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后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出血疾病的后期康复治疗是很重要的,患者家属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帮助患者治疗疾病,可以经常按摩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肌肉挛缩,维持关节及韧带活动度。按摩痉挛性肢体手法要轻,以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使痉挛的肌肉放松。弛缓性瘫痪按摩手法应适当加重,以刺激神经活动兴奋性。每次按摩5-10分钟,每日2次。肢体被动活动时,要按关节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做被动运动,一般先活动大关节,再活动小关节,幅度从小到大。在生活中,患者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饮食要注意低脂,低盐,低糖,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品。
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三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除了坚持可靠药物(主要是扩血管,营养神经,改善脑部微循环的药物)治疗,针灸等综合措施外,还要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加快和改善恢复的程度。预后情况关键要看大脑组织的损害程度和面积大小,部位的差异以及病程的长短等等,均与日后的康复有直接关系。损害面积越大,时间越长,康复预后也就越差。
脑出血康复方法
发生脑出血这种疾病,医生先进行药物止血治疗,另外后期的康复治疗也非常的重要,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一定就要加强适当锻炼,下面介绍文章就是,脑出血的康复治疗,希望学习完有所收获。
①钙通道拮抗药: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缺血、缺氧,病灶内神经细胞处于钙超载状态,应用钙通道拮抗药能减轻超载状态防止细胞死亡,改善脑微循环,增加脑血流供应。
②脑代谢赋活剂: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吡拉西坦(脑复康)、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γ-氨酪酸、泛癸利酮(辅酶Q10)、维生素B族、维生素E以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等方剂。
(3)饮食控制:
①应供给营养丰富和易于消化的食品,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总热能的需求。
②多饮水及常吃半流质食物,由于瘫痪患者常有害怕尿多而尽量少饮水的心理,这对患者是不利的。日常膳食中也应有饭有汤,尤以常食粥为宜,也可适当吃点咸菜,以便多饮些水。对少数不愿饮水者,可适当吃一些多汁的新鲜瓜果,以预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性疾病发生。
③注意膳食中纤维素供给。食物不可过于精细,以预防便秘的发生。忌浓茶、酒类、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④应控制食盐、胆固醇摄入,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品。
脑出血康复的治疗误区
1.康复锻炼过度
有些脑血管病患者或家属康复心切,自己制订了过于严苛的康复训练计划,反而影响到康复的效果。
2.放弃作业治疗
患者的作业治疗在后期康复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大部分患者到后期,肌力恢复到一定的基础,为防止相关的并发症出现就应该开始进行作业治疗了,但是有些家属觉得就是每天玩下玩具就要收钱觉得没有必要,想要放弃这一治疗让患者自己锻炼,这样到最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症状,精细关节的恢复一定要有正确的辅导方式来恢复,很多患者本来肩手肘掌指关节已经恢复一定的活动能力,就是因为不当的锻炼方式而出现肩手综合症,屈肌腱的痉挛而导致的患侧手弃用。所以作业治疗在患者后期的康复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脑出血能治好吗
针对脑出血,人们平时应多注意个人卫生,目的在于预防脑出血,加强对脑出血的了解,做好脑出血的预防工作。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人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北京304医院重点神经科疾病临床康复科研基地,CNS靶向因子修复体系使我国在神经科疾病的治疗康复领域上了一个新台阶。北京304医院作为权威公立医院影响力辐射全国,为了适用信息时代的需要和方便各地的患者就医治疗,该院健全了网络设施,实现了医疗管理的信息化,配置有远程会诊中心和咨询预约挂号中心,具有从医资格证书的医护人员24小时。
脑出血治疗CNS靶向因子修复体系治疗的效果与脑损伤的程度、类型、年龄密切相关。早期脑出血,脑梗等疾病的治疗效果最好,此外,每个个体对生物细胞的反应性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造成这种个体差异的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治疗效果和总体有效率。CNS靶向因子修复体系对脑出血,脑梗等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显著、确切,安全性好,成为至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如果在CNS靶向因子修复体系以后接受规范系统的康复锻炼,将有助于移植的神经因子在体内生长、更好地发挥修复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以上关于脑出血的介绍,对我们脑出血患者来说可以清楚了解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介绍了 ,另外患者在发现自身患有脑出血的时候,应及时治疗脑出血,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脑出血昏迷不醒怎么办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人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偏瘫康复治疗要早介入
中风康复治疗关键要早
很多中风患者及其家属错误地认为,康复治疗要等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周国平教授指出,其实,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则可在病后 7~14天开始进行。
中风后的康复分为急性期康复(中风后两周以内)、恢复期康复(中风两周后到半年内)和后遗症康复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时期的康复最重要,一旦拖到后遗症出现再来康复,效果将大打折扣。
由于病人身体还比较虚弱,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正确摆放肢体位置、保持关节活动度等。两周后到半年内为恢复期康复时间,患者80%的功能要在这个阶段恢复,如果错过了康复训练或康复训练半途而废,将会失去恢复的最佳时机,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中风后半年内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不但各种功能难以得到恢复,肩手综合征、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肢体痉挛、疼痛、骨质疏松等后遗症也可能一一出现。
临床研究证明,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中风患者,基本治愈率是未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3倍。丹麦的一项实验表明,1197例在急性期就开展康复训练的中风患者,95%在患病6个月后功能得以恢复,80%的病人在发病6周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方法
①被动运动和按摩:当患者肢体没有肌力时,应以被动运动为主,动作要轻巧、缓和,逐个关节有节奏地进行,保证所有关节全范围的活动。每天应作2次,每次3遍。以维持关节和软组织的运动功能,防止由于挛缩使运动范围受限,同时关节挛缩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重康复的难度。当患者肢体出现功能后,逐渐转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结合。被动运动应特别注意患侧肩关节的外展、外旋活动,防止肩关节挛缩疼痛。
