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铃兰的形态特征

铃兰的形态特征

植株

铃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全部无毛,高18-30厘米,常成片生长。

铃兰的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3-8.5厘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楔形;叶柄长8-20厘米。

铃兰的花葶高15-30厘米,稍外弯;苞片披针形,短于花梗;花梗长6-15毫米,近顶端有关节,果熟时从关节处脱落;花白色,长宽各5-7毫米;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有1脉;花丝稍短于花药,向基部扩大,花药近矩圆形;花柱柱状,长2.5-3毫米。浆果直径6-12毫米,熟后红色,稍下垂。

种子

铃兰缝纫种子扁圆形或双凸状,表面有细网纹,直径3毫米。

铃兰的花期5-6月,果期7-9月。

玉兰的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枝广展形成宽阔的树冠;树皮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稍粗壮,灰褐色;冬芽及花梗密被淡灰黄色长绢毛。叶纸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基部徒长枝叶椭圆

形,长10-15(18)厘米,宽6-10 (12)厘米,先端宽圆、平截或稍凹,具短突尖,中部以下渐狭成楔形,叶上深绿色,嫩时被柔毛,后仅中脉及侧脉留有柔毛,下面淡绿色,沿脉上被柔毛,侧脉每边8-10条,网脉明显;叶柄长1-2.5厘米,被柔毛,上面具狭纵沟;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4-1/3。

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直立,芳香,直径10-16厘米;花梗显著膨大,密被淡黄色长绢毛;花被片9片,白色,基部常带粉红色,近相似,长圆状倒卵形,长6-8(10)厘米,宽2.5-4.5(6.5)厘米;雄蕊长7-12毫米,花药长6-7毫米,侧向开裂;药隔宽约5毫米,顶端伸出成短尖头;雌蕊群淡绿色,无毛,圆柱形,长2-2.5厘米;雌蕊狭卵形,长3-4毫米,具长4毫米的锥尖花柱。

聚合果圆柱形(在庭园栽培种常因部分心皮不育而弯曲),长12-15厘米,直径3.5-5厘米;蓇葖厚木质,褐色,具白色皮孔;种子心形,侧扁,高约9毫米,宽约10毫米,外种皮红色,内种皮黑色。花期2-3月(亦常于7-9月再开一次花),果期8-9月。

蟹爪兰的形态特征

蟹爪兰的叶为蟹爪兰嫩绿色,新出茎节带红色,主茎圆,易木质化,分枝多,呈节状,刺座上有刺毛,花着生于茎节顶部刺座上。常见栽培品种有大红、粉红、杏黄和纯白色。因节径连接形状如螃蟹的副爪,故名蟹爪兰。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国家因其适值“圣诞节”开花故又称之为“圣诞仙人掌”。

蟹爪兰节茎常因过长,而呈悬垂状,故又常被制作成吊兰做装饰。蟹爪兰开花正逢圣诞节、元旦节,株型垂挂,花色鲜艳可爱,适合于窗台、门庭入口处和展览大厅装饰,热闹非凡,顿时满室生辉。但因为饲养方式的关系,有些蟹爪兰被调控在十月开花。花朵娇柔婀娜,光艳若倜,明丽动人,特别受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蟹爪兰已规模性生产,成为冬季室内的主要盆花之一。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种蟹爪兰。

蟹爪兰为附生性小灌木。叶状茎扁平多节,肥厚,卵圆形,鲜绿色,先端截形,边缘具粗锯齿。花着生于茎的顶端,花被开张反卷,花色有淡紫、黄、红、纯白、粉红、橙和双色等。花卉育种家都做了大量的杂交育种研究。

虎尾兰的形态特征

虎尾兰有横走根状茎。

虎尾兰的叶基生,常1-2枚,也有3-6枚成簇的,直立,硬革质,扁平,长条状披针形,长30-70(-120)厘米,宽3-5(-8)厘米,有浅绿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带斑纹,边缘绿色,向下部渐狭成长短不等的、有槽的柄。

虎尾兰的花葶高30-80厘米,基部有淡褐色的膜质鞘;花淡绿色或白色,每3-8朵簇生,排成总状花序;花梗长5-8毫米,关节位于中部;花被长1.6-2.8厘米,管与裂片长度约相等。

虎尾兰花期11-12月。

虎尾兰的浆果直径约7-8毫米。

玉兰的形态特征

白玉兰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 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 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

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 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 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白玉兰树冠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干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白玉兰叶

叶片单叶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白玉兰花

花顶生,前一年秋季形成花芽,先花后叶;花具香气,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花被片共9枚,花瓣状萼片3枚,花瓣6枚,雌雄蕊多数。

