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关系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关系
甲状腺病是十分常见的,患者中妇女较多,甲状腺病有两大类,即甲状腺不够活跃(甲状腺机能减退)和甲状腺过度活跃(根据病因和病情有不同病名,统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可以肿大而仍然正常地工作。甲状腺肿大并非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见征状,通常是食物中缺乏碘所致。
甲状腺机能亢进有些什么征状?
甲状腺机能亢进,即甲状腺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最严重的一种情况称为甲状腺毒症。
过量的激素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患者食欲大增而体重下降,神经过敏,感到热呼呼,多汗,手震,皮肤发红,心跳加快,月经不规则,经血稀少,常有水样腹泻。医生可借助特殊的检查确定甲状腺的机能是否正常。
别再让甲状旁腺受伤
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相关文献报道,甲状腺全切和近全切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约为3~33%。因甲状旁腺受损或功能低下,可致血钙下降,造成肌肉低钙性抽搐,重者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血钙下降后,患者需要长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给患者造成难以想象的痛苦,并影响手术的疗效,因此,甲状腺手术需特别谨慎甲状旁腺的不必要损伤。
一、甲状旁腺解剖
甲状旁腺很小,位于甲状腺附近,呈圆形或椭圆形家畜一般具有两对甲状旁腺。甲状旁腺为内分泌腺之一,是扁卵圆形小体,位于甲状腺侧叶的后面,有时藏于甲状腺实质内。一般分为上下两对。甲状旁腺表面覆有薄层的结缔组织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携带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伸入腺内,成为小梁,将腺体分为不完全的小叶。小叶内腺实质细胞排列成索或团状,其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甲状腺手术时假如不小心结扎了甲状旁腺的小动脉就会引起甲状旁腺缺血,进而损伤甲状旁腺血供,最终影响甲状旁腺功能。
二、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常见原因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往往较神经损伤更常见,因其与脂肪、淋巴组织很难区分。且其血供单一,这都增加了损伤的风险。甲状旁腺损伤可分为:①永久性损伤,发生率在0%~13%之间;②一过性功能不全,术后多可恢复正常,发生率在0.3%~49.0%之间。
术中常见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血供破坏:研究表明甲状旁腺的血供大部分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以往处理甲状腺下极时,是靠近颈总动脉、远离腺体分离并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的主干。此法容易影响甲状旁腺的血供,最终影响甲状旁腺功能。②术中对疑似甲状旁腺的组织过度游离,以及长时间的钳夹或意外缝扎,对其造成损伤。③甲状腺与周围组织粘连、解剖层次不清,造成甲状旁腺损伤。④电刀、超声刀的热力传导,直接损伤甲状旁腺;其他可能是术中牵拉、挤压血管,形成微小血栓,影响甲状旁腺血供;还有就是存在术后血管痉挛导致甲状旁腺短暂缺血,影响功能,但一般血管痉挛在1~2周内便可恢复。另外对于是否存在异位甲状旁腺随腺体一并切除的,术后病理并未证实。
三、术中如何降低旁腺损伤?
