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渚的定位和主治 中渚常用配伍疗法

中渚的定位和主治 中渚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聪耳明目,清热散风,如配外关,曲池,合谷,听宫,治疗风热上扰之耳鸣,耳聋,耳疮;配睛明,丝竹空,太阳,合谷,风池,治疗风热目赤肿痛,目翳,暴风客热。

2.配风池,太阳,率谷,丘墟,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 通络止痛,治疗少阳风火头痛,目眩等。

3.配听会,耳门,行间,太冲,丘墟,清宣少阳,治疗肝胆三焦火盛,循经上炎之耳鸣,耳聋等。

4.配丰隆,内庭,清热化痰,治疗痰火上扰,壅阻耳窍之耳鸣,耳聋等。

5.配支沟,内庭,足窍阴,清泻少阳,阳明郁热,治疗少阳,阳明郁热上攻咽喉之咽肿,喉痹。

中渚的正确位置

中渚穴位于人体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中渚意思是什么 中渚的配伍疗法

中渚穴配太白穴:缓解治疗大便难;

中渚穴配支沟穴、内庭穴:缓解治疗嗌痛;

中渚穴配角孙穴:缓解治疗耳鸣耳聋。

中渚的准确位置图 中渚的作用主治

类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属木。

功效:散风清热,通窍聪耳,疏经活络。

主治:热病,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肩背肘臂疼痛,手指屈伸不利。

作用:中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本经腧穴,五行属性属木,系本经木穴,其疏调通达之力颇强,针之可推动三焦之气机,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善治外经病;而三焦又属火,从手循臂,入耳中,上达头面,所以泻木穴可减火热,本穴具有泻三焦之郁热,清头面风火,疏手臂上肢经络之功,而治疗三焦郁热所致的热病,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疾患,及上肢疼痛,功能受限等疾患;另外由于本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母穴,凡三焦元气虚弱,久病不愈之耳聋等疾患,可补中渚以治之。

中渚的准确位置图 中渚保健按摩疗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中渚穴1-3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长期坚持按摩。可以缓解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预防肩周炎,关节肿痛。

神经性耳鸣的针灸治疗方法

[处方1] ①组:听会 翳风 角孙 中渚 太冲

②组:太溪肾俞肝俞

[操作] ①组针用泻法;②组针用补法,交替选用。

[治验] 黄××,男,48岁。耳鸣已2年,劳累加重,声如蝉鸣,腰酸腿软,心烦失眠,脉细数。针刺5次后症状消失,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 本病属中医“耳鸣”范畴,阴虚阳亢型,治则用补肾清肝泻火法。手足少阳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故取中渚、翳风、角孙、听会以疏导少阳经气。太冲为肝经原穴以清肝火,取其“病在上,下取之”之意。肾虚精气不能上输于耳,故取肾的背俞穴肾俞,肾经原穴太溪,用以补肾益肝。

处方2] 风池听会翳风中渚

[操作] 毫针刺用泻法,每日1次。

[治验] 王×,女,24岁,左耳耳鸣时作时止,平素偏激,易动肝火,每因情志不畅或恼怒,鸣响加甚,妨碍听觉,医院诊为“神经性耳鸣”,服药物无效,平素睡眠尚可,大便隔日1次,较干,月经按期来潮,查体: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耳鸣。治宜清热泻火,疏解少阳。依上方上法治疗7次,耳鸣消除。

[按语] 本病属中医“耳鸣”范畴,肝郁火盛型,治则为疏肝清热泻火,用泻法施针。风池、听会、翳风位邻耳部,可疏导经气,宣通闭阻,通经利络,清热泻火;中渚为少阳三焦经之穴位,刺之可疏利少阳,宜通气滞。故上穴合用,可获满意的效果。

