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茶调治消化不良
药茶调治消化不良
【二芽消食汤】
生谷芽15克,麦芽15克。加水煎30分钟,饭后当茶饮。此茶健脾开胃消食。主治脾胃虚弱兼有积滞,纳差便溏,食后腹胀腹痛者。
【小儿七星茶冲剂】
薏米、谷芽各100克,山楂100克,淡竹叶50克,钩藤35克,蝉蜕、甘草各20克,蔗糖适量。以上诸药粉碎拌匀,每次6~9克。开水冲,代茶温饮。功能健脾胃,清烦热,宁心志。主治小儿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小便短赤,夜卧不宁。
【化食茶】
红茶500克,白砂糖500克。红茶加水煎煮。每过20分钟取煎汁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汁4次。然后混和煎汁浓缩,至煎服较浓时,加白砂糖,调匀。再煎熬至用铲挑起时呈丝状且粘手时,熄火,趁热倒在表面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盆中,待稍冷,将其分割成块状(每块10~15克)即可,每日3次,每次1~2块,饭后含食;或用开水嚼化送服。功能化食消滞,适用于消化不良、胃脘胀饱不舒等症。
【化积茶】
山楂15克,麦芽10克,莱菔子8克,大黄2克。茶2克。全置放杯中,开水冲泡,每日1剂,随时饮用。功能消食化积,适用于小儿食积、消化不良症。
【陈仓米柿饼霜茶】
陈仓米60克,柿饼霜30克。将陈仓米微炒至香黄,加水煮沸,倾入碗内,放入柿饼霜,调和化开,澄清,随意饮之,同时也可细细咀嚼焦米。功能开胃健脾,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小米粥的营养价值 防治消化不良
小米粥粥因富含维生素B、B12等,具有防止消化不良及口角生疮的功效。
小儿推拿治消化不良
1、按揉推四横纹
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2、按揉推板门穴
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3、推脾经穴
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操作时,操作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操作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4、按摩掌心
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5、腹部按摩
小儿采取平卧位,操作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操作者的手不宜过凉,应温暖。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6、足底按摩(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操作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按揉2~3分钟。具有止吐泻,调脾胃的作用 。
三七粉拌蜂蜜能治消化不良胃反酸
三七粉拌蜂蜜
原料:100克三七粉,250克蜂蜜。
做法:把三七粉倒进蜂蜜里面搅拌均匀,在每天睡觉之前都含一勺在嘴里,躺下之后就慢慢的吞下去,记住不要喝水。这个方子材料很简单,并且在价格方面也很实惠,既不用煮也不要炒,食用起来也很方便。
三七粉会稍微有点苦,没有毒性,可以消肿止痛、止血、祛瘀的作用,经常用来治疗各种溃疡、出血、胃肠炎、肿痛等症状。蜂蜜则本身营养就很丰富了,能够杀菌、通便和解酒,还能提高免疫力。在生活中,如果有口腔溃疡,可以用蜂蜜涂抹在溃疡面,溃疡很快就能痊愈了。三七粉拌蜂蜜能治疗胃病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胃粘膜受伤了,相当于是给胃贴了一层保护膜,而且这层保护膜可以消炎、杀菌和防治溃疡,让胃部出现的炎症很快就能治好。
如果要用三七粉蜂蜜来治疗胃病,记住了,一定不要喝水,不然就会降低蜂蜜的浓度了,效果会变差许多。有人担心睡前吃甜的会损害牙齿,如果是纯正的蜂蜜本身是没有含蔗糖的,不用担心牙齿会受到影响。
不良的饮食以及作息习惯,很容易引起胃部疾病,例如胃炎、胃溃疡等,尤其是像工作忙、高中生这样的群里,工作学习压力大,再加上缺少运动的时间,和休息时间,更容易出现胃部不舒服的情况。一些比较年长的人,选择长期使用药物来控制胃病,虽然胃是舒服了不少,但是带来的副作用也是不要小看。
治疗胃病,主要靠的就是养,因此在这方面,相对比西药,中药在治疗胃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第一,中药的副作用会比较小,而且几乎没有依赖性,健康没有毒性。第二,中药可以辨证进行治疗,既能治标,也能治本。
舌苔厚白吃什么
舌苔厚白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厚白而润,为阳虚表现。
舌苔厚白大多因为宝宝的消化不好引起的,有积食现象。要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来添加辅食,每次不要太多,要考虑宝宝肠道的承受能力。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较少,且消化酶的活性低,很难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加之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较差,免疫功能欠佳,极易在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要先从调节饮食着手,适当控制进餐量,饮食应软、稀,易于消化为主。
