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肝肿瘤常见的诊断方法

肝肿瘤常见的诊断方法

1、肝硬化

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鉴别在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联系实验室检查。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多提示癌变。

2、肝肿大

在肝癌的诊断中,这也是相当重要的。肝脏进行性肿大或上腹扪及肿块,质地坚硬或有结节感,局部压痛。

3、邻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如胃癌、上腹部高位腹膜后肿瘤,来自肾、肾上腺、结肠、胰腺癌及腹膜后肿瘤等易与原发性肝癌相混淆。除甲胎蛋白多为阴性可助区别外,病史、临床表现不同,特别超声、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胃肠道X线检查等均可作出鉴别诊断。

4、继发性肝癌

继发性肝癌与原发性肝癌比较,继发性肝癌病情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其中以继发于胃癌的最多,其次为肺、结肠、胰腺、乳腺等的癌灶常转移至肝。常表现为多个结节型病灶,甲胎蛋白(AFP)检测除少数原发癌在消化的病例可阳性外,一般多为阴性。

5、肝功能检查

北京肿瘤治疗中心专家介绍肝功异常表明肝癌已属晚期或合并严重肝硬化,这种肝癌的诊断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及了解预后。

6、酶学检查

早期肝癌阳性率甚低,因此只能作为肝癌的诊断一种辅助方法。

7、免疫学检查

甲种胎儿蛋白检查是目前肝癌的诊断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8、超声检查

B超为一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与部位,肝癌的诊断准确率约为90%。

9、同位素扫描

这种肝癌的诊断方法可见肝脏体积不规则增大,形态异常,肿瘤部位出现稀疏或缺损区。

10、X线检查

透视或腹平片可见肝区密度增高阴影,肝脏影像增大,右肝叶的癌肿可发现右侧隔肌抬高,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肝癌的诊断方法。左肝叶肝癌在行胃肠钡餐造影时可见肿瘤邻近之胃或肠道受压推移。

11、肝血管造影

在肝癌的诊断中,通过选择性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可以确定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数目。

肝脏有结节就一定是肝癌吗

由于影像学技术如超声检查的普及,加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已经普及到大多数的城镇人群。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了肝脏内有结节,就担心是肝癌。其实,多数情况不是肝癌,而是肝脏的良性病变。

几种常有肝脏结节的病变:

1、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内常见的结节是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大多是在体检时做超声检查发现的,主要表现为高回声的结节。一般彩色超声、CT或核磁共振都能够诊断。

2、肝囊肿

另一种常见的是肝囊肿,多见于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单个或多发,超声检查很容易鉴别出液体性的囊肿。

3、肝硬化

患者如果做超声检查或CT检查会发现肝脏内有许多硬化结节,但这些结节的直径多数不超过2cm。核磁共振对鉴别硬化结节和肝癌结节最有帮助。

4、其他少见的良性肿瘤有肝腺瘤、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等。主要根据增强的CT或者核磁共振做出诊断,确诊依靠病理诊断。鉴别困难者和有肝癌可能者,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肝血管瘤的症状表现

肝脏长血管瘤的症状

<4cm者多无症状,常于体格检查作腹部超声时偶然发现;4cm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肝肿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肝血管瘤常含机化血栓可能反复血栓形成造成肿瘤肿胀,引起Glisson′s包膜牵拉胀痛。肿块软硬不一,有不同程度的可压缩感,少数呈坚硬结节感。肿块很少自发破裂。肝功能一般正常,大血管瘤罕见的综合征为消耗性凝血障碍、血小板减少及低纤维蛋白血症。多种影像学检查可助诊断,超声波显像呈典型的边缘清晰的回声增强区,可见管道通入。大血管瘤可见网状回声不均,有时可见钙化。CT造影剂增强或延迟扫描呈先有肿瘤周边过度增强,逐渐向中心填充呈等密度。MRI在SET加权像上,瘤灶示边界清楚的类圆形低信号区,T2加权像上瘤灶信号显著增强且均匀升高,表现呈特征性,而正常肝实质信号强度明显衰减,瘤/肝信号强度比明显增加。核素血池扫描呈明显填充现象。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困难者,可考虑剖腹探查,针刺活检常可导致严重出血故属禁忌。

