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中药方
急性支气管炎中药方
一、风寒咳嗽
主要症状为突然咳嗽,咳声急频,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或伴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
常用杏苏散加减:杏仁6g,苏叶3g,前胡9g,半夏6g,牛蒡子6g,生姜3片。
二、风热咳嗽
主要症状为咳嗽不爽,痰液黄黏稠,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微黄白,脉浮数。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
常用桑菊饮加减:桑叶9g,菊花9g,杏仁6g,白前9g,黄苓6g,枇杷叶9g,桔梗9g。
三、实热喘
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3g,杏仁6g,生石膏15g,甘草3g,青黛3g,苏子6g,莱菔子9g。
推荐药剂:
(1)麻杏陷胸汤
【辨证】实热喘证
【治法】清热写肺,祛痰定喘
【组成】麻黄3克,杏仁4。5克,生石膏12克,甘草3克,黄连1。5克,半夏6克,蒌仁6克,鲜茅根12克,胆星3克,玉蝴蝶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芝圃方
(2)小青龙加石膏汤
【辨证】寒饮郁肺,失其肃降
【治法】温化水饮,开郁清降
【组成】麻黄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干姜20克,细辛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半夏30克,生石膏120克,甘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熊永厚方
支气管发炎咳嗽要怎么办才好
1、支气管炎中药方1-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按语】形寒未除仍属风寒未彻,故用三坳汤合止咳散加减,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与宣肺散寒或清肺润燥同用。此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尤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为治咳良药。紫苑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些,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润,白前温润降逆,再与甘润之药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为满意 。
2、支气管炎中药方2-风热袭肺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方药】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15.6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按语】此为风热袭肺,热邪移于胃肠,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胃肠热雍气滞,热灼津液为痰,而出现咳喘,发热,大便秘结等症,故治以宣肺泄热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黄苓、花粉、白茅根清热,更以生川军攻泻胃肠之热,即釜底抽薪之义,又佐以杏仁、贝母、紫苑、苏子化痰降气,肺之宣降得复,肠胃气机通达,则症自愈。
支气管炎吃什么中药
1、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
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为中枢性镇咳药。主要用于干咳。所以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效果非常的好。亦可用于因吸入刺激物引起的刺激性干咳。
2、千珍消炎片
其主要成份为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热;支气管炎的咳嗽有痰及疖肿。尤其对于支气管炎,效果更是显著!
3、桂龙咳喘宁胶囊
桂龙咳喘宁胶囊具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是支气管炎患者的最佳用药之一!
4、急支糖浆
大家都知道,提起咳嗽,大家都会想到甘草,而急支糖浆的主要成分为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所以该药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功效,遂于支气管炎咳嗽效果很是显著哦。
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处方:
一、药方:硫黄粉50g,甘草50g,白芍20g,白术20g,白矾10g,热参总碱150g。制法:先将草、芍、术用水煎煮两次,煎液混合一起浓缩成稠膏,加入硫、矾烘干研末即得,最后加入热参总碱,混匀,备用。用法:先将脐用温水洗净擦干,取上药200mg敷于脐窝中,盖以软纸片,上用药棉,轻轻压紧,外以胶布固定,5~7天换药1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二、药方:二丑15g,大黄30g,槟榔8g,木香5g,轻粉少许。
制法:轻粉另研。余诸药均烘干,研为细末,过筛,加轻粉,调均匀,再研一遍,炼蜜调膏。
用法:敷神阙穴。用于支气管炎偏热者。
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中医认为,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大多为寒痰犯肺,或称痰湿壅肺,或称寒饮伏肺。所以,支气管炎患者在食疗方面,宜食温热暖性食物以及健脾益肺、理气化痰食物;而要忌食性寒生冷及海腥油腻黏糯、助湿生痰之物,并忌烟酒。 中药有助于支气管炎的治疗,下面介绍几种治疗支气管炎的中药:
