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学认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方剂。把中药材进行适当的加工,然后再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处方】 黄芪60克,当归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炙甘草16克,大枣10克,威灵仙12克,川山甲6克,防风12克,蜈蚣2条,生姜10克,羌活12克。

【功能主治】 补卫气,通经络,散寒湿。主卫气亏虚,贼风邪气入侵,寒湿阻滞经络。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胡国栋方

上面介绍了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黄芪桂枝五物汤 - 各家论述

论述1

《金鉴》:以黄耆固卫;芍药养阴;桂枝调和营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宣胃;大枣益脾,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论述2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论述3

由于营卫气血不足,已不能濡养肌肤,加上风寒入侵血脉,使血行涩滞,运行不畅,肌肤变得麻木不仁。本方中黄芪益气实卫;桂枝温经通阳;白芍和营养血;黄芪、桂枝相伍补气通阳;生姜、大枣合用既可调营卫,又可健脾和中,重用生姜可助桂枝以散风寒通血脉。全方配伍起来,既可温养卫气营血以扶正,又可散风寒、通血脉,祛除邪气。

论述4

血痹证由素本“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素问·痹论》说:“营气虚,则不仁。”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月子病怎么调理

1、中药汤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2、沐足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4、贴耳穴“耳为宗脉之所聚”

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价格

本方主治血痹亦可治疗风痹。适当加减可治疗肩周炎、末梢神经炎、坐骨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疾患。有报道以本方加牛膝、红花、木瓜和天麻等治疗末梢神经炎;加当归、白芷、细辛、威灵仙等治疗面神经麻痹;加羊肉250克煎汤并加鸡血藤、当归等治疗产后身痛;加党参、白术、赤芍、川芎等治疗肢端麻木;加全虫、地龙、蜈蚣、细辛等治疗桡神经损伤;加炙乳香、没药、牛膝、红花、当归、水蛭等治疗脱疽;加骨碎补、当归、续断、杜仲等治疗痛痹;合乌头汤化裁治疗坐骨神经痛均证明有满意疗效。

1.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

2.若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用于产后或月经之后,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肝肾不足而筋骨痿软者,可加杜仲、牛膝;兼阳虚畏寒者,可加附子。

3.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可加味用之。

4.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

1、伸筋丹

伸筋丹的组成有: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

具体制法为: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

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

用时,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

药效: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

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

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

另外,肩周炎重在自我锻炼,如果配合得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黄芪桂枝五物汤

药方组成为: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5克,止痉散粉1.5克。

用时,除止痉散粉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2次服。

药效:由于中老年人肝肾渐衰,筋骨、筋膜等组织逐渐退行性改变,在风、寒、湿、邪浸袭的诱因下,造成肩关节局部的肌肉、筋膜、软骨等组织发生紧张、僵硬、变性、增生或萎缩等病理改变,因此,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

通过方中的桂枝,可辛温助心阳,通经络,改善肩关节周围筋骨、经络等的血运,驱除肌表之邪,以缓解疼痛。

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药,调和阴阳,温养血脉。

合大枣养胃气而发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

黄芪调治营卫气血不足。

细辛祛除里寒之邪。

制川乌、制草乌温经止痛,治风痹等肢体麻木。

止痉散粉解痉挛而且通络。

上述诸药加减应用,对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该方对颈椎病、腰腿痛也有较好疗效。

3、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4、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治月子病怕冷的偏方

1、中药汤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2、沐足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面瘫

现诸症如上所述,舌质淡红,舌体略胖,苔薄白,脉浮缓。证属正气不足,络脉空虚,营卫失调,风邪乘虚而入,伤气血,中脉络,致使气血郁阻,而发斯证。

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35克,桂枝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羌活15克,防风15克,全虫3克(冲服),白僵蚕15克,生姜七片,大枣12枚,5剂,每剂水煎早晚温服。

药尽5剂,饮水时口角漏水消失,诸症明显好转,药已中的,原方继进10剂,诸症消失,康复如初。告愈。

按 本案属正气不足,脉络空虚,营卫失调,风邪乘虚而入,伤其气血,阻其脉络,致使气血郁阻,而发斯证。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阳,行气活血,当归、赤芍养血活血通络,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防风、羌活祛风散邪,全虫、白僵蚕乃虫蚁之属,有活血通络、祛风解痉之功。诸药合用,阳气通,气血行,风邪祛,脉络通,邪祛正复,其证乃愈。