诊断并不困难,如中年女性、无肝炎、肝硬化或乙型肝炎(HBV)感染史;小者多无症状,较大者可出现上腹胀、腹块或腹痛等,但即使肿瘤较大,一般情况仍保持较好,全身乏力、消瘦、纳差、腹泻等少见;AFP阴性,HBV标记亦多阴性;肿块虽较大而Υ谷氨酰转肽酶常不高;肝功能大多正常;超声显像≤3cm者常呈高回声光团,与周围肝直接接壤而无透明区带所提示包膜,但边界清晰,较大者常可见有血管进入占位区,或占位内有血管腔,近表面者腹外加压可见占位变形或被压缩;核素血池扫描常呈强填充,而99mTc-PMT扫描则无摄取,但小血管瘤不易显示;CT注造影剂后亦常示填充,初在周边,然后延及中央;肝动脉造影在动脉相时病灶周边出现"血管湖",造影剂滞留时间长,但无肝癌所示的肿瘤血管;此外,病程常较长。通常血管瘤不宜作经皮穿刺活检。

腹腔肿瘤做哪些检查

肿瘤的诊断:临床上肿瘤的诊断和其他疾病一样,都是以病史为根据,针对病人主诉和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各项化验结果和有关特殊检查,全面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当然,决定治疗方案前还要明确病理诊断。

(一)病史

病史对诊断肿瘤十分重要,特别是对内脏肿瘤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性别和年龄 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但原发性肝癌、大肠癌、甲状腺癌等也可见于青少年。肉瘤一般以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但亦可发生中年和老年人。消化道肿瘤、肺癌等以男性为多,乳腺癌主要发生于40岁以上的妇女,男性乳腺癌少见。前列腺癌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女性则罕见。乳腺纤维腺瘤多发生在20~30岁的妇女。小儿的恶性肿瘤,以起源于淋巴组织、造血组织、神经组织和间叶组织等较多见;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均在4~5岁以前发生。

病程发展 良性肿瘤的病程较长,数年至数十年。如肿块在短期内突然增大,意味着恶变或在良性肿瘤内发生出血、液化、坏死等。如良性肿瘤硬度增加、边界不清、活动度减低、血管供应增多或溃烂出血,常为恶变的表现。癌瘤一般发展较慢、病程较长,而肉瘤则发展较快、病程较短。骨肉瘤或低分化软组织肉瘤多在数月内显著增大。

家族史 有些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胃癌、大肠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白血病等可能有遗传倾向,故询问病史时,要注意了解病人的直系亲属有无肿瘤史,对于有肿瘤家族史的人更应详细认真地进行肿瘤筛检。

(二)体格检查

体检是肿瘤诊断的重要部分,除根据病人主诉某些症状的特点,对有关器官组织进行细致的和有目的的检查外,还要进行系统的全身检查和肿瘤的局部检查。

1.全身检查 目的在于确定病人是否患肿瘤,良性或恶性,原发性或继发性,有无远处转移,重要器官(心、肺、肝、肾、中枢神经系统、骨髓)的功能情况,能否耐受较大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措施。

2.局部检查局部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肿瘤发生的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能否手术治疗,着重检查肿块与区域淋巴结受累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肿瘤早期多数无特殊症状和体征,尤其是内脏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十分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免疫学及肿瘤系列化研究的飞速发展,肿瘤的实验室诊断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杂交瘤技术研究的成功和单克隆抗体工程的崛起,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指标。此外,常规实验检查虽然不能诊断肿瘤,但是对于鉴别诊断和决定肿瘤治疗方案是不能缺少的。

1.血、尿、粪常规检查消化道肿瘤患者常有贫血表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呈中度或轻度降低,一般为正血红蛋白、正细胞性贫血。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是泌尿系肿瘤的重要指征之一。粪便带血可能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应注意鉴别。

2.痰液检查痰液直接涂片染色做脱落细胞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实用价值,涂片中找到癌细胞即可确诊。据统计,肺癌痰涂片阳性率在85%左右。因此,查痰是啼癌辅助诊断手段中一项简单、有效而实用的方法。

3.胸、腹水检查血性胸、腹水是肺癌、肝癌、胃肠癌及卵巢癌等有腹腔转移时最常见的征象,涂片镜检时发现癌细胞可帮助确诊。

4.胃及十二指肠液检查 胃和十二指肠的疾病,可导致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质和量发生改变。检查此种分泌液,不但可以帮助诊断胃的恶性疾病,同时也可帮助了解胆汁分泌情况、胆道状态和胰腺功能,因此有助于胃、胆道和胰腺肿瘤的诊断。

