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什么孩子会得小儿暑热症

为什么孩子会得小儿暑热症

话说什么是少儿暑热症,从症状看来和中暑有点相似。但小儿暑热症和中暑又有明显的区别,中暑比较好判断。而如果孩子仅有较长时间发热,但一般情况良好,那么可能就是暑热症了。

为什么孩子会得小儿暑热症?

小儿暑热症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由于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汗腺功能不足,出汗小,不容易散热,在比较酷热的环境下就有可能会因为体温调节失效而让孩子患上暑热症。

所以小儿暑热症并不是孩子感染了病菌而发烧,只是因为外界环境升高,而导致的体温升高。在这里建议各位妈妈一定要照顾好你家的小宝贝,别热着他们了。

小孩发热吃什么好 荷叶粥

组成:鲜荷叶1大张、大米100个、白砂糖适量。

制法:将荷叶洗净,煎汤取汁500ml,加大米100g,白砂糖适量煮粥。

服法:作食服,早晚服下。

按语:本方具有清热解暑之功,用于小儿暑热症有较好疗效。

小儿暑热症吃什么好

对于暑热症的患儿,服用退热药是无效的。那么,小儿暑热症怎么破?妈妈们不妨给宝宝喝点粥,让宝宝达到降温的目的哦。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儿暑热症吃什么粥吧!【荷叶冬瓜粥】材料:取新鲜的荷叶两张,洗净后煎汤500毫升左右,滤后取汁备用。做法:冬瓜250克,去皮,切成小块状,加入荷叶汁及粳米30克,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早、晚服用。功效:冬瓜可清热生津、利水止渴,荷叶清热解暑。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不退,口渴,尿少的宝宝。【益气清暑粥】材料:西洋参1克,北沙参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做法:先将北沙参、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西洋参研成粉末,与粳米加入药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服用。功效:西洋参益气养阴,北沙参、石斛、知母养阴清热止渴。适合人群:适用于发热持续不退,口渴,无汗或少汗的患儿。【蚕茧山豆粥】材料:蚕茧10只,红枣10个,山药30克,糯米30克,白糖适量。做法:先将蚕茧煎汤500毫升,滤液去渣,再将红枣去核,山药、粳米加入煮成稀粥,早晚各服一次。功效:蚕茧止渴解毒,山药、红枣健脾和胃。适合人群:适用于低热、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大便溏薄的患儿。

宝宝预防小儿暑热症的措施有哪些

1、幼童居室应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夏日多饮水,适时添减衣着,多户外活动,吸收新鲜空气,适应外界环境。

3、多病体弱的幼儿,注意护理,不宜盛夏时节断乳,如需断乳,应注意喂养,加强营养。

4、酷暑期间,尽可能移居阴凉通风之处,尤其是前一年曾患本病者。

5、春夏季节,婴幼儿长期发热,在排除期它疾患时,应注意考虑本病,要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滥用抗菌素,以免产生不良影响,拖延病情。

三款药膳防治小儿暑热

芦根山药莲子粥

配料:莲子15克,山药30克,太子参10克,芦根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太子参、芦根淘洗干净后,加入1升水先煎20分钟,弃渣过滤后,放入洗净的莲子、山药、粳米。用文火慢慢煮成稀粥,再加入适量的白糖调至稀粥刚有甜味即可(注意不可过甜)。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宣肺。适用于小儿暑热症见发热、烦燥、口渴、不思饮食等。

石膏竹叶绿豆粥

配料:石膏30~50克,鲜竹叶30克,芦根30克,绿豆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鲜竹叶、芦根洗净后与石膏共煎30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绿豆、粳米共煮成稀粥,调入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 暑泄热,益气生津。适用于暑热入阳明气分,症见发热、心烦、头痛、面红气粗,口渴多汗,苔黄,脉洪数等。

薏苡仁、香扁豆粥

配料:山药20克,薏苡仁30克,藿香10克,白扁豆3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将薏苡仁、山药、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清水,用文火慢煮成稀粥,再将藿香、白扁豆(捣碎)单煎10分钟,过滤、去渣取汁,调入稀粥共煮3~5分钟即成。

功效:清暑利湿,适用于小儿暑热症,暑湿困阻中焦,症见发热烦渴,汗出溺短赤,身重如裹、胃脘痞满、脉濡数等。

此外,患儿的饮食宜清淡,少吃或不吃油腻、香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适时添加必要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病儿的恢复。