针对以上原因,降低旁腺损伤的可行方法有:
1、分离需谨慎。甲状腺由两层被膜包裹;内层被膜为甲状腺固有膜、很薄,与甲状腺紧密相连,外层被膜又称甲状腺外科被膜,较厚,与内层被膜借疏松的纤维组织联接。两层被膜间的间隙甚狭,在此间隙内有动脉、静脉及甲状旁腺。手术分离甲状腺时,应在此两层被膜之间进行。在甲状腺癌根治时,以往只强调对神经的保护及淋巴结清扫的完全,忽视了对甲状旁腺的保护,因此术中应始终持有甲状旁腺“不能受伤”的观念,做到仔细、认真,不误切。
2、改变术式。提倡紧贴被膜或囊内结扎下动脉的分支,保留下动脉的主干,以保证旁腺的血供,同时切除腺体时尽量保留侧叶后缘被膜的完整,以免损伤旁腺或影响其血供。相关临床数据表明,采用低领式切口可以明显减少甲状旁腺的损伤。
采用低领式切口,如果甲状腺肿大明显,则于正常切口位置上方切入。沿颈阔肌向下分离皮瓣,上达甲状软骨中上部,下达胸锁关节处,甲状旁腺多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从中线在带状肌和甲状腺被膜之间分离抬起带状肌,分离后,可见甲状腺肿块,显露甲状腺上极;游离甲状腺上极并向下牵拉,术中在甲状腺外上方动脉附近和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交叉点周围处、以及甲状腺下极附近细心辨认甲状旁腺,上甲状旁腺一般位置较固定,下甲状旁腺容易发生移位,所以在术中应细心,如遇辨认不清的,可利用手术显微镜帮助识别;发现甲状旁腺后,做好标记,并轻轻钳夹甲状旁腺的游离缘被膜,充分暴露甲状腺与甲状旁腺之间的间隙,再根据患者肿块大小实施手术切除甲状腺。术中注意保持术野清晰,尽可能原位保护下甲状旁腺及其血管。
术中打开甲状腺外侧的外科被膜,辨认及分离带状肌,切断并结扎甲状腺上级动脉前支,后支的二、三级分支及中静脉,翻起甲状腺背面,辨认上甲状旁腺及其血管蒂,从甲状腺真被膜上分离上甲状旁腺,但要保证甲状旁腺和外科被膜之间的粘附。游离甲状旁腺时应紧贴甲状腺真被膜操作,非全切手术应注意保持甲状腺腺体后被膜的完整性。此过程尽量保持手术野的无血状态,为快速准确发现甲状旁腺提供保证。如有少量出血,可采用定点精确双极电凝止血。寻找同侧喉返神经的下段,沿此路线辨认下甲状旁腺及其血管蒂,紧贴甲状腺真被膜结扎甲状腺下极血管,可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管。甲状腺术后预防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血钙的关键在于术中直视下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和其血管,所以保留供应甲状旁腺的动脉或其分支意义重大。如无法避免切除甲状旁腺或其重要血供时,经病理证实后,同样将切下的甲状旁腺切成薄片移植于胸锁乳突肌内。
3、加强脂肪组织、淋巴结形态、色泽的辨识。 正常甲状旁腺为淡黄色或淡红色,大多呈球体,质软,长5~6 mm,宽3~4 mm,厚2 mm,外周多被脂肪组织包裹,其内可见完整包膜的甲状旁腺,且色泽也不同于脂肪。另外对已切下的组织怀疑为旁腺的,可放人盐水中观察,下沉为旁腺,上浮为脂肪组织;另外淋巴组织多为灰白色,一般无脂肪组织覆盖,多沿静脉表面生长,其与旁腺最难鉴别,特别是伴炎性反应及组织水肿时,判断的准确率仅取决于术者经验,如怀疑为旁腺的,可先取部分组织送病检,保证淋巴结的完全清扫。如证实为旁腺,即作自体移植,将切下的旁腺切成1×1 mm小块,置于胸锁乳突肌内。
4、避免异位甲状旁腺的误切。在甲状腺游离过程中如未明确发现甲状旁腺,可对切下甲状腺标本进行切开查找,以免异位甲状旁腺的误切。
5、严格规范手术过程操作。① 不要于术中刻意寻找旁腺,严格掌握术式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切除;②甲状腺手术为精细手术,操作应轻柔,切忌粗暴;③不要盲目钳夹疑似组织;④电刀、超声刀操作时应尽量避免热损伤,可于术中保护电刀刀头,及时清洗,降低热损伤;⑤全程保持术野的干净,不盲目操作。目前还有用亚甲蓝、活性炭染色等鉴别甲状旁腺,但会对病理切片的染色产生影响。
甲状旁腺的生理结构
一般人有4个状旁腺,左、右各侧均有上、下两个腺体。上甲状旁腺一般在甲状腺侧叶的后面靠内侧,环状软骨水平,近喉返神经进入喉部处。下甲状旁腺在甲状腺侧叶后面靠外仙,近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相交处水平。少数人只有3个甲状旁腺(13%,一侧的2个腺休合併为一)或多至5个甲状旁腺(6%,多余的一个腺体常在纵隔内)。
