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第一周变化
新生儿出生第一周变化
婴儿出生时头部严重变形,颜面浮肿,但在1周内会变得越来越可爱。营养充足的婴儿几乎整天都在安睡,有时睁开眼睛,但还看不见东西。
一般在出生后第3天可发生新生儿黄疸,皮肤出现黄疸。此黄疸不需特殊处置,在1周左右自行消退。半数左右的婴儿可根本不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生后4~5天到2周左右脐带脱落,可以不涂任何东西。出生时皮肤很红的婴儿,过了1~2周,就像人们在海水浴后皮肤灼伤一样,表面掉下一层很薄的皮,这也不必做任何处置。
有时手出现细微抖动,手脚突然回缩,这种现象可在半年之内消失。
生后第4天到第7天,不少婴儿乳头部位发生肿胀,按压时无痛苦表情,有时还可出现泌乳,男婴也可以出现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婴儿从母乳中摄取了促使母乳分泌的各种激素所致。2~3周左右消失,但有时6个月后仍遗留有结节,但最终会消退。部分婴儿在乳头与腋窝间出现米粒大小的副乳,可不必担忧。女婴阴道中出现乳状流出物,有时还含有血液。乳头部位肿胀、流出物等现象的出现,与在子宫从母体内获得的激素突然中断有关,均可自行痊愈。
新生儿第二天吃多少奶粉
新生儿第二天吃多少奶粉新生儿第二天吃奶粉大概在10-13ml(约2小勺)/次。
新生儿刚出生的胃容量很小,但在第一周的吃奶量每天都在递增,第二天的吃奶量会比第一天增加一倍。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要严格按照奶粉罐上的说明来进行配比冲奶哦。
一周新生儿吃奶量标准新生儿可视体重的大小吃适宜量的奶,由于新生儿第一周,胃容量还很小,所以给出以下数据,仅供妈妈们参考:
宝宝出生第一天,奶量5-7ml(约1小勺)
宝宝出生第二天,奶量10-13ml(约2小勺)
宝宝出生第三天,奶量22-27ml
宝宝出生第四天,奶量36-46ml(相当于乒乓球大小)
宝宝出生第五天,奶量43-57ml(相当于鸡蛋大小)
宝宝出生第六天,奶量56ml-75ml
宝宝出生第七天,奶量65ml-85ml
过了第一周之后,宝宝的体重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时候,可以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进行喂奶,一般一天6—8次,以后可根据消化能力增长情况,逐渐增加奶量,直到满月的时候,每次可以喂食90—120毫升的奶,喂的次数要减少。
一个月婴儿的吃奶量标准一个月左右的宝宝是按需喂养的,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一般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可以根据下面公式预估喂奶:
人工喂养奶量的计算公式:一日奶量=100×[110×体重(千克)]/86 简便的算法:一日奶量=128毫升×体重(千克)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看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看排泄
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期间有2~3次软大便。
看睡眠
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
看体重
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
看神情
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妈妈增加乳量的方法是让宝宝早吸吮、勤吸吮如果妈妈的泌乳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宝宝就会出现母乳不足症状,如体重增长迟缓、脱水、低血糖、大小便量少等。
如何正确给宝宝冲奶粉1、用奶粉罐内特殊量勺取出所需的奶粉量,每取一勺要用消毒刀背刮平,勺中奶粉不要堆高也不要压实,过多地加入奶粉会使调配出的奶过稠,往往导致腹泻、便秘或肥胖,重则损伤肾脏;而长期把奶兑得太稀,会使孩子的体重增长缓慢,同样影响生长发育。
2、计算所需婴儿奶粉用量后用小匙加入奶粉,再放入适量温开水调节奶瓶刻度到需要的奶水量。
3、注意不要让奶粉飞溅出来,加上奶嘴盖子和套子,像画圆一样充分摇匀,令奶粉溶解。
4、盖上奶瓶盖子轻轻摇晃,使奶粉完全浸于水中,冷却,确认凉到体温温度以后再喂。
注意:婴儿奶粉不能重复饮用,超过2个小时的奶液就不能再次喂养宝宝。
新生儿的健康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以下。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新生儿出生第一周
宝宝成长发育
体重:[男婴] 2.5-4.4千克 [女婴] 2.4-4.2千克
身长:[男婴] 46.1-53.7厘米 [女婴] 45.4-52.9厘米
头围:平均33-35厘米 前卤 斜径平均2.5厘米
视力:只能看到范围在15厘米远,45度范围的物体。
听觉:听觉很敏感,头会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眼睛也会去寻找声源。
触觉:触觉很敏感,对不适应的感觉会作出反应。有多种反射反应。
味嗅觉:有良好的味觉,能精细辨别食物的滋味。能识别不同气味。
新生儿第一周变化
婴儿出生时头部严重变形,颜面浮肿,但在1周内会变得越来越可爱。营养充足的婴儿几乎整天都在安睡,有时睁开眼睛,但还看不见东西。
一般在出生后第3天可发生新生儿黄疸,皮肤出现黄疸。此黄疸不需特殊处置,在1周左右自行消退。半数左右的婴儿可根本不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生后4~5天到2周左右脐带脱落,可以不涂任何东西。出生时皮肤很红的婴儿,过了1~2周,就像人们在海水浴后皮肤灼伤一样,表面掉下一层很薄的皮,这也不必做任何处置。
有时手出现细微抖动,手脚突然回缩,这种现象可在半年之内消失。
新生儿的十大标准
1、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2、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3、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4、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5、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6、新生儿体温在37-37.5℃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以下。
7、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8、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9、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10、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刚出生的宝宝体重低是什么原因
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产年龄: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2、孕周: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 周增加而明显增加:孕4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3、胎次及多胎:第二胎第五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第一胎相比,呈递增现象,多胎新生儿体重一般都较低。
4、孕妇健康状况:孕妇患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体重低。如感染病毒或其它微生物,也会影响胎儿的发育。
5、孕妇嗜好:孕妇吸烟会导致新生儿体重低于正常体重。
6、胎儿性别:女性新生儿低于男性110克。
7、营养状况:节食、偏食、挑食都会造成营养缺乏而导致新生儿体重过低。
宝宝出生13天身上脱皮 妈妈必知:新生宝宝皮肤的那些事
刚出生的宝宝,真可以称为变色龙”:新生儿变动体位,皮肤颜色出现界线分明的不同变化,这就是医学上称的皮肤变色。
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红斑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分布全身,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新生儿有不适感,但一般几天后即可消失,很少超过一周。有的新生儿出现红斑时,还伴有脱皮的现象。
新生儿出生后可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新生儿喂奶常识
1.最佳开奶时间
宝宝刚出生,第一口奶什么时候喝最合适呢?调查显示,新生儿出生后10—30分钟是一个敏感期,这个时候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强,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吸吮的体验,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所以,请在宝宝出生的30分钟内给他喝上你的第一口奶吧!
