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用的金属罐有哪些优势
拔罐用的金属罐有哪些优势
多以铜、铁、铝制成,状好竹罐。其优点是不易破碎,消毒便利。缺点是导热过快,成本价高,无法观察吸拔部位皮肤变化,故而现已很少应用。
拔罐常用的罐具
(1)兽角罐
兽角罐是以牲畜的角制成罐筒,多选用牛角、羊角制成,顶端磨成小孔,供排气用,为了不伤皮肤,底部角口磨平,使用时将兽角罐的罐口紧按在应拔皮肤上,用嘴吮吸其顶部的开口以形成负压,然后用半融的蜡或湿面团封闭。兽角罐是最古老的拔罐工具。目前,云南、贵州等地,仍有人用兽角拔罐。
(2)玻璃罐
玻璃罐是用耐热玻璃烧制而成,形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外翻,用于火力排气法。优点是质地清晰透明,便于拔罐时在罐外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出于可掌握出血量的多少,特别适用于刺络拔罐法。缺点是容易破碎、导热快。在医疗单位这种罐应用最多。此外,凡是口且光滑、腔大、有吸附力的玻璃器吼均可以代替火罐应用。
(3)竹罐
竹罐用竹子制成,材料为坚固的细毛竹截成圆筒,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中段略粗,两端略细,呈腰鼓状。其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便,轻巧价廉.不易损坏,且也可药熏,在南方多采用之。缺点是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4)陶瓷罐
陶瓷罐为陶罐和瓷罐的统称,一般不严格区分。多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大小不等,口底平,中间略向外展,形如瓷鼓。用于火力排气法。优点是价格低廉,吸附力大,缺点是质重易碎,无法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在北方农村应用较普遍。
(5)挤气罐
挤气拔罐常见的有组合式和组装式两祌。组合式是由玻璃喇叭筒的细头端套一橡皮球囊构成;组装式是装有开关的橡皮囊和橡皮管与玻璃或透明工程塑料罐连接而成。其优点是不点火,不会烫伤,使用安全,方法简便,罐口光滑,便于观察。
(6)抽气罐
抽气罐常用青、链霉素药瓶,将瓶底磨掉制成平滑的罐口,瓶口处的橡皮塞应保持完整,留作抽气用;医药商店的器械柜也有出售成品真空枪抽气罐,它是有机玻璃或透明工程塑料制成,形如吊钟,上置活塞便于抽气。其优点是不用点火,不会烫伤,使用安全,可随意调节罐内负压,控制吸力,便于观察等。它是家庭最适用的抽气拔罐。
(7)金属罐
金属罐多以铜、铁、铝制成,状如竹耀。其优点是不易破碎,消毒便利。缺点是导热过快,成木价高,无法观察吸拔部位皮肤变化,故而现已很少应用。
(8)复合罐具
随着科学的发展,罐具配用治疗仪者越来越多。如罐内安装刺血器,也可在拔罐时接通电源,增加拔罐的温热效应,称为电热罐。另外,还有将红外线治疗仪、
紫外线灯管、激光发生器、磁铁等放入罐内,形成红外线罐,紫外线罐、激光罐、磁疗罐等。
拔罐的介绍
常用工具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较多,有竹罐、玻璃罐、抽气罐等。
1.竹罐
(1)材料与制作竹罐是采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制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整即可。
(2)优点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不易破碎;竹罐吸附力大,不仅可以用于肩背等肌肉丰满之处,而且应用于腕、踝、足背、手背、肩颈等皮薄肉少的部位,与小口径玻璃罐比较,吸附力具有明显优势;另外,竹罐疗法在应用时可放于煮沸的药液中煎煮后吸拔于腧穴或体表,即可通过负压改善局部血液循化,又可借助药液的渗透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形成双重功效,加强治疗作用。
(3)缺点易燥裂漏气;且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肤反应,故不宜用于刺血拔罐。
2.玻璃罐
(1)材料与制作玻璃罐由耐热玻璃加工制成,形如球状,下端开口,小口大肚,按罐口直径及腔大小,分为不同型号。
(2)优点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便于观察拔罐部位皮肤充血、瘀血程度,从而掌握留罐时间;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罐具,特别适用于走罐、闪罐、刺络拔罐及留针拔罐。
(3)缺点导热快,易烫伤,容易破损。
3.抽气罐
(1)材料与制作抽气罐为一种用有机玻璃或透明的工程树脂材料制成,采用罐顶的活塞来控制抽排空气,
