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女孩身高最新标准表,你家孩子达标了吗?(附身高标准表及长高方法) 要改善后天身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男孩女孩身高最新标准表,你家孩子达标了吗?(附身高标准表及长高方法) 要改善后天身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是指合理的运动,像运动员般高强度的运动量,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关节负担,抑制孩子的生长发育。跳绳对于改善孩子身高效果比较明显,操作又简便,家长可以让孩子每天跳一次,每次十分钟,坚持为之,能够收到良好效果。此外,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都是非常好的运动方式,家长最好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最好早睡,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从晚上10点至半夜2点。家长不要让孩子超过10点睡觉,小学生最好在九点半前上床,每天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必须均衡,孩子如果偏食、挑食,就容易长不高。家长应该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牛奶、肉类等。锌、钙、铁等微量元素也要注意,缺乏同样会引起生长发育迟缓,错过了最佳生长时间,以后就很难追赶。
也是影响身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家长也要注意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如果孩子有长期咳嗽、过敏性鼻炎等慢性病,需要及早治疗。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
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中男孩和女孩发育情况不同,父母可以参考表格中的数据,看看孩子身高体重是否正常,但需注意的是,表格中的数据并非绝对的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的范围内,身体并没有异常的病症,家长不必过分的担心。
男孩女孩身高最新标准表,你家孩子达标了吗?(附身高标准表及长高方法) 七大长高运动处方
这七类运动让你的孩子“高人一头”。除了注意补充营养、保证睡眠、预防疾病外,适量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长高个。既往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8厘米,因此,建议儿童每天户外运动。
1、跑步,晨起慢跑5~7分钟后,做柔韧性和放松练习20分钟,包括做劈腿、前后弯腰、摇动抖动身体等动作。
2、单杠,在单杠上悬垂(每次20~30秒)。可做无负荷悬垂,再做有负荷悬垂;做正向手握悬垂,也做倒挂悬垂(双脚用绷带固定)。
3、跳起摸高,双脚跳起、单脚跳起轮流做。每次练习应当尽力去做,争取每次跳得尽可能更高些。
4、爬楼梯,登20~30米高小坡或楼梯,上时放松,下时加快速度下,重复2~4次。
5、游泳。
6、跳跃。每天跳跃,自我练习,由少到多,可早晚均做,每天跳跃200次以上。
两岁半宝宝身高
两岁半男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两岁半对于男宝宝和女宝宝都十分重要的,为了宝宝们的健康,就有身高体重标准表作为标杆,让大家能从标准中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发育正常。如果您想了解您的男宝宝是否发育正常,就必须看看下面由小编准备的两岁半男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1、两岁半男宝宝身高标准:82.4-105.0cm,平均93.3cm。
2、两岁半男宝宝体重标准:9.86-19.13kg,平均13.64kg。
3、两岁半男宝宝头围标准:45.3-53.1cm,平均49.1cm。
2 两岁半男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增长速度
1、两岁半是男宝宝身高体重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
2、体重平均每月增加750-1000克。
3、身高平均每月增加2.5-3.0厘米。
孕妇太紧张或影响宝宝身高
孕期情绪低落或影响宝宝长个子
有的宝宝在出生时就有身材矮小现象,被称为“小于胎龄儿”,如果没有早发现早介入,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终身。
孩子一出生就个子小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孕妇吸烟或饮食差、胎盘功能不正常(一般母体伴有全身性疾病)等相关。而在以往的统计中,孕妇营养吸收不够是一大主因。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营养差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现象越来越少。
临床调查发现,在那些生下“小于胎龄儿”的妈妈中,很大一部分在孕期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紧张等情况,其中部分孕妇为产前忧郁症患者。
很多孕妇在怀孕后由于感受到来自工作、家庭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情绪十分紧张和焦虑。另外,还有一些孕妇则是对怀孕过度谨慎紧张,导致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长此以往,虽然营养充足,但孩子生下来却可能会身高不达标。
