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的功效与作用 下气宽中
大腹皮的功效与作用 下气宽中
大腹皮辛能行散,主入脾胃经,能行气导滞,为宽中利气之捷药。①用于湿阻腹胀,症见脘腹胀满,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泄泻,舌苔白腻,与藿香、厚朴等化湿理气药同用。②用于妊娠恶阻,症见恶心呕吐,神疲嗜卧,倦怠乏力等,与茯苓、半夏、砂仁等降逆止呕药同用,本品可降逆止呕。③用于饮食积滞,由于饮食不节、胃强脾弱、食伤脾胃,症见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爽等,可与山楂、麦芽等同用。
大腹皮怎么用
大腹皮是中医临床上的常用中药材,用它煎水服用是它最常见的食用方法,除此以外它还可以连成细末与其他中药材搭配在一起制成中药散剂供人们直接口服,平时人们服用大腹皮时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样有利于它药用功效的发挥。
藿香正气水含有的药物成分有什么作用
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成分组成,其中:
(1)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症;
(2)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湿痰壅滞,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
(3)厚朴: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症;
(4)白芷:味辛,温,入肺、胃经,具有祛风,燥湿,止痛,排脓,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牙痛,眉棱骨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等症;
(5)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大便泄泻,眩晕,心悸,失眠、梦遗、自浊、小便余沥、带下等症;
(6)大腹皮:味辛,微温,入脾、胃经,具有下气,宽中,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腹胀,泻痢,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
(7)半夏: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痰饮,咳喘,痰厥头痛,眩晕不眠,恶心呕吐,反胃,胸脘痞闷,腹胀等症。
(8)藿香:味辛,性微温,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可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等症。
槟榔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近几年来爱嚼槟榔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常称它为植物口香糖。第一次吃的时候是会有头晕、脸红、胸闷的感觉的,感觉喉咙像堵了东西一样。很容易上瘾,且含致癌物质,所以提醒大家还是少吃为妙。槟榔不仅可以当做零食,还可以作为中药来治病。让我们来看看槟榔的种子、果皮的不同功效吧。
大腹子即槟榔,大腹皮是槟榔的果皮,二者一个种子,一个果皮,功效却大不同。
大腹子:是槟榔的成熟种子,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的功效,用于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还可用于治疗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泻痢后重以及水肿等证。
大腹皮:是槟榔的果皮,具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湿阻气滞、脘腹痞闷胀满、大便不爽等证。
大腹皮有哪些药用功效 促进消化
促进消化,提高人体肠胃,消化功能是大腹皮最重要的功效,它对人类胃肠气滞和腹部胀痛以及大便不爽等症都有一定缓解作用,另外人们出现积食导致身体不适时,也能用大腹皮煮水喝,它能让人体不适症状很快减轻。
藿香正气水洗澡有什么用
藿香正气水是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物质组成,其中藿香、紫苏、白芷分别对多种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将藿香正气水外用洗澡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消炎、止痒的效果,此外,藿香正气水中添加的酒精可以在洗澡时降低部分体表温度,起到降温效作用。
陈皮功效作用 护血管
陈皮的主要药用成分之一橙皮苷,能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保护毛细血管,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
肠胃感冒了怎么办 藿香正气水治肠胃感冒的药理分析
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成分组成,其中:
(1)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症;
(2)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湿痰壅滞,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
(3)厚朴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症;
(4)白芷味辛,温,入肺、胃经,具有祛风,燥湿,止痛,排脓,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牙痛,眉棱骨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等症;
(5)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大便泄泻,眩晕,心悸,失眠、梦遗、自浊、小便余沥、带下等症;
(6)大腹皮味辛,微温,入脾、胃经,具有下气,宽中,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腹胀,泻痢,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
(7)半夏,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痰饮,咳喘,痰厥头痛,眩晕不眠,恶心呕吐,反胃,胸脘痞闷,腹胀等症。
(8)藿香性微温,味辛,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可用于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等症。
根据上述藿香正气水含有的成分药理作用分析,我们得知藿香正气水中的各药配合,可使风寒得解,湿滞得消,气机通畅,胃肠调和。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适用于肠胃感冒病症。
藿香正气水的十大功效
藿香正气水由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成分组成,具体的功效作用以其组成的药材来定,可根据下述药材的功效作用知晓: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等症。
味辛、苦,性温,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呃逆,湿痰壅滞,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
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等症。
味辛,温,入肺、胃经,具有祛风,燥湿,止痛,排脓,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牙痛,眉棱骨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等症。
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具有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大便泄泻,眩晕,心悸,失眠、梦遗、自浊、小便余沥、带下等症。
味辛,微温,入脾、胃经,具有下气,宽中,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腹胀,泻痢,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症。
味辛,温,有毒,入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痰饮,咳喘,痰厥头痛,眩晕不眠,恶心呕吐,反胃,胸脘痞闷,腹胀等症。
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经,有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止痛,缓和药性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等症。
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的功效,可用于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呕恶纳呆,暑湿,湿温,胃逆呕吐等症。
味辛,性温,归肺、脾经,有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可用于风寒表证,脾胃气滞,胸闷,呕吐,妊娠呕吐等症。
藿香正气丸有什么作用 藿香正气丸中各药功效
藿香发表解暑,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主药。紫苏叶、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湿,为辅药。厚朴、大腹皮燥湿除满,行气宽中;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补脾益气,利湿和中,共为佐药。生姜、大枣既能调和营卫,又能调和脾胃;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药性,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表祛暑,化湿和中之功。
五皮饮的功效与作用 利水消肿
五皮饮是由生姜皮、桑白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组成的方剂,主要治疗的是水停气滞之皮水证,具体表现为头面四肢水肿、肢体沉重、小便不利,桑白皮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大腹皮功效行气宽中、行水消肿,茯苓皮、生姜皮功效都是利水消肿,用这四味药煎煮服用能起到一定的利水消肿的功效。
大腹皮是怎么回事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 皮。性微温,味辛,归脾、胃、大肠、 小肠经。具有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的功 效,用于湿阻气滞、胸腹胀闷、大便不 爽、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