中医经验方治疗肩周炎

(1)伸筋丹有专家研制的伸筋丹,对治疗肩周炎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作用。伸筋丹的组成有:地龙(炒)500克,马钱子(制),红花各350克,汉防已,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克。具体制法为;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祛毛屑,骨碎补用砂烫祛毛。将上述药物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克,用时,每日3次,每次5丸,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服15日。该药有较好的解痉镇痛作用。药理分析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不属于中枢性镇痛,而是通过局部的消炎,消肿以达到消除疼痛症状的目的。此外,该方对其它骨伤科疾病的疼痛也有较好疗效。

(2)黄芪桂枝五物汤有专家研制的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肩周炎。药方组成为:黄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枣4枚,细辛3克,制川乌,制草乌各5克,止痉散粉1。5克。用时,除止痉散粉随饮片煎汤送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2次服。由于中老年人肝肾渐衰,筋骨,筋膜等组织逐渐退行性改变,在风、寒、湿、邪浸袭的诱因下,造成肩关节局部的肌肉,筋膜,软骨等组织发生紧张,僵硬,变性,增生或萎缩等病理改变,因此,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通过方中的桂枝,可辛温助心阳,通经络,改善肩关节周围筋骨,经络等的血运,驱除肌表之邪,以缓解疼痛,芍药苦平,生姜味辛,以佐桂枝,合芍药以苦化阳,调和阴阳,温养血脉,合大枣养胃气而发汗,以去肌肉,筋骨之邪,黄芪调治营卫气血不足,细辛祛除里寒之邪,制川乌,制草乌温经止痛,治风痹等肢体麻木,止痉散粉解痉挛而且通络,上述诸药加减应用,对治疗肩周炎的较好效果。此外,该方对颈椎病,腰腿痛也有较好疗效。

月子病怎么养

1、中药汤剂

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

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2、沐足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散寒邪。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掌握方法,找准穴位,并防止烧灼皮肤。

4、贴耳穴“耳为宗脉之所聚”

耳朵与全身经络相通。耳穴贴压疗法正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通过刺激耳穴后产生放射性感应,沿经络浅放射,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手指冰凉是什么原因

考虑是身体阳气不足,或者是阳气被郁导致的症状表现,可以考虑,请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看一看选择中药,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归脾汤,六味地黄汤加减调理治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疲劳,避免熬夜,劳逸结合,加强体育运动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吃肥腻煎炸辛辣烧烤类生冷硬的食物,饮食以八分饱为宜。

相关推荐

气虚调理方法

判断是否气虚,首先看体态。唐代以胖为美,所以成就了杨玉环。气虚体质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实,肌肤很松软,就是常说的“虚胖”。中医学对这样的体质有一个专有名词——“尊荣人”,即养尊处优的人。尊荣人体力劳动少,对他们而言,下地干农活是很不合适的,他们比较适合在四季恒温的房间里打打麻将、聊聊家常。气虚体质的人也不耐寒热,一热就容易出汗,一降温就怕冷怕风,所以很娇贵,只适合在富贵人家生活。所以现在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女孩子多有这种体质。此外,气虚体质的人很容易疲乏,讲话声音较低,不喜欢高谈阔论,容易患上感冒及内脏下垂

盘点气虚体质的调理办法

判断是否气虚,首先看体态。气虚体质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实,肌肤很松软,就是常说的“虚胖”。中医学对这样的体质有一个专有名词——“尊荣人”,即养尊处优的人。尊荣人体力劳动少,对他们而言,下地干农活是很不合适的,他们比较适合在四季恒温的房间里打打麻将、聊聊家常。气虚体质的人也不耐寒热,一热就容易出汗,一降温就怕冷怕风,所以很娇贵,只适合在富贵人家生活。所以现在一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女孩子多有这种体质。此外,气虚体质的人很容易疲乏,讲话声音较低,不喜欢高谈阔论,容易患上感冒及内脏下垂等病,如胃下垂、肾下垂等,舌质偏

中医怎么治疗月子病

1、中药汤剂治疗月子病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 2、沐足治疗月子病 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具体配方须咨询医生。 3、艾灸治疗月子病 产后四肢怕冷显示气虚血弱,而气血有“遇温则行,遇寒则凝”的两大特点,艾灸疗法正是利用艾火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以火攻邪,温通经脉、驱