宝宝两岁身高不达标应就医
对于孩子特别是“小于胎龄儿”儿童来说,从出生到两岁期间的身高增长就像是一场短跑比赛,两岁时的标准身高就是道“及格线”。能追上这条线就说明孩子生长能力没问题,反之就说明孩子可能已无法达到正常的生长标准,存在生长障碍。
如果“小于胎龄儿”在两岁时没有追上,以后与同龄人身高的差距将有可能越拉越大。这是因为孩子的身高受遗传、营养、自身的生长速率等很多因素左右,而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在婴儿期至3岁,以1岁以内最快,另一个高峰则出现在青春期。所以对于‘小于胎龄儿’来说,有效抓住此阶段进行治疗非常重要。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生长障碍
参照目前我国两岁儿童的身高标准,男孩平均身高为89.1厘米,女孩为88.1厘米。如果孩子足月出生时体重低于2.5公斤,两岁时男孩身高低于82.3厘米,女孩身高低于81.3厘米,则可以判定为生长障碍。
初生婴儿身高体重标准
0~12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3.27KG 3.17KG
身高(平均) 50.6CM 50.0CM
头围(平均) 34.3CM 33.7CM
胸围(平均) 32.8CM 32.6CM
1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5.03KG 4.68KG
身高(平均) 57.06CM 56.17CM
头围(平均) 38.43CM 37.56CM
胸围(平均) 37.88CM 37CM
2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6.03KG 5.48KG
身高(平均) 60.30CM 58.99CM
头围(平均) 39.84CM 38.67CM
胸围(平均) 40.10CM 38.78CM
3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6.93KG 6.24KG
身高(平均) 63.35CM 61.53CM
4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7.52KG 6.87KG
身高(平均) 65.46CM 63.88CM
5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7.97KG 7.35KG
身高(平均) 66.76CM 65.90CM
6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8.46KG 7.82KG
身高(平均) 68.88CM 67.18CM
7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8.8KG 8KG
身高(平均) 70CM 68CM
8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9.12KG 8.49KG
身高(平均) 71.52CM 69.99CM
9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9.4KG 8.8KG
身高(平均) 73CM 71CM
10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9.66KG 9.08KG
身高(平均) 74.27CM 72.67CM
11个月婴儿身高体重标准表
项目 男婴 女婴
体重(平均) 9.8KG 9.3KG
身高(平均) 75.5CM 74CM
孩子是我们的宝,无论是到了哪个年龄段的父母,我们体验过人生的一些情况,生育孩子是一种,关心孩子,关注孩子也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那么小编在这里给各位介绍的关于初生婴儿的身高的情况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助你们了解孩子的情况啦!
孕妇太过紧张或影响孩子身高
补钙、锻炼、食疗、采用偏方……眼见自家孩子比同龄人矮小,很多家长十分着急,用尽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身高“蹿一蹿”。然而,临床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青少年儿童由于骨龄趋近成熟,结果贻误最佳长高时间,影响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其实很多孩子在出生时就有身材矮小现象,被称为‘小于胎龄儿’,如果没有早发现早介入,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终身,家长应从孩子两岁开始关注其身高发育。”专家表示,家长们应摒弃“孩子发育晚,等到青春期还能长”的侥幸心态,而应从襁褓中甚至母亲怀孕时就开始重视孩子的身高。
案例
“小于胎龄儿”比同龄孩子矮一截
王女士的女儿笑笑今年8岁,据其介绍,笑笑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比其他新生儿个头小,虽是足月出生,但她只有42厘米长,小于规定标准的50厘米。原本以为孩子稍大一点会“见风长”,谁知其个头始终比同龄孩子矮一大截。“我跟她爸爸都身高不算矮,她怎么个头这么小呢?”王女士为此非常着急。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认定,笑笑不长个是因为她在母亲子宫内时期就发育不好,生下来就是个“小于胎龄儿”。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梁立阳教授告诉记者,笑笑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小于胎龄儿”,即明明足月诞生,可是一出生身长和体重就比标准低。据介绍,我国这种情况的发生率达到6.39%。“这些孩子会像笑笑一样,一生中两次身体发育高峰阶段的身高生长水平都无法赶上其他同龄儿。在其他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上,这部分孩子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她表示。