上甲状旁腺与甲状腺共同起源于第4对咽囊。下甲状旁腺与胸腺共同起源于第3对咽囊。胚胎期上甲状腺与甲状腺体胚原基一起下降至颈部;下甲状旁腺与胸腺的胚原基一起下降至颈部甲状腺下极水平后,下甲状旁腺的胚原基即停留在此水平,而胸朱的胚原基与之分离,继续下降至胸纵隔。下降过程中甲状旁腺的胚原基若在中途停止或伴随胸腺胚原基一起继续下降就会引起甲状旁腺位置变异。即使位置变异 ,上甲状旁腺一般总是在甲状腺的邻近,而下甲状旁腺的位置变化较大,可能在从下颌角至胸腺的任何水平。常见的变异位置:上甲状旁腺可在甲状腺上极之一,甲状胆小鬼血管旁;食管气管沟内;咽及食管之后。下甲状旁腺在颌骨角;颈动脉分叉旁;颈动脉鞘中部;甲状腺下极下的脂肪组织内;胸腺舌部内,胸纵隔大血管旁;心包旁。如果甲状腺包埋在甲状腺或胸腺内手术时即寻找困难。如果甲状旁腺在纵隔内,上甲状腺一般在后纵隔而下甲状旁腺在前纵隔。
上甲状旁腺由上或下甲状腺动脉供血,下甲状旁腺由下甲状腺动脉供血。若下甲状旁腺生腺瘤,因重量关系下降至胸纵隔,在甲状腺后面找不到下甲状旁腺时,沿下甲状腺动脉分支追索常可找到下甲状旁腺。但在胚胎期下降至胸纵隔的下甲状旁腺由内乳动脉或主动脉分支供血。
推拿对痛经有用吗 足部推拿治疗痛经
足部推拿穴位:
反射区:基本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腹腔神经丛),大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肝,胸腺,子宫,生殖腺,腹
股沟,下腹部,胸部,胸部,胸部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膈反射区。
穴位:三阴交,阴陵泉,地机,足三里等。
推拿方法:食指关节刮压基本反射区1-2分钟;拇指点按或刮压大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肝反射区各30-50次;拇指指腹按揉或推按子宫,下腹部反射区3-5分钟;拇指指腹按揉或推按胸部,胸腺,生殖腺,腹股沟,胸部淋巴结,上下身淋巴结,膈反射区各20-30次;拇指指腹推按下腹部,腹股沟各3-5分钟;拇指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地机,阴陵泉等穴位各30-50次;重复刮压5个基本反射区1-2分钟。
脚部按摩手法图解 垂体反射区
取穴:双脚拇指肉球中央部位。
按摩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深入按压3-4次。
主治疾病 :内分泌失调(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生殖腺,脾,胰等功能失调),小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症等。
甲状腺肿大如何检查
1、甲状腺B超,甲状腺B型超声检查是用于检查甲状腺、甲状旁腺是否有肿物等相关病变的检查方法。
2、过氯酸钾释放试验,过氯酸钾释放试验判断甲状腺机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查。
3、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用于判断甲状腺轴反馈调节是否正常。
4、气管软化试验,气管软化试验是根据气管软化症是由于气管缺乏应有的软骨硬度和支撑力造成管腔不同程度塌陷的一种病理现象进行的试验。
5、血清抗甲状腺抗体,抗甲状腺抗体对多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甲状腺手术后为什么会出现手脚发麻
这主要是由于患者调节钙磷代谢的甲状旁腺功能下降引起的。一般每人的甲状旁腺有4枚,它紧贴在甲状腺的后方,其依赖甲状腺血管的分支供给营养。然而在甲状腺手术中因必须切断甲状腺相关血管,造成甲状旁腺血供受影响或甲状旁腺的血液回流受阻,而影响甲状旁腺的功能,出现手足麻木。
此种情况特别会出现在甲状腺结节较大时,或行颈淋巴清扫时。临床上往往可通过适当补充钙剂如钙尔奇D片而缓解,这一现象在术后2个月左右会随着血供的恢复或淤血的消退而逐渐消失。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的关系
甲状旁腺是甲状腺的一部分吗?