5.生化检查 由于致癌因素引起细胞基因表达失常,导致细胞癌变,某些酶或其他代谢物质产生过多或活性异常增高,可通过通透性增加的细胞膜渗出,进入血循环。也可因癌细胞破坏,直接释放出代谢物和各种酶,进入血循环。这样从患者血清中可以测出异常的代谢物或过高的酶活性,有助于肿瘤诊断。如碱性磷酸酶(AKP)有助于肝癌、胰头癌、胆管癌和骨转移瘤等的诊断。

6.肿瘤标记物用化学或免疫学方法,从机体的体液或组织细胞中检测出的可以提示患有亚临床肿瘤的化学物质,称为肿瘤标记物。目前所用的肿瘤标记物绝大多数是非特异性的,与其他某些疾病有交叉反应,因而必须结合其他检查予以鉴别。常用的肿瘤标记物有:甲胎蛋白(AFP),主要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和生殖腺肿瘤,极少数继发性肝癌AFP含量也可升高;癌胚抗原(cEA),在大肠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均可升高,常用于治疗评估和监测肿瘤复发。

(四)特殊检查

1.影像检查

(1)普通x线检查:胸部X线透视和拍片,方法简便,容易发现肺部肿块,是肺癌诊断不可缺少的基本检查。骨骼、鼻咽和鼻窦的肿瘤诊断也需x线检查参考。消化道肿瘤需做胃肠钡剂照影x线检查。泌尿道和胆道造影有助于泌尿系肿瘤和胆道肿瘤的诊断。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也离不开x线检查。此外,各部位的血管造影也要行x线检查。

(2)B型超声检查:能显示人体软组织的形态及活动状态,而且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是肿瘤初筛首选的诊断方法,尤其对肝、胰、胆囊、甲状腺和泌尿生殖系肿瘤颇有诊断价值。

(3)放射性核素检查:临床上常用的放射性核素有32弛P、131I、198Au、113In、99Tc、67Ga等,如用198Au诊断肝癌,可在病灶部位显示出充盈缺损区或占位性病变;用67Ga诊断肺癌,可在病灶处见到浓集的放射性“热区”。但核素检查并非是肿瘤唯一的特异型诊断,因为肝囊肿、肝脓肿也可以出现占位性病变,肺部炎症也可显示出放射性浓集的“热区”。因此,必须与临床其他检查配合,全面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现在常用99Tc做全身骨显像检查,能早期发现骨转移和原发性骨肿瘤。

(4)CT:解剖影像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分辨率高,横断面断层可避免影像的重叠,能够发现早期较小的肿瘤,特别是能够直接显示腹部实质脏器的解剖结构,例如胰腺癌临床诊断十分困难.有了cT之后,诊断率可大大提高。

(5)MRI:较CT的组织分辨率高,又能像核素检查那样进行机体生物化学代谢过程的监测,而且不需要造影剂即可观测血管甚至血流速度和方向。MRI对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肿瘤、脊椎、四肢、骨关节及盆腔的肿瘤诊断效果更佳。对腹部如肝内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优于CT和B超:MRI对区分肺门肿块与血管或淋巴结效果最佳,对肺癌侵犯纵隔、大血管和胸壁的诊断有价值,MR血管成像(MRA)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技术,能够立体三维显示颅内血管和肺动咏系统。

(6)PET:是目前核医学最高档次的显像技术。临床检查主要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由于癌组织大量摄取F-FDG(氟脱氧葡萄糖),因此PET可以早期、准确地诊断肿瘤,并能准确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现行其他技术。

2.内镜检查 目前临床常用的有食管镜、胃镜、支气管镜、结肠镜、直肠镜、喉镜、鼻咽镜、膀胱镜、腹腔镜、纵隔镜、子宫腔镜、胆道镜等,对所检部位的肿瘤诊断有极大帮助,在内镜直视下可以取组织活检或刷取细胞做进一步检查。

3.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肿瘤最准确的方法之一,其中包括脱落细胞检查、组织印片染色检查、病理切片检查(包括冰冻切片和快速切片法)。

(1)脱落细胞检查:主要是收集痰液、胃液、胸水、腹水、尿液、阴道分泌物等,离心或直接涂片,用特殊染色法在显微镜下找癌细胞。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经济安全,确诊率可达75%~85%。本法适用于防癌普查,可在农村推广。