第一,羊耳菊(菊科)全草500g (鲜品尤佳)。将上药切碎,加水2000ml 、煎至1000ml ,过滤浓缩至500ml,加适量甜味剂矫味和苯甲酸3g 防腐,装瓶备用。每天服2 次,每次10ml,10 天为1 疗程,共服3 个疗程。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鲜大飞扬草120g ,桔梗9g 。将上药洗净、切碎,加水没药面,煮沸2 小时,滤出药液,如法再煮一次,将两次药液混合,过滤,浓缩至60ml ,加适量的红糖和防腐剂即成。每次服20ml ,每天3 次,10 天为1 疗程,连服2 个疗程。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第三,灵芝:适宜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者食用。据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科技信息》中介绍,灵芝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喘、痰3种症状均有效果,一般在服食后2周左右感觉胸部舒畅,咳喘减轻,并能减少复发,其远期效果也较好。
上面是关于支气管炎中药治疗的介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支气管炎的治疗。
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面几种。
施保利通片用于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适应症为粘液溶解性祛痰药。适用于急、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
细菌溶解产物可预防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治疗气管炎的办法是什么
中医治疗
1.支气管炎中药方1-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按语】形寒未除仍属风寒未彻,故用三坳汤合止咳散加减,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与宣肺散寒或清肺润燥同用。此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尤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为治咳良药。紫苑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些,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润,白前温润降逆,再与甘润之药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为满意 。
2.支气管炎中药方2-风热袭肺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用法】生川军后下。
【按语】此为风热袭肺,热邪移于胃肠,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胃肠热雍气滞,热灼津液为痰,而出现咳喘,发热,大便秘结等症,故治以宣肺泄热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黄苓、花粉、白茅根清热,更以生川军攻泻胃肠之热,即釜底抽薪之义,又佐以杏仁、贝母、紫苑、苏子化痰降气,肺之宣降得复,肠胃气机通达,则症自愈。
3.支气管炎中药方3-痰热雍肺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按语】此为痰热哮喘,治以麻杏石汤宣肺定喘,郭老认为加桑白皮开肺气,桔梗宣肺,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热养阴,地丁、败酱草鱼腥草清热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偏高者效果较好。
支气管炎这种疾病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病毒感染而引起,所以说,中医中药治疗支气管炎的方式比较慢,但持续性治疗的情况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但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禁忌事项,否则,非常容易迁延不愈。
支气管炎吐黄痰怎么治疗呢
1、【支气管炎中药方1-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2、【支气管炎中药方2-风热袭肺】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方药】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3、【支气管炎中药方3-痰热雍肺】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咳嗽气管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是什么
急性支气管炎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但是它的发病还是比较快的,所以治疗起来要比慢性支气管炎要慢很多。急性支气管炎对于患者身体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通常患有支气管炎的人都是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的。那么下面就来具体说说有关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症状表现。
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黏膜炎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本病多同时累及气管、支气管,故正确命名应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伴(或不伴)有支气管分泌物增多为特征。
病因
1.感染
引起本病的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毒和细菌可以直接感染气管-支气管,也可先侵犯上呼吸道,继而引起本病。近年来由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者逐渐增多。
2.物理、化学刺激
吸入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氨气、氯气、臭氧等)等可以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3.变态反应
