅凉茶来喝。结果喝了一杯之后就出现上吐下泻症状,连夜送到医院就诊。
舌苔厚与脾胃有关
舌苔厚腻最常见的症状不是“上火”,而是“食积内停”。
季先生之所以越清火越火旺,就是因为他吃了大鱼大肉、辛甘厚味食物后,脾胃食积内停,加之盲目“败火”,伤了脾胃,使积滞在脾胃的食物不仅没有消化,还积在脾胃变成湿热之邪。
而余先生的情况是因为手术后气血亏损,消化功能比较弱,无法正常消化吸收和排泄,导致了舌苔厚腻,中医把这类情况叫做“本虚标实”。这种情况多见于脾胃弱的小孩、老年人,久病或是大病初愈的人。
玫瑰花和金银花能一同泡水喝吗
玫瑰花和金银花能一起泡水喝。
玫瑰花具有滋润皮肤、行气活血的作用,而金银花则能够清热解毒、疏风散热。两者一起泡并不存在什么不良反应,并且对身体也很有好处。因此两者是可以一起泡水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