(2)组织印片法:与脱落细胞检查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直接把切除的肿块剖面印在玻片上,用特殊染色后进行镜检,其阳性率比脱落细胞法稍高,准确率约90%。

(3)病理切片检查:是最准确的诊断方法,但并非百分之百绝对准确,有咬取活检、切取活检、切除活检等方法。刮取活检多用于肿块表面、瘘管、子宫颈等处的肿瘤,可用压舌板或刮勺在肿物表面轻轻刮下组织,既可做细胞学检查,也可做病理切片检查。

医生诊断前列腺炎的方法具体有哪几种

常见诊断方法1:

肛门指诊。慢性前列腺炎最简便的方法是经肛门指诊检查前列腺,可以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外形、有无压痛,从而对前列腺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和筛检。同时可行前列腺按摩,检查前列腺液的性状和成分变化。

常见诊断方法2:

B超。B超是检查前列腺炎的常用方法,有经直肠探测法和经耻骨上腹部探测法等方式,可对前列腺做出准确测量,其误差不超5%。对于各种前列腺疾病均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具有简便、无创、无损伤、快速等优点。

常见诊断方法3:

X线。X线检查在前列腺炎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如平片可检测前列腺有无钙化或结石影。造影可帮助检查有无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CT检查对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更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诊断方法4:

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前列腺炎穿刺活组织检查对于明确前列腺肿块的性质十分有用,对排除前列腺肿瘤,确诊前列腺疾病类型十分重要。可以经直肠针吸活检,也可以经会阴穿刺活检,有一定的痛苦和创伤,但十分必要。

常见诊断方法5:

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诊断前列腺炎症有很大帮助,临床上也经常使用,但相对于慢性前列腺炎,下尿路尿流动力学检查更常用于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检查,而且对诊断其他前列腺疾病也十分重要。

几种常有肝脏结节的病变

1、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内常见的结节是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大多是在体检时做超声检查发现的,主要表现为高回声的结节。一般彩色超声、CT或核磁共振都能够诊断。

2、肝囊肿

另一种常见的是肝囊肿,多见于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单个或多发,超声检查很容易鉴别出液体性的囊肿。

3、肝硬化

患者如果做超声检查或CT检查会发现肝脏内有许多硬化结节,但这些结节的直径多数不超过2cm。核磁共振对鉴别硬化结节和肝癌结节最有帮助。

4、其他少见的良性肿瘤有肝腺瘤、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等。

主要根据增强的CT或者核磁共振做出诊断,确诊依靠病理诊断。鉴别困难者和有肝癌可能者,也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血管瘤的常见诊断方案

一、颜色的异常改变,身体某个部位出现红色、暗红色、蓝色、紫色、紫红色可能是血管瘤的表现,一部分血管瘤如鲜红斑痣,生下来的时候即可发现皮肤表面红色的异常表现,而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等有可能皮肤表面没有异常颜色,也有可能从皮下呈现出蓝色、紫色等,很大一部分被老百姓当做“胎记”对待而被忽视。

二、包块或突起。血管瘤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有包块在皮肤表面或皮下突起,比如草莓状血管瘤红色突出周围正常皮肤,海绵状血管瘤会在皮下隆起柔软的包块,一部分还可能被误认为外伤。

三、局部皮肤的温度,一部分血管瘤局部皮肤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

肝肿瘤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病变,良性或恶性肿瘤均可手术切除,约95%病例的病变可做完整切除。手术后4~6周肝组织可迅速修复,此时应复查CT及AFP和B超以作为日后复查的基础。肿瘤相对的对放疗不敏感,联合应用顺铂与多柔比星(阿霉素)对肝母细胞瘤有效,可使不能切除的肿瘤转变为能手术切除的病变,并可清除肺转移灶。

广泛的良性肝肿瘤不能行肝切除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对侵及左、右肝叶的不能切除的血管瘤患儿,对引起心力衰竭的肝血管瘤如不能切除,可做肝动脉结扎。目前主张做肝动脉插管栓塞治疗。

(二)预后

肝母细胞瘤经手术完整切除,存活率为85%,而肝细胞癌的存活率仅9%~35%。不完整切除肿瘤的患者常有局部复发而最终死亡。肝移植的结果也不乐观。

其他原发性肝肿瘤常见的有:海绵状血管瘤及血管内皮细胞瘤两种,前者因肿瘤生长可压迫肝组织使肝细胞变性,肿瘤内有动静脉短路时,可致小儿心力衰竭或因肿瘤破裂出血死亡。血管内皮细胞瘤可因肿瘤生长慢而无临床症状。

血管内皮细胞瘤属于恶性,病程缓慢,但预后不佳。

广泛的良性肝肿瘤不能行肝切除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

诊断淋巴肿瘤的常识

1、谓淋巴瘤?临床分几类?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

临床按肿瘤细胞特征、疾病起病方式、淋巴结外组织器官的的涉及率、病程进展以及对治疗反应的不同将淋巴瘤分为两类,即霍杰金病(HD)和非霍杰金淋巴瘤(NHL)。

2、什么是HD?其发病特点是什么?