②主动运动:患者肢体有肌力后,应及时开展主动运动。
床上主动活动及起坐训练:有些脑血管病患者最初将自身看作整个肢体的瘫痪,而不仅仅是一侧瘫痪,感到全身完全无力。克服这种感觉的方法首先是帮助患者学会运用健侧肢体在床上移动身体,同时可作仰卧位的肢体伸屈动作。患者是在清醒状态,应当及早抬高床头。对此耐受较好时,坐在床上作肢体功能锻炼,如拉绳拉物,练习仰卧起坐,仰卧伸手、抬腿使紧缩的肌肉被有力地牵拉,以增加活动范围。
床边锻炼:应逐渐使患者学着在床边坐起来,方法是患者可蜷缩其健侧,而后用健侧下肢置于患侧下肢之下,使患肢从床边往下放,用健侧上肢支撑着坐起来。此时患者是利用视觉传入和健侧上肢的本体感觉传入进行充分地学习和训练坐位平衡,学会坐位平衡后,进行站立平衡的学习就容易多了。
脑出血康复训练主要有什么
脑出血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休息、活动指导;饮食指导;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等等。以下是关于康复训练的具体描述:
一、活动休息指导: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不宜长途运送及过多搬动,翻身时应保护头部,动作轻柔得体,以免加重出血;神志不清,躁动及合并精神症状者,加护栏并适当约束,防止跌伤;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使颅内压下降,减轻脑水肿。
二、指导病人进行必要的食疗,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改善脑循环。不食刺激性食物,嘱病人戒烟,减少饮酒,避免食用高脂类食物,肉类以鱼虾、瘦肉、禽肉等为佳。急性期病人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2300-2800卡/日)饮食。限制钠盐摄入(少于3g/日),因钠潴留会加重脑水肿。
三、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脑出血后的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后遗症,要通过功能锻炼及适当的运动,改善机体的循环和代谢,以促进病体的康复。要做到有计划、定时、定量加强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
对于精神方面的用药,有时我们也常会用到一些药物如:吡贝地尔缓释片,奥拉西坦胶囊等药物,患者可以查看其适应症对症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1.外科治疗
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在发病后6~24小时内进行,预后直接与术前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
(1)手术适应证
①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体征,如脉缓、血压升高、呼吸节律变慢、意识水平下降等;
②小脑半球血肿量≥10毫升或蚓部6毫升,血肿破入第四脑室或脑池受压消失,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征象者;
③重症脑室出血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④脑叶出血,特别是脑动静脉畸形所致和占位效应明显者。
(2)手术禁忌证
脑干出血、大脑深部出血、淀粉样血管病导致脑叶出血不宜手术治疗。多数脑深部出血病例可破入脑室而自发性减压,且手术会造成正常脑组织破坏。
(3)常用手术方法
①小脑减压术:是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最重要的外科治疗,可挽救生命和逆转神经功能缺损,病程早期病人处于清醒状态时手术效果好;
②开颅血肿清除术:占位效应引起中线结构移位和初期脑疝时外科治疗可能有效;
③钻孔扩大骨传血肿清除术;
④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⑤脑室出血脑室引流术。
2.康复治疗
脑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益。如患者出现抑郁情绪,可及时给予药物(如氯西汀)治疗和心理支持。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外科治疗和康复治疗,治疗期间要观察患者大脑的症状,防止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治疗疾病后患者受到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身体肯定有很多不适,患者必须适应身体的异常,积极的采取治疗。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
脑出血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类疾病,具有治疗难,病情易反复的特性。脑出血患者一旦发病,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手术。但是,在手术之后的康复治疗也十分关键,康复疗养的好坏对疾病的控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如下: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人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的康复预后很关键,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会产生更好的预后效果,让脑出血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原理疾病的困扰。脑出血疾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医学界对此也更为重视,不断探索新的经验和办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脑出血患者的康复治疗将会更加完善和科学。
脑出血应该注意什么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脑出血后期康复治疗方法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不必要搬动,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二、吸氧及头部局部物理降温,可选择应用20%甘露醇、速尿、甘油及地塞米松等,降低颅内压。
三、经用降颅压药物后血压仍较高者,可用利血平0.5-1mg肌注或心痛定10mg舌下含化。
四、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可用6-氨基已酸4-6g或抗血纤溶芳酸100-200mg静滴,2次/d。
脑出血康复训练方法
当脑出血患者想要更早的恢复身心健康的话,则康复训练的少不了的。那脑出血的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患者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发病2周内,应尽量减少探望,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影响。
2.绝对卧床休息2周,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应避免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翻动,每2小时一次,不必过分紧张。大小便须在床上进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发生。
3.有很多脑出血患者会出现情绪暴躁的情况,因此这个时候应该对病人进行约束,以免出现意外。但病人情绪稳定之后即可接触约束。
4.病程中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例如头部胀痛、针刺样痛、剧烈疼痛等,这是最常见的症状。我们会予以合理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疼会逐渐消失,因此您不必过度紧张,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疗过程中,仍觉得痛得很厉害,不能耐受,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医生能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5.老年病人,心脑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节变化易诱发疾病。长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药物祛痰,加强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动咳出,减轻肺部感染。无力咳痰者,采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脑出血的康复方法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