两者有何分别?甲状腺和甲状旁腺是两种独立的内分泌腺,有完全不同的功能,都位于部,恰好在甲状软骨(即喉结)的下方。两者中甲状腺较大,约为二十毫米乘五十毫米,形如蝴蝶,两叶各位于气管一侧,由一条甲状腺组织连接。甲状腺产生甲状腺素和三碘甲状腺氨酸,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这些激素增加,提供能量和刺激组织生长修复的生化过程就加快;甲状腺激素减少,这些过程就减慢。
这些激素的产量由脑垂体调节,最终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分泌一种物质,刺激脑垂体产生促甲状腺素,以此刺激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为了产生甲状腺激素,必须持续补充少量碘,因为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所不可缺少的成分。在甲状腺内的特殊细胞还产生一种功效完全不同的激素,称为降钙素,作用是调节体内的血钙量。
甲状旁腺由四个腺体组成,每个小如一颗豌豆,都是位于甲状腺后面,深埋于甲状腺内。这些腺体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与降钙素和维生素d共同起作用,调节血液的含钙量。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与降钙素相反:前者提高血钙量,方法之一是使骨骼把钙释入血流;后者于需要时降低血钙量。两者中,甲状腺激素在稳定血钙量方面所起的作用较大。
甲状腺病是很常见的吗?
甲状腺病是十分常见的,患者中妇女较多,甲状腺病有两大类,即甲状腺不够活跃(甲状腺机能减退)和甲状腺过度活跃(根据病因和病情有不同病名,统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可以肿大而仍然正常地工作。甲状腺肿大并非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见征状,通常是食物中缺乏碘所致。
甲状腺机能亢进有些什么征状?
甲状腺机能亢进,即甲状腺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最严重的一种情况称为甲状腺毒症。
过量的激素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速,患者食欲大增而体重下降,神经过敏,感到热呼呼,多汗,手震,皮肤发红,心跳加快,月经不规则,经血稀少,常有水样腹泻。医生可借助特殊的检查确定甲状腺的机能是否正常。
是什么原因使甲状腺产生过多的激素?
在少数的病例中,甲状腺机能亢进是脑垂体有毛病,分泌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产生过量激素。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机能亢进是凸眼性甲状腺肿,那是甲状腺毒症的一种。十九世纪内科医生格雷夫斯首先提及这种病,因此这种病又称为格雷夫斯氏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中,凸眼性甲状腺肿患者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凸眼性甲状腺肿患者,除了新陈代谢加快之外,还可能有眼球凸出、甲状腺肿等征状。这种病有家族性发病倾向,妇女患此病的概率大约为男子的五倍。某些研究人员相信,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病,换句话说,免疫系统把甲状腺当作外来组织,加以攻击,使之产生过多的激素。
产生甲状腺机能亢进征状的另一个原因是甲状腺炎,有时继发于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毒似乎会损害腺体,致使甲状腺激素渗漏,产生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征状。甲状腺炎也可由一种常伴随怀孕出现的免疫系统毛病引起。这种病和凸眼性甲状腺肿不一样,往往自行痊愈,通常不必长期治疗。
凸眼性甲状腺肿是怎样治疗的? 医生可能先考虑采用抗甲状腺药物,例如丙硫氧 嘧啶或甲亢平,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产量。患者必须持续服药二至三年,一旦停止服药,怔状可能再度出现。抗甲状腺药物的剂量若用得过大,可导致暂时性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最终治疗方法,是切除大部分的甲状腺,或者用放射性碘来破坏部分甲状腺,这两种治疗方法都会导致另一个极端: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各种治疗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患者应该和医生仔细商议,根据本身的一般健康状况、年龄以及甲状腺的大小来选择治疗方法。
甲状腺机能减退是一种什么病?是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相反的吗?