HD是一种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是由于恶性细胞即R-S细胞在反应性炎性细胞的基础上恶性增殖的结果。

其特点:①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早期发病部位往往是体表单侧性的一组或单个淋巴结,以后累及其他部位淋巴结和/或淋巴器官和组织。②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③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肝脾肿大,盗汗、乏力、晚期有贫血、发热、恶病质等。④组织病理学上显示多形性细胞成分,主要出现典型R-S巨细胞。

3、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如何?

ML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左右,其中80%为NHL,HL仅占5%,近20年来,全世界NHL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而HL则显著下降,在我国也是类似情况,以上海为例,1972~1974与1993~1994年间的标化发病率男性升高33.3%(由3.3/10万升至14.4/10万)每年上升1.5%,女性升高了66.2%(由1.8/10万升至6.0/10万),每年上升2.3%,而HL发病率则明显下降,男性由1.0/10万降至0.3/10万,下降了67.9%每年下降4.4%,女性从0.6/10万降至0.3/10万,下降了52.2%,每年下降3.5%。

血管瘤的常见诊断方案

1、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项目:一般位置比较浅的海绵状血管瘤,症状都比较的明显,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观察,手摸就能够确诊,而位置比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瘤因为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就可以采用超声检查、X线检查等确诊,如果是海绵状血管瘤对于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有损害,或者引起了并发症等,可通过CT、核磁共振等检查血管瘤的危害程度。

2、毛细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的诊断项目:毛细血管瘤通过眼观手摸就能够确诊。而蔓状血管瘤通过症状表现就可以确诊,如果要进行辅助性的检查就要采用彩超,血管造影,CT核磁共振等检查方法对其进行检查。血管瘤的检查方法还有穿刺、核素检查、病理检查等,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一般在有经验的血管瘤专科医院的医生的指导下,可避免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节省时间和金钱。

血管瘤的诊断其实不是很复杂,这对血管瘤患者来说,是一个比较有利的因素。血管瘤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搞不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但是,大家了解清楚这些诊断血管瘤的方法以后,就能够对血管瘤进行正确有效的诊断,使血管瘤得出正确无误的判断,得到比较有效的治疗。

乳腺肿瘤常见症状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在早期乳腺癌中,偶有以疼痛为唯一症状的,可为钝痛或牵拉感,侧卧时尤甚。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乳头糜烂

有一种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现,常伴瘙痒,约2/3患者可伴有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肿块。起始,只有乳头脱屑或乳头小裂隙。乳头脱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并结痂,揭去痂皮可见鲜红糜烂面,经久不愈。当整个乳头受累后,可进一部侵及周围组织,随着病变的进展,乳头可因之而整个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现乳腺肿块,尔后出现乳头病变。

乳头回缩

当肿瘤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此而缩短,牵拉乳头,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此时,患侧乳头常较健侧高。可能出现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时也是晚期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当肿瘤在乳头下或附近时,早期即可出现;若肿瘤位于乳腺深部组织中,距乳头较远时,出现这一体征通常已是晚期。当然,乳头回缩,凹陷并非均是恶性病变,部分可因先天发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时,乳头可用手指牵出,非固定。

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的即指后者。乳头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10%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乳腺疾病的症状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

肝脏血管瘤检查与诊断

辅助检查

1.B超 常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均匀高回声的肿块。大血管瘤可见网状回声不均,有时可见钙化。

2.CT 典型的血管瘤的CT表现平扫为密度均一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静脉造影动态CT扫描显示为由周边开始的密度增强,此后逐步向中心充盈,并且与周围肝组织呈等密度。

3.MRI 检测血管瘤的特异性可达92%~100%,血管瘤具有很高的T2信号,而T1强度则与周围相等。

4.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 用99mTc标记的红细胞进行血池扫描,肝血管瘤表现为早期的不充盈,随后由周边开始逐步充盈,填充期延长。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90%,是一种高特异性无创伤的检查。