由于发生几率较高,“小于胎龄儿”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身材矮小的一个重要病因。
原因
或与孕妇怀孕时情绪低落有关
梁立阳表示,孩子一出生就个子小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孕妇吸烟或饮食差、胎盘功能不正常(一般母体伴有全身性疾病)等相关。而在以往的统计中,孕妇营养吸收不够是一大主因。“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营养差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现象越来越少,许多孕妇反而是孕期营养过剩,生下的巨大儿非常多。”她说。
那么,为什么还是源源不断有母亲诞下“小于胎龄儿”呢?临床调查发现,这些妈妈在孕期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紧张等情况,其中部分孕妇为产前忧郁症患者。
“我们接待过一位妈妈就是这种情况,由于患有产前忧郁症,虽然她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孩子也足月,但孩子的身高远远不达标。”梁立阳介绍,临床问诊发现,现在很多孕妇在怀孕后由于感受到来自工作、家庭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情绪十分紧张和焦虑。另外,还有一些孕妇则是对怀孕过度谨慎紧张,导致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长此以往,虽然营养充足,但孩子生下来却身高不达标。
名词解释:
“小于胎龄儿”是指一个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和(或)体重低于其胎龄所预期达到的身长体重,对于足月儿(胎龄近40周)来说,出生时体重如果低于2.5公斤即为“小于胎龄儿”。
提醒
两岁身高不“及格”应就医
专家介绍,由于“小于胎龄儿”中有近两成在一生中都会存在生长偏慢、身高偏矮的问题,所以如何实现及早发现,并进行积极干预就成为家长们最应关注的重点。
梁立阳指出,对于孩子特别是“小于胎龄儿”儿童来说,从出生到两岁期间的身高增长就像是一场短跑比赛,两岁时的标准身高就是道“及格线”。“能追上这条线就说明孩子生长能力没问题,反之就说明孩子可能已无法达到正常的生长标准,存在生长障碍。”梁立阳指出,如果“小于胎龄儿”在两岁时没有追上,以后与同龄人身高的差距将有可能越拉越大。
“这是因为孩子的身高受遗传、营养、自身的生长速率等很多因素左右,而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在婴儿期至3岁,以1岁以内最快,另一个高峰则出现在青春期。所以对于‘小于胎龄儿’来说,有效抓住此阶段进行治疗非常重要。”梁立阳介绍,参照目前我国两岁儿童的身高标准,男孩平均身高为89.1厘米,女孩为88.1厘米。如果孩子足月出生时体重低于2.5公斤,两岁时男孩身高低于82.3厘米,女孩身高低于81.3厘米,则可以判定为生长障碍。
“一旦低于标准水平,在专科确诊后就应从这个年龄段开始治疗,效果会比进入青春期后再治疗要强很多。建议每位家长都认真参照标准,审视自己宝宝是否已达标。”
幼儿身高标准是什么
1~3岁儿童身高标准表(节选)
年龄 身高(厘米)
男 女
1岁 73.4~78.8 71.5~77.1
1岁6个月 79.4~85.4 77.9~84.0
2岁 84.3~91.0 83.3~89.8
2岁6个月 88.9~95.8 87.9~94.7
3岁 91.1~98.7 90.2~98.1
据专家介绍,通常情况下,正常足月宝宝刚出生时的身高为50厘米作用,满1周岁时身高比出生时增长了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的1.5倍。在1~2岁期间,宝宝身高增长的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之后,从2岁到青春期之前,宝宝身高的增长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平均每年可增长6~7厘米。
儿童身高标准 儿童身高可进行估算
儿童的身高除了可查看身高标准表,父母还可以对儿童的身高进行简单的估算,一般新生儿刚出生时身高平均为50厘米,0-6个月时每月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1岁时达75厘米,2岁时达85厘米,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所以2-12岁平均身长可以按公式进行推算:
身长(厘米)=年龄×5+75(或80)
注意:父母对照身高标准表和自己简单估算,若发现孩子身高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有明显的异常,或明显的低于同龄的平均水平,要尽早的带孩子去儿童内分泌专科咨询相关专家。
孩子身高标准指标
下表显示的是宝宝0~3岁身高范围。
月(年)龄男宝宝身高波动范围(cm)女宝宝身高波动范围(cm)
初生 46.2~54.845.8~53.9
1个月 49.9~59.249.2~57.9
2个月 53.2~62.952.2~61.3
3个月56.1~66.154.9~64.2
4个月58.6~68.757.2~66.8
5个月60.8~71.059.2~69.0
6个月62.8~72.961.0~70.9
7个月64.5~74.562.5~72.6
8个月66.0~76.064.0~74.2
9个月67.4~77.365.3~75.6
10个月68.7~78.666.6~77.0