处方3] 主穴:下关听会听宫翳风角孙

配穴:安眠2百会头维太阳风池中脘足三里肾俞气海天枢三阴交

[操作] 主穴每次选l~2个,交替轮换选用,配穴根据兼症灵活选取。角孙向下沿皮刺0.3~0.5寸,捻转手法、听宫张口取之,直刺0.8~1.2寸,捻转刮针手法;听会直刺1~1.2寸,捻转手法;翳风直刺1~1.5寸,刮针手法;下关直刺0.8~l寸,提插捻转手法;其他配穴常规针刺,均短促行针,日针1次,7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亦可间日1次。

[治验] 李×,女,2;岁。两侧耳鸣如蝉噪近两年,听力减退,劳累,生气或急躁时加重,兼有失眠,头晕等症状。检查:苔黄,脉细弦。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按上法针治3个疗程而愈。随访5年未复发。

[按语] 本病属中医“耳鸣”范畴。此方主穴均为局部取穴,通调经气,以纠正气血之盛衰。配穴则随证用之,有是症,用是穴:失眠配安眠2;头晕配百会、头维,头痛配太阳、风池;食欲不振配中脘、足三里;遗精阳痿配肾俞、气海;月经不调配天枢、三阴交。

中医针灸治疗神经性耳鸣有很好的功效的,而且每个治疗的处方都是不一样的,需要针对病人的耳鸣情况选择合适的针灸方法,现在的生活压力这么的大,神经性耳鸣也是很常见的疾病,一旦耳鸣了之后呢,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因此用针灸方法治疗这个神经性耳鸣是很不错的方法。

听会针灸注意事项 听会穴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祛风清热,利耳通络,如配下关,外关,合谷,曲池,列缺,治疗外感风热,上扰窍络之耳鸣,耳聋,下颌疼痛;配太阳,风池,外关,合谷,治疗风热头痛;配下关,地仓,翳风,合谷,太冲,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歪斜,风火齿痛,腮肿。

2.配大椎,翳风,风池,足临泣,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蕴结之聤耳流脓。

3.配翳风,中渚,太冲,行间,丘墟,侠溪,针刺泻法,清泻肝胆,治疗肝胆火旺之耳鸣,耳聋,聤耳,耳痛,下颌肿痛等。

4.配翳风,中渚,劳宫,内庭,丰隆,哑门,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治疗痰热郁结之耳鸣,齿痛,聋哑等。

5.配下关,水沟,内关,间使,针刺泻法,理气启闭,治疗气厥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等。

6.配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针刺补法,补益气血,培元聪耳,治疗气血亏虚之不能上奉之耳鸣,耳聋。

7.配下关,颊车,耳门,翳风,合谷,足三里,针刺补法,补虚壮筋,健固关节,治疗经筋弛缓之下颌关节脱臼。

中渚的定位和主治 中渚穴穴位解剖

在第4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4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掌背神经。

中渚的位置及方向 中渚穴名解析

中,与外相对,指本穴内部;渚,水中小块陆地或水边。“中渚”的意思是指随三焦经气血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穴中囤积,本穴物质为液门传来的水湿之气,到达本穴后,随水湿风气扬散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并形成了经脉水道穴旁边的小块陆地,因而得名。

针刺液门穴怎么操作

液门针刺方向

简易取法:第4.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凹陷中。

操作方法:俯掌开指或自然握拳取穴。

进针深度:直刺,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作用主治

类属:手少阳三焦经,为该经荥穴。

作用:疏少阳气机,解三焦邪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疾病:

1.上焦风热,少阳火邪上攻之耳鸣,耳聋,耳痛,目赤,喉痹,头痛诸病证。

2.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3.咽喉肿痛,上牙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热病汗不出,疟疾寒热。

常用配伍疗法

1.配太冲,中渚,合谷,睛明,侠溪,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上焦风热之热病,目赤,头痛等。

2.配翳风,听会,中渚,听宫,耳门,侠溪,针刺泻法,清泄少阳,治疗少阳火盛之耳鸣,耳聋。

3.配少商,关冲,侠溪,鱼际,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火之咽喉肿痛。

4.配陶道,大椎,后溪,曲池,针刺平补平泻法,和解少阳,祛邪截疟,治疗邪郁少阳之疟疾。

5.配中渚,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手臂痛等。

中渚具体位置作用 中渚快速取穴方法

1.俯掌,在手背部第4,5掌指关节后可触及一凹陷,用力按压有酸胀感即为中渚穴。

2.俯掌,液门上1寸处,第4,5掌指关节后的凹陷中。

中渚具体位置作用 中渚保健按摩手法

1.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上下用力揉按另一只手的中渚穴, 先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约按5-7秒,然后再以同样的程序按另一只手,每只手做5次。