5.肝动脉造影 对诊断本病准确率高,能显示1~2cm大小的血管瘤。表现为早期造影剂充盈且持续染色,可有特征性的“棉絮团”或“雪树状”样表现。此方法为创伤性检查,临床不作为首选。

6.活组织检查 虽然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相对安全,但常得不出诊断性结论;若使用标准穿刺针,如Menghini或Trucut,则穿刺的危险性增大,且已有穿刺引起致死性出血的报道,因此活检应尽量避免。

7.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多正常,AFP阴性,有的可有全血细胞轻度减少,偶有血清AKP轻度增高者。

诊断

由于本病多无临床症状,许多病人是在行B超等查体时发现的;如出现临床症状,适当选用B超、CT、MRI等检查方法,明确诊断应无困难。

鉴别诊断

肝脏血管瘤需与肝脏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

1、肝脏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有用有肝区疼痛、纳差、消瘦、乏力以及不明没钱原因的发热、腹胀、腹泻、黄疸等。

2、原发性肝癌:多合并肝硬化,病情进展快,病程短,AFP常阳性。

3、肝转移癌:常有胃肠道肿瘤等原发病史,不难作出鉴别诊断。在肝脏良性肿瘤方面主要与

4、先天性肝囊肿:病程长,病灶多数为多个,1/3~1/2伴有多囊肾,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5、小肝癌:一般是指肿瘤直径小于3cm的肝细胞癌的早期,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

相关推荐

哪些方法可以检查诊断出血管瘤

1、X 线诊断:巨大血管瘤引起肝脏明显增大时,单片可以显示肝脏增大。胃肠钡剂造影,也可显示胃肠道受推压的表现。有时血管瘤钙化, 表现为条索状致密影,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倾向,偶尔可见静脉石,多数肝脏血管瘤较小,也不钙化,所以单片和胃肠钡剂造影往往不能显示,只有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才能发现。由于其特异性不高,故临床上应用较少。 2、动态 CT 诊断:肿瘤治疗专家表示,近年来由于 CT 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肝血管瘤的检出率。CT 能发现较小的病灶,利用造影剂的作用,对肝内占位病灶能做出较好的定性诊断,血管瘤诊断

早期肝癌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1、甲胎蛋白测定:这种诊断方法是利用免疫方法测定胚胎性抗原的产生,目前是诊断此病特异性的比较有效方法之一。如果没有发现其它的肝癌证据,Α-FP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大于500NG/ML并且是连续超过一个月,排除活动性肝癌以及妊娠,还有排除生殖腺胚胎性肿瘤,可以诊断为肝癌。2、CT检查:此种方法诊断肝癌具有分辩率高的特点,可发现直径大约1厘米的早期肝癌患者,增强了扫描可以帮助鉴别血管瘤。诊断肝癌的准确率高达90%,但是费用较贵,故没有普遍。3、血液酶学检查:此病患者的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要比正常的人的高,乳酸

如何确诊肝内血管瘤

肝血管瘤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黑白B超就可以诊断肝血管瘤。在黑白B超上肝血管瘤常表现为实质性增强光团,有时其内可见管道结构。尽管肝血管瘤内充满血液,但多为低速静脉血流,因此,彩色超声很少显示动脉频谱。此特征正好与原发性肝癌相反。一般情况下,对肝血管瘤患者,并不常规行彩色超声检查。但在不典型病例,可加用彩超检查来与恶性肿瘤鉴别。 在特殊情况下或对需要手术者应行肝脏CT扫描。单纯平扫(不注射造影剂的扫描)是不够的,应申请注射造影剂的增强CT扫描。肝血管瘤在增强CT扫描上有特征性表现:在静脉相可见造影剂成团

肝癌与肝脓肿如何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肝癌肿块较大,中心出现坏死,特别是并发感染时与肝脓肿不易区别。但肝癌坏死区密度高于脓液,形态呈裂隙状或不规则状,病灶增强环通常为厚薄不均。有时可见结节状阴影,边缘高低不平,增强持续时间短。增强后病灶边缘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分界更为清晰。如伴有门脉癌栓、腹膜后及肝门淋巴结肿大和甲胎蛋白(AFP)升高则更自助于肝癌的诊断。短期治疗复查病变明显好转也支持肝脓肿的诊断; 肝血管瘤:动态增强扫描血管瘤往往有典型的CT表现,一般不难鉴别。但在血管瘤较大,中心出现无强化区时也易与肝脓肿相混淆。但血管瘤没有急性感