引起气管和支气管变态反应的常见变应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细菌蛋白质、真菌孢子以及在肺内移行的钩虫、蛔虫的幼虫。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往往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鼻塞、不适、寒战、低热、背部和肌肉疼痛以及咽喉痛。剧烈咳嗽的出现通常是支气管炎出现的信号。开始时干咳无痰,但几小时或几天后出现少量黏痰,稍后出现较多的黏液或黏液脓性痰。明显的脓痰提示多重细菌感染。有些病人有烧灼样胸骨后痛,咳嗽时加重。在无并发症的严重病例,发热38.3~38.8℃可持续3~5天。随后急性症状消失(尽管咳嗽可继续数周)。持续发热提示合并肺炎。可发生继发于气道阻塞的呼吸困难。
无合并症的急性支气管炎几乎无肺部体征。可能闻及散在的高音调或低音调干啰音,偶然在肺底部闻及捻发音或湿啰音。尤其在咳嗽后,常可闻及哮鸣音,持续存在的胸部局部体征提示支气管肺炎的发生。严重并发症通常仅见于有基础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病人。这些病人的急性支气管炎可致严重的血气异常(急性呼吸衰竭)。
通过上面文章的详细介绍,其实大家应该也就知道了,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症状表现是很多的。而常见的病因就有:感染、物理和化学的刺激以及变态反应;而急性支气管炎的表现症状一般为:鼻塞、寒战、地热、咽喉痛等等。其实不管急性支气管炎的病因以及症状是怎样的,对于患者来说最要的就是及时治疗。
支气管炎的治疗
传统治疗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脏腑器官的机能为主,以增强本身的抗病能力和恢复自身的器官功能,从而使患者有效的防止复发,远离疾病。治疗支气管炎的措施上主要有2大方面:
1、注射疫苗:采用气管炎菌苗,一般在发作季节前开始应用,每周皮下注射一次。核酪注射液(麻疹病毒疫苗的培养液)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或卡介苗素注射液每周肌肉注射3次,在发病季节前用药,可连用3个月,以减少感冒及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抗病能力: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医疗保健操、太极拳等项目,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心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另外,除了以上两点,还可以试试中药治疗,选用以下的中药方:
1、支气管炎中药方: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用水煎服饮用。
功效: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2、支气管炎中药方:风热袭肺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方药: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军3克,生川军后下。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3、支气管炎中药方3:痰热雍肺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1、支气管炎中药方1-肺燥感寒
【症状】咳嗽阵作,痰少,形寒,饮食减少,口燥不欲饮,舌苔薄白,脉象小滑。
【治法】散寒清肺,顺气化痰
【方药】炙麻黄2.4克,杏仁9克,生甘草4.5克,苏子9克,炙紫苑12克,蒸百部9克,炙白前6克,炙款冬6克,海哈壳12克,炙枇杷叶9克。
【用法】水煎服。
【按语】形寒未除仍属风寒未彻,故用三坳汤合止咳散加减,止咳散化痰止咳作用好,外邪未清者可与宣肺散寒或清肺润燥同用。此方对慢性支气管炎尤为有效。其中紫苑、百部、白前三味为治咳良药。紫苑性温而润,用量可适当重些,与百部配合,有肺热者亦无妨。百部性寒味苦而润,白前温润降逆,再与甘润之药配合,相得益彰,取效更为满意 。
2、支气管炎中药方2-风热袭肺
【症状】咳嗽夜间喘甚,吐黄痰,身体疼痛,纳呆,大便两日未下,舌苔黄腻,脉象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泄热定喘
【方药】前胡3克,薄荷3克,桔梗3克,杏仁泥3克,紫苑4.7克,白茅根15.6克,生川军3克
【用法】生川军后下。
【按语】此为风热袭肺,热邪移于胃肠,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胃肠热雍气滞,热灼津液为痰,而出现咳喘,发热,大便秘结等症,故治以宣肺泄热化痰之法。其方用薄荷、前胡、桔梗以宣肺,黄苓、花粉、白茅根清热,更以生川军攻泻胃肠之热,即釜底抽薪之义,又佐以杏仁、贝母、紫苑、苏子化痰降气,肺之宣降得复,肠胃气机通达,则症自愈。
3、支气管炎中药方3-痰热雍肺
【症状】咳嗽不能平卧,烦躁咽痛口渴,咯白痰,舌红,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
【方药】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甘草6克,黄苓12克,双花25克,桑白皮15克,百部12克,桔梗6克,川贝粉3克,地丁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莱菔子12克
【用法】川贝粉冲服,余药水煎。
【按语】此为痰热哮喘,治以麻杏石汤宣肺定喘,郭老认为加桑白皮开肺气,桔梗宣肺,贝母化痰止咳,百部清热养阴,地丁、败酱草鱼腥草清热消炎,用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偏高者。
阿奇霉素治疗疫病
阿奇霉素是消炎药。阿奇霉素用于
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2.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
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阿奇霉素胶囊和他得注射液功效一样的,但注射类的见效比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