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市两摔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花成辐射对称,蔷薇花冠,离生雄蕊,离心皮雌蕊,子房上位。

白玉兰果实

蓇葖果熟时暗红色,种子具鲜红色假种皮。花期3月,6~7月果熟。

水晶兰的形态特征

水晶兰为腐物寄生植物,无叶绿素,叶退化成鳞片状,根系分枝极密,根表面覆以菌根,借此在土壤中吸取营养物质,因此就变成了特殊的形态,所以有些学者主张把它从鹿蹄草科Pyrolaceae内分出而自成一科。

草本,有鳞片;根纤细,互相交织;花单朵顶生,先下垂,后直立,有苞片 ,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长椭圆形,基部无囊,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药短,盾状,平生,横裂花丝长0.8—1.2厘米,有糙毛,花药黄色 。

花盘与子房的基部粘合,延伸成10-12个齿。子房5室,中轴胎座,每室有胚珠极多数,花柱短,粗厚,花柱长2—3毫米,上部扩大成一漏斗状的柱头;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约1.3-1.4厘米,5裂,室背开裂为6个果瓣;种子细小,近圆柱形。

多年生,草本,腐生;茎直立,单一,不分枝,高10-30厘米,全株无叶绿素,白色,肉质,干后变黑褐色。根细而分枝密,交结成鸟巢状。叶鳞片状,直立,互生,长圆形或狭长圆形或宽披针形,长1.4-1.5厘米,宽4-4.5毫米,先端钝头,无毛或上部叶稍有毛,边缘近全缘。

花单一,顶生,先下垂,后直立,花冠筒状钟形,长1.4-2厘米,直径1.1-1.6厘米;苞片鳞片状,与叶同形;萼片鳞片状,早落;花瓣5-6,离生,楔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2-1.6厘米,上部最宽5.5-7毫米,有不整齐的齿,内侧常有密长粗毛,早落;雄蕊10-12,花丝有粗毛,花药黄色;花盘10齿裂;子房中轴胎座,5室;花柱长2-3毫米,柱头膨大成漏斗状。蒴果椭圆状球形,直立,向上,长1.3-1.4厘米。花期8—9月,果期9~11月。

自然环境中的水晶兰多数株聚生,较少见独出;其全株高约10cm~15cm,在千万年的进化中,它的叶子已经蜕变成白色的鳞片,互生于无分枝的肉质茎上,雌雄同株,单花于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白色透明的叶子已经退化成鳞片状贴在茎的旁边,互生,白色。

茎也是白色,没有分支。花期在春季到夏季,为雌雄同株,5-6月间由茎顶处抽苔出白色长钟形小花,有时数朵集生,花朵在每棵植株的顶端开出,水晶兰生育环境分布于海拔1500-2500公尺,常见于冷凉潮湿的针阔叶混合林间。

君子兰的形态特征

君子兰根肉质纤维状,为乳白色,十分粗壮。根系粗大,很有肉质感。君子兰茎基部宿存的叶基部扩大互抱成假鳞茎状。叶片从根部短缩的茎上呈二列叠出,排列整齐,宽阔呈带形,顶端圆润,质地硬而厚实,并有光泽及脉纹。基生叶质厚,叶形似剑,叶片革质,深绿色,具光泽,带状,长30~50厘米,最长可达85厘米,宽3~5厘米,下部渐狭,互生排列,全缘。

君子兰花葶自叶腋中抽出,若从种子开始养护,一般要达到15片叶时开花。花茎宽约2厘米;小花有柄,在花顶端呈伞形排列,花漏斗状,直立,黄或橘黄色、橙红色。伞形花序顶生,花直立,有数枚覆瓦状排列的苞片,每个花序有小花7~30朵,多的可达40朵以上。花被裂片6合生。

垂笑君子兰则花稍垂,花被狭漏斗状。花梗长2.5~5厘米;花直立向上,花被宽漏斗形,鲜红色,内面略带黄色;花被管长约5毫米,外轮花被裂片顶端有微凸头,内轮顶端微凹,略长于雄蕊;花柱长,稍伸出于花被外。浆果紫红色,宽卵形。

君子兰盛花期自元旦至春节,以春夏季为主,可全年开花,有时冬季也可开花,也有在夏季6~7月间开花的。果实成熟期10月左右,属浆果,紫红色。君子兰花、叶并美。

龙舌兰的形态特征

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L.)是多年生植物,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植物,植株高大。龙舌兰叶呈莲座式排列,通常30-40枚,有时50-60枚,大型,肉质,倒披针状线形,长l-2米,中部宽15-20厘米,基部宽10-12厘米,叶缘具有疏刺,顶端有1硬尖刺,刺暗褐色,长1.5-2.5厘米。