缓解痛风的办法

急性发作期 急性发作的痛风病人会出现发热、头痛、关节明显红肿、胀痛等症状,中医治疗急性痛风的原则就是清热利湿、祛风通络。可食用四妙散加味汤。 真寒假热型 会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口渴不欲饮、苔白兼黄、脉洪无力等症状。对这一阶段的痛风患者方用六味地黄汤进行治疗,以达到滋阴补肾、清利湿热的效果;加桂枝、刨附片以温经通脉散寒;加木瓜、川牛膝以活血舒筋通络佐以引药下行。 慢性发作期 关节疼痛,反复发作,灼热明显减轻,关节僵硬、畸形、活动受限。治宜调理气血,补益肝肾,酌加通经活络、活血化瘀疗法,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硬皮病最新治疗方法有哪些

(1)辨证论治:本病以寒凝、湿热、血瘀、痰阻、脉络受阻为标;以肺、脾、肾之阳虚、气虚为本;本虚标实症候为主要表现。 ①寒邪阻络,肺卫不宣: 主症:四肢逆冷,手足遇寒变白变紫,颜面或皮肤肿胀无热感,而渐渐变硬,或有咳嗽、发热恶寒,或胸闷气短,舌苔白薄,脉浮无力或涩。 治法:补气宣肺,通脉散寒。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黄芪25g,白芍25g,桂枝15g,炙麻黄15g,炮附子15g,穿山甲15g,生姜15g,大枣10枚,细辛3g,王不留行10g。 加减:皮肤水肿时加白芥子15g,土茯苓25

女人气虚体质怎么调理

第一:体育锻炼 专家告诉我们,如果身体越是缺少运动,那么体质就会越来越差。所以说,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最好能够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这样身体也会被动的兴奋起来,体质也能够从根本上获得改善。 第二:饮食调养 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最适合的中药材就是黄芪。平时我们可以将黄芪进行泡水喝或者是炖汤服用,这样能够令味道甜甜的,又具有很好的滋补身体的功效。 常见的一种治疗女人气虚体质的中药方就是黄芪桂枝五物汤,所使用的药材就是黄芪、桂枝、红枣、生姜以及芍药,服用之后不仅没有任何的副作用,反而能够治疗多

肺气虚怎么锻炼好呢

肺气虚怎么锻炼好呢 第一:加强体育锻炼 很多人出现气虚的情况主要就是由于日常锻炼不够所导致的。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气虚体质,加强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运动能够很好的令身体兴奋,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体质,精神也会更加的愉悦。 第二:食疗调养 通过食物来治疗气虚体质也是很多人的选择,最常见的使用重要就是黄芪,不仅可以用来泡水服用,还能够炖汤以及煲粥,这不仅丰富了食物的多层次味道,同时又能够很好的滋补身体,一举多得。 常见的治疗气虚体质的中药方就是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了,主要的材料就是黄芪、生姜、红枣、芍药还有桂枝

月子病怕冷怎么回事

许多产妇在产后落下了四肢怕冷的毛病,专家认为这个“病”很多时候是由于产妇坐月子时受凉造成的,俗称“月子病”。专家建议调理“月子病”可采用中药汤剂、中药沐足、艾灸等方法,效果良好,但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具养血益气、温经通络的作用,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对于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者有良效。此外,还可以用杜仲、桑寄生等药材煲汤的食疗方法。沐足可用黄芪、当归、鸡血藤、杜促、桑寄生、牛膝、狗脊等中药沐足,益气血,温经络,达到治疗效果。

月家痨病的治疗

1.血虚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等)。 2.外感风寒证 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脉濡细,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草等)。 3.血瘀证 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中医教你如何有效补气

一要加强锻炼,越不运动,体质会越差,运动能让身体被动地兴奋,对体质改善很有帮助; 二是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最合适的保健中药是黄芪,可以用黄芪泡水代茶,也可以用黄芪炖鸡、煨汤等,味道甜甜的,很好喝。 气虚体质常用的中药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只有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没什么副作用,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颈椎病、周围神经损伤、便秘、坐骨神经痛、痤疮等病。另一个方子“玉屏风散”含三味药——黄芪、防风、白术,每天适当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气虚体质,还能治疗和预防气虚感冒。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认为气虚要用人