小孩发热吃什么好 扁豆粥

组成:扁豆适量。

制法:将扁豆洗净加水煮粥。

服法:作食服,每日2次。

按语:本方具有清暑热利湿热之功,用于小儿暑热症。

小儿暑热症的症状

发热 为本症的主要症状,有如下特点:

热度很少超过40℃,通常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

·很多宝宝发热规则是从每天清晨开始,日间体温逐渐升高,下午渐降,到傍晚时最低,至次日清晨又开始升高。

但有的宝宝发热并不规则,可能忽高忽低。

·发热持续时间长久,病程1—2个月左右,也有长至3—4个月,在天气凉爽时渐渐好转。

·在房间温度低时或把宝宝带凉爽之处体温会很快下降恢复正常。

·退热药没有效果,与其他病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病不同。

宝宝总是口渴,喜欢喝水,每天的饮水量可达3升以上。由于喝水多,尿的次数每昼夜可达20多次,尿色很清,送 去化验检查没有什么异常,只是尿比重低。

宝宝不出汗,只是有时可见头部稍有点汗。

精神状态还好,有时可能会有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的症状。如果热度较高,宝宝会有惊跳、烦躁、爱哭及食欲下降等 表现。

血液中白细胞并无增加,细胞分类也正常,这点也是与其他发热疾病不同之处。

小儿暑热症吃什么好

1、荷叶冬瓜汤

宝爸宝妈可以用荷叶和冬瓜煲汤哦,该汤可以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对夏季低热、口渴、烦躁都有较好疗效呢。

2、绿豆枣汤

用绿豆和红枣来煮糖水也是不错的食疗方法呢!绿豆甘凉,有解热解暑、止渴的功效;而红枣可以健脾益气。两者合用,适用于发热而微汗的宝宝。

3、萝卜汤

夏季还可以多煲萝卜汤给宝宝喝,萝卜有利于肠胃,可以让宝宝增进食欲,也可以治疗宝宝发热。

4、莲子粥

宝爸宝妈还可以给宝宝煮莲子粥喝呢,莲子有益气养阴,健脾宣肺的功效。多喝莲子粥可以有效缓解小儿暑热症,发热、烦燥、口渴的症状都可以得到改善。

5、麦冬粥

麦冬有润肺止咳,益胃清心等作用,可用于夏日宝宝解热、消炎。

小儿暑热症早期症状

1、体温:在38~40℃之间,可为稽留型、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不退。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发热期可长达1~3个月,待气候凉爽时自然下降。武汉儿科医生曾观察部分久热不退的病儿,移居庐山后体温即降至正常。

2、多饮多尿:患儿虽有汗腺功能障碍,但肾功能正常,因此多尿、尿清而频繁,尿量虽不如尿崩症那样多,也可在一昼夜达20余次,不含蛋白质,尿比重常在1.008以下;由于组织间水分减少,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引起口渴多饮,每天饮量可达3L以上。

3、少汗或无汗:大多不出汗,仅有时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液。

4、其他情况:病初一般情况良好,不显病容,或偶有消化不良或类似感冒的症状,但多不严重。体检除咽部稍呈充血外,并无其他阳性体征。高热时可见惊跳、嗜睡,少见神经系统严重症状。热度持久不退时则可见食欲减退、苍白、消瘦无力、烦躁不安,出现慢性病容。除部分病例的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外,实验室检查结果多在正常范围内。

5、病程:多数历时1~2个月,但亦可长达3~4个月,直至脱离高温环境或秋凉后发热及其他症状逐渐消退。

有接触高温环境或在烈日下曝晒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者,中暑容易诊断。仅有较长时间发热,而一般情况良好,并且除外其他发热原因时,即可确诊暑热症。

暑天小儿需防暑热症

暑热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生在长江以南地区。迄今为止,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暑热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由于婴幼儿自身调节功能差,故3岁前易发生暑热症。