11个月69.9~79.967.8~78.3
12个月71.0~81.269.0~79.6
15个月74.1~84.872.2~83.3
18个月76.7~88.175.1~86.7
21个月79.1~91.277.8~89.8
24个月 81.3~94.080.3~92.6
2.5岁85.8~98.784.9~97.7
3岁 89.9~103.288.8~102.3
宝宝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儿童的标准身高是多少
儿童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遗传因素占70%,后天的一些因素占30%左右,儿童的标准划分男女是不一样的,然后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区域,像城市和农村,他的标准身高都是不一样的,一般儿童是要定期去儿保科做一些体检,然后评估一下他的综合因素,评估他的身高是不是达标,没有界限,没有明确的一个标准。
所以一般儿童的标准,要根据他的年龄,性别,还有一些居住地地点,像发达城市,那肯定会比农村的身高的标准是会高一些的,然后男孩子和女孩子也是不一样,父母的身高也会影响宝宝的身高,然后后期营养的摄入都会影响。
一周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测量方法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算方法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计算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年龄×5+75(厘米)。凡身高超过标准10%或不足10%者就算不正常。
相信在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一定了解了宝宝身高体重标准测量发方法,无需太过紧张,同时牛奶是一种营养佳品,不仅丰富的蛋白质,还有丰富的氨基酸、钙、磷等,对孩子的增高极为有利。
男孩女孩身高最新标准表,你家孩子达标了吗?(附身高标准表及长高方法) 如何帮孩子长高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此时,人体骨骼处于储备期,骨骼发育日需钙元素量为每日800毫克。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都会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
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孩子个头好比雨后春笋,“嗖嗖”地直往上蹿。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摄取的钙含量不到孩子所需钙质的50%,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要额外补钙。
男性17~25岁,女性16~23岁,是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能。此时,补充足量的钙质,就能充分挖掘他们的长高潜能,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大黄金期环环相扣
孩子的三大黄金成长期,好比多米诺骨牌,一环扣一环,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一阶段是下一阶段生长的基础。
储备期钙摄入不足的孩子,如果膳食不当、营养不良,就会影响发育期的身高增长;发育期的孩子若不能摄入足量钙,势必会影响长高的最后冲刺。因此,在孩子各阶段,都要保证钙的充分摄入,不能掉以轻心。
男孩女孩身高最新标准表,你家孩子达标了吗?(附身高标准表及长高方法) 1—18岁的男孩和女孩身高标准表
注:上述标准数值可与孩子的实际身高、体重上下浮动两个百分位。
男孩身高标准有哪些
其实,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是不均衡的。因此,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先后出现两次生长突增高峰:第一次从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l年;第二次发生在青春发育早期,女孩比男孩早两年左右。身长在胎儿4~6月增长约27.5cm,占新生儿身长的一半左右,是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体重在胎儿7~9月增长约2.3kg,占正常新生儿体重的2/3以上,也是一生中增长最快的阶段。
出生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但生后第一年中身长增长20~25cm,约为出生时的40%~50%;体重增长6~7kg,约为出生时的2倍,都是出生后生长最快的一年。生后第二年,身长增长约l0cm,体重增长约2~3kg.2岁后至青春期前,生长速度减慢并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身高增长4~5cm,体重增长1.5~2.0kg,直到青春期开始。青春期开始后生长速度再次加快,身高一般每年增长57cm,处在生长速度高峰时一年可达l0~12cm;男孩增幅大于女孩。体重一般每年增长约4~5kg,高峰时一年可达8~l0kg.青春期突增后生长速度再次减慢,约在女17~18岁,男19~20岁左右身高停止增长。男孩突增期增幅较大,生长持续时问较长,故进入成年时其大多数形态指标的值高于女孩。
最后要提醒广大的家长朋友们,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所以不同的孩子生长发育规律也会很大的差异,因此,广大的父母们要摆正心态,切忌相互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