1、桔皮生姜消食:取7克左右的桔皮,加1块生姜与适量的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可治消化不良。
2、柠檬治消化不良:用适量腌柠檬,送服稀粥。早晚各1次,可治消化不良。
3、山楂麦芽消食法:取9克生山楂、9克炒麦芽,加水煎服,可治积食及消化不良。
4、儿童饭前饮水助消化:饭前1小时左右让孩子饮1杯水,可以及时补充到全身各细胞组织,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有益于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
5、荸荠萝卜助消化:取20只生荸荠、250克萝卜,捣烂挤汁热服,能帮助消化。
如何选择治消化不良医院
要选择有较好设备的医院。近年来,很多消化不良医院的医疗设备都进行了更新和充实。有了好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正确地使用、掌握及操作。因此言就诊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可能,尽量选择医疗设备先进、检查手段先进齐全。诊断治疗器械完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的医院。若所患疾病是疑难病症,则更需要较好的设备和使用这些设备的专业技术人员。
医院口碑。医院的治疗效果如何不是依靠做一些广告,说着医院如何如何的好,治疗效果怎样的好,而且通过真实的治疗消化不良患者口口相传的,这样比广告更具有效,毕竟人的讲述,比如何的广告的都有效,所以,治疗消化不良医院的口碑不是广告大出来的,而是人们通过真实的经历,知道医院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患者到这样的治疗消化不良医院,心态都要好一些,更是有利于消化不良病情的医治。
专家团队。名校之所以吸引众多学子是因为有名师,而好的治疗消化不良医院更是少不了名医的坐阵。强大的专家团队不仅有着高超的医疗水平,而且能让消化不良患者更加放心的就医,在名医的指引下,消化不良患者也会增加治愈疾病的自信心,从而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
消化不良药膳
山药莲子粥
山药10克,莲子10克,薏米3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同煮粥食用,适用于脾肾虚弱之便溏腹泻。
扁豆薏米粥
薏米50克,白扁豆30克,大米50克。煮粥食用,特别适用于夏季湿阻腹泻。
山楂枣茶
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白术5克,大枣10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食积腹胀、腹泻。
山药大枣粥
茯苓20克,大枣10克,山药20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大枣去核,与茯苓、山药、粳米同煮成粥,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分三次佐餐食用。用于脾胃气虚、食少便溏、体倦乏力者,可经常食用。
怎么烹制无花果饮治消化不良
采用干无花果2个(鲜品加倍),白糖适量。疗效:润肺止咳,清热润肠。用于咳喘, 咽喉肿痛,便秘,痔疮。制用法I将干无花果切碎捣烂,炒至半焦,加白糖冲沏。代茶饮。开胃助消化。治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药物治疗非处方药
1.食欲减退者
2.胰腺分泌功能不足
3.偶然性消化不良或进食蛋白食物过多者
4.餐后不适综合征
选用胃动力药,其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及蠕动,增加胃排空速率。伴有恶心或呕吐者可选用甲氧氯普胺(老年人慎用)。
消化不良的食疗法
1)鸡内金100克,晒干研碎过筛,饮前1小时用3克,与米汤冲服,每天2次。可治消化不良、食积等症。
2)羊肉100克切丁,同秫米(高粱米)100克共煮粥食用。治脾胃虚弱而致消化不良。
3)羊肉粥:新鲜精瘦羊肉250克,切小块先煮烂,再合粳米同煮粥,每日吃2次。该方能补中益气,温胃止痛,治脾胃虚弱而致的消化不良、腹部隐痛等。尤其适用于老年气虚亏损,阳气不足,恶寒怕冷,脘腹疼痛。
4)糯稻芽、大麦芽各50克,水煎服,每天1次。养胃暖中,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积不化等症。
5)大米1500克,鲜荷叶1张。将米淘干净,放入锅上加水适量,荷叶绿面朝下,盖于水面上,与焖米饮方法相同。熟时取去荷叶即可食用。清香醒脾,别有风味。健脾除湿,开胃升气。适用于暑季消化不良最佳。
6)锅粑焦100克,砂仁、橘皮、神曲各10克,以上各味共捣碎,研成细末,每次5~10克,每日两次。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不思饮食等症。
7)鲜萝卜250克,洗净切片,加清水3碗、酸梅2枚,共煎煮,煎至1碗半,加食盐少许调味,即可食用。宽中下气,生津开胃。治食积、腹胀、气逆、纳差等症。
8)山楂15克,薏苡仁30克,共加水煎煮。每天1剂,共分2次服。健胃化湿,用治消化不良症。
怎么治消化不良
胃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
1.患者空腹时上腹不适、上腹疼痛或发胀,进餐后减轻,很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酸相关性疾病
2.若患者在餐后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早饱和上腹胀等症状,均应注意有无饮食不当或进食过多,导致的消化系统负担过重。
对于以上情况建议选择抑酸剂治疗酸相关性疾病,选用促动力剂治疗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