2.开奶前吃什么
宝宝嗷嗷待哺,可妈妈却还没有奶,怎么办?这时千万别急着让他用奶瓶吃配方奶啊。因为吸奶瓶比吸妈妈的乳房要省力多了,聪明的宝宝一旦吃奶瓶上了瘾,造成乳房混淆,很可能会拒绝吮吸妈妈的乳房。为此,妈妈未开奶前,可以把冲泡好的奶粉或糖开水用小勺子给宝宝喂食。或者是调剂一下同产房里其他妈妈的奶水,让宝宝吃点“百家奶”,过渡一下。
3.哺乳原则
刚出生的宝宝一般不用规定喂奶次数,当宝宝饿了或妈妈感到乳房胀时,就可按需哺乳。出生一周内,一般每1—3小时就要喂一次,如果晚上宝宝睡眠时间较长,或妈妈奶胀时,可用一块海绵或毛巾蘸上凉水轻擦宝宝的额头,把他唤醒喂奶。
新生儿常见的五大皮肤生理现象
新生儿的皮肤同其他器官组织一样,结构尚未发育完全,不具备成人皮肤的许多功能,至少还需3年的时间才可发育得和大人一样。因此新生儿的皮肤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对于看上去怪怪的新生儿皮肤问题,新妈妈们往往会显得又惊又慌,不知道宝宝这是怎么了!其实,宝宝出现的这些变化,大多是暂时性生理变化,妈妈不必惊慌,应该恰当应对和护理。
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现象: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出现脱皮现象。好好的宝宝,一夜之间稚嫩的皮肤开始爆皮,紧接着就开始脱皮,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浆糊,干裂开来。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出生时附着在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这就形成了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的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治疗。
新生儿的皮肤变色:刚出生的宝宝,真可以称为变色龙”:新生儿变动体位,皮肤颜色出现界线分明的不同变化,这就是医学上称的皮肤变色。
新生儿的局部青紫: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新生儿的皮肤红斑: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红斑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分布全身,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新生儿有不适感,但一般几天后即可消失,很少超过一周。有的新生儿出现红斑时,还伴有脱皮的现象。
新生儿的各种胎痣:新生儿出生后可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刚出生的婴儿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可爱漂亮。全身布满皱纹,而且睁不开眼睛,而且有很多奇怪的“异常”,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吐奶、新生儿皮肤问题等等……新生儿的生理现象十分具有独特性,你们了解清楚了吗?
新生宝宝脱皮什么情况
新生儿的皮肤同其他器官组织一样,结构尚未发育完全,不具备成人皮肤的许多功能,至少还需3年的时间才可发育得和大人一样。因此新生儿的皮肤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对于看上去怪怪的新生儿皮肤问题,新妈妈们往往会显得又惊又慌,不知道宝宝这是怎么了!其实,宝宝出现的这些变化,大多是暂时性生理变化,妈妈不必惊慌,应该恰当应对和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变色:刚出生的宝宝,真可以称为变色龙”:新生儿变动体位,皮肤颜色出现界线分明的不同变化,这就是医学上称的皮肤变色。
新生儿的局部青紫:新生儿紫绀多是病理性的,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暂时性的紫绀不是疾病,新手爸爸妈妈不必为此着急,紫绀会自然消退的。
新生儿的皮肤红斑:新生儿出生头几天,可能出现皮肤红斑。红斑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鲜红,分布全身,以头面部和躯干为主。新生儿有不适感,但一般几天后即可消失,很少超过一周。有的新生儿出现红斑时,还伴有脱皮的现象。
新生儿的各种胎痣:新生儿出生后可在皮肤或黏膜部位出现一些与皮肤本身颜色不同的斑点或丘疹,称为新生儿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胸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青灰色的斑块。大多数胎记都无所谓,其中很多会在宝宝出生几年内自行消退,不需要治疗。
刚出生的婴儿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可爱漂亮。全身布满皱纹,而且睁不开眼睛,而且有很多奇怪的“异常”,如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吐奶、新生儿皮肤问题等等……新生儿的生理现象十分具有独特性,你们了解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