龙舌兰的叶色灰绿或蓝灰,长可达1.7米,宽20厘米,基部排列成莲座状。叶缘刺最初为棕色,后呈灰白色,末梢的刺长可达3厘米。花梗由莲座中心抽出,花黄绿色。

龙舌兰为圆锥花序大型,长达6-12米,多分枝;花黄绿色;花被管长约1.2厘米,花被裂片长2.5-3厘米;雄蕊长约为花被的2倍。

龙舌兰的蒴果长圆形,长约5厘米。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

龙舌兰的花期夏季。

相关推荐

黄芪形态特征

黄芪,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10毫米,下面被白色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7-30毫米,宽3-1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头或不明显,基部圆形,上面绿色,近无毛,下面被伏贴白色柔毛。 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梗长3-4毫米,连同花序轴稍密被棕色或黑色柔毛;小苞片2;花萼钟状,长5-7毫米,外面被白色或黑色柔

苦瓜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茎、枝被柔毛。卷苦瓜须纤细,长达20厘米,具微柔毛,不分歧。叶柄细,初时被白色柔毛,后变近无毛,长4-6厘米;叶片轮廓卵状肾形或近圆形,膜质,长、宽均为4-12厘米,上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脉上密被明显的微柔毛,其余毛较稀疏,5-7深裂,裂片卵状长圆形,边缘具粗齿或有不规则小裂片,先端多半钝圆形稀急尖,基部弯缺半圆形,叶脉掌状。雌雄同株。 雄花:单生叶腋,花梗纤细,被微柔毛,长3-7厘米,中部或下部具1苞片;苞片绿色,肾形或圆形,全缘,稍有缘毛,两面被疏柔毛,长、宽均5-15毫

鸭的形态特征

人类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经过长期驯化和选择培育成三种用途的品种,即:肉用型、蛋用型和兼用型三种类型。 1、肉用型 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番鸭、天府肉鸭。 2、蛋用型 有绍兴鸭、金定鸭、攸县麻鸭、江南1号、江南2号、卡叽—康贝尔鸭等。 3、兼用型 有高邮鸭、建昌鸭、巢湖鸭、桂西鸭等。

板栗形态特征

板栗科属:山毛榉科 栗属 形态特征: 枝叶稠密,树冠扁球形 分布与习性: 辽、华北至华南、西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四平、延吉、抚顺、铁岭、本溪)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

青菜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5-70厘米,无毛,带粉霜;根粗,坚硬,常成纺锤形块根,顶端常有短根颈;基直立,有分枝。基生叶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20-30厘米,坚实,深绿色,有光泽,基部渐狭成宽柄。全缘或有不显明圆齿或波状齿。中脉白色。宽达1.5厘米,有多条纵脉;叶柄长3-5厘米,有或无窄边;下部茎生叶和基生叶相似,基部渐狭成叶柄;上部茎生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7厘米,宽1-3.5厘米,基部抱茎,宽展,两侧有垂耳,全缘,微带粉霜。总状花序顶生,呈圆锥状;花浅黄色,长约1厘米,授粉后长达1.5厘米;花梗细,和花等

紫菜形态特征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配子体世代)和微小的丝状体(孢子体世代)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叶状体行有性生殖,由营养细胞分别转化成雌、雄性细胞,雌性细胞受精后经多次分裂形成果孢子,成熟后脱离

西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 雌雄同株。雌

小米形态特征

一年生。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粟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 黄色、桔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

杏的形态特征

杏树是乔木,高5-8(12)米;树冠圆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多年生枝浅褐色,皮孔大而横生,一年生枝浅红褐色,有光泽,无毛,具多数小皮孔。[1] 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5-9厘米,宽4-8厘米,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叶边有圆钝锯齿,两面无毛或下面脉腋间具柔毛;叶柄长2-3.5厘米,无毛,基部常具1-6腺体。[1] 花单生,直径2-3厘米,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1-3毫米,被短柔毛;花萼紫绿色;萼筒圆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后反折;花瓣圆形

雪莲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雪莲花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颈部有多数褐色的叶残迹。茎粗壮,基部直径2-3厘米,无毛。[1] 叶片特征 雪莲花的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达14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下延,边缘有尖齿,两面无毛;最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宽卵形,长5.5-7厘米,宽2-7厘米,包围总花序,边缘有尖齿。 花朵特征 头状花序10-20个,在茎顶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无小花梗或有短小花梗。总苞半球形,直径1厘米;雪莲花总苞 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