2. 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6~8月,天气最炎热的季节。

3.初夏季节渐有发烧,患儿体温在38~40.5℃。夜间体温升高,白天渐降,热程可达1~2个月,但患儿一般情况尚好。

4.多饮多尿,患儿每日饮水量不少于3升,一昼夜排尿20余次。

5. 少汗或无汗,半数以上患儿不出汗,仅有时在病初或热退时出汗。

6. 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

7. 秋凉后患儿体温大多下降至正常,同时多饮、多尿和少汗症状逐渐消退。

婴幼儿暑热症的治疗应注意保持卧室阴凉通风,装有空调的家庭可保持室温在21~23℃,有条件者可以更换环境,到郊外山区避暑。孩子的饮食和降温措施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据观察,暑热症预后良好,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小孩暑热症有哪些特征

1. 由于婴幼儿自身调节功能差,故3岁前易发生暑热症。

2. 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6~8月,天气最炎热的季节。

3.初夏季节渐有发烧,患儿体温在38~40.5℃。夜间体温升高,白天渐降,热程可达1~2个月,但患儿一般情况尚好。

4.多饮多尿,患儿每日饮水量不少于3升,一昼夜排尿20余次。

5. 少汗或无汗,半数以上患儿不出汗,仅有时在病初或热退时出汗。

6. 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

7. 秋凉后患儿体温大多下降至正常,同时多饮、多尿和少汗症状逐渐消退。

婴幼儿暑热症的治疗应注意保持卧室阴凉通风,装有空调的家庭可保持室温在21~23℃,有条件者可以更换环境,到郊外山区避暑。孩子的饮食和降温措施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据观察,暑热症预后良好,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小儿暑热症的症状

1、宝宝会有发热症状,发热持续时间长,但是热度很少超过40℃;

2、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却没有效果,仍然持续发热;

3、宝宝基本不出汗;

4、宝宝经常口渴,喜欢喝水,每日饮水量都很大;

5、由于喝水多,宝宝尿尿的次数每昼夜可达20多次,尿色很清;

6、宝宝由于持续发热,可能会有烦躁、爱哭及食欲下降的表现。

小儿暑热症的病因

宝宝在3岁以前,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体温不能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升高而自行调节;同时,因为其汗腺功能不完善,所以宝宝常常出汗少,不容易散热。而暑热症发病的病因,内因为体质虚弱,外因为暑气炎热。当炎热的夏天碰上体温调节功能发育不成熟的宝宝,暑热症自然就发生了。

相关推荐

宝宝肺炎有什么症状 什么是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发生于小儿肺部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以发生,以冬春季和换季,即变天天气转凉的时候尤为多见。 第一、有的孩子出现发热症状; 第二、有咳嗽,咳嗽又咳痰的情况; 第三、小孩出现呼吸气急、气促; 第四、有部分孩子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第五、医生可以听到肺炎相应的肺部啰音。

夏季暑热吃什么药好

夏季暑热高温,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很容易引发暑热感冒,尤其是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暑热感冒常表现为孩子肠胃不适、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暑热感冒季节性强,热象突出,是四季感冒中症状较重的一种类型,出现以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恶心、食欲不振、口渴、咽痛等为主症的证候。轻度的症状一般体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而重度则有发热、咽喉痛等症状。重度热感冒治疗不及时甚至有可能引发中耳炎、气管炎等,特别是3到6岁的儿童。 夏季暑热吃什么药好?如何防治儿童的暑热感冒呢?医生建议

夏季儿童常见病治疗要

厌食:绿豆汤消暑开胃 夏季湿气重儿童厌食也就表现的更加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夏季人体胃肠道气血减少,消化功能有所减弱;人体出汗比较多,喝水多,这也冲淡胃液,导致胃肠功能减弱;儿童喜欢吃冷饮等寒凉食物,这也伤脾胃、影响食欲、加重厌食;空调、风扇,这种来自外界的寒凉之气同样也影响人的胃肠功能。 可以给孩子喝淡盐水,如口服补液盐。家长还可以给孩子熬绿豆汤来消暑开胃。如果孩子厌食明显,家长还可以给孩子按摩足三里、丰隆穴位,可以健脾祛湿,改善厌食状况。 腹泻:中药研粉敷肚脐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适宜各种病菌生