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于选定的部位。
(2)优点抽气罐不用火、电,排除了不安全隐患且不会烫伤皮肤;操作简便,可普遍用于个人和家庭的自我医疗保健,是目前较普及的新型拔罐器。
(3)缺点无火罐的温热刺激效应。
拔火罐的工具
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但你了解拔火罐的工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拔火罐的工具。
1、竹罐:取质地坚硬的成熟毛竹,将其锯成8~10cm长的一端有节的竹筒。然后削去外皮,打磨润滑竹筒的内壁及筒口即可。竹罐的优点是笨重、耐用、不易突破、取材容易、制做简单、价钱廉价。缺陷是铁爆裂漏气。
2、陶瓷罐:用陶土烧制而成,口底小,中间大,状如腰鼓。外涂黑釉或黄釉。适于火力排气。陶瓷罐的优点是价钱低廉,吸拔力大。缺陷是罐具较重,容易打碎。
3、玻璃罐:系以耐热性好的玻璃制成,口小,腔大,罐口略外翻。有大、中、小三种型号。玻璃罐的优点是罐壁透明,可随时面察拔罐部位的皮肤变化,因而临床最为常用。又由于察看便当,特别适于刺络拔罐。缺陷是导热过快,容易打碎。
4、金属罐:多以铜、铁、铝制成,状好竹罐。其优点是不易破碎,消毒便利。缺勤点是导热过快,本钱价高,无法察看吸拔部位皮肤变化,故而现已很少应用。
5、抽气排气罐:主要有注射器排气罐、橡皮球排气罐,电动负压拔罐机等。
6、复合罐具:随着科学的开展,罐具配用治疗仪者越来越多。如罐内装置刺血器,可在拔罐时接通电源,增加拔罐的温热效应,称为电热罐。另外,还有将红外线治疗疗仪、紫外线灯管、激光发作器、磁铁等入罐内,构成红外线罐、紫外线罐、激光罐、磁疗罐等。
拔罐的工具
1、竹罐:取质地坚硬的成熟毛竹,将其锯成8~10cm长的一端有节的竹筒。然后削去外皮,打磨润滑竹筒的内壁及筒口即可。竹罐的优点是笨重、耐用、不易突破、取材容易、制做简单、价钱廉价。缺陷是铁爆裂漏气。
2、陶瓷罐:用陶土烧制而成,口底小,中间大,状如腰鼓。外涂黑釉或黄釉。适于火力排气。陶瓷罐的优点是价钱低廉,吸拔力大。缺陷是罐具较重,容易打碎。
3、玻璃罐:系以耐热性好的玻璃制成,口小,腔大,罐口略外翻。有大、中、小三种型号。玻璃罐的优点是罐壁透明,可随时面察拔罐部位的皮肤变化,因而临床最为常用。又由于察看便当,特别适于刺络拔罐。缺陷是导热过快,容易打碎。
4、金属罐:多以铜、铁、铝制成,状好竹罐。其优点是不易破碎,消毒便利。缺勤点是导热过快,本钱价高,无法察看吸拔部位皮肤变化,故而现已很少应用。
5、抽气排气罐:主要有注射器排气罐、橡皮球排气罐,电动负压拔罐机等。
6、复合罐具:随着科学的开展,罐具配用治疗仪者越来越多。如罐内装置刺血器,可在拔罐时接通电源,增加拔罐的温热效应,称为电热罐。另外,还有将红外线治疗疗仪、紫外线灯管、激光发作器、磁铁等入罐内,构成红外线罐、紫外线罐、激光罐、磁疗罐等。
拔罐器与拔火罐方法如何选择
拔罐器有几种
竹罐
用坚固的细毛竹,截成长约6—9厘米的竹管(不宜过长或过短,过长者重量较大,容易脱落,过短者由于管腔容积小,吸引力亦小不易吸着),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约为3厘米、4.5厘米、6厘米不等。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管壁的厚度约2~3分,用砂纸磨光,口圈必须平正光滑。
竹罐的特点是:轻巧、价廉、不易跌碎、比重轻、吸得稳、能吸收药液、且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缺点是易爆裂漏气。
陶瓷罐
由陶土烧制面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外展,形同腰鼓。口径的大小不一,口径较小的较短,口径大的则较长。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且落地易碎。
玻璃罐
系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形状如笆斗,肚大口小,口边微厚而略向处翻。分大、中、小三种形号。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窥罐内皮肤的淤血程度,便于撑握时间。缺点也是容易破碎。
金属罐
用铜或铁皮制成,形状如竹罐,口径的大小不一。优点是不易破碎。缺点是传热太快,容易烫伤患者皮肤。目前应用已较少。
抽气罐
①注射器抽气罐:用青、链霉素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
②空气唧筒抽气罐:用空气唧筒连接罐具而成,多为玻璃或有机玻璃罐具。
③橡皮排气球抽气罐:用橡皮排气球连接罐具而成。分成简装式(排气球与罐具均为橡制成一体,不可拆开)、精装式(罐具与排气球可以拆开,可根据需要临时选用适当的罐具)、组合式(排气球只在排气时连接罐具,罐具拔住之后,可以随时取下排气球,并可装在其它罐具上继续应用)。