2.正坐,手平伸,肘向自己胸前,掌心向内,手背向外,轻轻握拳,把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放在手掌心,其余四指放在手掌背部,食指弯曲,用指头旁侧边缘垂直揉穴位,有酸胀和痛感,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揉按1-3分钟。

肩周炎艾灸哪些部位图 肩周炎辅助治疗方法

1.取粗盐或精盐1.2千克,把分装成几个小纱布袋子,将盐袋加热,轮流放在肩部热敷,每次敷半个小时。

2.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外关穴,用垂直按揉法按揉中渚穴,三焦经循行于肩部,中渚,外关为三焦经穴位,外关为八脉交会穴,一穴同属数经,中渚为三焦经的腧穴,专治体重节痛;二穴配合可疏通肩部经脉气血,治疗肩周炎。

针刺大横穴怎么操作正确

大横针刺方法

简易取穴:仰卧位,由两乳头向下作与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再由脐中央作一水平线,三线之间两个交点即是大横穴。

进针深度:针0.7-1.2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5-10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大横的作用与功效

类属:足太阴脾经。

功效:通调腑气,理气止痛,温中散寒。

作用:治疗多种大肠疾病,以及调理多汗,四肢痉挛,肚腹肥胖症。

主治病证:寒邪,湿热蕴结中焦,腑气不通之腹胀,腹痛,腹泻,痢疾,大肠秘结诸病证。

常用配伍疗法

配阴陵泉治疗腹痛;配上巨虚治疗痢疾;配天枢,足三里治疗便秘;配中脘,天枢,合谷,上巨虚治疗湿热痢疾,绕脐腹痛;配脾俞,中脘,天枢,足三里治疗脾虚腹痛,泄泻。

中渚的位置及方向 中渚的作用

中渚在手背之上,具有泄热利窍,疏络止痛,清肝泻火,豁痰开窍的功效,对于治疗手指屈伸不利或是手臂疼痛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对耳聋,耳鸣,头痛,头晕,咽喉,失眠,前额疼痛,具有疗效;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落枕,肩背疼痛,肋间神经痛等症状也具有很好的调理和保健在作用。

相关推荐

中渚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自然握拳,手背部第4,第5掌骨指后可触及凹陷处即是中渚穴。 中渚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本经腧穴,五行属性属木,系本经木穴,其疏调通达之力颇强,针之可推动三焦之气机,恢复气血的正常运行,善治外经病;而三焦又属火,从手循臂,入耳中,上达头面,所以泻木穴可减火热,本穴具有泻三焦之郁热,清头面风火,疏手臂上肢经络之功,而治疗三焦郁热所致的热病,耳聋耳鸣等头面五官疾患,及上肢疼痛,功能受限等疾患;另外由于本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之母穴,凡三焦元气虚弱,久病不愈之耳聋等疾患,可补中渚以治之。

针刺百会 百会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劳宫,丰隆,涌泉,针刺泻法,熄风豁痰,开窍醒神,治疗风痰闭阻之中风闭证。 2.配风池,水沟,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治疗风痰阻络之癫痫。 3.配长强,关元,足三里,承山,针刺补法,灸关元,益气固脱,治疗气虚脱肛,滑脱不痛,少气懒言等。 4.配气海,维道,归来,足三里,针刺补法,灸气海,补益脾气,益气升阳,治疗脾虚阴挺。 5.配命门,关元,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命门,关元,温中补虚,升阳举陷,治疗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 6.配关元,气海,针刺补法,重灸,益气回阳固脱,治疗元气暴脱

