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法洛四联症的表现
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 法洛四联症的表现
患儿出生2-3个月后皮肤逐渐出现青紫,稍有活动、吃奶或哭闹时脸色发青、气急,常常喜欢在活动中突然下蹲,以减轻缺氧症状。少数患儿可能有头晕、头痛或胸闷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厥或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新生儿时期先心病的表现是什么
青紫是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表现有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就表现为青紫,如法洛四联症小儿在出生后或数周-数月即可出现青紫,且逐渐加重。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没有发绀,但剧烈活动或哭闹后可能出现青紫,或随年龄增长,发展到晚期时可能出现青紫,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还有些先天性心脏病一直不出现紫绀,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狭窄。这是由心脏左右两侧之间有无分流以及分流的方向所决定的。
先天性心脏病分哪几种呢
根据左右心腔或大血管间有无分流和临床有无青紫,可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3类:
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 常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
2.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 常见的有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等。
3.无分流型(无青紫型) 如主动脉缩窄和肺动脉狭窄等。
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两种,现介绍如下: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2、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除了通过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患者自己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拥有营养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多吃水果。吃完饭散散步,经常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积极向上,培养一些适合自己的好的兴趣爱好。
先天性心脏病不同症状有什么
1、无分流型(青紫型)
即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和分流,不产生紫绀。包括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以及肺动脉瓣狭窄、单纯性肺动脉扩张、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2、左至右分流类(潜伏青紫型)
在左右心腔或主肺动脉间有异常通道,左侧压力高于右侧,左侧动脉血通过异常通道进入右侧静脉血中左向右分流如:心房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瓦氏(alsalva)。窦动脉瘤破入右心一般无紫绀,若在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有双向或右到左分流时则出现紫绀又叫晚期紫绀型。
3、右至左分流类(青紫型)
该组所包括的畸形也构成了左右两侧心血管腔内的异常交通。右侧心血管腔内的静脉血,通过异常交通分流入左侧心血管腔,大量静脉血注入体循环,故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右心室双出口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
先天性心脏病不同症状有什么的以上介绍患者了解了吗?先天性心脏病虽然是很困难的,但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的治疗有信心,保持好的心态对待自身的先天性心脏病,还要听从先天性心脏病医生的嘱咐,千万不能手术后自行治疗,导致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失败。
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心肺疾病
一些严重的先天性心肺疾病及后天性心肺疾病患者会导致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多,造成血红蛋白偏高(如法洛四联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以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关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
新生儿先心病有很多种,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四类占绝大比例,除法洛氏四联症这种比较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他三类较为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比例的患儿可能不需要任何药物及手术的干预治疗就可自愈。
新生儿先心病有很多种,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氏四联症等四类占绝大比例,除法洛氏四联症这种比较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他三类较为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有一定比例的患儿可能不需要任何药物及手术的干预治疗就可自愈。
刚刚出生的宝宝,如果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存在房间隔缺损(直径小于4mm)或/和动脉导管未闭(直径小于3mm),这通常都是胎儿循环没有及时关闭的表现,很大可能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就会出现生理性关闭,建议3-6个月后复查。如果存在室间隔缺损,则肯定为异常情况,若缺损小于5mm,且为膜部或肌部缺损,可在三个月及半岁时复查心脏彩超,不排除自愈的可能。
关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这种病是可怕的,需要给孩子做一个检查,看心心脏病是属于哪一种情况,是否自己能够痊愈,对于这种心脏病,期待就有奇迹的发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的幸运。治疗好的概率非常的低。
先天性心脏病与基因缺失有关系
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患先天性心脏病者约有10万至15万人,其中危重病儿约占三分之一,一些危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过治疗即使存活,生活质量仍然很差。所以,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研究已成为该领域专家的重点研究课题。
课题组在国内首次发现中国人法洛氏四联症患者22q11区基因缺失的发生率与法洛氏四联症的血管畸形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他们还运用实验胚胎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圆锥动脉干缺损的相关基因,初步证明心脏神经嵴细胞参与心脏圆锥动脉干的生长发育与多种基因的调节有关,并发现两种基因片段在已有的公共基因库同源序列中未查到,为该领域的研究增添了新的信息。这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同类报道。
专家们认为,这项研究课题对阐明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对部分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及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该成果的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的区别是什么
心脏病是个很大的概念,包括很多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人胚胎发育时期(怀孕初期2-3个月内),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心脏,称为先天性心脏病。除个别小室间隔缺损在5岁前有自愈的机会,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心功能不全、紫绀以及发育不良等为主要表现。临床类型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脏瓣膜的缺陷,法洛四联症等等。
后天性心脏病也有很多类型的,比如冠心病、高心病、肺心病、风心病,这些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脏问题,比如肺心病是由肺动脉高压导致的心脏失代偿期,使心脏功能受到遏制,高心病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出现心脏功能受损等等。至于你说的跳动频率问题,没有什么可比性,这就是一个心率的问题,多半心脏病人的心率是要快于正常人的。
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主要是有以上的区别,一般先心病只能手术治疗;而后天性心脏病多半是功能的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