甲状腺机能减退确实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相反。患者的甲状腺机能不全,即甲状腺不够活跃,不能产生足够的激素。任何年龄的人均会发病,患者大多是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两性的发病率各国不同。
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征状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征状相反。体内由于缺乏激素,新陈代谢普遍减慢,甚至毛发生长也较慢,而且心率减慢。患者体重增加,怕冷,精神呆滞。嗜睡,有时一天睡十四至十六个小时。例如病情严重,患者脸部会肿胀,这种情况称为粘液水肿。此病不予治疗,可导致昏迷和死亡。患者必须终生每天口服甲状腺激素。这种病是最易治疗的内分泌病之一,药物疗法一般效果很好。
甲状旁腺的作用
其实甲状旁腺就位于甲状腺中。通常有四个,左右各一对,为扁椭圆形小体,棕黄色,形状大小略似大豆,均贴附于甲状腺侧叶的后缘,位于甲状腺被囊之外,有时也可埋藏于甲状腺组织中,上一对甲状旁腺一般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中部附近处,下一对则在甲状腺下动脉的附近,约位于腺体后部下1/3处。甲状旁腺是较小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甲状旁腺素)的功能为调节钙的代谢,维持血钙平衡,主要使骨钙释出入血,再由肾排出进行调节血钙平衡,故甲状旁腺的靶器官是骨与肾。分泌不足时可引起血钙下降,出现手足搐搦症;功能亢进时则引起骨质过度吸收,容易发生骨折。故有些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是不是与甲状旁腺功能失调有关。
如何通过足底按摩法治疗急性鼻炎
足底部反射区:额窦、头部(大脑)、脑垂体、小脑及脑干、鼻、肺及支气管、腹腔神经丛、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失眠点、生殖腺。手法:拇指指端点法、食指指间关节点法、按法、食指关节刮法、拇指推法、擦法、拳面叩击法等。
甲状腺旁腺的保护新技术
背景
位于甲状腺的背侧,有四个(上下各一对)扁椭圆形绿豆大小的组织就是甲状腺旁腺。据统计,人群中有80%的正常人有4 个旁腺,6%有5 个旁腺,13%有3 个旁腺,也有多达8 个旁腺者,但是<3 个、>5 个旁腺者均少见。
甲状旁腺一般为淡黄色、淡红色或红褐色,大多数呈球形、椭圆型或者扁椭圆形。甲状旁腺外周常被脂肪和淋巴组织包裹,常不易被识别。甲状旁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素(PTH),甲状旁腺素能够调节和维持人体的钙、磷水平的稳定和平衡。
甲状腺癌手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甲状旁腺损伤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临床上表现为低钙血症,主要症状为面唇部或手足麻木、强直感,伴恐惧、焦虑,呼吸增快,继而面肌与手足抽搐,腹肌痉挛,甚至喉痉挛、全身抽搐,胸痛、心律失常,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术中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变异或不清,或甲状腺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技巧欠佳等均可造成甲状旁腺损伤的并发症。甲状旁腺的损伤包括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只需补钙治疗,病人的PTH水平在3~6个月内恢复正常,低钙症状消失,可逐步摆脱补钙治疗。但是如甲状旁腺血供严重受损或数个甲状旁腺被切除,则6 个月后依然存在低钙症状,须长期口服钙制剂和骨化三醇,辅以静脉补钙治疗,即为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
保护甲状腺旁腺的新技术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是一种具有淋巴特异性的黑色示踪剂,在国内属首创,为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保护甲状旁腺增加了技术手段。
具体应用为: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病灶周围局部注射后,示踪剂随着甲状腺内的淋巴管网流动,进到淋巴系统内,将甲状腺及周围的淋巴管网和淋巴结相继黑染显影,但是甲状旁腺未被染色(甲状旁腺负显影),在这样明显的对比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中辨认甲状旁腺的精确性,能够有针对性的切除甲状腺和完整清扫周边淋巴结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和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大大降低了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使患者明显受益。
临床上甲状腺癌手术应用纳米碳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的结果显示:应用纳米碳组的患者术后出现甲状旁腺损伤低钙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症状在术后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