伏兔的简便定位方法 伏兔常用配伍疗法

1.配环跳,居髎,风市,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以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偏瘫,下肢麻木,疼痛等。 2.配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髀关,环跳,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通经络,治疗经气不利之腰胯痛。 3.配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八风,针刺平补平泻法,散寒除湿,治疗寒湿脚气。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针灸疗法

首先是毫针疗法。处方主穴:肩髃、肩前、肩后;配穴:肩外侧痛配外关、合谷;肩后侧痛配后溪、天宗;肩内侧痛配尺泽、曲池;肩前侧痛配手三里;操作选1.5~3寸毫针,快速刺人皮下,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手法或补或泻,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其次是电针疗法。处方:同毫针疗法;操作:进针得气后,选主穴1个,配穴1个,接电针仪,输出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还有就是水针疗法。处方:阿是穴;操作:在患者活动肩部时找出最痛点2~3处,遂用5ml 1次性注射器,将复方

缺盆的作用 缺盆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肺俞,合谷,大椎,丰隆,中府,云门,太渊,针刺泻法,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 2.配心俞,肝俞,巨阙,鸠尾,太溪,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肺热之咳血。 3.配合谷,少商,尺泽,针刺泻法,清热利咽,消肿止痛,治疗热邪上攻之咽喉肿痛。 4.配天鼎,肩髃,巨骨,颈夹脊,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治疗经络痹阻之缺盆中痛,落枕,颈痹,肩痹等症。

四渎的准确位置及作用 四渎穴常用配伍

1.配翳风,听会,天牗,中渚,侠溪,针刺泻法,清泻三焦,治疗三焦火逆之暴聋。 2.配天突,廉泉,外关,液门,行间,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热,治疗少阳风热之暴喑,咽阻如梗等。 3.配颊车,下关,外关,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泻火止痛,治疗风火牙痛。 4.配曲池,手三里,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疏经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疼痛。

天冲的准确位置图片 天冲对症针灸疗法

1.配百会,前顶,神门,丰隆,涌泉,针刺泻法,化痰熄风,定惊安神,治疗惊恐惊风。 2.配百会,神庭,听宫,中渚,针刺泻法,清泻胆火,治疗胆火上炎之眩晕,耳鸣等。 3.配风池,太阳,角孙,头维,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散邪,治疗风邪外袭之头痛。

三焦经上可以拔罐吗 三焦经具体穴位

定位: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配伍:配内关、人中治中暑、昏厥。刺灸法:浅刺0.1寸,或有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附注:三焦经井穴。 定位: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配伍:配鱼际治喉痛。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附注:三焦经

什么治疗高血压会比较好

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的原因,主要是伤肾、郁怒伤肝造成的肝肾阴阳亏损,所以治疗疾病的同时,患者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个好心情。 1、冰糖豆腐粥治高血压:豆腐适量,粳米60克,冰糖适量; 用豆浆渚硬米→渚好后加冰糖煮1-2沸即成。 治:高血压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 2、醋浸花生米: 生花生,精醋适量,倒醋浸泡7天,早晚各10粒,待血压降后可隔日服用。 具有清热等功效,可治高血压症,对保护毛细管壁,阻止血栓形成都有较好作用。 3、芹菜苦瓜汤治高血压: 芹菜500克(段)、苦瓜60克(

小儿中耳炎怎么按摩 慢性中耳炎推拿手法

症状表现:急性未愈,迁延而来,反复流脓或流粘液,恶臭低热,耳痛眩晕。 治法:滋阴降火,清肝利胆。 推拿功效:补肾水5-10分钟,揉小天心5分钟,揉三阴交2分钟,掐听宫1分钟,揉鱼际3分钟,逆运八卦2分钟,拿中渚5分钟,推六腑2分钟。 推拿功效:肝胆蕴热未清,耳漏日久,肾气亏损,虚火上炎,治疗应以滋阴降火为主。补肾水,揉小天心,揉三阴交,掐听宫,滋阴清热,治头晕耳鸣,拿中渚,揉鱼际,运八卦,升清降逆,利肝胆进饮食,推六腑以凉血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