④电动抽气罐:即将罐具连接于电动吸引器。如“经穴电动拔罐治疗仪”等。抽气罐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烫伤,操作方法容易掌握,负压的大小可以调整等。且可连接测压仪器,以随时观察负压情况。
拔火罐的方法有几种
投火法
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闪火法
用7~8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95%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闪火法的优点是当闪动酒精棒时火焰已离开火罐,罐内无火,可避免烫伤,优于投火法。
滴酒法
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贴棉法
扯取大约0.5公分见方的脱脂棉一小块,薄蘸酒精,紧贴在罐壁中段,用火柴燃着,马上将罐子扣在选定的部位上。
瓶盖法
准备啤酒瓶盖一个,中放酒精棉球,将棉球燃着,马上将罐子扣上,立刻吸住。此法适用于俯卧、仰臣大面积的部位上。如果四肢放平,在肌肉丰厚部位放稳瓶盖,亦可使用。
刺血拔罐法
先在局部用碘酒或酒精消毒,然后用已消毒的细三棱针在患部浅刺两下放出脓血,马上用门火法将玻璃火罐拔上。如脓血渗出不多,再拔一、二次。刺时要躲开大血管。本法优点,排除脓血及炎性渗出物,消肿止痛,防止扩散。
以上就是有关拔罐器以及拔火罐方法的一些小知识,在选择拔火罐的时候,朋友们最好先请专业的医师帮你检查下是否适合进行拔罐,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拔罐器跟拔火罐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让拔火罐的效果更显著。
中医拔罐的介绍
中医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拔火罐与针灸一样,也是一种物理疗法,而且拔火罐是物理疗法中最优秀的疗法之一。对于拔罐的原理中医和西医有着不一样的认识。
拔罐作为中国传统岐黄之术中一项重要的养生措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且在民间广为流行。古时候,人们采用挖空的动物犄角来拔出脓疮排毒止痛,所以称为“角法”。在一千多年前的晋代,杏林大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关于这种方法的记载。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也有用竹筒罐来调理不适症状的描述。后来经过历代发展,出现了金属、陶瓷、竹木等各种材质的拔罐用具。
拔罐时,用火燃烧罐内空气,使之内部产生负压,随即吸附于皮肤表面。利用局部热刺激、负压吸引作用,来达到逐寒祛湿、祛除淤滞、拔毒泻热、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目的,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强身健体的作用。通过对皮肤、毛孔、经络、穴位的吸拔,可以引导营卫之气始行输布,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虚衰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畅通经脉,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使气血得以调整,进而令人形体健旺、精神饱满。
拔罐用的几种传统罐具介绍
一、金属罐:是指用铜或铁、铝等金属材料制成的罐具,用于火力排气法。虽然具有消毒便利、不会破损等优点,由于价格高,传热快,容易烫伤皮肤,无法观察拔罐部位皮肤的变化,已被淘汰。
二、竹制火罐:用火力排气法时,选取坚实成熟的老竹子,按竹节截断,一端留节作底,一端去节做口,削去外面老皮,做成中间略粗、两端稍细,形如腰鼓的圆柱形竹筒,口底要平、四周要光,长约8~10cm,罐口直径分3、4、5cm3种,为美观耐用,可涂彩色油漆于罐外。日久不用可致竹罐过于干燥,甚至破裂,以致容易透空气,在使用前,先用温水浸泡几分钟,可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优点是轻便、耐用、不易打破。缺点是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三、陶瓷罐:为陶罐和瓷罐的统称,一般不严格区分。多是用陶土制成,口、底平,里外光滑,腔大,如瓷鼓状,涂黑釉或黄釉后烧制而成,用于火力排气法。优点是价格低廉,吸拔力大,缺点是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在北方农村应用较普遍。
四、兽角罐:是以牛角、羊角等兽角制成,一种仅底部磨平,用于火力排气法,另一种顶端磨成孔,用蜡塞严,采用抽气排气法。目前,云南、贵州等地,仍有人用兽角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