发热做哪些检查

1.病史发热的原因比较复杂,常造成发热的诊断上的困难,详细询问病史对诊断有较大帮助。 (l)发病年龄、性别、季节、流行地区、传染病接触史、预防接种史等。如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有严格的地区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伤寒、副伤寒多见于夏秋。卡介苗接种与否及有无结核接触史对结核病的诊断有帮助。询问近期有无接受活毒疫苗与异类血清而引起特异性的全身免疾病。 (2)发热的缓急、高低、类型、时限、规律性及发展过程。许多发热疾病具有特殊的热型,在发热的诊断上有一定意义。如稽留热多见于腺病毒肺炎

新生婴儿血管瘤如何诊断

1、 B 超诊断: B 超对肝内血管瘤的诊断具有简便易行,敏感性较高的优点, 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检查方法,肝血管瘤往往由 B 超首先发现,其敏感性很高,甚至可检出 1cm 以下的小血管瘤,但其特异性不高。 2、动态 CT 诊断: 肿瘤治疗专家表示,近年来由于 CT 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肝血管瘤的检出率。CT 能发现较小的病灶,利用造影剂的作用,对肝内占位病灶能做出较好的定性诊断,血管瘤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可达 95% 左右,但对直径 2cm 的血管瘤易误诊为原发性肝癌。 3、肝动脉造影检查: 本法有相当的特

原发性肝癌

目前医学上已经发现并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肿瘤标志物大概有100多种,包括胚胎类、糖类糖蛋白酶类蛋白类、激素类三大类。而以下几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则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AFP(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指标 AFP为肝细胞癌与生殖细胞癌的标志物,能够用于肝癌高危人群随访。AFP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在临床症状出现在6至 12个月就给出检查结果。此外,ADP偏高也可能是生殖细胞肿瘤。据统计显示,约有一半生殖细胞肿瘤患者其AFP显示呈阳性。此外,如果AFP轻度升高,但是肝脏功能检查无异常

肝癌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1、甲胎蛋白测定: 这种诊断方法是利用免疫方法测定胚胎性抗原的产生,目前是诊断此病特异性的比较有效方法之一。如果没有发现其它的肝癌证据,Α-FP对流免疫电泳法阳性大于500NG/ML并且是连续超过一个月,排除活动性肝癌以及妊娠,还有排除生殖腺胚胎性肿瘤,可以诊断为肝癌。 2、CT检查: 此种方法诊断肝癌具有分辩率高的特点,可发现直径大约1厘米的早期肝癌患者,增强了扫描可以帮助鉴别血管瘤。诊断肝癌的准确率高达90%,但是费用较贵,故没有普遍。 3、血液酶学检查: 此病患者的血清中Γ-谷氨酰转肽酶要比正常的人

肝脓肿诊断

病史及症状 不规则的脓毒性发热,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更显著。肝区持续性疼痛,随深呼吸及体位移动而增剧。由于脓肿所在部位不同可以产生相应的呼吸系统、腹部症状。常有腹泻病史。因此,应详细讯问既往病史,尤其发热、腹泻史,发病缓急、腹痛部位,伴随症状,诊治经过及疗效。 体检发现 肝脏多有肿大,(肝脏触痛与脓肿位置有关),多数在肋间承隙相当于脓肿处有局限性水肿及明显压痛。部份病人可出现黄疸。如有脓肿穿破至胸腔即出现脓胸,肺脓肿或穿破至腹腔发生腹膜炎。 辅助检查 白血球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明显可达20-30×

白斑的常见诊断要点

1、看白斑表面,患者的白斑病皮损呈纯白色圆形或不规则的脱失斑,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边缘色素增多,患处的毛发可正常,也可变白。此病一般不痛不痒,如果白斑面积较大,在夏日暴晒后,偶尔有些烧灼感,这也是有效诊断白癜风的方法。 2、看白斑数目,脱色斑的数目比较少,大致1到2片,大多数出现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上。白斑表面的皮肤光滑无皮屑,一般无瘙痒感,即使有也是比较轻微的;白斑呈淡白色或乳白色,边界模糊不清,有朝正常皮肤扩散的趋势,对于这个有效诊断白癜风的方法大家要注意。 3、看白斑分界,白癜风患者的白斑(白斑病【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