中暑头痛怎么办 红糖绿豆沙

食材:绿豆100克,红糖25克。 制法:将绿豆煮烂,用勺在锅中捣碎如泥,再以文火煮至无汤,加红糖调味即成。食之。 功效:清热解毒。治小儿暑热生疮疔。夏季炎热时小儿常食用解暑清热,除烦解渴之功用:对于中暑后头痛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夏季小儿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一、腹泻 夏季如饮食不当、气候不适或细菌感染,都造成小儿腹泻。因此,小儿饮食应定时定量;生吃蔬菜水果一定要洗净,奶具、食具要注意消毒。 二、皮肤病 小儿夏天常发生的皮肤病有痱子、疖子、脓 疮、虫咬皮炎等。 预防皮肤病就要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做好灭蚊防虫工作。小儿洗澡后要擦爽身粉或痱子粉。要勤换衣,衣服宜柔软宽大,经常保持清洁干燥。 三、热痉挛 盛夏因出汗较多,体内的钠、钾盐也随之大量流失,如果经常给孩子大量饮用白开水,血液中的钠离子还进一步下降,导致电解质不平衡,从而使孩子出现腹部及四肢肌肉痉挛性收缩

夏季小儿发热的常见疾病

暑热症 病因 暑热症又名夏季热。发病时间大多从气候炎热的夏季开始,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在6个月到2岁的婴儿中更为多见。 典型症状 暑热症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心悸胸闷,体温升高、大量出汗、脉搏加快等。重症中暑者,还伴有昏迷、抽筋、高热、休克等症状。 问讯鉴别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暑热症发热的持续时间一般都很长,往往达1-3个月左右。 以高热为主,大多数患儿在38~40℃之间,且连续不退。 气候越热,体温也越高。 如发热过久,还出现面色苍白、消瘦、烦躁不安、多哭闹等表现。 治疗 高热的治疗

为什么小儿麻痹症

小儿麻痹症的病因主要分为4大方面:髓灰质炎病毒通过食物经口传播,例如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水; 病毒经淋巴进入血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在神经系统中复制导致了病理改变;过度疲劳、剧烈运动、肌肉注射、扁桃体摘除术和遗传因素等其他因素。遗传因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好发于某些家庭,其成员在相隔多年后相继发生本病。其原因不能用家庭内传播来解释,而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年龄、性别与妊娠。男女儿童本病的发病率相等,但男孩瘫痪发生率高于女孩。成年人本病发病率以女性为高,但瘫痪发生率则相等。

嘴唇干裂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1、慢性唇炎:秋冬季,干燥多风,很多人都嘴唇发干,出现皲裂,因而就不自觉地舔唇,但结果常常适其反,嘴唇的干燥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导致唇部肿胀、结血痂。其实,以上这些症状都是慢性唇炎的典型临床表现。 2、唇红干燥:慢性唇炎又称剥脱性唇炎、慢性光化性唇炎。唇粘膜肿胀,色暗红,干燥,有广泛灰白色秕糠状鳞屑,或有皲裂,局部发痒发干,灼痛不适。严重者可有糜烂、脓性分泌物,可影响到嘴唇功能(粘连后不能张开)。 3、唇干舌燥:唇干舌燥是小儿暑热症的临床表现之一。到了夏季,有些小儿出现迁延性发热,并伴有烦躁、易

夏季宝宝发烧不一定是感冒

孩子不是感冒,是患了“暑热症”!李学麟说,这几天持续高温,不过,一些宝宝的反复“发烧”却与感冒等病毒和细菌没关系,他们患的是“暑热症”,一般的感冒退烧药,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反而加重病情。 3岁以下宝宝最易患“暑热症” “暑热症”是婴幼儿在夏季容易发生的一种热证,并不是宝宝感染了病菌而发烧,而是因外界环境升高而致使体温上升,所以也有人叫它“夏期高体温症”。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天气愈热,热度愈高。随着天气逐渐转凉,这种病也就自然告退。 发生暑热症的,多是3岁以下的宝宝,因为他们大脑的体温调节中

如何预防夏季暑热症

夏天怎样应对暑热症 夏天就到了,而且有的宝宝身体突然出现发热,而且伴随着发热还出现口渴、烦躁、少汗、多尿等现象,服用退热的药物后,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医学上把这种情况叫夏季暑热症,我们一般称为中暑。夏季暑热症多发生于2周岁以内的孩子,与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汗腺的发育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失控有关。 人体是怎样进行体温调节的: 人类是恒温性动物,无论四季的气候如何变化,人体的正常体温都维持在36度—37度之间。尽管冬季气温低,但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衣服保暖,也可以通过增加运动、吃高热量的食物等来保持体温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